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金铸铁打的长城防线,为何锁不住瓦剌骑兵?

【前言】

驾车行走在大同——阳高——天镇——宣化一线,道路一马平川,心地却波澜起伏,这一线以北不远,就是万里长城。

57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激战,行军于这条防线南侧的50万精锐明军,竟被瓦剌铁蹄一举歼灭。

明长城

这条防线有多重要?

看看两宋就知道。

由于“儿皇帝”石敬瑭放弃燕云十六州,两宋丧失了北方防线,被北方的辽朝、西夏、女真和元朝修理得惨不忍睹,所以历史上素有弱宋一说。其实宋朝也很冤枉——既没有天险可守,也没有战马可骑,软弱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好在400年后,这种形势终于被扭转了,在洪武皇帝朱元璋率领下,大明绝地反击,浴火重生,再度将游牧部落赶回了阴山以北,北部屏障燕云十六州重又回到了汉人手中。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大明朝再也不敢忽视这条防线,耗费巨资重修了万里长城,从渤海湾的山海关一气修到了河西走廊的嘉峪关,沿线设置了九处重镇,所以有九边重镇守长城一说。永乐皇帝朱棣更是豪气干云,干脆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距离长城不过百里之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这么铁血,就这么豪横,这就是大明皇室的气骨。

明长城

这样,紧邻北京的河北和山西这段长城就显得万分紧要了,那就是大明王朝的护心镜,来看看是怎样布局的。

明长城东线由山海关出发,紧贴着燕山山脉西行,经蓟州和密云来到怀柔后,在慕田峪一分为二:北线继续沿燕山山脉折向西北,延伸到开平卫,也就是当初元朝的上都,然后拐折到西南的张家口,再向西进入山西,然后紧贴着天镇、阳高和大同北部来到偏关,最后在老牛湾东部的老营堡一带和南线长城交会;南线则依据太行山脉走向,先拐向西南方向,经延庆居庸关到紫荆关和涞源,然后依据恒山山脉走向,经平型关、应县、雁门关来到宁武关,然后再拐向西北的偏关老营堡,和北线交会。

这样,大同、阳高、天镇、怀安、张家口、延庆、怀柔这条大通道,实际上就是北线长城的人员和经济气脉,联合组成了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第一线。这一防线若被突破,还有南线长城锁控着,从西到东只有偏关、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紫荆关和居庸关六道关隘,然后才能进入京师顺天府。

此外,长城防线上还遍布军事卫所,自西部偏关数起,分别有偏头关所、老营堡所、平虏卫、威远卫、玉林卫、大同右卫、云川卫、大同左卫、阳和卫、高山卫、镇虏卫、天成卫、怀安卫、万全左卫、万全右卫、龙门卫、开平卫、龙门所、延庆左卫、渤海所等。每个卫所都驻扎有5600名戍兵,长城任何一点受到攻击,就可以通过烽烟示警,获得其它卫所的联动和支援。

就这样,绵延于群山之巅的万里长城,在这么多关隘和卫所的连环拱卫下,长干逶迤,雄关巍峨,护卫之严堪称水泄不通,如同两条精钢锁链,将游牧部落锁死在了北方草原。这样,大明都城虽然悬在边境,却是金铸铁打,大明皇帝虽然亲守国门,却是稳如泰山。

明长城

然而1449年,这看上去牢不可破的长城,却不可思议地被瓦剌大军攻破了,明英宗朱祁镇率领的明军在北线长城以南的土木堡遭遇瓦剌军队截击,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本人也被俘获到了蒙古草原,这就是“土木堡之变”。不仅如此,南线长城也紧接着被攻破,瓦剌大军直抵北京城下,一时之间,都城危在旦夕,大明命悬一线。

人们不禁要问,两条精钢锁链一样牢不可破的长城,为何没能锁住敌人,怎么被人轻松就攻破了呢?


