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正从"产品模式"进入"平台模式"

【老潘说】这两年老潘走访成百上千的开发商,最大的最大的感受是中国房地产正从“产品模式”向“平台模式”转变,虽然转的不全面,不充分,不彻底,但这个方向和趋势已经形成!

如果要给一个原因,就是今天我们对房子的需求——“遮风避雨”早已不能满足我们的诉求和追求。我们对房子的需求,不再是一个“窝”,而是五花八门的生活方式的承载者,你需要N种配套,需要一站式购物……每个人生活,固然不等于房子,但生活却需要房子这个平台和空间去承载。

房地产过去就是一个典型的“产品快速输出”的制造业模式,快拿地,快开工,快销售,然后赚得钱再拿地,再生产……典型的制造业玩法。而今天进入下半场后,传统的玩法渐渐行不通了。房地产慢慢进入各种“房地产+”的平台模式。何为平台,通俗的讲就是房地产不仅仅是个房子,他更像一个电脑主板,我们的开发商则按照客户的需求分别插上“教育地产、文化地产、运动地产、智能社区、社区金融等各种“插件”,房子已经不简单的是房子,而是各种+的平台!

之前老潘就做过一个比喻,叫“建筑就是容器”,开发商今天所有的努力,无非时候两点,一则把容器建得外观更漂亮,材质更品味,二则在各种“房地产+、互联网+、智能设备+”概念下在容器下注入更多颜色,更多类别的水元素!

进入平台模式之后,房地产的市值会几何倍增加,曾经有万科的老总跟老潘分享一个企业规模天花板三个层次。即产品制造业的规模最多做到100亿规模差不多了,而平台型企业规模做到1000亿规模,而生态型企业规模可以做到10000亿规模(具体天花板数字还得核实,重点是表达不同类型企业天花板差异不同)。而目前万科聚焦城市配套服务商,其实已经从平台模式进入了生态链模式。这也是万科提出“万亿大万科”的土壤底气。

推荐下面这篇文章,值得引发地产人去思考未来地产的方向!

来源:建久的逻辑,老潘有所精简和点评!

一、老玩法是什么?

地产上半场,老潘一直觉得大多房地产都成为规模的“奴隶”!

但从模式和玩法来说,虽然房地产已经是9万亿的巨无霸行业,但从模式和经营来讲,却非常粗放和简单。做房地产归纳起来,无非就是玩6个字,没有那么玄乎,6个字就是“拿地,建楼,卖房”。而好的房地产公司,无非就是“拿对地,楼建好,房卖好”,无非他们做得速度更快,产品相对好点,服务更用心而已。

毛大庆曾说,不是房地产不行了,而是房地产经营方式不行了。这话说得靠谱。说得更直白点,就是房地产老玩法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和市场需求!

从老玩法来看,要提升效率,就会天然形成以销售为核心、为卖而买的短周期模式,以进度、速度为考核目标的高周转模式,以开发为重心、以产品标准化为核心的制造业模式。凡是做得大,增长快的房企,大多都是高周转、高杠杆、高激励的房企。都是标准化、复制化、体系化很好的房企。   

二、为什么说老玩法不行了呢?

时代变了,房地产的天变了。

第一,需求从批量模式进入零售个性模式

不可否认,城市人均收入在提升,比如房价涨了,那么高的房价依旧大批买家穷追猛打,都是土豪啊。但不可否认的是,消费者需求与品位也在迅速提升。

从物质到精神,从功能到体验,从批量向细分,从趋同到个性,人的需求在不断升级,人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旧的标准化、高周转玩法不能满足丰富多彩的多层次、多类别、个性化的住房需求。

第二,开发商从一锤子收入到“永久收钱”转变

开发商逐渐认识到,短周期的开发模式只赚了客户一次钱,后端与自己没关系了,大量的客户流失掉了,没有长期用户,这种玩法太初级、长期看非常不划算,需要转型。   

第三,开发模式不能长期满足政府关注的税收就业问题

这种玩法一次性消耗土地资源,不能为政府带来产业、带来持续的税收和就业,政府越来越不喜欢。

第四,供需结构发生巨变,买方市场到来

土地财政和集中开发导致的供应量过大与人口红利的减少,正在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三、对地产认识和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政策环境、市场环境越来越差,土地越来越贵,利润越来越低,风险越来越大,旧的玩法玩不动了,玩不下去了,必须换种玩法。

