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到端午 |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五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很特别的数字。我们的手有五指。人擅长用手感受、认识、把握这个世界。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中国人用手认识这个世界。不停留在思想中,总是要去实践。即便是读书人,也是很强调书写的。总要用手去把握,感受,掂量,权衡。
而用手把握的这是宇宙,万事万物,都落实在“象”上,中华学问,传的也是这个“象”。学问的传承,既靠系统的知识体系,又靠意会、体会、参悟。
这是“象”思维。
从手,到身。又回归到一个人的整体。整体,有手,有足,有首,有体。
你看这个“道”字,就像行走的足,和人的首。象的整体便是“道”。
气象万千,道通为一。
这便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端午节,五月初五,两五相遇。如同五行遇到五音,相合了。这种相合,会发生一种共振共情,这也是起兴的力量。
当屈原在这一日投江,一人之哀共天下之哀,一人之情共天下之情。
这便是情之兴感。
五月初五,这是道之则。纪念屈原,这是人之心。人心可变,道则常存。
节日,是一个特别的时间之象,这个时间之象里蕴含了历史里的动人故事,其本身也承载着道之则。
每一个节日其实都是一首诗,一个气化的时空之门,一个体道的迹和机。
端午,关键在“端正自己”,养正不养邪。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句可应端午之意象。
坐地铁有暇,写一些空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