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桂枝去芍药汤等方(32)

我们接下来看桂枝去芍药汤,跟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这个卷六第二十二条啊,他说,“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满这个字,如果是在我们医书里面,说到这个胸满或者是胁下满,其实是允许我们直接把它念做'闷’就好了。就是好像一个水杯子里面装到水满出来叫做满,那如果这边觉得胀胀的这种可以称之为闷,啊,所以念法上是这样的。我们之前就讲过,我们太阳病,当我们病邪还在表面,我们要做的正确的疗法是把病邪推出去,那如果用了下法就是一个误治,那误治的话会害我们的元气掉下来,那元气掉下来的时候呢,就有可能把病邪也拉进来。病邪被扯进来之后,它的很多很多种可能性,其中之一,就是这一条讲的这个“脉促胸满”。

那这个脉促胸满,等于是元气不足的情况,这个胸口的阳气有受损,这个病的风邪之气呢又掉进来,就好像这团病邪已经不在皮肤表面,而环绕在你的胸口这边,那这个邪气压在胸口,会有这个什么样的反应呢?这个脉促哦,这里要跟同学们讲一下这个我们中国人对于心跳不规律的这个脉象有哪几种说法,这个,心跳不规律的脉象,我们中国人,有的脉书是有一个说法叫做结,有一个说法叫做促,有一个说法叫做代,那么促这个脉呢,一开始是跳的比较快,可是我们标准说,跳的比较快、频率比较高的脉,我们是用数这个字,这个才是比较急急忙忙的脉,那促跟数它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我们一般都会说,脉数,比较会说,这个人有热,就是身体比较热偏寒热的这个热的时候,脉会跳得比较快,但是,促脉的话呢,就比较是一个人,阳虚的时候会出现的脉,怎么讲呢?就是当我们的这个心脏的能量比较弱的时候啊,我们好像每打一下的时候,能够输布出去的这个血液,跟含氧气的量,以及这个无形的这个能量,都不够的时候,我们的心脏就必须有代偿反应,就是多打几下,如果我们在一般的量脉搏,可能有些人一分钟是,脉搏是七十下,有的人一分钟脉搏,坐在这边不动,是九十下,那我们都会知道,这个跳90下的人,其实很可能身体比跳70下的人要虚,是不是这样子?就是身体气血越不足的人,心脏往往跳动会更多一点。

那这个结的话,它就有一点像是,我们一般比如说心跳跳动这样子一个波动好了(JT在黑板上画波浪线),它有两个脉这样子,好像两个跳动砸成一坨,那两个跳动堆起来变成一坨,我们称之为结脉,当然,结促跟代,其实都有很多不同的讲法,那我只是讲这个临床上面一般用起来还OK的说法啊,就是可能有别的书有不同的讲法。那促脉呢,就是它的心跳不规律,因为比较虚,所以呢,每一分钟跳的次数会比较多,可能里面会少跳一下这样子,那个少跳一下就是,这个心脏好像会这样的,很努力的要拼命跑,可是它跳的那个气,他能够输布的气血已经有一点乱乱的,那刚好,好像它有一个跳到有一点,好像打出的气血被弹回来一个,然后就被推回来一下,这样子的感觉。那这个是促,所以呢,促就是跳的频率比较高,就是一分钟跳的次数比较多,可是有少跳一下的这种就叫促。代的话,就是完全跟你正常时候的频率是一样,没有比较快,可是会少跳一个。像伤寒杂病论里面有一条哦,是后面那个太阳篇之后有一个炙甘草汤症。

在宋本,就写这个炙甘草汤症,它的症状是,脉结代心动悸,那在桂林本就写,脉结促心动悸。那这个结促跟结代,桂林本其实到底是不是真本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桂林本对宋本做了很多修正,而且桂林本修正的地方都是宋本很严重的有问题的地方,我们会觉得,为什么桂林本会只能够允许它写脉结促,不能够允许脉结代呢,因为中国人对于这个代脉的看法是比较负面的,就是我们一般说这个人心跳不规律,其实,没有说这个人心跳不规律三两天他就一定死吧,可是中国人的医书会认为,如果你是一个代脉的话,可能三两个礼拜,你非死不可,因为我们对于代脉有一个,背后的它的存在的本质有一个看法,就是结脉跟促脉,我们都还可以说是一个在跳动的心脏有一些它本身的问题。

