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心堂“说说”选 32

画中题款字之好坏,对于画儿品格本身而言,至关紧要。凡字好,则画中一切看似“未精熟”处,皆可解之为“文人画家不愿过于精熟”了。反之,亦可类推。此乃吾辈不管观己一世之作、或他人之作,俱有之感觉。当然,对字儿本身好坏的认定,乃又是一门学问。总之那“笔力”在,“结体意趣”在,更主要又是“文魄”在,便是谁也无法小觑或否定的。书画魅力,或曰奥妙,于此自可见其一斑。

——作画适时手记,作《仙滩值此早春寒》时念及。

周末消闲,编辑完“童山雷自言己画——《溺画五十周年祭》(完整版配音、图)”微信公众号帖子。此为应“艺美人”推广平台之邀请而录制。因篇幅较大,那儿已经发布的,只是一个偏重于画作本身的选本(前日已经转载到本人QQ空间 896274483 )。这儿借着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将于近期内再发布一个完整版,并以自己相隔五十年之久的两张照片作为其封面。请对此有兴趣的“微友”们留意朋友圈。届时,亦仍会将其转载回自己这QQ空间内。

寻常人生尽成艺文机趣

吾于《溺画五十周年祭》一文中,既已列举个人有生之年,还将在绘画表现技法方面继续学习借鉴于若干大家。唯未提及一己向来所崇尚之“缘缘堂”(丰子恺先生斋号)创作方法。其“片片落英皆含蓄着人间情味”(俞平伯赞语)之美图,烂漫天真,着实令人高山仰止。而一峰屹立,岂可依样再行累筑;吾不过欲取其精神,引入山水画中,以抒写当今文士面对已然绝非于先世之自然景物,深心所蕴发之真性情、实感受。于是乃有《蜕心堂存墨》中所示、并于《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文中一再阐释之大量画作焉。彼等画作,固然所予视角各异,题材与体裁般般不同,且数十年间风格面目亦多有变化,但纵览整体,确实一以贯之,尽皆发自于个人文心之于现存俗世的倾情体验。画作本身如此,而其阐画之“笔记”——“正记”外加择重于反思习画之心路历程的“补遗”、及突显画者自身在此俗世之艰辛生存滋味的“附记”——日积月累之下,也终渐卷帙浩繁,内容丰富,至今达于一千几百篇之巨。吾辈此生,预计留于身后之“十二卷本”文集内,予其四卷篇幅,此固已于日前所尝议及矣。又,彼既为俗世生存体验,尽管不特偏重议世讥世,然毕竟岂能又不涉世事哉!尝以之对照今走红于网络之“老树画画”,其择重之点迥然各异,则见之即明。彼文图当然优点多多,但所涉是为“图说式”之人生哲理,画却为相对单纯之漫画式。至若其基本之立身态度,甚可以“世间破事去他个娘”为代表。唔,好了,彼此同以己文说己画,且是各自文、图俱属于寻常人生中觅得之艺文机趣,而所行方向全然有别。兹予点示而已,至若读者诸君之爱好,原是所谓“萝卜白菜”的。——姑且就让此二种“菜蔬”,连同其他种种小有裨益、至少是无大害于世道人心者,俱共存共荣罢!

人生真正“好玩”之事,总是有着相当的“技术含量”……

于八月底如期完成预定之零星题材画作。昨起,始动手尝试画那“南洋行”题材之画。第一帧,当然“直奔主题”,先将那巴厘岛海滨教堂场景追写了出来。这一年多前,女儿在彼处举办充满异国情调婚礼之情形,遂宛尔目前焉。谁说达某只能画那文气野气粗率之气俱十足、唯独已再无细腻柔媚之气的画了?兹画也,重现那南洋海滨,岸滩平缓,云日清丽,一派俗世祥和佳美情调,真堪称是“中式罗可可”风格也(笑话哦)!女儿一直在等待着看我《南洋行》组画;可她一定没想到,她老爹,首先径直便以她今生难忘的那个场景,作为画题。待她知道了,一定会喜出望外的……刚才咱已然搁笔钤印,并喷水将画平压于那厢了。画作题款是“厘岛风和日丽时”。而目下却已是“巴渝又见夕阳时”,达某的身份,也将由画者转换成“自炊者”啦。呵呵。

