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这样的孩子你怎么办? 2024-08-01 03:46:18 遇到这样的孩子你怎么办? 作者:李广生调皮、不听话、学习成绩差,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当我说完这三个关键词,你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一张学生的面孔,至少会在心里想起一个学生的名字。这样的孩子实在太多,每所学校都有,每个班都有,每堂课都能碰上。“他们实在令人头疼!”这是不是你的心里话?你不用回答,很多事情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如果他们要转学,或是转班,总之要离开你的“势力范围”,你会不会暗自庆幸,回到办公室里会把它当成一个好消息与同事分享?……25年前,一个这样的学生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学校跟老师道别,说是要转学,转到一所足球学校。因为这个淘气的家伙,他是一名初一的小男孩,特别喜欢足球,而且在足球方面表现出某些天赋。请注意此时这位教师的心态,他说自己是“多少是有些惋惜”。“惋惜”这个词在此情此景中颇值得玩味。我也曾经历过类似事件。但是,确实没有大喜过望的感觉,虽然那个即将离开的孩子多么让我操心、恨不得早点把他轰走。师生之间的情感异常复杂,既带有极强的传统和文化的基因,又深受家庭和社会影响,同时还不可避免的嵌入处于这个关系中的个体的期许和理解。师生聚到一起,是个缘分。中华文化是非常讲究缘分的,这得益于佛教思想的融入,缘起缘灭即为一生一世。惜缘,是中国人的普遍心理,所以分别总是难免“惋惜”。但这位教师的“惋惜”还有另一番含义。因为他对“后进生”有了“更科学更成熟的认识”,别人嫌弃“后进生”,他却喜欢,要求学校把更多的“后进生”分到自己的班里。他说他的想法很简单,“每一名‘后进生’都是科研对象,我有那么多科研对象,真是赚了!”“赚了”?!你会不会觉得这位教师的这个想法有点诡异?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亏了”,亏大发了。谁都清楚“后进生”转化那可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操多少心、费多少劲、搭多少时间、付出多少精力暂且不说,极有可能是毫无效果,更有可能是费力不讨好。他究竟赚到了什么呢?这位教师说他赚到了“科研对象”,但我不那么认为。凭我对他的了解,他并不是仅仅把“后进生”当成“科研对象”,以此促成自己的科研成果。很简单,他心里“后进生”就是活生生的需要帮助的人,他所谓的科研无非就是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在成就他们的同时也成就自己的美好的教育人生。我相信自己的这个判断,因为他没有通过科研成为教育学家,他凭着一颗爱心成为一位教育家。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探讨“教育人生”这个话题。在教师的教育人生中融入了太多的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多样性成就了教育人生的丰富性。陶行知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曾警醒过很多教师,但还是有很多人未被触动,因为他们会觉得瓦特、牛顿、爱迪生跟我有什么关系?事实上需要让教师清楚:在我们的教鞭、冷眼和讥笑中也有我们自己的教育人生!我们是在成就别人,但更是在成就自己;我们是在教育别人,更是在教育自己!这位教师已经退休,但他的退休生活依然是教育人生。他与学生的情意、他对教育的思考,让他退休后的教育人生更加精彩。对学生的人生负责,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因为这正是你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表现。这个孩子离开学校之后命运如何呢?如果那位教师能够预知未来,他就不会“惋惜”了,反而会高兴。他去了一所足球学校,后来又交流到日本,就读一所高中,后又进入日本的一所大学,学习经济贸易,毕业后回国就业,被聘为一支球队的教练,日子过得很好,事业红红火火。那次转学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我曾苦口婆心的挽留过学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厌其烦,最终真的把孩子留了下来。人虽然留下来了,他的状况却没有好转,上课还是听不懂、考试还是不及格、还是被各学科老师轮番“轰炸”。看着他那份难受的样子,我也不知道自己留下他是对是错,那些孩子也跟我说:“您留我干嘛啊,您也操心,我也难受。”我只是告诉他们自己不怕操心,但确实没有想过他们难受的问题。老师当久了就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站在讲台上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当成了权威,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他们必须要服从并且感恩。一厢情愿的教、一厢情愿的爱,教出了问题、爱出了偏差,便觉得委屈,好像方方面面的人都不理解自己、对不起自己。我曾质问学生“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学生的回答让我火冒三丈但事后又让我陷入深深的反思。他说: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这位教师并没有执着的挽留这个孩子。这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他在这个孩子身上下了很多功夫,后面我们会介绍,而且孩子很喜欢他,家长很信任他。凭着他的面子和与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如果努力的话极有可能留下孩子。他为什么没留?这个问题下面讨论,总之幸好没留,留下来未必就好。“放”还是“留”是教师经常面对的问题,学习上和生活中都会遇到。