可是代脉的形成在,有一些中医的解释上面会认为,它不是一个心脏的问题。它会认为说,我那个数字是随便乱掰的哦,比如说人有五脏六腑嘛,那五脏六腑加起来十一个东西对不对?那有一个脏已经在里面死掉了,比如说两个肾脏死掉一个了,那一个肾脏占到11个东西的22分之一,对不对?但那个已经死掉的肾脏就已经再不需要血液了,那你的心脏就傻傻的跳动,然后呢,于是跳二十二下,里面会有一下用不到又被顶回来。

所以就是代脉的话,比较中医用来判定这个人可能五脏六腑已经死掉几个了,死掉越多个,它的代脉就会少越多这样子,所以代脉,我们认为就是一个比较危险的,那已经救不了的脉,那这个促脉的话,我们就说它,因为比较阳气虚,然后阻抗又大的时候,会这样跳很快然后被挡回来一下,这样子一种状况。那这个脉促胸闷,这个这样子的状态代表说,我们的邪气压进来了,然后我们的心阳没有能量把它推开,那我们之前在讲到桂枝汤的时候,不是说芍药这味药,为桂枝汤画出一个作用的这个框框,就是芍药让桂枝汤能够不要太散,等于是芍药把这个药,把药性往里面拉。

如果我们的这个邪气已经被拉进来了,然后我们的心阳被它压住了,所以感觉到这种闷的感觉了,那我们继续要用桂枝汤把这个感冒医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让这个桂枝汤的力量外开的力量再大一点呢,我们就把这个桂枝汤抓紧的这个芍药拿掉,然后变成一个力量是外开的桂枝汤,所以它就能够把这个陷下来的气,再推回原位,然后它里面也有姜枣啊,也有甘草啊,就是照桂枝汤原来的这个结构啊。其实,桂枝去芍药汤等于是桂枝甘草汤再加姜枣。所以就是桂枝甘草汤就是一个很单纯的就是让心阳比较强的药嘛。然后再加姜枣来调和营卫,去这个风邪啊。

所以就用这样的方式呢,把这个心阳重新输布开来,把这个邪气再推出去了。那相反来讲的话,像太阴病的那个篇章里面,太阴篇里面有这个桂枝,再加芍药汤,就是桂枝汤如果芍药再加一倍的时候,那这个桂枝汤力量就完全在里面做事情,就在里面治疗脾胃里面的事情。其实这个桂跟芍,我们在用桂枝汤用得很习惯,会觉得桂芍,好像都是用起来还是蛮温和的,可是,如果有机会我们用到只有桂,或者只有芍的时候,都会发现,这两味药,其实都还蛮猛的。就好比说,后面有一个方叫做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啊,其实桂枝汤一旦没有这个桂,这个芍药往里面拉的力量会变得很强很强的,那以后讲到那个或者是像桂枝汤不放桂,然后放黄芩叫做黄芩汤,黄芩汤的那个往里面拉的力量就非常强,所以就会说,哦,芍药其实是有这么厉害的,只是跟桂枝搭配看不出来而已。那一旦芍药拿掉,那桂枝的力量就变得很强,可以把它推开。

二十三条在桂林本,是单独出来一个,说“太阳病,下之后,其人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那在宋本的地方呢,宋本里面就是,直接写说,就是补着上面一条写说,“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如果我们是读宋本伤寒论,就会觉得桂枝去芍药的这个方子,如果这个人微恶寒,那你就再加一些附子就好,那再加一点附子补阳气,就会在宋本的结构上很单纯的。

那个微,因为宋本是写微恶寒嘛,所以解释这个宋本的医者呢也会对这个微恶寒做一个说法,他说,如果是微恶寒,你如果定义说这个人,有一点点怕冷,其实不是很适当,因为我们本身在桂枝汤的范畴里面,桂枝汤证的范畴或者是麻黄汤证的范畴,这个人到底有多恶寒,就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就是说同样是桂枝汤证,这个人可以有一点点怕风到非常怕冷,都有可能。就是那个汤证本身的幅度就很大了。所以这样子的话,如果你在这里面说一个微恶寒,其实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如果问你说有没有怕冷哦,不是很怕冷,或者说只有一点点怕冷哦,这样子问其实人家会有一点呆住,什么叫做一点点怕冷?哦,就是一点点怕冷就感觉不出来了嘛,所以注家都喜欢说,你不如把这个微恶寒解释成脉微而恶寒,就是怕冷就代表一个怕冷就好了,但是呢,需要用到附子的呢,它多半脉都是比较微弱而无力的,因为它是桂枝汤要去芍药,代表它那个能量是比较掉到里面的,所以脉应该不会浮得很出来,所以是比较虚弱的脉哦。当然是用这样子的辨证点。

