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之二十四:扫房子
中国人一直有过年前扫房子的传统。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民间把这段时间称为“迎春日”,也叫“扫尘日”。这种民俗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用打扫环境卫生来防止疫病的宗教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在新年来临前,彻底大扫除的优良民风习俗。而且“尘”与“陈”同音,所以又赋予“除陈布新”的含义。把一年的烦恼、穷困、灾病统统清扫出去,迎接新一年的顺心、福气,寄托了人们避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其实扫房子不一定非得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除夕前选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等全家人都在家的时候,齐心协力,一块儿动手。过去老北京都是住平房,密封性就差,春秋季刮大风,冬天烧煤生炉子,烟尘、灰土、蜘蛛网自然就多,所以这次老少上阵,把平时扫除不到的犄里旯旮儿,尤其是卧室、厨房、厕所,一一打扫干净。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年前这天,父母、叔叔、姑姑都穿上罩衣,围上头巾,戴上口罩,拿着足有二米多长的鸡毛掸子,先把顶棚上的尘土、蜘蛛网等掸下来,这道工序是依照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的,也是最脏,最呛鼻子的累活了。我记得大人们都先戴好风镜,抬头看着房顶,举着掸子,在房顶一下接一下地移动,把一年积存的污尘都掸下来了,这时屋里灰尘弥漫。房间中的家具,能搬的事先都搬到院子里了,大件不好搬的就用旧报纸遮盖好。顶棚打扫完了,其他人开始用笤帚,短把掸子清理墙壁、窗户。玻璃窗先用湿毛巾擦一遍,再用干毛巾擦第二遍。纸糊的窗户,凡是又脏又旧的都撕下来,打糨子用洁白的高丽纸重新糊上。然后是擦洗家具,八仙桌、书桌、橱柜也都先湿后干擦两遍。桌子边上的雕花儿,归我们这些小孩儿承包了,把毛巾一个洞、一个角儿地穿进去,拉出来,原来黯淡的花瓣立刻就透亮了。最后是扫地,边边角角,一点儿不落,把地面灰土用簸箕撮出倒进院儿里的土箱里,最后用墩布把地面擦一遍。嘿!焕然一新,真像一个灰头土脸的人洗了澡、理了发一样。屋内打扫完了,院儿里也得收拾!大家动手把花池子里干枯的杂草全拔除下来,一是为了干净,二是防止除夕晚上放鞭炮引起着火,最后用笤帚清扫完毕,所有垃圾全用土箱抬到大门外,倒在指定的地方,由当天清运垃圾的车收走。
男人们在院子里干这些体力活儿,妈妈就会在屋里把床单、枕巾撤下来换干净的,脏一些的棉被也会拆下里儿面儿,把这些都放在大盆里清洗,那时都是一件件用手在搓板上洗,然后使劲拧干。回想起来,妈妈也真是够辛苦的。洗干净的衣被晾在院儿里拉的绳子上,由于天冷,一会儿就冻得十分坚硬,一碰就会发出嘭嘭的声音,要晾二三天才能干。大扫除把人累得精疲力竭,好在一年就这一次,干干净净过大年,也图个吉祥喜庆。大家累也高兴啊!(何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