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花”的盛宴——杖藜书社竞临韭花帖

《韭花帖》是五代杨凝式的作品,杨凝式是五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一生也充满了传奇性色彩。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 8 7 3年),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公元954 年),享年82 岁。历仕唐末及五代。杨凝式在古代艺术家中,可谓长寿者,这恐怕与其萧散淡泊的心境不无关系。
人都知,《兰亭序》乃天下第一行书,可谓尽善尽美,但“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那种魏晋之风神是我们今天难以企及的,何况其真迹已不存,加之工具材料与书写条件的巨大改变,所以我们想通过《兰亭》切入书法还存在诸多难处。杨凝式《韭花帖》法取羲献父子,却脱尽“二王”面目却独得其神韵,其古雅清新的气息直逼《兰亭》,宋黄山谷有诗赞云:“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下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此作可谓掀起了宋人“尚意书风”的第一股浪潮,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对宋代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韭花帖》是作为书法学习,尤其是对真书、行书深入系统学习的典型范本。首先,《韭花帖》的字体、用笔有萧散之感,字距、行距均拉开至极限,然其行气纵贯而舒朗空灵,为前代从未有,这种章法布局的处理方式为真行书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性;其次是其字的结构独出机抒,或戴高帽,或左右分离,或重心偏移,或轻头重脚,妙趣横生。

课堂讲解韭花帖

学员课堂笔记

又似出于自然,并无造作之感。李瑞清云:“杨景度为由唐入宋一大枢纽,《韭花帖》笔笔敛锋人纸,兰亭法也,思翁以景度津逮平原,化其顿挫之迹,然终身不出范围。”而董其昌更是认为《韭花帖》的“欹侧取态”是其最佳之处,学习这种形体的变化,对于学习者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充分的锻炼,脱出此帖时,会有游刃有余之感;更重要的是其笔势虽变化多端,实乃有法可循,关键在于用笔的节奏,以逆为主,顺逆互用,无论是连续书写横画还是折笔、代笔,逆势居多,以藏为主,藏露结合,有敛锋入纸、连带藏锋入纸、侧势藏锋入纸,为学习者形成自己的书写节奏,提供了诸多的尝试。另外,《韭花帖》字数较少,凡七行三十六字,字字珠玑,我们完全有能力将每个字做深入的分析临摹,在正确的学习思路引导下,假以时日,定能得其规模,若能依据己意举一反三,方能有所小成!

局部分析

局部分析

作为学习专题,《韭花帖》是杖藜书社的保留项目,因为此帖字数不多,变化丰富而有诸多针对性,涉及章法、字法、笔法诸多方面,作为专题学习非常适宜。在专题设置上,首先是以拷贝纸勾摹,从一笔一划的勾摹当中体会其笔法与各种位置关系;然后是通过讲课,阐述《韭花帖》的来龙去脉和其文本大意,一来可以了解原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思想,二来可以对本帖创作时的心态与情境有深入了解;再者是单字结构的详细解读,通过课堂投影的单字放大讲解,将每个字的结构特点、用笔节奏带来的变化、各种偏旁之间的位置关系带来的审美感受等等尽可能的分析出来,不断突破学员的观察底线,提高临摹的综合能力;最后经过不断的调整,和临摹量的提高,学员对于全帖能有良好的把握能力时,试着要求学员进行意临、背临甚至是仿风格创作。通过专题的训练,大部分学员都能够比较精准地临摹《韭花帖》,另外还能完成一个带有创作形质的临摹作品。专题过后,学员们最深切的感受是:当再接触其它帖学范本时,无论是从观察、分析、书写方面,都变得游刃有余。故《韭花帖》的专题学习,能够让学员在一段时间之内,于书法技法的几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并且无论在思想上,还是笔头上,都变得更加自信。同时提高每位学员自己对字帖的认识和能够脱离老师自己学习的能力。

学员练习草稿

学员作业

通过一周学员对韭花帖的临摹,提高学员对结构的认识,抽选部分学员临摹作品如下:

刘一炜临韭花帖

局部

李涛点评:刘一炜老师的作品,初阅之时,即可令人感觉到通篇气息的明净和清逸之美,字里行间的布局严谨的遵循原帖卻又突出了韭花帖的行楷特点。細細品赏之后,又能从其笔锋的律动中感覺出下筆如珠落玉盘、峥峥之時倾诉心曲的畅漓之意,确是一篇不可多得之佳作!!!

岳炳瑜临韭花帖

李涛点评:从这幅作品不难看出班长的军队生涯,所书此韭花章法严谨,松紧关系明确,单字处理精细。经过一节课的学习能到这样已经实属不易,这种认真的态度,是我们学书中需要学习、坚持的。

陈芳临韭花帖

李涛点评:陈芳老師的作品乍看之下,似乎脱离了韭花原帖的字距行距的疏朗之局,貌似有些无规无矩、无章可循,除了字形的神似外,章法好像比号为"杨疯子"的凝式更为大膽散漫,但是,静观细摩,這种散漫,卻是更加真实的体现出一个书者在下笔时心境的平淡天真,胸怀的潇散静漫之氣!故:如此"散漫"之作,当可浮一大白!!!