这里呢它的桂枝汤去了芍药以后,还可以再加一枚附子,那这样子来补充这个人的阳气,所以前面有桂枝加附子汤,那这里这桂枝又去芍药加附子汤,那基本上呢我觉得临床上面的话,我们就姑且把它看做是接续了前面一条,就是有这个脉促胸满的这个症状啊,又有一点开始觉得怕冷的时候,那你就可以补充这个附子啊,因为,附子跟芍药其实是好朋友,因为之后啊,我们会教到芍药甘草汤,然后芍药甘草汤教过之后又会教到,芍药甘草附子汤。所以同学就会看到说,其实芍药甘草这个组合跟附子很容易合并的啊。所以有这样子的一个开药的路子存在。

这个桂枝去芍药汤跟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临床上到底什么时候用到呢?如果同学跟我讲说,哎呀,我现在学了伤寒论的嘛,已经不再是无知的白痴了,我们不会误下的啊,所以,这汤可以从书上撕掉了,因为不会用到啦,没有到下之后脉促胸闷,这种事我们家不会误治不会发生,所以伤寒论有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可以撕掉啊。因为你已经会了正确的治法,所以这些不用学。那倒不是这样子,其实,这个方子啊,是实际上生活中啊,有机会用得到,而且很好用的,就是所谓的,有一种冠心病的患者,有一种心脏病就是它的冠状动脉,这个比较里面有那个动脉管比较窄,比较沉淀的东西,所以冠状动脉有一点,有些硬化变窄,乃至于这个人,他的这个心脏经过冠状动脉,来供应心脏本身跳动的这个氧,跟营养都不够了,那这个人他就会胸闷、胸绞痛,那冠心病的这种发作呢,当然,你如果说任何一种心绞痛都是要用这种方法,那绝不是啊。因为,这书后面还有很多治心脏病的方子,那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但是呢,如果你的这个胸口绞痛,是天黑了会发作,或者天冷了会发作,或者冬天会发作,那就符合这一条的内容,因为这一条就是风寒之邪压到胸口来了,所以如果你是这个心绞痛是天黑发作,天冷发作,或者是累了发作,或者是冬天发作,这样子的这个方子就有用。

而且你说这个方子是治标吗,其实未见得,因为人的血管会淤积,其实都代表你的这个血液的热度跟冲力的不够,所以它的那个血管才会沉淀东西。那你如果你用了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之类的方子,你用了之后它会能够把你的这个血液弄得比较流动得更有力量一点,所以久而久之还是有可能把这个血管再冲干净一点,比较能够恢复正常,实际上要操作这个把这个冠状动脉弄好的话,中医啊,后来近代的中医,都会主张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因为古时候的中医不是那么的擅长西医的病理学啊,所以如果说胸阳不振,阴邪之气盖上来,我们要去掉阴邪之气,提升胸阳。就是一般古时候传统中医治这个病就用这一招也就医得不错,可是到了近代,因为西医的解剖,会告诉你说,哦这是血管里面有沉淀这些东西,所以现在的中医就会想说,那我们再加一点能够把这个血管的沉淀挖干净的药不是更好吗?所以就会在这一类的方子,其实能够提振心阳的方子其实很多哦,绝不只是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汤只是其中之一,比如说什么四逆汤、真武汤,这一类补阳的药,基本上都可以强心阳,然后在那一类阳药里面,再放一些能够化瘀的药,比如说什么丹参啦,什么鸡内金啦,这一类的药再放一点,那日子久了的话,心阳也恢复啦,然后血管的淤积也就化掉啦。

