东莱郡[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地名起源
东莱一词最早见于《国语》齐语:“通齐国之渔盐于东莱”;韦昭注:“齐东莱夷也”。以其在齐国之东,故名东莱。秦始皇灭齐,于齐国东部置胶东郡。
建置沿革
先秦
商周时为莱国之地。
春秋时(前567年),莱国为齐国所灭。
西汉
汉初置齐国。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齐郡置胶东国。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胶东王刘雄渠叛乱被杀,胶东国除为郡。
四年(前153年),立皇子刘彻为胶东王。东莱郡可能于此年由胶东国析置。【《汉书·地理志》注云“东莱郡为高帝置”,王国维等以为不可信】郡治不详。【《汉书·地理志》云东莱郡首县为掖县(今莱州),《太平寰宇记》云西汉时治掖县】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菑川国王子侯国平度来属。
汉成帝建始二年(31年),胶东王子侯国昌阳、阳乐来属。
元延元年(12年),胶东国之徐乡来属。
西汉末,东莱郡领十七县,辖境大致相当于今烟台除海阳市、莱阳市之外的地区,威海市全境,以及青岛平度市北部。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东莱郡有103292户,502693人。
西汉末年东莱郡领县
县名
县治所在地
始置年代
王莽改名
备注
掖县
烟台莱州市城区(原莱城镇)
秦代
掖通
齐国置夜邑,为田单之封邑 。汉初作夜县。
腄县
烟台市福山区
秦代
史记作锤县。东汉初省并。
平度侯国
青岛平度市西北
前127年
利卢
菑川懿王子侯国。东汉并入卢乡。
黄县
烟台龙口市石良镇黄城集村
秦代
意母
展开全部
新莽东汉
王莽时曾分东莱郡不夜县等地置夙夜郡。
两汉之际,东莱郡为张步所据。
建武五年(29年)张步降汉。腄、平度、育犁、昌阳、不夜、阳乐、阳石、徐乡八县于不久后省并。
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割东莱郡之东牟、昌阳、卢乡三县属琅邪国,后还属东莱。
东汉前期,割琅邪国之黔陬、长广、不其三县属东莱,又增置葛卢县。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东莱郡治黄县,领十三县,属青州。
汉献帝建安中,析东莱郡置长广郡,以长广、不其、牟平、东牟、昌阳五县属之,不久长广郡复并入东莱郡。
建安三年(198年),黔陬县别属城阳郡。
魏晋南北朝
曹魏时移治掖县。
西晋咸宁三年(277年),分东莱国不其、长广二县及北海郡挺县置长广郡。
太康中封司马蕤为东莱王,置东莱国,领六县:掖侯国、当利侯国、卢乡县、曲城县、黄县、惤侯国,有6500户。又分黄县以东置东牟郡。
永嘉时东莱郡陷于后赵。
南燕慕容超以东莱郡置青州。
南朝刘宋时,东莱郡移治曲城县(今招远市西),增置牟平县。
北魏仍置东牟郡(治黄县)、长广郡。东莱郡还治掖县,领掖、西曲城(原曲城县)、东曲城、卢乡四县。
皇兴四年(470年)分青州之东莱郡、长广郡置光州,掖县为州治。
北齐时,曲城、当利(属长广郡)二县并入掖县。
天保七年(556年),东牟郡并入长广郡。
北周东莱郡领掖、昌阳、长广诸县。
隋唐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五年(585年)改光州为莱州。
十六年(596年),不其县并入即墨县,复置卢乡县。
仁寿元年(601年),避晋王杨广讳,改长广县为胶水县。
大业三年(607年),改莱州为东莱郡。大业五年(609年),东莱郡领九县:掖、胶水、卢乡、即墨、观阳、昌阳、黄、牟平、文登,有90351户。
隋大业五年(609年)东莱郡领县
县名
建置年代
县治所在地
备注
掖县
烟台莱州市城区(原莱城镇)
胶水县
601年
青岛平度市城区(原城关镇)
原长广县
卢乡县
596年
青岛平度市西北
原卢乡县、挺县
即墨县
青岛即墨市
原即墨县、不其县
展开全部
唐武德四年(621年)平纂顺,废东莱郡,置莱州。
如意元年(692年)割莱州之黄县、牟平、文登置登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莱州为东莱郡,领掖、昌阳、胶水、即墨四县,有26998户,71500人。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废郡,复为莱州。
历代太守
范隆,字伟公,扶风平陵人。汉成帝永始中任东莱太守。元延元年(前12年)迁太仆。
爰曾,字子路,东平人。更始中在任。
高慎,字孝甫,陈留人。约光武帝、明帝时在任。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汉安帝时在任。
夏□,东汉中期在任。
桥肃,梁国睢阳人。顺帝、桓帝之际在任。
陈□,梁国砀人。约汉灵帝时在任。
唐□,颍川人。约汉灵帝时在任。
蔡□,字伯起,汉末东莱太守。
管统,汉献帝建安初在任。
石苞,勃海南皮人。魏齐王芳时任东莱太守。
王庭坚,陈留人。西晋末东莱太守。
历史名人
费直,字长翁,东莱人。西汉易学家,开创了费氏易学。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东汉初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刘肥之后。东汉会稽太守,人称“一钱太守”。
刘岱,东莱牟平人,齐孝王刘将闾之后。东汉末为兖州刺史。
刘繇,字正礼,刘岱之弟。东汉末为扬州刺史。
左伯,字子邑,东莱人。汉末书法家,工隶书。尤擅作纸。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三国时武将。
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西晋司隶校尉。
侯史光,字孝明,东莱掖人,西晋时仕至少府、御史中丞。
王弥,东莱人。十六国时起兵反晋,攻陷洛阳。后为石勒所杀。
刘胤,东莱掖人,齐悼惠王刘肥之后。东晋江州刺史,为郭默所害。
免责声明
意见反馈
©2021 baike.com
(0)

