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墓——长沙马王堆汉墓,被称作“第一妖墓”,国宝级文物,现代科技无法复制

长沙马王堆汉墓网上有人把它称作第一妖墓,它妖就妖在很多出土地东西,从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是那个时期的产物,更让人吃惊的是,墓主人并非是古代帝王,而是一位道家宗师。

1971年12月,紧邻马王堆366医院进行战备工事的建造,其中要挖造的防空洞整体方向恰好朝向马王堆,工人们正在洞中奋力的工作,突然喷出一股强烈的气体,味道十分的诡异,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谁犯了烟瘾,他刚划着一根火柴,就听见砰的一声,七公里喷出了一股蓝色的火焰,工人们被吓得不轻,大喊着“鬼火”逃了出去,博物馆长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不但没有吃惊,反而流露出几分的欣喜。

原来,《岳阳古闻见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元朝一伙盗墓贼去盗墓,洞中突然滋滋作响,借着萤火一下子窜出了16米远,所有的盗墓贼瞬间葬身火海,而书中描述的正是一种墓葬形式——火坑墓,馆长断定此处必有大墓无疑。而且根据工人们的描述,喷出的气体力道强大,味道诡异,可以判断这座古墓密封完好,没有被盗。

果然,经过初步的勘测,马王堆下面发现了三座汉代大墓,神秘的气体正是出自其中一个,经过上级批准之后,他们马上兴奋地组织挖掘,可万万没有想到,因为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和发掘经验,导致无数极具研究价值的宝物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1971年,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很多文化工作者都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到农村劳动,能够派上用场的人寥寥无几,甚至考古发掘的经费也从开始的一万两千元被压缩到了六千元。

一没人手二没资金,发掘工作一度陷入困境,实在是没有办法,气体已经泄露了,如果再拖下去,墓中的文物将遭受更严重的损失,他们决定抢救性挖掘,专业的挖掘工具买不起就换成铁锹和笤帚,甚至有些是拿木片和主板简单制作而成,人手不够就雇用当地的农民,再不够就联系长沙本地有名的盗墓贼,让他们一起来挖。

这些盗墓贼一听这个要求就笑了,甚至有人戏称:我当了一辈子没有证书的盗墓贼,今天被有证书的拉去干活,走看看去!

让盗墓贼加入挖掘的队伍还真取得了意外的效果,因为后来专家们没有办法确定墓穴的真正位置,就是这帮盗墓贼在那里拿个罗盘算来算去,一会儿看天空,一会儿看地图,口中还念念有词,还真让他们找到了墓穴,不知道他们真的有分金定穴的本事还是胡乱蒙的,反正不管怎么样,人手和工具都有了,可算是能够动工了。不过草草的挖掘肯定会漏洞百出,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这些都能够理解。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相利苍的家族墓地,利苍就是帮助刘邦战胜项羽的那位道家宗师,古墓中有三个墓坑,分别是一号坑利苍小妾辛追,二号坑利苍,三号坑是利苍的儿子,三座墓葬共出土的珍贵文物三千多件,期间最撼动中外的是一号墓出土的西汉女尸——辛追老太太,历时两千一百多年外形完好,毛发尚存,指纹明细左耳耳膜尚存、软组织富有弹性、手足关节还能够活动甚至注射防腐液的时候,防腐液还可以在血管里流动,随着毛细血管全身扩散,这怎么看也不像沉睡了两千多年的人。

专家说,她就好像刚刚下葬了两周,我们现在在博物馆看到的是氧化后的样子,刚出土的时候比这要鲜活很多。辛追的尸骸为何千年不坏呢?和独特的墓葬结构有很大关系,辛追尸骸一共有九层保护,这在所有发现的古代墓葬中都实属罕见,第一层是一米多厚的白膏泥,类似于沥青有很好的防水性,第二层是半米厚的木炭,有很好的吸潮性,第三层是可燃性气体,用来隔绝水分子,同时也防止盗墓。工人们无意间打上的小孔喷出的东西就是这个机器,如果盗墓者挖掘刀动到这里,为了拿到宝贝自然要有光源,可想而知必然会葬身火海。

