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为何要设立“江州都督”,历任都督都有谁?
在三国时期,蜀汉设立了汉中都督、江州都督、永安都督、庲降都督。其中,汉中、永安、庲降这三个都督,都处在蜀汉的边境地区。其中,汉中都督镇守蜀汉的北大门,承担着来自于曹魏一方的压力。在蜀汉历史上,第一任汉中都督是魏延,这凸显出汉中都督在蜀汉四大都督中的重要地位。永安都督则是扼守益州的东大门,夷陵之战,刘备停留在永安白帝城,从而设立了永安都督。至于南中都督,则起到镇守蜀汉后方,并将南中地区的耕牛、战马、金银等物资运送给朝廷,以此支持诸葛亮北伐和姜维北伐。
但是,和以上三个都督不同的是,江州都督则位于蜀汉腹地,没有太大的防御压力。因此,刘备设立江州都督,显然有其他方面的考虑。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江州都督在今重庆市一带,其范围和先秦时期的巴国比较一致。江州作为水路交通枢纽,向东可以到永安,向南可以到南中,向西可以到成都,向北可以到汉中,这促使江州都督可以扮演一个救火队长的角色。
并且,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巴地气候湿润,物产极为丰富,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设立都督之后,不仅能够确保巴地的平稳,也方便将该地区的物资输送给蜀汉大军,以此北伐中原。从这一角度来看,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丰富的物产,是蜀汉设立江州都督的两个主要原因。在蜀汉历史上,先后共有五位江州都督。
首先,第一位江州都督是费观
费观,字宾伯,江夏鄳人,生年不祥,为刘璋的女婿,是蜀汉四相之一费祎的族父。益州之战中,费观和李严一起归降刘备。对此,在笔者看来,费观和刘璋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现在,他都归降了刘备,自然是对益州上下的一个打击。于是,到了公元214年,面对刘备大军,刘璋放弃了抵抗,这促使刘备获得了益州之地。在此基础上,刘备先是册封费观为裨将军,后来又升为巴郡太守。公元219年,费观正式担任江州都督。对于刘备来说,可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尽管费观是一位降将,但是,他依然放心地将江州都督这一官职册封给他。公元223年,后主刘禅加封费观为都亭侯。公元226年,费观病逝,年仅37岁,这自然属于英年早逝的情况了。
第二位江州都督是李严
李严出自荆州南阳郡,本来是刘表的部下。公元208年,李严离开荆州,投靠到刘璋麾下。在益州之战中,李严归降了刘备。公元223年,李严和诸葛亮一起成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同年,刘备病逝后,李严作为永安都督,继续镇守永安。公元226年,在费观去世后,李严转任江州都督。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李严先后执掌两个都督区,这在蜀汉历史上,自然是比较少见的情况了。
公元230年,李严来到汉中,被晋升为骠骑将军。在李严之前,马超就曾被刘备册封为骠骑将军。对于当时的蜀汉来说,还没有人担任大将军这一官职。所以,李严可以说是蜀汉武将之首了。但是,李严并没有知足,反而继续想着和诸葛亮争夺大权。公元231年,李严没有及时运送粮草,导致诸葛亮退军。对此,李严为了推卸责任,反而诬陷诸葛亮。最终,诸葛亮上奏后主刘禅,将李严废为平民,流放到偏远之地。公元234年,在得知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李严也在不久之后病逝。对于李严来说,之所以也在同年病逝,是因为诸葛亮去世后,其他人就更不敢重新任用自己了。
第三位江州都督是李丰
公元230年,在李严离开江州后,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任命李严的儿子李丰接替江州都督一职。但是,李丰的任职时间非常短暂,这促使他很难有什么作为。公元231年,因为受到李严的牵连,李丰失去了江州都督的官职。至于李丰最终的结局,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也即属于下落不明的情况。
第四位江州都督是李福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李福的父亲李权是益州的豪强,益州牧刘焉在位时,将李福的父亲杀害。公元214年,刘备击败刘璋,平定益州后,让李福担任成都县的县令。公元223年,后主刘禅即位,李福被晋升为巴西郡的太守。在李福之前,张飞曾镇守此地。公元231年,李丰被罢免官职后,李福成为第四位江州都督。当然,李福被人们所熟悉,应该和诸葛亮有关。
建兴十二年(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病重,得知这一消息后,后主刘禅派李福前往问候,并向他征询继承人的问题。李福奉旨前往诸葛亮营地,与诸葛亮交谈。在离开营地回成都的路上,李福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于是又掉头返回。诸葛亮看见李福回来,笑着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我们虽然交谈了一整天,但话还没有说完,你回来是还有一件事情要问。你所要问的人,蒋琬最合适了。”李福说:“那一天确实是忘了问,如您百年之后,谁可担任丞相的职务,所以我才立刻赶回来。那么,我还想再问一下,蒋琬之后,谁可继任丞相呢?”诸葛亮:“费祎可以继任。”李福又问:“那么费祎之后呢?”诸葛亮便默而不答了。
李福回到成都,向后主刘禅交旨,转达了诸葛亮的话。后来,李福来到朝廷,被后主刘禅晋升为尚书仆射。对此,在笔者看来,李福可以说是后主刘禅的心腹大臣了。公元238年前后,李福病逝。
最后,第五位江州都督是邓芝
邓芝和魏延一样,都出自义阳郡。作为东汉名将邓禹的后人,邓芝在东汉末年来到益州,不过,他没有得到刘璋的赏识,这自然是刘璋不能缺乏识人能力的体现了。公元214年,刘备夺取益州后,曾和邓芝有过一番交谈。在此基础上,因为获得了刘备的赏识,邓芝得以担任县令、太守等官职。因为治理地方的成绩出色,邓芝来到朝廷担任尚书等官职。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邓芝出使东吴,成功修复了蜀汉和东吴的关系,并获得了孙权的称赞。而这,促使邓芝获得了诸葛亮的器重。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邓芝和赵云一起参加了箕谷之战。公元235年,邓芝接替李福,成为蜀汉最后一位江州都督。公元243年,邓芝率军平定江州一带的叛乱。到了公元251年,邓芝病逝。自公元235年开始,到公元251年结束,邓芝执掌江州16年左右,成为蜀汉任职时间最长的江州都督。并且,在邓芝去世后,后主刘禅就没有再设立江州都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