昨,侄辈从大洋彼岸急切带话,道是编微信帖时,觉吾有首于看似最不易成诗境之处得来之诗,颇合他意,欲引用之。今吾将此诗于吾集内搜索出,却觉虽是前年所写,而天气境况,亦恰与今之重庆相类,唯吾今窗外,终日烦人“欲灭”者,乃是一日无数轮次之“收荒喇叭”,反复以“憋腔倒拐”之专县口音,没个休止地吼叫着“有旧电脑、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燃气灶、热水器……废书报纸找来卖!”等大同小异之话。相信今城市居民,多已为其所苦,呵呵。言不尽意,姑且顺便又将诗作及序跋发表于此,并以此短文为“新序”。

丙申初秋,江南蜕心堂

闹中静

近日山城暴暑,偏生窗外楼盘基建掘地声,亦震耳欲聋、昼夜不息。燥热喧嚣之际,吾闻人之嗟怨多矣。且己身亦非是并无知觉,唯宁情定性于内中,如常而居者,遂使久为之文《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终逾千数。因以有感,偶吟及此,并志。

施工马达连宵作,

述意鸿编屡载成。

耳畔孰多云欲灭,

心间何独月光明。

附:昨夜骤雨稍凉。今朝对其诗句,讶彼之竟纯由对仗成之,且甚是工整。呵呵,为炎烦时己之那般心境,自许一个。

微信帖中偶见有人侃侃言及“收藏'潜力画家’之作而占他日'商机’事”,因以问之……

核心问题有二:其一是你有无机会接触;其二更为重要——即使你遇见了,但有那眼光认定、尤其是有那魄力敢于“吃进”吗?

日前新遇一事,未知端的,则自家程序已然走完,唯待下文。思之毕竟亦无甚害,姑且将其视为好玩罢……

忽有称“美国集邮集团”为“庆祝中美建交三十七周年”事,欲以吾画上“美国邮票”者。道是不接受任何个人或团体举荐,只以其自拟之华人画者为考虑对象。吾将信将疑下,觉其或果是“美国佬”作派焉?乃按其要求提供了自家相关资料。后,对方寄来样册,要咱签审,并言须咱授绝对自拥之作品版权与之一年(即本活动结束止)。同时当然有希望咱预定此册正本若干之说法。暗想这美国人如何也学中国人行事了?盖因这已与自家越来越坚定的“决不花钱为己艺打广告”(即使变相的)的认知相左,所以肯定是不会订的。原以为或者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孰料对方言辞诚恳,道是订与不订全凭画家自愿,但审稿与授权之事照样还进行的。一面即仍认真依照己意改动版面,这既有“上哪些画”的问题,也有“调整画面效果”本身的问题。自然,咱也就在那授权书上签名,将其传递去了。但自家毕竟乃属明白之人,知道一切必须是真得在美国市面上见着了这些邮票,才算数的。同时咱肯定也不愿轻易就将别人朝着什么方面去想;况且,开这无益之玩笑,又有什么意思呢?现在这本制作精良的样册就在咱手中。不妨将其图片资料传上个人空间,让“Q友”与“微友”们也看着玩儿。咱不妨以一种最是“实在”的眼光来看待这事:就算它真仅只是个“玩儿”之事,可有人为咱做出这么本册子并请快递送到咱手中,确实也还是挺好玩啊,不是有许多人,明知有些事无利可图,也都“自费出书”、以求可以如此这般地“把玩”自己名下的“印刷物”么……另作几点具体说明。一、册中我名字前的“头衔”,是对方活动的统一称谓。我不会自认为如此的。我对自己的定位永远是“文士”与“画者”。二、原本对方所选取的画,是西画还多于国画,经我提出,才大致持平的,因为毕竟自己的“打门锤”早已是国画,且是识者才清楚,这两者久已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了。册内原有的油画《林间小石桥》,就是因此才被我要求替换为中国画《江城碧影漾扁舟》的(自选这幅重庆城市山水,确是出于自己的“乡土之爱”)。而《台海碧波》这幅国画,只是按我所说,调整了一下画面视觉对比效果(8-1改为8-2)。三、其西画中的《阅读·妻子像》,则是我事先就要求说,只要选我的西画,就请首先考虑这幅的,因为,毕竟倘此事是真的的话,自己该是先就想到与自己同甘共苦一生一世的妻子。好吧,就这样了,打住。

