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外孙(28):“学才艺”也可以是快乐的
现在每个孩子除了在学校上课外,一般都会参加一些校外班(学特长、学才艺)。提到校外班,许多有识之士表示担忧,认为牺牲孩子快乐的童年学过多的才艺得不偿失。的确,如果以牺牲孩子的童年快乐为代价去学一些所谓的才艺,其结果真有可能是双输:既牺牲了孩子快乐的童年时光,也未必能学到什么才艺。
学才艺与快乐童年一定是对立的吗?我看不尽然。
外孙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上校外班了,当时女儿给他报了乒乓球、英语、街舞、美术、钢琴等。上一年级后又增加了硬笔书法、围棋、足球等。有那么一段时间,外孙每天除了正常的上幼儿园(包括后来的上学)以外还要打球、练功、练琴、读英语等,的确非常辛苦。不仅外孙辛苦,女儿也很焦虑,总是为了外孙的不能及时练功、练琴、读英语等而生气、发火,家庭气氛也总是弄得非常紧张。随后,女儿逐渐地接受了我的影响,我也努力配合女儿注意培养外孙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觉性。我和女儿相互靠拢,逐步形成了共识:不给外孙额外的压力,各类校外班都不要求外孙一定要达到什么程度,只要开开心心地参加即可。不愿意参加的,我们就放弃。
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放宽了对外孙的要求,外孙对校外班反而由被动变得积极了。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外孙遇到的校外班的老师都是挺不错的。
记得外孙在幼儿园时,有一段时间带班老师姓朱,一个文静的女孩子,说话慢声细语,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我私下里问外孙,在你所有的老师当中(除幼儿园外,外孙还报了美术、街舞、乒乓球、英语、写字等校外班),你最喜欢谁?外孙说,我们幼儿园的朱老师和美术课的朱老师。这个答复我丝毫不奇怪,因为我每次见到美术课朱老师的时候,她对孩子从来都是一脸微笑,亲切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后来幼儿园朱老师因为生孩子,带班老师换成了陈老师,外孙依然非常喜欢。直到外孙离开幼儿园上了小学,陈老师见了我总是询问外孙的情况,流露出很自然的关心。
外孙的钢琴老师也值得夸赞。据我观察,外孙对钢琴的兴趣算不上浓厚,但上钢琴课他从来没有反感,其中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钢琴老师从来不给他压力。钢琴老师也会提出每天练琴的要求,但她对外孙说,不要把练琴作为负担,每天能练一小时当然好,没有时间半小时也行,哪天实在没有兴趣练琴,哪怕练几分钟也是可以的。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的名言“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正是因为钢琴老师给了外孙自由,所以,每当我们对外孙说“是不是该弹琴了”的时候,外孙总是非常自觉地练一会儿琴。
外孙的硬笔书法老师也值得充分肯定。外孙的写字时而认真,时而马虎,但她从来没有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写字不认真。即使有时候外孙真的不认真了,她也会笑着跟我们说,他上次的作业写得虽然不好,但是今天上课的状态特别好。这样委婉地批评,我们没有反感,外孙听了也很高兴。
外孙的围棋老师堪称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外孙的校外课有些多了,几次想给女儿提出建议,“不然就把围棋课停了吧!”但是每次到了上围棋课的时候,外孙总是非常兴奋,不让去都不愿意。后来我通过女儿了解到,在围棋课上,每个孩子都很开心——因为围棋老师从来不把功夫下在“技巧训练”上,而是下在“激发兴趣”上。这样的老师在当今功利的教育环境中也真是可遇不可求了。
外孙同时还上着学校的足球课和校外的乒乓球课、街舞课,这些课外孙同样乐呵呵地积极参加。每逢学校有足球课的时候,外孙早上上学时就把足球鞋换好,不用我们提醒。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学习,乒乓球课我们安排在晚上。哪天如果有乒乓球训练,外孙都会早早地把作业完成,为能去打乒乓球“创造条件”。至于街舞,我怕外孙太累了,而外孙尽管不愿意练习那些有难度的动作,但他享受跳街舞的过程。最近街舞教练组织孩子们参加了云龙区和市里的街舞比赛,我想,外孙在街舞队里又不是挑大梁的,参加不参加影响不大,不然就别参加了吧。谁知道外孙不答应,非要参加比赛不可。既然孩子兴致勃勃地愿意参加,我和女儿女婿也就不说什么了,做好后勤保障就好。
写到这里我想说,孩子上不上校外班、上什么样的校外班、上几个校外班为宜等问题,都不宜由家长来决定,关键要看孩子自己的感受和意愿。现在的孩子娱乐项目本来就少得可怜(电视、手机等又怕孩子上瘾),如果孩子自己觉得学“才艺”是一种快乐,那么,上一些特长班与“快乐的童年”之间就不是相矛盾而是有机统一的了。说得极端一点:如果孩子不高兴上,哪怕一个校外班都是“多”,反之如果孩子积极性很高,哪怕三个五个校外班也不算多。把孩子的情绪放在第一位,就不会出问题。
另外还有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家长对孩子学才艺切不可有功利之心,要求孩子学才艺一定要达到“一定水平”考到“一定级别”,把考级目标先确定下来,那么学才艺的过程毫无疑问就沾染上了非常浓厚的功利色彩,其结果大多不妙。
实话实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外孙在某个方面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我和女儿的意见是一致的:他在某个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固然很好,即使在所有的“才艺”方面都是一般般,我们也乐于接受。毕竟我们最在意的是他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2021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