这是明朝中期至关重要的一场战役,意义极为深远,损失极为惨重,后世学人通过各种方式予以剖析和解读。如今不妨抛开这些解读,直接参照原始史料,看看能否找出明军失败的根本原因。

为此,笔者特意摘录了这场战役的当事方——明英宗朱祁镇、瓦剌太师也先以及太监王振这三方史料,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战事到底是怎么进行的。

《明史·英宗前纪》:“甲午,发京师。乙未,次龙虎台,军中夜惊。丁酉,次居庸关。辛丑,次宣府。群臣屡请驻跸,不许。丙午,次阳和。八月戊申,次大同。镇守太监郭敬谏,议旋师。己酉,广宁伯刘安为总兵官,镇大同。庚戍,师还。丁巳,次宣府。庚申,瓦剌兵大至,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战没,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救之,至鹞儿岭遇伏,全军尽覆。辛酉,次土木,被围。壬戍,师溃,死者数十万。”

《明史·外国九·瓦剌》:“车驾次大同……郭敬密言于振,始旋师。车驾还次宣府,敌众袭军后……次日,至土木。诸臣议入保怀来,振顾辎重遽止,也先遂追及。土木地高,掘井二丈不得水,汲道已为敌据,众渴,敌骑益增。明日,敌见大军止不行,伪退,振遽令移营而南。军方动,也先集骑四面冲之,士卒争先走,行列大乱。敌跳阵而入,六军大溃,死伤数十万。”

《明史·宦官一》:“秋七月,也先大举入寇,振挟帝亲征。群臣交谏,弗听。至宣府,大风雨,复有谏者……八月己酉,帝驻大同,振益欲北。镇守太监郭敬以敌势告,振始惧。班师,至双寨,雨甚。振初议道紫荆关,由蔚州邀帝幸其第,既恐蹂乡稼,复改道宣府。军事纡回奔走,壬戍始次土木。瓦剌兵追至,师大溃。帝蒙尘,振乃为乱兵所杀。”

这就是《明史》记载的土木堡战役的三方史料。综合这些史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土木堡之变”前明军西出的进军线路,基本上是沿着北线长城南缘走的,在接到警讯后,明军很快从大同撤出;主导行军的太监王振起初想走蔚县,带明英宗看望其老家,然后再由紫荆关回京;走上一段后,王振又担心军队踩踏庄稼,于是再改回来路,走张家口宣化,入居庸关回京,这个改道点名为“双寨”,具体在哪里,笔者未能查到。

为了亲身感受一下两线差异,笔者特意驾车走了一下明军起初东归的路线——由天镇走阳原、蔚县、涞源,穿越紫荆关到易县。车子离开阳原后,很快就摆脱了山西高原,向着巍巍太行山盘旋而上,站在山腰处回望山西盆地,但觉平畴万里,气象万千,太行山就像突然从地下耸起来一样,没有任何缓坡过渡,如果在此设伏,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瓦剌军队绝无突破的可能。然而,明军偏偏开了个军事玩笑,放弃如此天险,再度回到了北线平原,被瓦剌军队一举包了饺子。

主帅无能,路线错误,这是明军惨败的主观原因;天险被破,瓦剌军队竟然攻破了长城,这是土木堡之变的客观原因。这样问题就来了:北线这道精钢锁链一样的长城天险,为何会被轻易突破,没起到阻断敌军的作用呢?

明长城

虽然在土木堡之役中形同虚设,但在此前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长城防线还是作用明显的,草原铁骑大都被阻击在了长城之外。看来,土木堡之变是个特例,问题并非出在长城本身,而是出在瓦剌军队身上。那么,土木堡之变中的瓦剌军队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基因突变,为何一反常态变得如此生猛骁悍呢?


