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培训班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究竟是谁拉低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底线
*培训机构故意教学生那些完全不需要的知识,或者恶意拔高难度,或者把许多竞赛题纳入课堂,甚至造假,以营造培训效果好的假象;
*家长旁听培训班,回家接力补课,打通了低龄化提前学最难的一环,自此提前学习可以推进到小学低年级乃至学前阶段,事倍功半的“知识下放”得以实现;
*好的理科教育,是让学生越学越“少”,知识逐渐融会贯通。而现实中,多数家长和学生就像许多连公司财报都不看一眼的股民,希望有投机的捷径。那些培训班的所谓“技巧”“通法”“口诀”就像二级市场的小道消息,只会让学生逐渐丧失思考能力。
“北清毕业,十万道高考真题中提炼独家万能数学解题通法;中考满分,初中联赛保送清华的老师,告诉你学校老师绝对不知道的秘密……”这些听起来闪着光的广告词,总是一下子击中家长焦虑的心。
每逢假期,教培巨头日烧千万,砸下几十亿诱人广告都是常事。今年尤其特别,疫情控制后,教培行业反弹,从学龄前到高中,随处可见忙碌地奔波于培训班的学生。竞争激烈的超一线城市,单一门数学就同期报五个不同培训班的小学生也比比皆是。
以数学老师的眼光来看,所谓的万能解题通法基本上就像一瓶号称能让你瞬间年轻30岁的化妆水一样荒唐。即便没有受过数学系统训练的成年人,也不难具备这些基本的判断:即便从科举时代算起,至今都没有10万道“高考真题”;初中保送清华难道不需要中考?更不用说,根本没有初中联赛可以取得高校保送资格。
但剧场效应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在焦虑面前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将自己理性的双眼牢牢蒙住。
“小镇做题家”的概念一度激起激烈讨论。如今,不论是在小镇还是大都市,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将孩子往“做题家”的道路上培养,另一方面是部分校外无良教培机构制造的内容垃圾高速膨胀。庸师们不仅连“做题家”都培养不了,更在逐步摧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思考能力。
其中,资本裹挟下的重营收指标、重流量导入、轻教学教研的急速扩张的线上教培机构是“重灾区”。
高度分散化与低准入门槛下的行业底线被不断突破
教培行业市场高度分散,大如好未来、新东方,都没有一家能占据哪怕5%的市场份额。行业巨头、地方龙头、小型连锁机构、各类工作室、私教班层出不穷。他们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许多甚至连老师都没准备就启动招生。
教培行业本质上准入门槛极低,低门槛且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自然也意味着行业底线容易被不断突破。
优秀的机构思考如何引领教育,糟糕的机构贩卖焦虑并借此牟利。
家长衡量培训班是否物有所值往往有两大标准:
标准之一,能否在机构学到学校老师不教的内容——如果一堂课中大量内容是学校老师不曾涉及的,往往会被家长认为是有效的。可是,以中高考导向的培训,有多少重要知识和方法会是学校里老师遗漏的呢?
