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运气还是能力?
一时的成功也许是运气,如果一辈子一直成功还是运气吗?
在经济繁荣股市走牛的阶段里,很多投资者往往把自己在这个阶段良好的业绩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忽视了运气……
曾经的美国华尔街,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他出生在上海,父亲早期到美国留学,后来任福特汽车上海大区经理。母亲也很厉害,总是做一些投资,比如投资股票、房产、货币,黄金等都有涉足。这个人就是蔡至勇,1929年3月10日蔡至勇出生在上海。蔡家人在当时的上海生活富足,有仆人、汽车、司机……可以想象,在当时那个年代,蔡家人已经是社会名流。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第二年的8月30日,如今著名的股神巴菲特先生也出生了。也就是说,蔡至勇和巴菲特出生在同一时代。然而,后来的巴菲特和蔡至勇走了完全不同的路,这个在本文后面会提。
我第一次知道“蔡至勇”这个名字还是看了蔡至勇的晚辈,后来富达基金公司的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书中提到的,林奇在书中说他母亲也买了蔡至勇的基金,说他母亲相信东方人的头脑非常聪明。1952年初,富达基金的约翰逊接到斯卡德·史蒂文斯·克拉克投资咨询公司一个朋友的电话:“我这里有个年轻的中国人,是个聪明的小伙子,但我们暂时无法安排他。你能帮忙吗?”就这样,蔡至勇进入富达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经理。此时的股市由于受到1929年的大萧条的影响,使得人们谈股色变。
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也在那次大萧条中受到重创,后来才形成了注重安全边际的投资风格!大萧条之后很多年,股市十分低迷,有些大蓝筹股的股息率甚至达到8%,人们依然不愿意购买股票。此时美国经济虽然好转,但股票价格也依然只有1929年巅峰时期的2/3。总体来说,美国经济比大萧条谷底时增长了3倍有余,但无论是个股还是整体,美国的股市都没有体现出这种增长。1929年是人们的过度乐观使得股市高涨(美国股市从1921年到1929年最高涨幅达450%),1949年则是因为人们过度的悲观和谨慎使得股市低迷。就算依然在投资的投资者也一贯以保守投资为准绳。然而,这个阶段正是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繁荣复苏阶段。正是这样的机缘巧合,让蔡至勇等大胆的投资者创造了高额回报!
蔡至勇认为他是根据股票趋势来购买股票的,他的解释是:“我从不抗拒股市报价。”之后等股票开始上涨时,蔡至勇往往等不到股票价格的拐点,而是在其增长速度减慢时便一下子全部抛出。由于交易频繁,蔡至勇手中股票的周转率每年会达到100%。从1958年至1965年的8年里,蔡至勇的富达资本基金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并无一年亏损。这期间富达资本原始投资者的投资翻了27倍。 这么说吧,1959年-1961年这三年里蔡至勇的基金收益率都超过50%,同期道琼斯指数涨幅为20%、-6.2%、22.4%,巴菲特同期投资收益率为25.91%、22.8%、45.9% 。
蔡至勇说:“我喜欢股市。我感到作为外国人在那里不会吃亏,但在其他地方可能会。如果你以40美元购买通用汽车的股票,而它涨到50美元,不论你是东方人、韩国人还是佛教徒,都不会有什么不同。”这也许正是像蔡至勇和今天的喜马拉雅资本的李录先生这样的中国人为了在美国能有立足之地而选择华尔街的原因!当然,李录和蔡至勇不同,李录先生导师是查理芒格,做的是价值投资!在当时,一个华人想要在美国出人头地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机会都留给了白人!就连后来巴菲特想在导师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都被拒绝,原因是格雷厄姆想把工作留给当地犹太人,原因是巴菲特作为白人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特别要说的是,蔡至勇开始管理富达资本基金之始就在为上千万美元的资金负责。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合伙人设立的共同基金也不过只有500万美元的资金。即使算上公司另外一个私人基金,公司也只有1200万美元。即使后来成立合伙公司的巴菲特最初的管理资金仅有10.51万美元,直到1962年巴菲特合伙公司资金也只达到717.85万美元。蔡至勇到1965年,基金规模达到10个亿美金。巴菲特管理的资金总额大约有3700万美元。可以想象,当时的蔡至勇根本不会把巴菲特放在眼里。自从富达基金的高收益率,蔡至勇名声大噪,如日中天!甚至,蔡至勇买卖股票都会有很多人跟风,以至于影响股价涨跌!“那个中国佬正在买入”,人们这样说到。
那时的蔡至勇并不满足于当一个基金经理,他有意接老约翰逊的班,成为公司拥有者和管理者!蔡至勇在1963年已经拥有富达20%的股份,成了约翰逊先生以外富达最大的股东。但是,老约翰逊有个儿子爱德华·约翰逊也在公司工作,投资业绩也不错。后来的富达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说他们两个是当时的绝代双骄!最后,老约翰逊退休选择让儿子接替自己的位置。就这样,蔡至勇卖出了20%的股份,选择离开。创立了自己的基金管理公司——曼哈顿基金。
然而,曼哈顿基金没有延续蔡至勇在富达基金的高收益,以至于投资者说“杰拉德.蔡(蔡至勇的英文名)把大脑忘在了富达!”在成立公司的开始,蔡至勇希望得到2500万美元的起步资金,由于他的名声和过往优益的投资回报率,大量投资者蜂蛹而来,募集资金高达2.75亿,是当初设想的十倍!而且,这些钱仅占当时涌入的所有资金的15%!吓银不吓银?疯狂不疯狂?因为蔡至勇实在太火了,在这位中国佬动不动就来个50%的回报率的时候,谁还愿意把钱交给一位回报率为10%的基金经理?人们根本看不到存在的风险,只看到谁的回报率更高!以至于当时巴菲特30%的收益率都有人嗤之以鼻!