某种程度上,旧的玩法作为历史的、阶段性的产物已难以为继,又或者换个更客观的说法,即老玩法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在地产下半场,他该慢慢谢幕了。

换玩法儿,根本的是要换思维,思维不变,玩法也变不了,变了也只是形式上的变,不是真正的变。因此,首先要换的是对房地产的思维。

旧玩法把房地产定义为产品,理解为销售单元,注定了房地产是短周期的高周转的制造业模式,但实际上这种认识忽视了房地产的本质,忽视了房地产承载的主体是:人、产业、城镇,房地产存在的意义,或者说价值,是为其中的人、产业、为城镇创造价值。

所以,房地产本质上是平台,是承载与服务于人的生活、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的平台,是服务于人的生活、产业、城镇发展的平台。房地产价值的高低,在于房地产为产业、为人、为城市能创造什么价值,取决于人生活的幸福度,取决于产业的成长程度,取决于为城镇发展的贡献度,房地产是一个基础性、平台性的行业。

这就是新玩法的房地产观,从人、从产业、从城镇,或者说,从内容的角度去定义房地产。房地产正在从产品时代迈入平台时代、内容时代、运营时代,就是内容来定义产品,运营来定义开发。

只有深刻理解房地产在这个时代下呈现出的内涵,深刻理解房地产是做平台、做内容的本质,才能理解和把握房地产新的发展规律,理解房地产平台化、内容化的新特点,才能在创新的时代赢得先机和主动。

四、如何把平台做成生态?

核心就是做内容,这是新玩法,开发商未来成为平台运营商和内容运营商,这就是开发商的新角色。 但是如何做了?

第一,整合并导入内容:内容是什么,是产业、是人与社群、是场景、是服务,等等。没有产业和内容,人不会来;没有场景和社群,人不会呆;没有服务,人不会留。这个过程,就是房地产与人、产业、城镇由过去的“弱关系”变成“强关系”的过程。用内容来指导规划、指导设计、指导产品、指导开发,就是房地产发展的新逻辑。比如,演艺小镇导入的不是一台戏,而是一个文化产业、一个新场景、新的社群,导入的是内容。

第二,场景营造,场景本身也是内容,是可以感动人的空间和环境。场景营造的本质是用内容为无内容的环境及空间注入精神和文化,让环境和空间有语言、有生命,成为内容,成为能与人对话、交流的生命体。

第三,社群运营:社群也是内容,是有共同属性的心理家园。过去开发商的字典里有客户,没有社群,客户很难转化为长期的用户,更不用说成为合伙人了。

社群运营核心就是两点:分类、分享。分类,让人与人找到伙伴和归属,为后续交流找到入口;分享,共享智慧和资源,增强人与人的了解和粘性,也使得整个平台的粘性变强。更重要的,是逐步让每个人成为社区的主人,成为无穷无尽内容的制造者、消费者和传播者,甚至可能成为共同的投资者,这就是 “聚人、粘人、合伙人”。   

第四,服务运营:服务本身也是内容。一个社区,没有好的服务和运营,人的体验也会很差,人与社区的依赖感、归属感会不足,最突出的就是不愿交物业费,更难成为社区服务的用户。开发商转变为运营商,核心就是提升全方位的、全寿命周期服务能力,增强客户与社区的粘性,将客户变为长期的用户,将物业管理公司变为社区服务公司,做人的全寿命周期的服务,做人养生、旅游、教育等全方位的服务,不仅大幅提升服务收益,也持续提升物业价值。这方面,彩生活、乐生活提供了榜样。   

第五,产业孵化:产业孵化就是再造内容,就是让平台具有生产更多内容的能力,推动平台升级为生态系统,形成自组织、自循环的生态系统;同时,产业孵化成为房地产平台(文化旅游社区、产业园、写字楼等)联结政府,推动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发企业因为有房地产平台的入口,有做产业孵化的独特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逐步都将成为一个平台化的企业,全经联作为平台的平台,将为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发挥作用。   

第六,资产管理:通过平台的运营商和内容的运营,开发商获得资产增值和变现,实现有效的资产管理,这就是房地产新玩法的经营逻辑和成功之道。

总结一下,中国房地产进入了平台时代、内容时代、运营时代,开发商成为平台运营商和内容的运营商。 运营的主要内容就是:整合资源、导入产业、场景营造、社群运营、精准服务、产业孵化、资产管理,就是把产品做成一个平台,再把平台建设成为一个生态,这就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逻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