于是,一个简单的诀窍就产生了:故意教学生那些完全不需要的知识,或者恶意拔高难度,灌输大量学生没见过并且在当前学习阶段没必要准备的“考试知识”。比如,大量选择课程标准及考纲(考纲现已逐步取消)以外的知识和技能,或者把许多竞赛题拉到中高考复习课中,美其名曰“拔高”。这样的策略之所以成功,依靠的是学生对老师和机构专业性的信任,以及信息不对称。
标准之二,是否帮助学生在学校考试中提分。由此,产生了一些学校老师教自己学生,或者在机构培训中泄露本校期中、期末题的情况。毕竟,要真正提升学生能力很难,提高学生的成绩也不容易,但提高学生在自己命题的考试中的成绩却并不困难。
而在广告投放费用水涨船高之际,一些机构也更多地把获客渠道转向学校老师。在二三线城市,频频出现学校老师整班给机构推荐学生的情况,感谢费则往往是学生整个学期培训费用的百分比,一般能达到30%左右。
更突破下限的则是各类造假。比如,在所谓VIP、一对一的机构培训中,师资造假几乎是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大量应届生甚至在读学生冒充公办学校老师,各种类似“不方便透露任教学校”的话术都在标准培训内容之列,老师接受营销培训的时间则远远多于教研。
在高利害性考试的相关培训中,更是机构收取智商税的最好时机。
机构们巧妙地游走在法律边缘,要么以内部考试或推荐名额作为招生诱饵,要么暗示各种泄题可能,巧妙的文案令人浮想联翩,比如:“一考完走出考场就觉得题目似曾相识,但是我们不敢说……”或者“知道我们为啥不让家长拿走我们每次的预测卷吗?为了保护我们的老师,因为考的都讲了,到底怎么做到的……”
某省会城市一次小升初考试结束后,有10多家机构同时发布了类似的消息,暗示自己有泄题渠道,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第一时间联系警方介入彻查,结果令人捧腹。比如,某培训机构最终承认,在网上看到考题后,第一时间组织教研人员解析,结合平时培训内容与考试内容相似之处,对外进行宣传,号称押中整整14道考题。最夸张的一个例子则是作文题要求学生谈谈对“博物馆是历史,不代表未来”这一观点的看法,而机构则合成了一张图片,一半是常见的让学生写议论文的照片,一半是一张博物馆照片。
从娃娃抓起的剧场效应已经压迫到培训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
21世纪初,当我还是学生时,身边只有很少数的同学参加课外补习。补习的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内跟不上,需要课后加工“补差”;一类是难度或师资原因在课内吃不饱,需要课外加餐“培优”。
总体而言,21世纪初的K12课外补习市场相对较小,学生参培比例较低,师资供给普遍不错,培训效果也较有保障,基本上以内容为导向。
2010年前后,当我自己成为一名公办学校老师时,发现这个市场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参培率急速提升,各个层次的学生几乎都参与课外补习;提前学成为主流,不仅年龄越提越小,内容也越来越多。
在剧场效应的压迫下,每一个环节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学生到家长到老师,无不如此。
除了民办学校选拔考试之外,培训机构显然也是剧场效应的主要推动者。直击人心的广告语铺天盖地,有丧尽天良的K12教培行业营销名言比如:“今天你来,我们培养你的孩子;今天你不来,我们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也有植根于无数家长心中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道有多少家长知道,自己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而在不少培训机构普遍使用的“中央厨房”式统一教研和家长旁听制度,也使得大规模培训和提前学得到“保障”。前者保障了授课内容的标准化,为批量的师资培训提供基础,后者不仅让家长直接感受课堂,更培训了家长的“助教”能力。
因为对低龄段学生而言,课堂收获往往还不如旁听的家长。于是,家长在培优端的接力补课成为可能,低龄化提前学最难的一环也被打通,学科课外辅导从初中下沉到小学,乃至学前。
而一旦到达学前,培训内容基本都是事倍功半的“知识下放”,彻底违背教育规律,比如让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孩子学习具体运算或者形式运算。当一部分三四岁孩子提前学习类似四则运算等知识后,没学的家长如坐针毡,提前学习的比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鲜有家长真正认识到低龄儿童知识下放提前学习的两大弊端:事倍功半以及抹杀学习兴趣。