所以这个病如果是冠状动脉的这一个类型的证的话,就大概是这个路子。那当然还有很多种心脏病,我们的中医如果在经方的里面来治疗,那不是在处理那个心,而是心周围发生的什么事,就是那个心被湿气、痰水压住,以至于变成一些不对劲的现象啊,像我们所谓心室肥大,心肌肥大,或者是血管里面堆积了东西,其实在中医的阴阳虚实里面同学都要记得,这是阴实啊,就是因为你阳虚到极点之后,你的心脏没有办法发动它的功能,以至于它拼命的用它心肌的力量去打,搏动它自己,能量那边不够用肌肉的力量,最后心脏练出肌肉,也就是心脏,心什么肥大,那或者是这个阳气不通畅,以至于心的血管堆了东西以至于血管越来越硬,那这也是一个阴实啊,所以如何补阳而破阴实,这个治疗的思路大概是这样的,当然我这个阶段绝不是在教同学治心脏病哦,这个还没有教到,但是呢,我们现在还在感冒的世界里面,至少,我们知道这个某一种心脏病的这个心绞痛患者,这个方啊,临床上还蛮好用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嘛,因为这个东西如果你不是用这个汤来处理的话,那西药就是要含那个硝化甘油,那硝化甘油比这个难吃,就是以美味度来讲的话,还是吃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好喽。

这个接下来的就是有几条,它是用的药方啊也很类似,然后病症也很类似,类似到读伤寒论的读者会有一点想要翻桌子,说你又何必写成三条?你跟我们讲说大概用这样的方就算了嘛。就是会觉得说你为什么要讲到这么龟毛,临床上有用吗?就是有那种,会觉得张仲景这个人的那个个性上怎么那么吹毛求疵哦,就是会有这种感觉。但是我觉得,医术要走到那一步哦,必须要有这个吹毛求疵的基本功,所以我们就来看一看张仲景怎么写哦。

他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这里的“八九日”,如果照伤寒论的一般注解的这个常规来说,我们会说伤寒啦,就是感冒之后八九天,它这个八九天其实不是,不要管,是不是真正的日数,就是有一段时日了,那我们因为知道伤寒论它是在一个六经传遍的架构上建立起来的书,所以呢,八九日它就提醒我们说,这个病人呢,本来到这个时候呢,是有可能传到少阳,有可能传到阳明。那它当然是古时候的汉朝,我们现在台湾人这个时候早就传到三阴经去了哦,就是古时候的人,阴虚,可是走路多,所以阴虚一些,阳旺一些,那我们现在的人,是阳虚而阴实啊,就曾经有一个小助教跟我讲,老师啊,现在是一个阳虚而阴实的年代,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现在的人看人,都会先觉得这个人长的漂不漂亮,帅不帅,不会先觉得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好人。好人是灵魂上的品质,然后呢,漂不漂亮是肉体上的品质,那现在人都是直接会看阴的东西不看阳的东西。那么,看到一个人就会觉得,他有没有钱,然后不会想到他有没有能力让我幸福,那这就是一个阳虚而阴实的现象,他的感知力都归在有形的东西上。无形的东西我们都不能感觉它的价值跟它的存在啊,这样好像还蛮有道理的,所以我们现在果然是这种人,包括我啊,我看电视也是看谁长得比较好看。

所以我们现在的人可能已经八九日不知传到哪里去了,可是呢,他这个古时候的人呢,他这个八九日是在标示,这个时候呢,有可能已经传到阳明了,有可能传到少阳去了,那么他说如疟状,同学知道疟疾的特征是什么呀,就是发热一阵又发冷一阵,可是他说,发热恶寒啊,就是疟疾的这种往来的寒热,那在这里其实就有一个,如果同学看过大概的读过整本的伤寒论就会晓得,发烧一阵又不烧一阵,发烧一阵又不烧一阵,这个往来寒热是少阳病的特征,往来寒热是少阳病的特征并不是太阳的特征,可是在这篇却是在讲太阳病哦,它这个发热恶寒,然后呢热多寒少,那这个热多寒少其实也有一点点指标意义,怎么讲呢,就是一个人如果是太阳病还没有解,多半他都会有一点怕风怕冷是吧,因为邪在表的人,那个太阳的表邪就不是风邪就是寒邪吧。所以多半都会有恶寒的感觉,那他在发烧我们就知道他有发热的感觉,可是呢它这边说热多寒少,其实是在标示这个人不是真正的得疟疾,因为真正得疟疾的人是,大热了之后会大寒,就算我们没有看过身边人真的得疟疾,但是有电视节目都会知道,就是疟疾人,哇,出汗大热之后就要裹棉被在那边颤抖,所以那个不叫真正的疟疾不叫热多寒少,它是热多寒也多,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个热多寒少它是在标示说,这个人的寒大概就是一直维持在这种伤风感冒的恶风恶寒这种感觉,没有什么变动,但是他本身自己会感觉到什么,烧一烧又不烧,烧一烧又不烧,也就是这个人不是真的发冷,只是烧一烧、烧一烧这种感觉,就是他一阵一阵的发烧啦,就是这样子,但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疟疾。