这个问题,站在瓦剌太师也先的角度,也许看得更加清楚。

对也先来说,要对付三五十万明军,十年前根本不可能,那时候的朱元璋、朱棣、朱瞻基都不是好惹的,那时候的明军也极为骁勇善战,别说前去攻打,人家不来扫荡已经很客气了。但那是昔日,而非今朝,如今朱祁镇的明军已今非昔比,瓦剌如果集中兵力,理论上是完全可以击败明军的。

在出击土木堡之前,也先已获知了明军情报,那可是五十万之众,堪称是天文数字。要与这样庞大的军队开战,必须集结全国之力,就实际情况来看,瓦剌的参战兵力也高达十万,差不多就是举国之兵。

这么庞大的部队,如何集结是个大问题,毕竟各部落平时散居于草原各地。但这么大的问题,偏偏很多年前明朝就自作聪明,帮助瓦剌解决了。

宣德五年,为了节省军费,在人撺掇下,明宣宗朱瞻基做出了一个后人很难理解的决定:放弃外长城最北端的开平卫,内迁至赤城北部的独石堡。开平卫是如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和多伦县附近的上都城,正是当年蒙元帝国首都上都城所在地,在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长城向北方草原凸出了一个尖角,在这个尖角的北部,有一大片稀树森林,再往北就是沙漠了,开平卫就在这片稀树森林的边缘,西面是闪电河,东面是滦河,中间斜斜贯穿的是大马群山。

开平卫一带地形图,可以清晰地看出,该据点正好处于沙漠和稀树森林之间

表面上看,明朝放弃的这片区域,只是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已,但这个表象下的实质是:明朝放弃了长城外线的军事堡垒,由进攻性战略转为了防御性战略。事实证明,这绝对是一个要命的决定,让明朝从此由主动进攻转入了消极防御,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妨来解剖一下这种态势转变。

首先,开平卫虽然只是一个军事卫所,但处在第一线,掌握着第一手军情,失去了开平卫,则意味着失去了信息源。土木堡之战中,明军对瓦剌虚实一无所知,不知瓦剌已经在此集聚了十万大军,否则绝不可能再回师北线,甘冒如此奇险。所以,明军土木堡惨败,首先就是吃了丢失开平卫的信息亏。

其次,开平卫作为长城外的前锋据点,功能很像河西走廊上的阳关和玉门关。后者是敦煌城的前哨,可以有效抵挡敌军的第一波攻击,且能和主城形成拱卫之势,彼此依仗,互相牵制,敌军想要进攻敦煌,必先攻陷阳关和玉门,否则便会被两关切断粮草和退路;而无论攻打哪一关,都将受到另一关的侧击和敦煌主力的反击。这就像一个虎口,阳关和玉门分别是拇指和食指,敦煌则是两指发力的肌肉群,敌军进入其中,就成了虎口里的羊群——多么高妙的防御布局啊,设立这一体系的汉武帝刘彻,不愧为一代战略大师。

同样的道理,开平卫也是长城力量体系的一阳指和弹指神通。瓦剌军入侵,首先要面对这支精兵,该部装备精良,灵活机动,瓦剌军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这支精兵打个措手不及。即使该部不敌,也能依托坚固的设施据守,而掌握了瓦剌军情的明军,也能据情做出反击,可以集群作战,也可多点出击,或者分路包抄,甚至多路合围。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开平卫就是蜘蛛网上的一个传感器,谁要是触动了这点,就会遭到整张网的群殴。

第三,表面上看,放弃开平卫可以收缩军力,节省成本,但是明军的心态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本来时刻想着主动出征,建功立业获取封赏;如今却时刻想着防御,任由对手欺上门来挑战,然后作出被动的反抗,这样不仅丧失了进取心,更形成了可怕的畏战情绪。这就是明英宗时候的明军状态,对比洪武、永乐和宣德,战斗力已不在同一层面了。

第四,更重要的是,明朝舍弃的开平卫不是一个寻常的军事卫所,而是沙漠和草原的结合带,南面都是草原和森林,北面却是广阔的浑善达克沙地。据守开平卫,就可以依托闪电河、滦河和大马群山,有效组织防御,等于在长城之外组建了一条天然长城,而相反的是,北部的瓦剌军队却无法在沙漠里集结,因为没有牧草等基本生存物资。所以,明朝放弃开平卫,等于为瓦剌军队集结创造了先天条件,瓦剌各部在此集聚后,可以统筹军用物资,统一军事部署,随时发动大规模南侵。