除了剧场效应,提前学的另一个动机在于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利用假期提前预习下学期的内容,再通过学校的学习,知识的掌握将更为牢固。这一观点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也需要几个前提,以中学阶段的提前学习为例:
第一,提前学的师资要足够优秀,授课能力要高于校内老师。这是因为,第一遍学习是最重要的,纠偏远比新授困难。
第二,学生要能在提前学的假期扎实地完成学习任务。实际上,现在许多假期课程都是一天8小时,连续15天,学生基本没有练习巩固或者复习的时间,这在理科学习中尤为致命。
第三,提前学过的学生在校内还需要认真听讲。因为假期的课程往往是严重压缩的,没有学校里充裕的教学时间覆盖所有细节。而在实际教学中,提前上过培训班的学生往往以为掌握了全部,一知半解地在课堂上分心或休息,学习效果还不如认认真真只学一次的学生。
可惜的是,家长们往往不仅没有认识到这些前提,还乐于精明地比较性价比或者追求数量。比如,曾经有家长问我:“为什么有些老师15次课能讲完高一整个年级的内容,而你却只讲一个学期不到?”我略带讽刺地回答说:“如果你需要的话,15次课把高中数学都讲完也是可以的。”家长竟然接口说:“那太好了,老师你讲快点,讲多点。”
家长和学生的投机心态是教培机构输出劣币的源动力
辅导班究竟应该上几个?这是很多家长正在纠结或者曾经纠结过的问题。在学校教书时,那些全市最顶尖学生的家长也常常问我:“我要不要多报一个数学班?报了吧,担心孩子太累,内容重复;不报吧,又担心错过一些内容,报两个补习班得到的总不会比报一个班少。”
谁都知道,辅导班并非越多越好。对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深度的人而言,信息量完全有可能和吸收量成反比。小到同期上多个数学培训班的学生,大到天天看五分钟商学院各种刷网课的“职场精英”,都是如此。无效内容浪费时间和机会成本,垃圾内容更会一步步抹去学生本就有限的思维能力。
我一直认为,好的理科教育,是让学生越学越“少”,知识逐渐融会贯通,统一到若干思想方法和基础公式,就像物理学中那些经典的方程组一样,这会是一个特别美好的状态。
而现实中,多数的家长和学生都像许多连公司财报都不看一眼的股民一样,总希望通过一些捷径来投机。而那些所谓的“技巧”、“通法”、“口诀”就像二级市场的小道消息那样,让学生爱不释手。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越来越多,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渐丧失,彻底陷入“理科文学”的怪圈。
不妨举一个小学数学奥赛题为例:“把50写成若干正整数之和,求这些正整数之积的最大值。”这本是一道好题,但也是教培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一个好例子。优秀的老师会以此为载体,给学生介绍局部调整法,花半节课讲解原理,再变式训练一两题,聚焦于学生的数学思想及思维能力的训练。
可惜,这样的老师并不被学生和家长认可,“客户们”并不喜欢对思想方法的追根溯源,而更爱一句简单的口诀:“多拆3,少拆2,不拆1。”于是,培训机构通行的教法变成先教一句口诀,然后花3分钟的时间,用这句口诀解决一系列机构已经“精选”过的习题,让学生感受口诀的威力。家长的感知是10分钟学到一句口诀,连续解决10多道题,教学效率极高,并且效果显著。但实际上,学生却完全没有理解这个口诀内涵的思想方法,更不用说其适用边界以及可能的延拓。
我几乎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广告推送,关键词一般都是这样极具营销作用的“口诀”和“公式”。但就是这样的词汇,像大盘暴跌时突然听到的股票代码一样,充满了魔力,充满了拯救学习的希望。每每看到这些广告,我都心里一痛,感到不知道又有多少学生要付出可贵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当学习投机化伴随着教育资本化,教培行业正迎来最好的时代,但愿它不是教育最黑暗的时代。
作者手记:
我是一个教书匠,曾任教于一所顶尖公办高中,现在一个良心教培机构。我是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但我早已不是一个愤青,并且深深理解教育与商业之间的平衡点。
请不要因为这篇文章对教培行业产生偏见,本人曾为了教育理想拒绝诸多名企offer,投身公办学校,又因无法达成理想而离开。现在的我依然觉得教培行业是学校教育的良好补充,并且更能实现教育理想。
揭露黑暗的冰山一角,分析一些相对底层的逻辑,是希望家长们能更为理性,并不是要否定这个行业。原罪并不来自于教培行业本身,学校教育绝不等于光明,教培机构也不等于黑暗。
正如每个行业一样,都有着一群坚守教育初心的好老师,都有许多我十分尊敬的老师,也有一些没有下限的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