接下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张仲景的书,我们在读它的时候喜欢这样解释,张仲景很喜欢拿呕吐这个事情来标示少阳证。其实我们现在如果得了少阳病的话,也不一定会呕,因为少阳病可以有很多种症状,不一定需要呕吐的,可是张仲景呢,就是习惯性的会拿呕这件事来标示少阳,所以这个其人不呕,那我们注家注解的人就会说,这条告诉我们说,这个人他虽然一阵一阵发热,很像是少阳柴胡汤剂的那个范围的症状,可是他没有少阳证的指标。那这个不呕其实是一个提示值,那少阳病的特征还有什么?脉弦,脉是弦的就是勒成一条像一条绳子一样,所以,或者是少阳病还有什么?嘴巴苦啦,或者是会有一个头晕目眩啦,就是少阳病有很多少阳病的症状群。所以他提出不呕,我们就知道,那如果我们看他没有呕,还不确定他是不是没少阳,那我们再把把脉嘛,看有没有脉太弦。那脉不弦,嘴巴苦不苦啊?头昏不昏啊?这些都可以问嘛,就是你把少阳经一条全部都问完啦,总可以确认了吧?所以这地方只是用不呕来提示我们,我们要确定他没有少阳区块的病,不然的话它往来寒热就确实是柴胡汤证,就吃柴胡汤就好啦,也就不用那么在这边搞了,所以这边我们先把少阳的可能性排除掉。

然后第二个呢是“清便欲自可”,这个清字啊,就是我们身体把不要的东西排掉叫做清啊,所以就是上大号就是叫做清,所以我们这个清是一个动词啊,所以我们说是一个人,他的那个身体很虚寒拉肚子啊,就是有完整的这个吃进去的东西的形状,那我们就说它叫下利清谷,那清谷不是说你拉出的谷,稻谷是很干净的,而是说你是在拉这个谷,或者说,拉血,血便我们说是清血,那听说大陆有那种中医考试哦,让他解释清血是什么。那学生说,哦清血是他写错字了,是血清写反了嘛,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不是啊,这清是动词啊!

因为我们清这个动作都是在厕所里面做嘛,那厕所是需要一点隐私权的哦,所以到后来上厕所,我们就渐渐帮他盖一栋房子哦,就写成这个“圊”了啦。但是,比较早的话就写这个清就好,就是中国的这个,茅房文化的这个诞生与否哦,就是大概是这样子。

那么这个“清便欲自可”之外哦,还有一个“欲”字,就是它这个后面个“欲”字,在古时候的韵部,是通着这个“续”字的。那欲续是古时候常用的假借字,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拉大便啦,继续的是自可的,自可的意思就是他的身体可以自行把这个事情处理得还OK,叫自可,就是他的身体还能够帮助他自己拉出来大便,那这个而且是一直持续的,就是维持这个大便正常,不太软不太硬拉得出来的状态。那这个是在说什么呢,这是在标示这个人没有阳明的症状。因为我们阳明病,这个人发高烧,然后身体会越来越干,所以阳明病的这个承气汤证,他的这个特征是这个人便秘,拉不出大便,大便就干在里面了。所以呢,他在这边用这个清便欲自可哦,就是大便还能够一直正常来标示说,这个人他的热度,也不是从阳明区块发出来的。