最令专家们震惊的是,白膏泥和木炭不但没有让一个水分子进入墓室,甚至连可燃性气体都密封良好,历经千年没有漏气,即使是用现代的工艺和材料来复制,专家们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保存两千年。第四层是由一片片宽两米长一米的竹席拼接而成,暂时定为装饰所用。第五层,拿掉席子之后,终于看到了棺椁,巨大无比足足有三米高,木质的新鲜程度就好像刚从木工手里打造出来一样,推开巨大的椁板更是让人震惊,里面的陪葬品被塞得满满当当,足足有一千多件。

清理完文物之后就来到了六七八九层,分别是墓主人的四层套棺,第一层是一个黑色的素棺,上面没有任何的装饰,看起来非常的普通,第二层同样是黑色的,上面画有金色的祥云,祥云之间有很多神兽,十分的大气,再往下走到第三层是一具漂亮的红漆棺,上面画着双龙双虎搏斗的场面,霸气十足!最后一层棺整个有刺绣和羽毛装饰富丽堂皇,打开最后一道棺椁,里面有一个有九道丝带捆着的大包,大包其实是一层一层的卷帛,而大包里面就是辛追,也许有她老公道家的施法保护,辛追逃过了时光的侵蚀,但接下来的人祸,即使她老公法力再高,也帮不上忙了。

原来得知马王堆古墓被打开之后,姚文元连夜打电话要求现场参观,必须打开大包,让他一睹辛追的真容,工作人员着急忙慌地把棺材打开了,用手术刀一层一层的剔除了绢帛,四五公分之后,有人碰到了有弹性的肌肉,姚文元看了之后下令立即火化女尸,这个时候博物馆长不干了,这辛追的尸体跟“四旧”没有关系,这是国家级的文物,岂能说烧就烧?他冒着生命危险怼了回去,你口头说得不算,我要看到中央的红头文件,否则绝不动手。

而姚文元前脚刚走,馆长立马托一切关系能联系上的都联系了,希望能够把这个消息送到周总理手上,因为他知道周总理非常的重视文物保护,果然努力有了效果,当天博物馆就接到了总理亲自打来的电话,说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古人完整的保存了两千年,我们至少也要保存两百年。

第二件宝物是素纱禅衣,比辛追不腐还要传奇,素纱禅衣整件衣服以素纱为面料,没有衬里没有颜色,丝缕极细轻盈精湛,重量仅有49克,这样一件成人的衣服,却可以轻轻松松地放进小小的火柴盒,代表了西汉初期编织工艺的最高水平,那西汉的编制水平和现在的比又怎么样呢?专家们也想知道这个结论。于是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内顶尖的纺织研究所接到了任务,让他们复制一件素纱单衣,结果出来他们的衣服又重又厚,有260克是正品重量的五倍还要多,研究所非常的纳闷,难道我们还比不过两千年的技术吗?

研究后得出结论,原材料不一样,正品的蚕丝是汉代三眠蚕吐出来的,三眠蚕经过三次蜕皮就结茧等待化茧成蝶,这种蚕吃得少体积小,吐得丝非常少但非常细,而到了现在,为了提高产量,就采用了四眠蚕吐丝,一生蜕皮四次,吃得多体积大,吐出来的丝又多又粗,问题找到了,那就找三眠蚕吧,可问题是三眠蚕早已经灭绝了。于是研究所又花了小十年的时间重新培育出来了三眠蚕,吐出来的丝极细。

