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无事看不出人品高低,是佛是魔,须在事上见分晓

本期导语:观察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怎么做;不要只看他平时的言行举止,只有在事儿上,才能看出人品高低。

应对麻烦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境界的差异;面对诱惑的反应,可以检验一个人品质的高低。

我们常常会见到这些一种现象:相安无事的时候,彼此都是真朋友;遇到难处就会作鸟兽散,说明什么?

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表面上的假象,是真是假,事到临头就可以原形毕露。

明代大圣人王阳明,其心学主张名动四方,王阳明对人心人性的真知灼见,可谓大智慧,大境界,在《传习录》里面,记载了王阳明的心学精华,其中有这样一个观点:

人心应该在事儿上磨炼,人性应该在事儿上检验。本期内容,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01

静时心定,动时如静

陆澄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传习录·陆澄录》
王阳明的学生陆澄心有疑惑,就问:我平时没什么事儿的时候,感觉自己修为境界挺好的,心境也安宁祥和,但是一遇到事情,就把持不住情绪,心神不宁,做事情也常常失败,这该怎么办?
王阳明答到:这是因为只懂得一味的静养,而没有在实际事情上做到克己、自制。
只喜欢静养,就会养成好静厌噪,好逸恶劳的习惯,而外部环境是不可能静止不动的。
必然会有突如其来的状况,这时候心态就会乱,不知道怎么应对,所以啊,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在具体的事儿上来磨练自己的心境、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面对具体事情的时候,心才不会乱。
处理事情也就镇定自若、得心应手,这样才能做到静时心定,动时如静的人生境界。
闹中取静,事儿上磨炼,不回避,不退缩,不刻意区分辨别,就可以达到自由通透的境界。
伟大领袖毛主席,当年在湖南一师读书的时候,经常特意在大街上人多噪杂的地方读书学习,以此锻炼自己的心态和意志。
在动中体会静,而不是排斥动、刻意求静。

平常的日子,自然可以保持平常心;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应该感觉和平常事儿一样,并不会区别看待,这样自然就可以始终以平常心应对一切
很多人,无事的时候,没有外界干扰,心静如水,做事条理清楚。一遇到事情就心乱如麻,行事颠倒错乱。
同样的道理:相安无事看不出人品高低,是佛是魔,必须在事儿上见分晓

02

事儿上见人品,事儿上看人性
很多人喜欢交朋友,经常是一大群朋友,没事儿的时候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感觉很投缘很开心。
但是呢,一遇到事情,比如有人蒙难,开口借钱,顿时作鸟兽散,这样的现象其实很普遍,所谓的好朋友,没事儿常来常往,有事儿人影不见。
某位德高望重的音乐界老前辈离世之后,老伴和女儿居然和儿子对簿公堂。
据说因为遗产纠纷,闹得沸沸扬扬,如果是平常人家,没有什么遗产,如果各取所得,对不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不存非分之想,也就没有这些伤感情的事儿了。
所以平时一团和气,亲情温馨,家庭温暖,这些时候真的看不出什么,对待利益的态度,最能检验真实的人性。

03

事儿上磨炼才能成长
很多事情,我们看别人做,非常简单,等到自己实际动手,却往往手忙脚乱。
比如我们看那些美食节目,光是看,觉得很容易嘛,简简单单的切切炒炒之后,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就新鲜出炉了。
可是,等到自己动手做,才发现根本没那么容易,完全照着做,结果四不像。
所以光是看、只是想,不停的琢磨研究,仅仅这样是不行的,必须在事上磨砺,必须不断的在实践之中体验体会。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理论知识,道理虽多,如果不是亲身实践得来,就没有一丁点的价值
纸上谈兵的赵括,论兵法韬略,谁也说不过他,理论一套一套的,但是,实际作战经验一点没有,这样的人居然也率大军出战,结果害人害己,贻笑万年。

04

从这方面入手,克己自律
对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对抗排斥,放下、接受,局面就会好起来。只有接受现实,才能改变现实。
人应该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自己,适应一切环境,就可以境随心转,让环境适应自己,就会对境生心,烦恼不断。
不喜欢的事物一定会出现,聪明的人不为所动,坚定做自己;愚痴的人对抗排斥,纠缠不休。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我们常常看到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很多会和自己的见解相反。
这个时候,可以固执己见,不要贬损他人,所处立场不同,难免观点各异,事实上,不同的观点之间,并没有高低对错。求同存异,才是智者所为。

05

动中体会静,才是真静
怎样实现动中取静?只需要做到四个字——不为所动
苏东坡和佛印是好朋友,苏东坡喜欢佛学,自认有一些境界。
某一天,苏东坡禅修之后,感觉悟性渐深,心想:此情此景,我应该做偈一首,来表达我内心的感悟。
于是即兴写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