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作战概念令人目不暇接,是在玩文字游戏吗

执笔 白喜波

近年来,美军加快推进作战概念开发的速度,作战云、多域作战、全域作战、马赛克战……名目繁多的作战概念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多域战

马赛克战

2030年的战争

如果只对一个个概念开展研究,而不能准确把握其实质,忽视概念之间的共性和联系,就容易像盲人摸象、雾里看花那样不得要领。

本文主要是从美军视角探析作战概念开发的“内核”,从而对于理解美军新作战概念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本文导读:

1.美军是如何认识作战概念的?

2.美军作战概念开发的历程是如何走过来的?

3.美军为什么要大力开发作战概念?

4.美军认为应该开发什么样的作战概念?

5.美军开发和验证作战概念的流程是怎样的?

一、美军是如何认识作战概念的?

美军认为,作战概念是指为实现既定目标(Objective)或目的(Aim)而使用特定军事能力(specific military capabilities)的方法(Method)或计划(Scheme)的描述(Description)。这种描述可能从宽到窄,它可以从最广泛和最高级别描述军事部队的使用,到具体说明某一技术系统的使用。作战概念被视为结果(Ends)、途径(Ways)和手段(Means)的综合,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战概念主要是对事情如何做的描述。

二、美军作战概念开发的历程是如何走过来的?

美军作战概念开发的历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科技发展和战争实践逐步深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初期探索阶段:二战后至1986年。在这一时期,美军影响较大的作战概念为70年代的主动防御(Active Defense)和1982年提出的空地一体战(Air Sea Battle),二者都是为了应对苏联向欧洲地区发起大规模陆上进攻而提出的。其特点是机械化色彩明显,且主要是单一军种为主的合同作战,即使是空地一体战,也是陆军唱主角,空军搞配合。

持续发展阶段:1986年至2002年。标志性事件为1986年美国防部颁布《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案》。在此期间,美国防部和各军种先后提出了由海向陆(海军于1992年)、网络中心战(海军于1997年)、快速决定性作战(国防部于1999年)等作战概念。这些作战概念诞生于海湾战争之后,摒弃了机械化战争消耗战思想和线性平推的作战模式,从注重能量优势转变为注重信息优势,非接触、非对称等作战理念也进入作战概念。如网络中心战,从机械化战争时期以平台为中心,比拼平台性能,转向以网络为中心,比拼网络聚合能力。

标准化发展阶段:2002年至2016年。标志性事件为美国防适应性红队于2002年向国防部提交《军事概念开发与编写实用指南》,首次构建了作战概念的层次结构,建立了标准化的作战概念体系。2003年,美国防部正式颁布《联合作战概念》文件。紧接着,又颁布了联合行动概念、联合职能概念、联合赋能概念等下位概念文件,开始形成由联合作战概念为纲、以联合行动、联合职能和赋能概念系列为支撑的概念体系。以此为分水岭,美军作战概念开发走上了标准化和规范化道路。在此期间,美军先后开发了空海一体战(国防部于2010年)、作战云(美空军于2013年)、分布式杀伤(海军于2014年)、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国防部于2015年)等作战概念,部分作战概念还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进行了实战检验。这一时期,作战概念开始聚焦多军兵种联合作战,信息化特征明显,比如空海一体战强调以海上、空中、太空、网络力量为主,实施高度一体化的联合作战。

全新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以美陆军2016年提出多域战(Multi-Domain Battle)为标志,此后的作战概念多聚焦于跨域协同,融合陆、海、空、天、网多个作战域,如多域作战(Multi-Domain Operations)、联合全域作战(Joint All Domain Operations)、马赛克战(Mosaic Warfares),且均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因素。以联合全域作战概念为例,强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发展先进作战管理系统(ABMS),在任何时间任何作战域连接任意传感器与任意射手,整合多域作战力量,融合多域作战效果,进而获取持续优势。

三、美军为什么要大力开发作战概念?