这时候,我们可以反思一下了,为什么此前草原铁骑很难突破长城,道理就在于长城建在了草原和沙漠结合带,北方力量无法在沙漠里集结,只能小规模骚扰,虽然快速机动,但也无力突破长城防线。这就像一场拳击比赛,小规模突袭像是前手刺拳,虽然出手快,但是打击力不强,不能造成重大伤害。而通过开平卫集结后,瓦剌聚集起了十万大军,这就成了一记后手重拳,一击便能致人死命,与这十万大军对应的长城卫所只有5600名戍兵,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一记重拳便被打得魂飞魄散。

第五,瓦剌获得了开平卫,意味着获得了重武器的使用权。众所周知,火器在宋朝以后已被广泛使用,元军西征时已有了土火炮,明朝时候火器已经相当发达,明军还设置了专门的火器兵种——神机营。然而火炮虽然威力强大,却也笨重无比,很难携带部署,小股骑兵根本无法配备,有了开平卫这个集结点后,瓦剌军队完全可以从容集结火器,以及其它重型攻城器械,有了这些器械协助,突破长城也就不再是难事。而一旦突破了北线长城,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也先于是狂飙突进,趁势攻破了毫无心理准备的内线长城,一举打到了北京城下。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标注的开平卫,已经收缩至独石堡了

综上所述,明宣宗做出的撤销开平卫的决定,实际上就是放弃了长城外的点防御基地,收缩到了长城本身的线防御体系,由积极防御退化为了消极防御,正是这种军事思想的改变,才根本上改变了敌我态势,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酿成土木堡之祸。所以,土木堡之败,表面上看是朱祁镇无能,根子里却是朱瞻基失算。


然而,朱瞻基可不只是在开平卫失了算,还在东北也失算了,竟然主动撤销了奴儿干都司,将白山黑水让给了女真。后来萨尔浒一战,明军也是吃了情报的亏,对女真军力一无所知,五路大军全军覆没,战事跟土木堡一战何等相像?朱瞻基放弃奴儿干都司,原因也和开平卫一样,想要节省军费开支,谁知纵容对手壮大后,拼尽国力也抵挡不住了。

朱瞻基的败笔除了上述两地,还有一处必须提一下,那就是安南,也就是如今的越南一带,这块南疆要地的放弃,对后世中国影响极大。地图上看,如果安南在手,我国海疆线就如同一把长剑,插在了南海和中南半岛之间,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也近在咫尺,海空军可以轻松掌控,如再经营好万安滩和黄岩岛,南海就成了我们的内海,我国的战略态势将获得极大优化。

安南区域位置图,图片引自网络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跟其父明仁宗朱高炽一样,社会稳定,政治清明,被后世赞为“仁宣之治”,但为了节省军事开支,主动收缩边境防线,将主动出击的点防御,收缩为了被动抵抗的线防御,给后世埋下了无穷的隐患,这就是土木堡之变带给我们的警示:

没有越不过的长城,只有击不败的雄心!

【后言】

如今,在我国东部海域,仍有人在东施效颦,设置了三条岛弧链,妄图困住我们。这种线防御格局,在我国力羸弱时很有效,如今我国再度复兴,这种格局反成了鸡肋,一剑出鞘,立马断成三截。

诚如是,借助于东面那座大岛,我们便可轻松建立点进攻格局,直插太平洋纵深。毕竟我们的雄心,不是那一点,不是那一线,而是那一面大海,是那一方星天。

(0)

相关推荐

  • 明亡帝责——英宗睿帝名副实二:崩坏

    张廷玉版<明史>对朱祁镇的评价中有这么一句话: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 码字的就借着这句话来写新一篇吧. 无甚稗政就是没什么大的错的意思,可是一说到明英宗那场标志着明朝由盛转衰的的著名 ...

  • 俄罗斯出土明朝文物,揭开土木堡之变的真相,满清或有意篡改明史

    易中天先生火遍全球的<明朝那些事>让我们在幽默和风趣中了解了大明王朝的历史,几百年历史下那十六位特点鲜明的皇帝也让我们印象颇深,而今我们要谈到的这位就是经历过"土木堡之变&quo ...

