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大智皆为智——《论语》悟读【402】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论语》第十五篇第三十三章:
【原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小智)而可大受(使命)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可责以小聪明,但有大担当,可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责以小聪明,做一些小事。”
【悟读】
大智知止,小智惟谋,
智有穷而道无尽也。
生活中的大智小智,关乎一个人的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真正之大智,才华横溢,胸襟如海,大公无私,足以承担大任,或有不拘小节之时,不必计较;一般之小智,气量不阔,能力不足,以己为重,不足以担重任,切切不可委以重任。
本章夫子议论的是正确的人才观。夫子以其博大之胸怀,认识到大智小智皆为智,执政者切切不可先入为主,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夫子的核心是量才取用。朱熹注曰:“盖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德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
“石头就是石头,金子就是金子”。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其一正确的认知问题,其二合理的使用问题。
管仲,一代圣相,颇知“因才施用”之道。临终前他与桓公的对话,值得后人反复思考。在宰相之位上,他深知鲍叔牙之才,未推荐自己的知交;他还警示桓公,易牙、竖刁、开方等小人不可重用,惜乎恒公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终受其害。
就“用人不当”的原因,管仲也作了很好的阐述。其一,不知贤;其二,知贤而不用;其三,用而不任。
“知人难,用人更难”,因为前者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后者则涉及现实的方方面面,稍有不慎,弄巧成拙,事与愿违。用人之悲喜剧,历史舞台上无数次的上演过,今后的世界也将不断反复重复着。
历史上因用人问题直接导致事业成败的,最典型的莫过于楚汉之争。毛泽东在总结俩人成败时,一言以蔽之,刘邦是一个政治家,项羽充其量只是一个军事家。
生活管理的重点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用人,用人的关键是分清大智和小智,搞懂了用人,管理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夫子本章的内容,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作为管理者,须知因才施用;作为教育者,须知因材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