自生任长于文明异化时期之华夏文士;苦励策行于内外磋磨状态之中西画者。——暗省偶得。苟有机会,再作绍述。

继续进行“南洋行”组画。昨岁暑月一度曾觉着如此亲切熟悉的巴厘岛风物:那海滨酒店、荒野神山以及清风劲拂下的海岸断崖,连同崖边麓林内的猴群,俱在煦和云日下,一一重现于吾心与吾画。当然,异域景色,画着倒觉新奇有趣;只这一次成形、落笔无改的中国画,要想每画尽皆称意,毕竟很难……

画印尼乌鲁瓦图断崖一带,那云天之下的海岸奇境数幅,渐找准感觉。尤其方才述文已罢,接着昨日铺开的墨稿染色,甚觉得意。兹画题款曰“危崖信守海云间”,景物不多而意境开阔。确实深有体会:画者倘无山海一般的胸襟,如何可能在大刀阔斧、信笔挥扫之间,便捕捉得自然界奇妙的意趣,且抒发出自家寓以之情怀,而非如象是“行画中人”般“一是一来二是二”地抄描出些所见的实情实景!另外,既果是“文罢而画”,亦便对前人指称“文事之余”的这种说法,颇有实感。是啊:所谓“文人画”,当然前提便是文人为画。如若不能为文之人,一切又端是从何谈起……

应某艺术网站之邀评议当代一“国画名家”之画艺——

本人于此帖中直言批评国朝体制内“艺术官员”画作。若其只是“平头百姓”,咱的言语或许还温和些,但这社会既认为其天然便代表“高水平”,咱也就不会客气了。象中国山水画这类相对纯粹且是闲逸的艺术形式中,什么才叫做“好”,即使以甚为开放的观点去看待,也一定得有几个最基本的标准:1、潜在之文化性情;2、灵动之气韵;3、或基于现实体验以作严肃而又可观之出新;4、或坚守绍述传统而毕显其精湛之技艺。此公之作,既然于这四者中并无任一特出之处,那么,“好”,又从何而来?——再次强调一点:在达某心目中,只有文化艺术水准本身之高下,断没有“操弄者”身份之贵贱;而且,唯其“贵”,当然就应该更“高”,因为“高贵”与“下贱”,一旦颠倒,事情真的便是格外可笑……

做一个特立独行于今世喧嚣嘈杂之艺海文滩上的文士与画者。醒眼观世,久已无所谓官家机制承认与否;而既若此,则坚守五十载所为者何?细思,不过必须做自家打小即设想与拟定之人,同时便画心中那想画之画、兼写那不写便无以为快之诗文,然后顺带还以自家手中这字儿,将那原成于电脑之文字,拣些书之于纸幅,如此而已。

久已发现,猫性非常好奇:家中每有一丁点动静,必是会前来看个究竟。这倒使得达某本人也都对其产生探究之心了。其为本性使然,抑或后天成之?思之终得答案:此确为其平日里生活过于单调乏味,是以才会如此这般。由此转思:世间一些遇事便喜好围观之人,难道也是类似于此吗?……

洞明世事于健全之人来说是必须的。心可永善,但脑不能稍残。尤其心善决不应作为脑残之借口……

………………………………

此“杂类”菜单中所示文字,多属只限于在小范围内传布者。自家此生既已许之艺文,是以向来为文从艺,偶亦喜来上点抒发文人情怀的东西。此“说说”也,自当只为俗生之零星感悟。本组文字,大约得自2016年。

顺附上某位网络友人对吾这等草野艺文之士的评论与鼓励——

太白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信乎。又诗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有时候,机遇确实比才华更重要!所谓“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是也。

其实,天无绝人之路,“有志者,事竞成。”有真才实学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被埋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徐渭生前也是坎坷多难的,死后,如果不是袁宏道的偶然发现,也许还会被埋没到不知什么时候?但只要有慧眼的有心人存在,有才能的人就不会被永远埋没。

信乎!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问好达者!

   ——红袖添香  仁者爱人

另附俗生朋辈某兄近日所评: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演译着自己一生的故事。有多少人能像老童一样演译得如此认真呢?

