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拒绝王菲好友申请:成年人的分寸感,到底有多重要?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文倩朗读音频

文 | 一本叔

如果有机会让你加偶像好友,你会加吗?
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大概是“会”,甚至,还会有那么一丝欣喜如狂。
可有一个人,面对喜欢了多年的偶像加好友的申请,却直接拒绝了。
最近,岳云鹏在综艺中回忆起了自己的一段往事:
他自曝是王菲迷弟,在很多场合都直言不讳地表达过对王菲的喜欢,王菲的每一首歌他都会唱。
曾得知有机会和王菲同台,他还特意在衣服上绣了“为见王菲专门做(的)”几个字表示诚意。
但当王菲托朋友问岳云鹏要不要联系方式时,岳云鹏却拒绝了王菲的好友申请。
在场嘉宾十分吃惊,岳云鹏却很清醒:
“这不是我和她之间的桥梁,我不需要任何东西去搭,就远远看着她就好。”
岳云鹏深知,真的喜欢不是去打扰,也不去贴金,舞台到观众席就是他们最好的距离——“因为爱你,离你一米”!
人和人相处,分寸很重要
为什么有的人能把日子越过越好,在人生之路上越走越顺?
比起性格和能力,“分寸感”至关重要,通俗一点讲就是“心里时刻有数”。
岳云鹏能从饭店洗碗工发展成如今家喻户晓的著名相声演员,并且深得演艺圈各路人士的好评,除了自身努力之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那份知晓分寸的聪慧。
无独有偶,和岳云鹏一样草根出身的贾玲,虽然没有逆天的颜值和婀娜的身材,却在网络票选“最喜爱女明星TOP20”榜单中,夺得第一位。
贾玲,凭什么这么招人喜欢?
搭档沈腾曾戏言:“贾玲最大的优势是男人喜欢她,女人不嫉妒她。”
归根到底,无外乎那份发自心底的善良和分寸感。
在一期节目中,贾玲扮演的“杉菜”和偶像言承旭扮演的“道明寺”出演了一场另类的浪漫偶像剧。
两人在“甜甜的拥抱”过后,贾玲快乐的像个孩子一样从言承旭身边跑开,冲回了观看席。
她没有借机给自己加戏,也没有和言承旭有过度亲密的举动。
她恰如其分的分寸感,既达到了综艺效果,又不会让观众感到不适。
幽默又不失分寸的她,难怪会一直被大众喜爱。
今年,贾玲更是凭借一部《你好,李焕英》,一举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说到底,在与人交往时,怀揣一份分寸感,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约束。
就像有句话说的,“如果你喜欢花,你就会把它摘下来;但如果你爱花,你就会给它浇水。”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哪怕你再喜欢一个人,也不要为爱扰人。
分寸感这种事情,一旦跨越了意识里的“度”,就是失掉了分寸,只会把对方推得更远,产生更大的隔阂。
没有分寸感的伴侣,到底有多可怕?
这两天,微博热搜上出现了一个话题:#失去分寸感的伴侣有多可怕#。该话题竟有高达5亿的阅读量和14万的讨论。
引起该话题的,其实只有两张图,是一个女生用平铺直述的方式讲了她和男友八年的感情,以及看到男友跟其他女生暧昧之后放弃这段感情的过程。
在看男友手机之前,女生自认为跟男友感情非常好。
但跟大部分看伴侣手机的人一样,她也没能笑着走出男友的手机。
某天晚上男友睡着了,手机忽然弹出好几条消息,出于好奇,女生看了一眼。
发消息的是男友的女同学,没有不堪入目的内容,都是一些日常的问候和分享。
只是让她不舒服的是,她发现在过去整整一年时间里,男友和女同学居然每天都聊天;
每周两人还会单独出去吃饭,男友去英国的时候,甚至给女同学买了东西;
陪自己过生日的时候,接自己下课的几分钟,都还在回复女同学的消息……
很显然,这已经超越了普通朋友的关系。
女生没哭没闹,她认真梳理了这长达8年的感情,果断坚决地跟对方分开了。
看完这个故事,或许有人会觉得,不就是随便聊个天,又没真的出轨,至于吗?
其实,当男生总是在和别的异性分享自己的日常时,那份爱就悄然发生了改变。
这种游离在女友之外,没有边界感和分寸感的交往,无疑是对亲密关系最沉痛的打击。
抖音上看过一段视频:给朋友的另一半夹菜,然后观察每个人的反应。
无一例外,双方的另一半都会立马“变脸”,然后恶狠狠地盯着夹菜的那个人。
你看,爱是很私人的东西,即便是好友,界限感也不可缺失。
和其他异性保持距离,是对另一半的负责,更是对别人的尊重。
再好的关系,也要懂得分寸感
人类学家霍尔曾把人际交往划分成了四种距离:
公众距离(3.7-7.6m):无关系或不认识的人之间。
社交距离(1.2-3.7m):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
个人距离(0.46m-1.22m):和朋友稍有分寸感的距离。
亲密距离(0.15-0.44m):家人和爱人感受彼此的体温和气息。
无论什么关系,都要把握好界限,一旦没了分寸,美感、自由、尊重都会随之丧失。
下面这些行为,请时刻警醒,与朋友们共勉。
  • 关系再好,不揭人短,不谈人私,不随便开玩笑

常言道,麻子怕坑,秃子怕光,矮子生来恨天高。
拿别人的隐私或缺陷大开玩笑,表面上是互相取乐,实际上就是揭人短,就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这样的事情,无论发生在谁身上,都是无法忍受的,长久下去,自然没人愿意与之来往。
  • 别人给你看手机照片时,不要左右滑动,管住自己的手

手机是很私人的东西,一般是不会给别人看的,很多人甚至还会给手机加上密码。
别人给你看照片,是出于对你的信任,给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
如果实在压制不住内心的好奇,也要先征得对方的同意,照片是小,失了信任是大。
  • 听懂话中话,当对方给你一个模糊的答案时,就不要再追问了

有些人仗着自己跟对方很熟,总是喜欢刨根问底,想知道对方的一切。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别人愿意和你说,自然会说,别人不愿意说时,就别傻傻的问个不休。
做人要学会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时候该问,什么时候不该问。
真正的朋友不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关系再好,也要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
  • 朋友之间要有边界感,有伴侣的朋友更要注意和异性的距离

不跟异性保持适当的界限,对伴侣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感情伤害。
哪怕友情再纯洁,一旦有了伴侣,就要注意交往的尺度,嘘寒问暖这种事能免则免。
即使你没有过分的想法,也难免会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
周国平说过:“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的必要的距离。”
有分寸感的人,“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说出口的,都恰到好处;没说出口的,也刚好让人懂。
分寸感是个好东西,愿你我都有。

作者:

作者:一本叔,本文系一星期一本书原创,转载请标注来源:一星期一本书(ID:yer808)。一星期一本书,再忙也不忘记充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