1968年,蔡至勇做出了一个损人利己的重大决定,把管理资金达6个亿美元的曼哈顿基金公司以2700万美元卖给了CNA金融公司。你可要知道,创立曼哈顿基金公司时,蔡至勇只投入了200万美元资本。这一个动作就赚了十几倍傻子才不干呢!当时,也是股市最火热的时候,有很多基金年赚50%,所以才能卖个好价钱!1969年5月,巴菲特就是在这个股市火热的阶段选择解散自己的合伙公司,把钱分给大家。原因是找不到心仪的投资标的了!1968年8月,蔡至勇成了CNA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和最大个人股东。曼哈顿基金的投资人没有想到1969年是股市盛极而衰的拐点。而且,蔡至勇抛弃了自己的客户,把公司甩给了CNA公司。
整个20世纪60年代,道琼斯指数只有在1962年下跌了7.6%,在1966年下跌了15.6%,剩下的几年都在增长。但在1969年后,美国股市将陷入长久的低迷。在1968年的牛市中,曼哈顿基金下跌了6.9%,是所有基金中成绩最差的。而在1969年开始的熊市,曼哈顿基金下跌了惊人的36.8%。到1970年,曼哈顿基金又给投资者损失了28.8%,在1969年和1970年纽约股市跌了5%的情况下,曼哈顿基金跌幅巨大,曼哈顿基金的45只股票中超过半数的股票的亏损都达到90%以上。曼哈顿基金旗下管理的资金比巅峰时期下跌了90%,只剩下5400万美元。1973年,蔡至勇也从CNA公司离职。写到这里,让我突然想起巴菲特说过的话:“只有在退潮后才知道谁没穿裤衩!”
到现在为止,我们总结一下。巴菲特因为股市涨的过高,选择解散合伙公司。反观蔡至勇,在股市高点,选择把基金公司连同客户的钱打包卖出。而且,巴菲特只收收益的提成,而蔡至勇的基金是收取0.5%的管理费。两个同一时代,选择以投资为业的人,最后选择了不同的路。蔡至勇损失了投资人的钱,巴菲特和投资人同心同德!也许名声对蔡至勇已经没有钱重要。而且,后来的蔡至勇不再以买卖股票为业,任职于美国铝罐公司转行专门为该公司的转型,做并购其它公司的工作,和我们今天要讲的不相关,这里我们不再探讨。我要说的是,蔡至勇的成功是运气还是能力?或者说,是运气多一些?还是能力多一些?如果从蔡至勇进入富达基金开始到业绩最好的时期,整个股市也是最繁荣的。这无疑有着运气在里面。再看巴菲特,遵循格雷厄姆的理念来投资,最后找不到合适的股票选择清算。可能你会说,巴菲特也许也有运气成分。是的,但我们站在现在的角度回头看,巴菲特能有现在的成就,决不是运气可以解释的!我认为是能力!一将功成万骨枯,有多少投资者来了又去,我们只看到成功的人。别忘了,在股市里失败的人远远多过成功的人。能连续成功更是凤毛麟角!在这个市场里如何成功?是我们要寻找的问题。我们是幸运的,巴菲特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跟着前辈在后面努力前行!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让投资不再靠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