  • 明亡帝责——朱棣的瞎折腾二:狂赌

    战略失败的朱棣 前面码字的说过,朱元璋经济政策很糟糕,这会让明朝很差钱. 有多差钱呢? 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统塞上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骑兵,皆骁勇善战. ...

  • 土木堡之变:一场志在必得的胜仗,却被一个太监彻底葬送!

    正统十四年,北方蒙古草原的瓦剌,兵分四路进犯大明,中路大军直指大同.消息传到京城,明英宗朱祁镇心急如焚.这时大太监王振给皇上出了个馊主意,说瓦剌乃北方一个小小的游牧部落,实不足惧,大王何不率大军御驾亲 ...

  • 九边军是明军精锐,面对蒙古瓦剌军,为何多次战败只能死守?

    明朝占据固有的山河之险凭险以守,这样边防军事压力会小很多,且防御效果会大大增强,扩大战略纵深倒是其次的.这样在军事实力强悍时可以方便进攻,在实力衰弱时也能守住底线免受侵害. 明朝在很长时间的一大祸患就 ...

  •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北方的瓦剌四路进兵入侵大明,明朝皇帝御驾亲征,在土木堡大败,损失五十万大军,英宗被瓦剌俘获,史称"土木堡之变". 仔细推敲当时历史大背景,推敲蒙古诸部包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六十八)土木堡之变的历史背景

    (六十八)土木堡之变的历史背景 土木堡之变的历史大背景,就是草原世界实现了基本统一. 明太祖时代,蒙古人退回了草原世界. 退回草原世界的蒙古人,渐渐分裂为众多势力集团,而且一直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统一.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六十七)传统史书中的土木堡之变

    (六十七)传统史书中的土木堡之变 关于土木堡之战的历史资料,其实都是一些文学化的,甚至是政治宣传的内容,所以史书那么一写,我们那么一看,就可以了. 在传统史书中,宦官集团就是一个脑残的.邪恶的集团:所 ...

  • 土木堡之变之后的大明朝

    说起明朝,大部分的人第一印象就是朱元璋,然后就是朱棣,随着大明风华的播出,大家也都了解到了大明战神朱祁镇,然后肯定了解的就是爷俩待机王,道士嘉靖和爱财的万历皇帝.再往后就是木匠皇帝和吊死煤山的朱由检.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六十六)土木堡之变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小皇帝

    (六十六)土木堡之变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小皇帝 公元1449年7月,蒙古人大举入寇. 听到这个消息,23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 小皇帝御驾亲征本身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谁来充当小皇帝的主要助 ...

  •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应用案例故事——明英宗妄动开战端    土木堡之变做俘虏

    明英宗妄动开战端  土木堡之变做俘虏 孙子兵法在谋攻篇中强调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敌人,也要了解自己.这是孙子兵法的精髓之一.今天咱们讲的一个故事就是典型的不知己,不知彼,狂妄开启战端,导致一场大 ...

  • 土木堡之变 埋葬大明的第一捧土

    在元代,根据四等人制度,汉族人的地位是非常低,建立了王朝的蒙古人自然是位列第一等级了,其余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但很多时候由于形象问题,汉人和南人基本上都 ...

  • 土木堡之变

    明朝武士图 有明一代,北部边防甚重.元亡而未亡,元顺帝带领几乎完整无缺的中央中枢逃亡漠北.从洪武朝到永乐朝,明朝最雄才大略的两位帝王强势打击北元残余势力,北元朝廷崩溃,蒙古势力又分为鞑靼.瓦剌.兀良哈 ...

  • 土木堡之变虽然精锐净丧,但为何直至明朝覆灭都无法恢复过来?

    随着19年<大明风华>火爆银屏,大明土木堡之变也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熟知.公元1449年,大明第六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一个年仅22岁的小皇帝在初步掌握国家大权后就急不可耐的率领着全国的精锐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