当然我们也要说,阳明病在还没有进入大肠腑,还在阳明经上,就是所谓的白虎汤证,因为拉不出大便是承气汤证。还在白虎汤证的时候啊,那也不一定会便秘,但是你懂得这个张仲景的提纲的意思的话,你就可以问他一些白虎汤有时候会有的症状,就是脉有没有很洪大而实,或者是有没有狂出大汗脉洪大,或者是口很渴又烦躁,或者是头痛在两个眉毛这个地方,就是这些都是一些可以标示阳明病的这个指标。所以张仲景要说的是,在这个一阵一阵发烧的这个状况之下,我们要先排除所有少阳的可能,再排除所有阳明的可能。那像阳明也是会一阵一阵发烧的哦。阳明的话是,据说是潮热,就是快要到黄昏的时候烧得特别厉害哦,那是阳明的一个特色。那他说,“一日二三度发”,那他的这个热的状态是怎么样呢,就是一天会烧两三次,其实啊如果是我们的临床的呃辨别的话,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认为说,一次啊往来,一天里面会往来寒热两三次,其实就已经有一点在标示这个往来寒热不是少阳了,因为,少阳柴胡汤的往来寒热哦,往往没有那么多次,但是这不是一个绝对,一般来讲,比如说像小柴胡汤这种发烧哦,我觉得比较容易遇到的是那种,我们早上起来觉得好像感冒已经好的OK了,可以去上班了。然后到了学校,又觉得烧起来了,然后就觉得不行了,赶快请假回到家躺一躺,然后躺了之后又觉得,诶退烧了,就觉得,好像又好了哦,那就终于是好了,然后第二天早上起来继续上课,然后又觉得没事出门,然后又到学校开始烧起来。就是那种少阳病,它比较多的状况是这样以日为周期这样往来寒热的。但是并不意味少阳病没有一日两三次的,还是有,有些人他得少阳病是这样子,一下子就有这个转换出现。所以,“一日二三度发”,不能够说是一个绝对的,证明它不是少阳的指标。但是这样的讲法跟典型的少阳其实是有一点差别的啦。

然后呢,那他先把这个大前提就是这个往来寒热、热多寒少,然后这个人不呕吐又没有便秘,然后一天发两三次这个大前提讲了,他底下就给你几个可能性,他说第一个可能性是“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这是可能性一。就是这样子的状况,每天发两三次烧,可是呢你把这个人的脉呢他的脉是微而缓。我们要知道,微,缓的脉象的相对是什么呀,是洪,数,就是微脉的相反的脉是洪大的脉,那缓脉的相反呢?对不起缓脉不是数脉(口误),相反是紧脉,就是,有力而紧。那么,如果你的脉是,不是有力而紧的,可是你这个人一天还能发两三次烧,那这个,我们就要去问哦,就是问自己,那这个病人到底身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他可以一天发两三次烧,然后他的脉既不强也不紧,他的身体发生什么事。那张仲景就给你一个答案说,那是他快好啦!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脉象其实就是标示着我们体内的元气往哪边跑啦。元气都到表面来脉就浮啦,那都逼在表面就脉浮紧,那如果元气都不到表面来,那他的脉是松松的,软软的。那这样其实意味着啊,他身体里面的那个真正那个抵抗力的那个核心啊,已经打完收工了。就好像说一场战争,已经战到对方是必败的状态了。于是将官级的啦,连长、排长、班长啦,都回去开庆功了,就留些二等兵在这边收拾残局,说那边还有些尸体烧一烧,把它烧掉,然后那些怎么样。就是还有那个敌方还有两个坦克车我们不会开把它炸掉。就是有一些那种没什么重要性的兵在那边收拾残局。

所以那个一天发两三次的那种烧,其实真正你的身体已经就是身体的那个抗病机制的那个核心,其实已经是悠哉闲哉的了。那能够这样子悠哉闲哉的一天发两三次烧,代表那个发烧的那个抵抗力的这些残余的抵抗的能量,我们身体已经判定自己是必胜无疑了,就是不需要再担心了。所以我们不用再努力跟它战了,反正就是已经一定打得赢了。所以当身体有这种自信的时候呢,人的脉就会微缓了。哦,所以再这样子的话,就不用医呢。它这个两三烧,很快就会烧完的,它就会进入痊愈的状态了。所以第一个可能性就是说当你这样一天发两三烧,然后脉是这样的,根本没什么浮了,就这样松松的,软软的,那就没事了。这是第一个可能性。

那第二个可能性呢,他说如果这个“脉微而恶寒”,如果这个人一天发两三烧啊,可是他这个脉啊,把起来好像若有若无的,那这样子的话,他就会说这是阴阳都虚了。就是我们如果是阴虚的话,血管里面就是血分的能量不够,我们的血液会让我们觉得那个脉很微弱。如果是血分的能量很微弱,理论上这个人应该烧不起来才对,那如果还烧得起来的话,其实意味着这个烧是阳虚的烧,这阳虚的烧,现在讲对同学讲可能有一点陌生。但是将来我们读了真武汤之后,同学就会习惯什么叫做阳虚的烧。就是当一个人能量不够的时候,身体也会有这种代偿性的烧。所以就是阴阳两虚的烧。那阴阳两虚的烧呢,是不可以再给他发汗,或者吐,或者下。