1998年的时候,研究所终于复制出来了一件49.5克的衣服,和正品只差0.5克,有人提出来,那就再改良改良技术,争取把0.5克去掉,怎么也要给现代人找回点面子,可是研究人员只是摇摇头,不做回答。关于仿造素纱禅衣的消息从此石沉大海。为什么呢?原来仿品是不带衣袖和领袖的,这样才能够勉强把数字拉到49.5,而正品去掉衣袖和领袖只有25克,差了将近一倍,这还怎么仿造?于是房子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可见汉代的纺织技术,单从这个角度来说,远远领先于现代这么薄的衣服干什么用呢?既不防风又不保暖,而且还是透明的。有两种猜测,一种是在鲜艳的锦袍外面罩上一层透明的单衣,使得里面的纹路若隐若现,低调而奢华;另外一种猜测就大胆了一些,他们认为单衣是一种古代人的性感内衣,具体有什么作用,大家自行脑补。上面提到一共出现了两件单衣,为什么博物馆里现在只能看到一件呢?答案是被人偷了,烧了,冲到厕所下水道了,而毁掉的那件单衣更轻48克。

开头说,这个墓有点妖,除了不能再现的失传技术,还有没有更妖的呢?有,就在这12万的文字里,记录了历代帝王不惜修改《德道经》大量篡改古人思想以达到统治的目的。由此就有了世人看到了道德经而非《德道经》,而古代道家宗师的道家思想,内容有点劲爆懂的人自然会懂。马王堆出土的叫《德道经》,德在前道在后,德是人的修为,道是自然的规律,虽然仅仅是顺序的区别,可其中的思想已经是千差万别。

老子曾经是周朝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一步《德道经》让周朝延绵八百年,汉武帝之前是《德道经》,之后独尊儒术、罢百家就成了《道德经》,凡是对于帝王不利的,都要通通改掉。比如《德道经》的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按照《德道经》所说,机械式的遵纪守法并不是什么高尚的品德,勇敢地提出异议,有独立的思想才是高尚的品德,统治者害怕《德道经》,要是老百姓信了这句话,那统治者设立推行的礼法纲纪,还有什么约束力呢?这句话必须改,硬是把《德道经》这把屠龙刀活生生变成了《道德经》这把杀猪刀!

还有《道德经》上写“大器晚成”是说有大才干的人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成就就比较晚,这简直是一碗毒鸡汤啊,要取得成就,就要先吃苦,要有幸福,就要先受累,多少人为了这句话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就是畅想以后成功的样子,可是真正《德道经》精神上写的是大器免成,意思是宇宙不依靠任何的外在力量浑然自成,如果你是人才,根本不用刻意的锻炼,早晚会成事,反过来理解就是,如果你这个人是废物,不管怎么锻炼,怎么雕琢永远都是个废物,多么残酷的现实啊,统治者怎么会让你知道这些,不然的话,你怎么会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呢?于是将“大器免成”改成“大器晚成”,就是要告诉你,只要努力你可以的,当然也许你到死都看不到这一天。

再比如《道德经》上写“曲则全,枉则直”,意思是不走弯路,很难明白一些道理,弯路表面上让人迷茫,但是背后却是让人警醒的契机,意思就是让你受到挫折的时候一定要说:没事没事,吃亏是福,阿Q精神!说白了就是让你欣然接受失败的人生,不要反抗人生就是这样的,而《德道经》上写,“曲则金,枉则定”金属即使弯曲了也要掰回来,树枝长歪了一定要矫正,勇敢对谎言说不,不管是谁只要是错的,一定要通通矫正!帝王们哪受得了这个:我说错了的话,你们要矫正吗?于是乎,改“曲则金,枉则定”改成“曲则全,枉则直”,类似的点还有很多。

另外,古籍中还包括了太多太多的未解之谜,比如描述天文的书里记载了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运行的规律,和今天的数据相比,580天只差0.43天,其中还记载了29颗彗星的周期和名字,还有他们的样子,用现在的方法来统计观察这些彗星至少需要600年,古人是怎么观察到的?而且还完整地记录了下来,更可怕的是,这些彗星的样子是现代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才观察到的,和古籍上的图片竟然高度的一致,在马王堆中出土的失传古书非常多,12万字整理出来42本古籍,现在变成了7大本书,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研究一下这些穿越了两千多年前的古文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