回顾美军作战概念开发历程,我们不禁要问:美军为什么矢志不渝开发各种作战概念?美军《军事概念开发与编写实用指南》给出了如下解释:

一是因为出现了新的军事问题。开发作战概念是为了提出解决办法,用来解决预期的或新发现的军事问题,而这些问题目前没有合适的办法来解决。这些新问题是由一些政治、社会、经济、技术、条令或其它因素的新组合带来的,在现有情况下,新的目标可能带来新的问题。例如,一种情况本身或许不变,但政治期望可能已经增加,因此需要新的作战概念。

二是出现了解决现有军事问题的新办法。新的作战概念比现有解决军事问题的方案更好,这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可能是通过一些以前不存在的技术、组织、战术、社会或其它发展而实现的,也可能是由于现有作战概念的失败而不得不这样做。

实际上,上述说法只是美国官方说辞,并未囊括其开发作战概念的全部原因。不便说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其对于假想敌的强烈忧患意识,换句话说就是作战概念解决作战问题,而作战问题源自作战威胁。作战威胁包括作战对手(opponent、adversary、rival)和作战目标(target、object)。作战对手主要根据美国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外交战略来确定。作战目标根据不同角度,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作战领域,作战目标可以分为陆上目标、空中目标、海上目标、空间目标等;按照核常属性,可分为核目标、常规目标等。例如,主动防御概念和空地一体战概念针对的作战对手是苏联,针对的作战目标是苏军地面战役军团。冷战结束后,苏联的海上威胁不复存在,美国在冷战中建立起来的强大海上力量,足以在深海大洋碾压任何对手,因此将作战对手由“蓝水海军”转变为“黄水海军”,作战目标更新为滨海地区的水雷、快艇和小型潜艇等威胁。基于此,美海军及时开发了“由海向陆”作战概念。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其作战威胁发生变化,作战概念自然也要进行更新。例如,空海一体战针对的作战对手主要是中国,作战目标则是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相关军事力量。

除了应对威胁,美军还将作战概念开发作为牵引军队建设的重要手段。正所谓“一流军队设计战争,二流军队应对战争,三流军队模仿战争”,美军通过主动设计作战概念,将作战概念创新作为军事斗争准备和力量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始终保持一流的战斗力。网络中心战、空海一体战、全球共域介入与联合机动等概念创新,对美军的转型发展都起到了牵引推动作用。技术创新与作战概念创新是美军争夺军事优势的“双引擎”,前者从底层提供强大的发展推动力,后者则从顶层为技术创新提供牵引,引导其向战斗力最大增值方向流动。

四、美军认为应该开发什么样的作战概念?

美军的作战概念叫法虽然五花八门,甚至令人眼花缭乱,但“内核”却是统一的。

从时间轴上看,应开发未来的作战概念。美军将作战概念分为历史的(Historical)、当前的(Current)和未来的(Future)作战概念。历史的作战概念适用于一些过去的背景,这一概念在当时往往没有明确阐述,但一定可以从历史记录中推导出来,如“闪击战”的概念。当前的作战概念可以明确写进现有的理论、战术、技术或程序参考文献,作为行动规划和现有军事理论、组织、物资采购、训练、教育、战术、技术和程序提供依据。未来的作战概念阐明了它是如何被设想的,其主题将适用于未来的某些场景。成功的未来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并最终成为当前的概念,而这些概念最终成为历史概念。

从结构上看,作战概念应具有层次体系。美军认为,作战概念有四个基本层次,从上到下是:制度概念(Institutional concepts),描述军事制度,通常是作为适用于某一特定未来时间范围的构想陈述而公布的,例如《联合构想2020》。作战概念(Operating concepts),是在某些定义的参数集合中,对军事艺术与科学应用的广义上的表述。简单说,作战概念描述了军事力量的作战方式。作战概念本身是有层次的,可以进一步分类,分别是:战略概念(Strategic concepts)、战役概念(Operational concepts)和战术概念(Tactical concepts)。功能概念(Functional concepts),描述单个军事功能或子功能的性能,如《联合构想2020》中的优势机动、精确交战、集中后勤和全维防护就是功能概念。赋能概念(Enabling concepts),描述执行军事功能或子功能所需的能力。