我们中医有很多种治病的方法。汗法、吐法,跟下法,有一个共同的点就是一定会伤元气,伤津液,所以当他已经阴阳两虚的时候,那你不能说治病哦已经阴阳两虚的,你还用汗吐下,里面的任何一种方法。那好象在跟人家讲说,哎呀没关系吧,死人是不会感冒的。就是到底什么比较重要啊,不是为了治感冒而把人杀死吧?当然就不能用这些疗法。那至于用什么疗法?后面的条文有一块地方跟这个很相似啊。那里有一个可能可以用的方法存在,但是这个地方我们就先保留一个开放的可能性,就是当这个人一天发两三烧,然后他又怕冷,他的脉又很微弱,那这样的人至少不是可以用发汗药来把他解决的,至少不是桂枝汤也不是麻黄汤。就是我要保留这个开放的可能性。所以这个逻辑就先开在这些,等待我们日后再与他的答案相遇哦。

再看第三个可能性。他说如果这个人看起来“面色反有热色者”,就是这个人的脸看起来有一点红红的。就是他的气血有一点,好像都逼到表面来了。简单来讲那个红色是什么样的感觉啊?就是这个,你这样的打自己几巴掌那种颜色啊,就是皮肤表面有一点血管、微血管充血的那种红。那他说这样子就代表病还没有解透。那他就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一定要知道,他这一条一开始是染病已经八九天了,这个人其实会一定会有一个状况就是,跟他不病的时候相比病了八九天,很可能就是邪气也比较弱,可是这个人元气也比较弱。那么这个人邪气弱、元气弱,其实就会变成一个比较不方便用某些药的状态。比如说用了麻黄汤的话,那个人一发就虚脱了,因为他身体已经没有那么多元气让他发了。但是呢这里又在提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可是如果你不用麻黄汤的话,他那个病邪哦就是刚好你的汗孔不够开,所以病邪哦就贴在皮肤表面出不去。那你用桂枝汤又打不动,就桂枝汤用的话会被打回来,可是麻黄汤会把这个人虚死。所以这个时候会让人考虑到是不是要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但是这个各半汤在使用的时候啊,他一个原则是蛮重要的。他这个地方讲到一个重要的辨证点。他说因为他不能得小汗出,所以这边这几条称之为小发汗三法。这个小汗的意思就是说,他其实已经不需要发大汗了,因为他的病邪都没有这么多了。那他说“身必痒”哦。那这个身上一定会痒是在标示什么事情啊?身体会痒,就是身上好像有一种感觉,好像起风疹块,就是起疹子那种痒,像过敏那种痒。那我们中国人呢,都认为我们人体的抗毒功能,有一个很大的部分是把这个毒气逼到表面的。比如说鱼虾蟹吃了食物过敏,这是疹子就出在皮肤表面。也就是食物过敏的人,我们都常常以为食物过敏。当然有些人他是食物过敏是里面会有变化,会拉肚子,肚子痛数脉。其实很多种过敏,我们都是从表面。像我们之前讲到用葛花来解酒,也是把这个酒气从皮肤表面逼散,也就是中国人所认为的人体哦,就是当这个毒性或什么东西不到很重,不需要动用肝脏的解毒功能的时候,其实就是身体的功能就会把它逼到表面来,如果你有元气还够这个力量,就是把毒性逼到皮肤表面散掉。

就像我们有一个去东南亚国家旅行的,一定要带的这个叫做藿香正气散,就是万一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哦,用藿香正气散来医。那这个藿香正气散它也是用芳香的药,把你一吃下去这个东西,食物里面怪怪东西都逼到表面来。所以中国人都会认为,我们身体有个自然的功能,是有些毒性的东西我们把它逼到表面去,其实邪气也是一样。所以这个地方哦,桂麻各半汤其实我们经方就拿来用在我们皮肤过敏或者什么上面。那这是我们相信人的身体有这个路径。所以像是一个老人家如果他老年斑比较多的话,其实他比较会长寿。因为,就我们的那个医学角度会认为说,他的身体有能力把一些有毒的东西逼到表面来。那一个老年斑都没有的反而我们会觉得,这个不一定很安全哦,说明都在内脏里面,哦,就是会有这样的感觉啊。