《读老童<自识>四言诗》

 原文:达某今生,久为世弃。心怀不甘,却溺于艺。存身平凡,形役终已。转而倾情,致力吾事。既失机缘,苦于行止。幸不畏难,兼恃野志。俗众所尊,慨然相鄙。一往无前,汪洋姿肆。自信远方,可撷真美。

——老童此篇《自识》,仅用七十二字,高度概括着一生的心路曲折历程。字少意深,用心力写,更便玩味。悲哉!壮哉!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决定性格?共产党人从来号称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吕氏春秋》里的《察今》一则,应具有永远的现实意义。“存在感缺失症”,据有关研究显示,对当代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我经常也在“察己”,是否也被有意无意的不同程度的卷入其中。圣人曰:“朝闻道,夕死可也”,对于花甲后的人来说,能从“必然王国”,进到“自由王国”,真是老来之大幸也。老童此篇,于过去似乎悲壮些,于将来就是壮观了。能做到“俗众所尊,慨然相鄙”,成就了独立人格,“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难哉!老,不可怕。老而有趣,从心所欲,那就是境界了。

江南蜕心堂:原创艺文渊薮……

扫一扫或按一按,关注“童山雷”订阅号

(0)

相关推荐

  • 西画欣赏|毕加索 从15岁到90岁的自画...

    西画欣赏|毕加索 从15岁到90岁的自画像,越来越抽象[笑]

  • 【觅画记】林 纾:山水浑厚,冶南北于一炉(上)

    林纾,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后世大多把他视为著名的翻译家,他所翻译的作品被通称为"林译小说",该系列小说总计有一百多部,在满清民国时期风靡天下.也许正因为如此,使得少有人留意到 ...

  • 【觅画记】林 纾:山水浑厚,冶南北于一炉(下)

    西风东渐对中国传统之学有着强烈冲击,在这种理念下,中国画也被许多人看不起,所以他认为有必要在这方面作出相应的比较,林琴南首先讲到了西方美术的整体概念: 欧人之论美术者,木匠也,画工也,刻石也,古文家也 ...

  • 蜕心堂“说说”选 25

    蜕心堂启事 本人愿将"童山雷"微信公众订阅号,办成一艺文"沙龙",或曰开放式之翰墨会所.欢迎各位亲友,连同其亲友的亲友的亲友--倘然在尘世生活之中感觉厌倦了,偶 ...

  • 蜕心堂“说说”选 26

    元宵佳节,闲话二则-- 昨日清晨朦胧中,头脑里忽闪现出当时璀灿星空下,在印尼林贾尼山顶,侧面是冒着烟的休眠火山口,前方远处是灯光寥落的印度洋岸,而周遭夜风劲拂.别无声响,如此这般的露营情景.打算到时将 ...

  • 蜕心堂“说说”选 27

    默忖了一下:那"华东游"所得之画题,还得画到夏天,才能完成(整整画它一年多,堪称人生之"重头戏"!).也就是说,其后的"印尼行"与" ...

  • 蜕心堂“说说”选 28

    昨日读微信中施一公先生帖,为其对"学以致用"之成说公然质疑所感.此真识见也.先生当今自然科学界有为之士,且对举世追求之"实用"持此意态,况吾辈原本致力于&quo ...

  • 蜕心堂“说说”选 29

    微听窗外清疏之雨,欣然为昨日墨稿敷粉色以铃朱印,倍觉有味.洗笔涮砚时,乘兴一气为下阶段拟出十余个画题,以作为这华东游系列之结尾.倘加上归途中再觅得的几个题材,连下月的画事,都为自家安排够了.今所预拟之 ...

  • 蜕心堂“说说”选 30

    本组文字,大约得自2016年左右. 江南达者自述所持之艺 子侄辈学人,因故偶索吾"八艺"自谓.原想由人于网络间自行了解便是,转念却觉,一己既于内中潜心数十年,对所致之力及其不同成效 ...

  • 蜕心堂“说说”选 31

    华东行题材至今日止,终于如期全数完成.历时整整十五个月,为数应该说是已离两百幅不远:这确实是个人此生所作的最大的一个"系列画题"了,想来今后不可能再有这种规模的事.咳,中国文化的& ...

  • 蜕心堂“说说”选 33

    少年时,不知有过多少"我要成为谁谁"之愿.今不觉半个世纪过去.面容无可逆转地日益"沧桑",幸此心依旧未违少年.而自我认知则亦颇为有变:我谁也成不了,且似也不必成 ...

  • 蜕心堂“说说”选 35

    刚一气挥出一幅<离岛暝昏,篝火通明,海涛暗起,鼓乐声喧>(同步亦"自理"着俗生必须之琐事),则昨岁仲夏于暮色中初至印尼龙目离岛.乘坐着土著人赶着的马车时,所见所感知的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