教师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把“放”简单的理解为放弃,把“留”简单的理解为“控制”。要么放手不管,要么牢牢控制,我们在这两极摇摆不定。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成绩!成绩不好就放弃,成绩好就牢牢抓在手里。这样一来,教育便只有了一种可能,唯一的可能,也就是没有可能!成绩不好,啥都不行;学习不好,死路一条。当年我在学校工作时曾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就你这个成绩,还不好好学,将来可咋办啊!”多年后再见到他们,那些让我担忧的孩子,一个个过的都挺好。他们还请我喝酒,我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没有死乞白赖的盯他们的学习。当我们心中有了更多的标准,对生命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放”和“留”的问题就不会那么极端了。这位教师在这个学生身上花费不少心血。昨天谈到偏爱的话题,在这个孩子身上,这位教师确实体现出偏爱。不仅如此,他还发动全班同学共同帮助他,轮流坐在他旁边,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克服一些坏毛病。这段经历深深的印在学生的心中,几十年后记忆犹新,但没有一个人觉得他是个“后进生”。这是对一个人的帮助吗?这恰恰是对一个集体的精神的引领、人性的塑造。他们失败了,为了提高成绩的帮助没有取得任何效果;但他们也成功了,因为善的种子撒进了每个人的心田。孰轻孰重,不言自明。这位教师叫李镇西,这个故事在他的新书《教育的100种可能》中。再次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但我必须提醒诸位,不要试图从中寻找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方法。这不是一本关于技术的书,但不知道李老师是否同意我的说法。 赞 (0) 相关推荐 理解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育 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挚爱可以消除学生不必的戒备心理.学生的情感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爱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所谓后进生, ... 哈佛最新研究:孩子一生只有一次变聪明的机会,父母一定不要错过 哈佛最新研究:孩子一生只有一次变聪明的机会,父母一定不要错过 智商超高的孩子,在思维和习惯上有十大特点! 智商,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性的,很多孩人从小就特别聪明,悟性特别高.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七岁前,他的智商.思维习惯及秉性特征就已经大致形成了.如果一个孩子有以下这 ... 毁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待在家里,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培养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只管在家读书学习? 其实,生活所到之处皆教育,孩子需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作者 | 枫子 热播电视剧<小舍得>中,蒋欣饰演的鸡娃妈妈田雨岚,为了让儿子能够进 ... 读书之外这么做, 让孩子更优秀! 现在很多孩子的运动能力特别强,身为成年人的我们,有时候都会自叹不如.一个来自山东烟台的小女孩,每天下午都会在大广场练习跳绳,行云流水般的花式跳绳,令无数路人驻足观看.小女孩充满自信地说,"我 ... 【中医育儿】胎毒的产生及对孩子的健康影响|彭鑫博士中医育儿课堂 本文作者:彭鑫 文章摘自:<中医古法 婴幼养生> 胎毒产生的原因有三种,都与妈妈有关系. 一.妈妈饮食不当. 妈妈在怀孕的时候经常吃辛辣.肥甘食品.肥甘是什么意思?就是特别油腻的,如大鱼大 ... 沉迷垃圾快乐的孩子, 大脑严重受损: 请警惕孩子世界的上瘾性行为 点击加载图片 用陪伴代替手机,用关心填满孩子的人生,给予孩子精神的富足和真实的快乐,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作者 | 番茄妈 这几天放假,我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 期间大家坐在一起吃晚饭,朋友喊他家9岁 ... 溺爱不是“过度的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父母的溺爱虽然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爱,可事实上这些都是在害自己的孩子,带给了孩子毁灭性的结果.当发现这一切是溺爱的时候,不管做什么都已经无法挽回了的.溺爱,就是家长的一种错爱. 大家都知道溺爱孩子并不是一 ... 父母都近视孩子该如何近视防控 现今儿童及青少年近视是全民关注的问题,很多80后家长自己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没有关注自己的用眼健康,患了近视,他们的孩子们现状正是幼儿园小学阶段,家长们就特别关心自己的近视会不会遗传给孩子,孩子会不会也早 ... 不要打这3个年龄段的孩子,再生气也别动手 作者丨睿妈 来源 | 家长必读(ID:jiazhangbid) 记得汪涵说过这么一句话:"父母的双手是用来拥抱孩子的,而不是用来打孩子的." 然而,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忍不住对孩子发 ... 教育孩子 有舍才有得 剧中,不管是智商高达140的米桃,还是上了校外培训机构金牌班的子悠,以及落选了副班长.成绩越来越退步的欢欢,他们和他们的家长,"白加黑""五加二"是常态,&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