美军作战概念层次体系示意图

从组成上看,都具有必备的“六要素”。一是目的,每一个作战概念都应该以一个目的陈述开始,说明该概念的预期用途。通常来说,一个概念会有不止一个目的,而且目的可能随着概念开发阶段的进展而发生变化。二是时间范围,作战概念应该明确规定未来的时间段。三是中心思想,它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对作战概念进行表述,理想情况下,它能清楚地将此概念与彼概念区分开来。四是概念应描述成功实施概念所需的能力。五是军事功能的应用与整合,即如何根据概念将这些能力集成到统一的作战系统中。六是军事行动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一个作战概念应该讨论这些方面。

在表述方式上,作战概念应注重语言的清晰性和精确性。美军认为,作战概念应以明确和准确的语言提出。一般应避免新术语的发明和使用,尽可能使用公认和理解良好的术语。术语一般应在第一次使用时定义,并在其后一致使用。同时,作战概念应简洁,以便在采取行动时吸收并牢记其信息。它所提供的解释不应超过为实现其既定目的所必需的解释。简洁而非全面通常是一个好概念的标志,空海一体战、马赛克战、全域作战等概念都符合这一特征。

五、美军开发和验证作战概念的流程是怎样的?

作战概念开发。很少有作战概念最初就以完整的形式被创造出来,或者在第一次出现时就完全实现。与大多数想法一样,作战概念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迭代和逐步形成。美军认为,这不是对概念开发者的批评,只是对人类远见局限性的反映。这就是概念发展的本质,不是一个有序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概念不是工程解决方案。建造一座房子的开始阶段,最终的蓝图就已经描绘出来了,而开发一个概念并不是这样。相反,概念发展更多时候是一个探索和实验的过程,并倾向于以“假设-对立-综合对话”的形式展开。最初的想法探索通常包括研讨会、会议和专业期刊上的文章;随后通常是研讨会和手工兵棋推演;后来才进行大规模演习和模拟。概念可能会随着正式或非正式的实验、批评和建议、红队合作或仅仅是对主题的持续思考而演变,可能会随着新兴技术或经济、政治、社会或其它发展而演变。它们可能会随着其它概念的发展而演变,这些概念既包括必须对抗的对抗性概念,也可能是与之交换要素的相关概念。概念通常需要一段不可避免的时间来成熟。

作战概念验证。一个成功的概念必须经过一个验证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它将被机构测试并最终被机构接受或拒绝。与开发一样,验证常常是无序的。它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验证一个概念时,两者都是必要的。一个概念可能已经被正式批准,但直到被机构的利益相关者接受,才被真正验证。正式验证是通过研讨会、兵棋推演、试验或其它由有关当局为评估概念而举办的活动进行的。非正式验证以实地作业、图上作业和专业期刊文章的形式出现在作战部队、专业学校和整个机构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概念逐渐被接受,从一个试探性的假设转变为一个或多或少被接受的结论。

参考文献:

1.A Practical Guide for Developing and Writing Military Concepts

2.Multi-Domain Battle:Evolution of Combined Arms for the 21st Century 2025-2040

3.The U.S. Army in Multi-Domain Operations 2028

4.Restoring America’s Military Competitiveness:Mosaic Warfare

5.A New Command Architecture For Multi-Domain Operations

6.Joint Vision 2020

“许述工作室”创始人简介

许述,四川人,军事学博士,曾在战区级机关工作,并在《解放军报》、《书屋》等媒体发表文章70余篇,接受过凤凰卫视等媒体采访,受邀到华为等演讲十余次,出版专著《这才是美军》(中将王洪光作序),出版第一年5次加印,在京东新书热卖榜常居TOP3,登上三联书店畅销书排行榜,进入美国纽约公立图书馆和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现在成立了工作室,专注于研究美军。

最新与耳闻合作出版《兵道》一书(乔良和余戈两位老师作序推荐,王洪光中将和任国强大校,姜鸣、江晓原、杨浪等名家封面推荐),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21次重大军事改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