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双一流,湖北深化高校社工类专业改革,​加快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湖北省17所高校设置有社会学、社会工作等23个本科专业点,4所高职院校设置青少年工作与管理、社会工作等5个高职专科专业点,每年培养社会工作研究生、本专科生约1200余人,人才培养规模与招生人数逐年加大。

加大相关重点专业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力度

一是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在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立项3个社会学类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获批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以专业为单位,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综合改革。

二是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在社工类专业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围绕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特色拓展课、实践课等内容构建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华中农业大学探索由理论基础课程、研究方法课程、实务技能课程三大功能模块构成的“圈层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湖北文理学院建设《社会工作概论》课程群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群,使课程建设朝基础与实务并重、成规模方向发展,取得较好效果。

深化高校社工类专业教学改革

一是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指导高校紧密联系社会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推进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学习方式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精神。如武汉大学改革专业培养模式,推进社会学类大类培养,给学生更多自主空间。华中科技大学实施大类招生、一对一导师制和国际化培养,突出学生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培养。

二是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推进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我厅支持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同武汉黄陂区王家河街道办事处、江汉区司法局、武汉侨亚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企业建成社工类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投入专项经费约100万元,加强社工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高校也持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先后与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东莞市乐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东省平远商会、长沙市培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10余家企业、社会组织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长江大学建有深圳市融雪盛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升阳升社工服务社、尚德社工服务社等实习基地10个,设立社工服务站、为社区提供社工服务。湖北师范大学构建黄石、武汉、沿海“三位一体”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实习提供良好专业实践平台。

推进协同育人加快培养专业人才

一是建立形成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如江汉大学与武汉市民政局、江岸区民政局、开发区民政局等多部门签订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共建协议,先后创办2家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1家社会组织评估机构,探索形成“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湖北文理学院实施“协同育人337工程”,打造校地企“三元联动”人才培养特色。黄冈师范学院依托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与黄冈市民政局、广州市民政局、湖北罗田“燕尔谷”等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建立合作育人机制。

二是以服务地方为导向提升大学生专业综合素质能力。武汉理工大学与市团委、省团委、团中央及教育部等合作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产生了全国“自强之星”、省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获得志愿服务金奖、银奖多项,创青春、创新创业、互联网+等各级竞赛奖多项,培养了一批大学生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依托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基地开展残疾人研究,培养残疾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长江大学与荆州市民政局、荆州市救助管理站、荆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荆州市第一军休所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长期提供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服务成果在民政部评选中多次获奖,得到民政部高度认可。湖北师范大学在黄石地区围绕社区服务,在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农村社区精准扶贫、社区公益创投、失独家庭帮扶等四个领域同当地政府、相关单位开展专业服务和实践研究。湖北工程学院在孝感市成立“孝感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依托中心承接大量社会工作研究和服务项目,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在社会服务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成效显著,“阳光社会”已成为学校服务孝感行动计划的重要品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