相关推荐

  • “淳于”是胶东半岛有名的复姓,龙口的城后淳于村就有此姓人

    地处胶东半岛北部的龙口市,旧称黄县,历史相当悠久. 黄县,不仅是<汉书·地理志>明确提到的东莱郡属县之一,并且早在秦始皇东巡时期,就已经名见经传,<史记·秦始皇本纪>载:&qu ...

  • 卷一百三十八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莱州府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莱州府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莱州府表> <史部, ...

  •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州”,相当于现在的哪一级?

    本 文 约 42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在中国古代,为有效管理国土,历朝历代均在地方上设立很多行政区域,虽然有所差异,但基本沿用了秦朝郡县制."省"和"县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一)--中国古代神话的起源和发展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所有原生文明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史前时代),其年代久远.混沌荒蛮,考证极其困难,而神话故事却精彩绝伦.寓意深刻,能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二)--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与民俗

    ※ 民族精神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三)--中国古代神话VS古希腊神话

    最近总被推送一条假新闻--<麻省教授: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分析>! 大概内容是说:一位名叫理查德·拉尔森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在一场讲座中对比解读中西方神话故事,称西方人习惯于听神的旨意,往往逃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四)--中国神话世系谱

    是否要写<中国神话世系谱>,小编犹豫了很久,中国神话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最难撰写的部分就是神话世系谱.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神话资料庞杂.不成体系,尤其是上古神话部分,一人多角(多名).多人一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五)--中国古代神话的宇宙观

    莽荒时代,古人跻身于天地之间,弱小无助.艰难求生,对天地和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发自内心,当力量无法战胜现实时,幻想便成为了有效的自我安抚手段,于是人们尝试用神话的方式对宇宙作出解释. 创世神话讲述宇宙起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六)--中国古代神话的生死观

    远古时代,华夏先祖尚无法通过手中简单的工具与强大的自然界抗衡. 风雨雷电的惊扰,虫蛇猛兽的袭击,大火洪水的伤害,春夏秋冬的变幻,种种无法解释的事件均使人们相信万物本有性灵,人只不过是万物生灵之一,从而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八)--神话中的地理观

    首先明确一下,神话地理并不等同于实际地理,受<山海经>等著述影响,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地理查勘和地图绘制技术一直落后于国外,其实是不正确的.至少在宋朝之前,中国地图测绘技术不落后于世界,甚至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九)--原生神话与儒释道的相互影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神话,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儒家.道教.佛教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表现出很强的融合效果. 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中国逐渐形成了儒释道鼎立的文化格局,不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水火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