孙轲华临韭花帖

国腾飞点评:孙班长是个习武之人,往往这样的人都对粗犷厚重的东西表现很有感觉,可他这件韭花帖,虽然沒有极其精細,但笔所到之处有一种静气,关系也较为准确,这是时人学书尤为难能可貴的。

王瑜临韭花帖

局部

国腾飞点评: 刚听完课马上动笔,感觉很对,字形准确,整体协调。用笔不到之处,有清人学董的那種意味,尽管巧合,效果是好的,尤其是這种进步速度值得点赞!

潭彩临韭花帖

局部

国腾飞点评:这是一个简单的思路,但不容易做到。以自己的笔意临摹字帖的关系,也很准确!自己东西的形成需要一种坚持,继续下去能自成一貌!

储徵临韭花帖

局部

黄肖波点评:储班长接触韭花并不久,却对其结字特点有了很深的理解。之前我见到她用拷贝纸勾摹的韭花帖,每个字上都作满了注释和笔记,这种细心钻研的态度令我汗颜,我辈当师之勉之。

局部

黄肖波点评:这幅给人以一种生涩之味,而韭花要的正当是生拙而非圆熟,想法太多,手头太熟,反不及单纯与生涩。作者在平时书写总能心境平和、不急不躁,在这幅作品中亦能体现,这种“慢”劲是我所渴望的。

冯红梅临韭花帖

黄肖波点评:这幅作品个别细节处的处理并不能算到位,然而能够很充分地把握到《韭花贴》的气息,这显然高明于死抠用笔而失去整体,简言之:韭花味很足。

高春磊临韭花帖

局部

李小鹏点评:春磊兄这件作品在用笔上做了减法,更显简洁。细品单字,却别具用心,可谓意与杨会。

李群辉临韭花帖

李小鹏点评:《韭花帖》字字独立,行距疏朗却不显松散。群辉兄深得此法。

黄肖波临韭花帖

李小鹏点评:肖波此幅作品点画精微而不板滞,线条棉里裹铁,更有清雅之气,实属难得。

寇平平临韭花帖

肖文飞点评:寇平平老师韭花帖的字打乱,还能保持字与字之间及整体章法的协调,关健是还能形成一篇优美的文字,动了脑筋,花了心思。

李涛临韭花帖

局部

肖文飞点评:李涛作为指导老师,不但说得好,而且还做得好,用笔、字形还有整体章法都能与原帖契合。

刘瑞宜临韭花帖

局部

肖文飞点评:刘瑞宜同学用笔细腻,字形准确,气息纯正,如能往沉厚方面提升则更好!

杖藜书社简介

也是两年前的这个时候,一个傍晚,十几个在清华美院肖文飞工作室学习的男女书法“屌丝”喝了点小酒,回到工作室,想起即将结业,就要分别,不禁有些怅然。于是有人提议,咱们召集各届同学,成立个书社,大家保持联络,互通有无,相互督促,大家都赞同。然后想取个名字,问老师,老师说,他正办个展,展名“杖藜行歌”,那咱们就叫“杖藜书社”吧。“杖藜行歌”,出自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杖藜书社”,有典故,有文化,很有逼格,大家都说好。那天晚上,因为酒的缘故,互相谈得很多,越谈越兴奋,百年老店的话也出来了,直到都睁不开眼,然后鸟兽散,只剩下一地的烟头、瓜子和水果皮。这就是“杖藜书社”的缘起。

然后QQ群,然后微信群,大家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日子如流水般,两年过去了。

然后,有人开始急了。如今,微信群里有近100号人,加上没入群的,100多,队伍越来越大,没有点动静不行啊!于是合计着每年到一个地方集中一次,写写书法,主要的还是借书法的名义吃喝玩乐一番。再则每两三个月搞一个专题活动,在网络上露露脸,刷下存在感。100多号人,各路神仙都有,要把他们各自的能量都发挥出来,这就叫资源整合。

于是有了我们这次的第一个专题——《以中秋的名义——“杖藜书社”竞临<中秋帖>》,我们当然希望还有第二次、第三次。

书社里40后到90后都有,整个儿就是三世同堂。大家学书法的目的会有些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让书法改变我们生活的一些什么。我们都是讲理的人,因为老师要我们“学书循理”;我们还是很有生活智慧的人,因为老师要我们“回到常识”;老师还说,只要一,方法对头,二,能一直坚持,不说成全国名家,至少地方霸主没问题,我们呵呵呵,然后内心还能不动声色的漾起一种冲动,野百合也有春天,“屌丝”也能成“大佬”,李嘉诚还有马云,不都是“屌丝”起家的么?!呵呵呵……

对了,也许有看官要问,你们书社不设一个社长之类的老大?呵呵呵,我们没有老大,大家都是平等的,热心的、有能力的,抓阄轮流当执事,任期一年,牵头张罗活动。如果一定要设个老大的话,我们就设那个活了几千年还老不死的老头,它的名字叫——“书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