当他有风邪有寒邪,然后这个身体里面哦,它一天能够发两三次烧,意味着这个身体已经很急了。在急什么呢?就是这个风邪只是一点点,我身体的抵抗力一直给它推到最表面,可是就是最表面的一点点,只差那一点就可以踢出去了。可是,就像动作片,把这个坏人逼到那个机舱旁边,一下子就可以把他推出去摔死了。临时那个机舱门锁住,然后用脚拼命踹,让他不能反击,因为你没办法丢出机舱外面。所以就只好在那边拼命打他,让他没有力气反击,一天两三度烧,就是那个样子的感觉。就这样逼到这个边边,可是不开门,不能把他丢出去。那这样的状态就会有这种,脸色看起来有一点红红的,然后身体发痒。它在标示,这个邪气被逼到一个只差临门一脚就被轰出去了的状态,那这个是用这样子的思辨方法来定出桂麻各半汤的证。

那我们休息一下再继续讲啊。

(0)

相关推荐

  • 林利成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月份)

    我的中医人生(27)作者:林利城   2017年3月1日今治一病人,女,54岁,风寒感冒5天,自服感冒药已愈,但出现腰痛,胀痛,夜间难以入睡,舌暗淡,苔白稍腻,脉沉弱.记得张仲景有一方名为" ...

  •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17)

    我的中医人生(10) 作者:李惠 今天接着研读桂枝汤的加减应用 第21条<桂枝去芍药汤>证"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太阳病,不应当泻下,泻下以后,造成了胸闷 ...

  • 《伤寒论》解读——7-10条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这一条承 7 条指出寒热的表里,说明寒热的真假,首次体现了辨证的方法,明析寒热的现象与本质,指导医者 ...

  • 芍药的功效及临床运用

    芍药的功效及临床运用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1,22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21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恶寒者加附子. 太阳病下之后,这是外内夹杂病,因内证明显,外感不显,用了下法.不可能太阳表证用下法. 第十五条也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合病合证之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第23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8.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太阳厥阴合证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麦门冬汤等数方(82)

    [14.19] 咳而上气,咽喉不利,脉数者,麦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桂枝去芍药汤医案(41)

    桂枝去芍药汤医案 桂枝去芍药汤的这个医案,一开始刘渡舟的医案也是一个标准的,只是这个标准的地方要给同学说一下,它是一个人得心肌炎,到了晚上就胸闷憋气,我也跟同学讲过并不是每一种的心绞痛都要用桂枝去芍药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桂枝去桂加苓术汤(38)

    桂枝去桂加苓术汤 桂枝去桂加苓术汤,历代争论很多,当然有很多注家,包括<医宗金鉴>,都是直接说你看这个热,你看这个症,"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这典型的有表证嘛,所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77)

    [7.31]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人参三两 生姜四两(切)右五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桂枝甘草汤VS耳聋(127)

    桂枝甘草汤VS耳聋 [7.46]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试教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所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也. 接下来他讲的是一个张仲景的小故事,因为像这种胃实.脉实,什么病人怎样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桂枝甘草汤及加味方(113)

    桂枝甘草汤 [7.33]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我们在<咳嗽篇>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桂枝加附子汤医案(39)

    2.4.1桂枝加附子汤医案 好,那我们今天原则上是要看桂枝加附子汤的医案,还有桂枝去芍药汤的医案. 那上次在教那个桂枝二越婢一汤的时候忘了跟同学提一件小小的事情,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林本是用水六升,然后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桂枝加朴杏汤医案详解(29)

    桂枝加朴杏汤医案详解 第一个医案,这个闫云科的医案,它就是比较标准的太阳表症,就是脉象是浮数无力的,所以还是属于桂枝汤症.然后那个人就咳嗽咳不停,本来啊,一个桂枝汤证的人咳嗽咳不停呢,他是口渴,很想要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桂枝加葛根汤方(24)

    我们今天要教下一个方桂枝加葛根汤.那我们看回这个<伤寒杂病论>的卷6第15条: [6.15]太阳病,项背强儿儿,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桂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