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附子的五味药,平息5年的盗汗。老中医...
重用附子的五味药,平息5年的盗汗。老中医:哪有什么盗汗,不过是湿气太重了而已!
出汗人人都有过,但是你总没有连着5年不间断的出汗吧,就是一年四季的出的那种。前不久了了一位中年人,41岁,说自己从36岁起的时候不管是春夏秋冬都会出汗,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到了夏天的下半夜,汗出得特别多,衣服都会湿透。有时候连被子和褥子都会湿。
醒来之后,他就会感觉到明显的乏力、困倦,全身发凉。到了白天,别的还好,只是心中悸动,时不时会发慌。这几年间也求助过不少的中医,但是都收效甚微。听闻我为他的邻居调理好了多年的风湿病,因此前来。
当时我给他开了一方:制附片、白术、茯苓、白芍、生姜。
方中的附子量比较大,他看了说:“你这不行吧,前医虽然没看好,但是药比这多,也没有附子之类的,而且我早就听说附子有毒,你还给我开这么多。”
我说:“见风休止风,见汗休止汗,你在晚来段时间怕是要被湿气给淹了。治病的药不在多,在精,前医给你开的药都差不多,说明他们辨证的都是错的。你来找我也是信我,既然不信我又找我干嘛。”
说完他也觉得是,几十块钱的药,试试又何妨。但是不曾想也就喝了六剂汗就止住了,至今没有复发过。
明白的人其实都已经看出来了,这就是温阳化水的经方,他的这个出汗呀其实就是肾阳不足,寒湿内积。
怎么看出来的呢?
他脉象沉细,舌苔薄白,面色惨白,四肢不温,身体倦怠。这样的人,体内往往就有寒湿之气。
因为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我们体内水液的代谢,离不开阳气这个发动机。湿为阴邪,得阳则化。那这个状态下,阳气亏虚,体表的阳卫之气也就不足。晚上睡觉,体表卫气更为虚弱,无法固护肌表,所以体内津液化汗而出。
另外,体内寒湿之气太重,到了晚上更重。它总得有地方排吧?所以,就选择了“鬼门”,即我们的毛孔,趁卫气不固的时候就溜出来了。
所以方中的附子温补脾肾之阳。生姜、白术、茯苓燥湿利水,健脾温中。白芍在这里头,一方面能配合利水,一方面制约附子、白术的温燥之性。
多数医家见盗汗皆以阴虚火旺论处(这是盗汗更为普遍的病因),肯定是治不好的,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是光去照搬条理那就跟西医没有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