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系年(上)

传说时代黄帝史仓颉造字。

  商代约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建国《尚书·多士》:“惟殷先人, 有册有典。”

  约公元前十四世纪盘庚迁殷(河南安阳小屯),历二百七十三年不再迁都。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于此发现。

  约公元前十四世纪下半叶至十三世纪上半叶甲骨文第一期书家(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主要在武丁时)有宾、彀、争、互、古、韦、永、菔、共、史等百余人,现存近十万片甲骨中他们的作品几近一半。

  约公元前十三世纪前后甲骨文第二期书家(祖庚、祖甲时贞人)有大、旅、即、行、兄、出、喜、尹、逐等数十人。

  约公元前十三世纪下半叶甲骨文第三期书家(廪辛、康丁时贞人)有彭、宁、逢、教、荷、旅、口、逆、定等数十人。商代青铜器铸铭之风始。

  约公元前十二世纪上半叶甲骨文第四期书家(武乙、文丁时贞人))有历、万、中、车、史、余、子、我、 等数十人。作《司母戊》大方鼎,高133cm,重八百七十五公斤。

  约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叶甲骨文第五期书家(帝乙、帝辛时贞人)有黄、泳、立等。发现朱、墨书手迹,与契刻风格迥异。甲骨文出现双刀刻法。作《宰甫卣》、《四祀邲其壶》、《小臣邑斝》、《小子 卣》。周原甲骨年代上限始于此。

  西周早期公元前一一二二年武王(在位七年)武王克商。西周建国,都镐京。按,武王克商之年从刘歆旧说,西周积年取《文献通考》、《通鉴外纪》记叙。作《利簋》、《天亡簋》。

  成王(在位三十七年)周公摄政,制礼乐。《周礼》载八岁入小学,保氏掌教国子,先以“六书”。作《康侯簋》、《禽簋》、《我方鼎》、《何尊》、《叔德簋》、《复尊》。

  康王(在位二十六年)作《沉子也簋》、《大盂鼎》、《小盂鼎》、《庚嬴卣》。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作《令簋》、《作册令方彝》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作《班簋》、《录伯 簋》、《静簋》大篆字体趋近成熟。

  西周中期共王(在位十—十二年)作《乖伯簋》、《 鼎》、《九年卫鼎》、《师酉簋》。

  懿王(在位二十五年)作《吴方彝》、《 钟》。

  孝王(在位十五年)作《大克鼎》、《小克鼎》、《四年盨 》

  夷王(在位十五—十六年)作《大簋》、《师 簋》。

  厉王(在位三十七—四十年)作《多友鼎》、《散氏盘》、《虢叔旅钟》。

  西周晚期公元前841—828共和作《史颂簋》

  公元前827—782宣王作《颂壶》、《兮甲盘》、《虢季子白盘》、《毛公鼎》。

  公元前781—771幽王传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为最早颁行之字书。作《函皇父鼎》。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公元前770—766平王平王东迁洛阳。诸侯力政,文字异形开始。秦襄公送平王东迁,归作《石鼓文》。按,石鼓文年代争议颇多,此从郭沫若说。秦承周文化而用籀文。青铜器铭文移到器表,大篆字体向纵长发展,开始流行刻款。

  公元前697—678桓王二十三年—厘王四年秦国作《秦武公钟》。许国作《鄦 鲁生鼎》陈国作《陈侯簠》。

  春秋中期公元前576—537简王十年—景王八年秦国(景公)作《秦公簋》。

  齐国作《 镈》。

  公元前512以前敬王八年楚国作《王孙遗者钟》。

  徐国作《沇儿钟》。

  春秋晚期郑国作《哀成叔鼎》。

  鸟凰龙虫书开始流行于东南楚、蔡、曾、吴、越、宋等国。

  公元前514—496敬王六年—二十四年吴王阖闾作《吴王光鉴》。

  晋国作《赵孟介壶》、《欒书缶》,以草篆正体化之形式进入青铜器铭文。

  蔡国作《蔡侯盘》、《蔡侯产剑》,以鸟、龙书饰于一器。

  楚国作《王子午鼎》。

  吴国作《王子于戈》,以龙、凰书饰于一器。

  公元前497—489敬王二十三年—三十一年晋国世卿赵鞅与卿大夫盟誓(晋定公十五年—二十三年),《侯马盟书》即此时作。

  越国作《越王大子矛》。

  战国早期公元前488—432敬王三十二年—考王九年曾国作《曾姬无 壶》。

  楚惠王作《楚王庵璋戈》。

  齐国作《陈曼簠》。

  《信阳长台关竹书》抄成。

  曾国迁隋,作《曾侯乙编钟》。

  古玺印开始流行,主要有官玺、私玺和吉语玺三类。

  战国中期公元前380公元前328-311公元前328—299公元前316前后安王二十二年韩烈侯(二十年)作《 羌钟。》

  显王四十一年—赧王四年秦惠文王刻石求诸天神克制楚(怀王)兵,是为《诅楚文》。

  显王四十一年—郝王十六年楚怀王授予鄂君《鄂君启节》。

  慎靓王五年中山国战胜掳燕吉金,作《中山王 方壶》等器。

  刻《公乘得守丘刻石》。

  长沙仰天湖楚简写定。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抄成。

  战国晚期长沙左家公山楚墓有毛笔。发现时其锋颖如新。

  公元前309赧王六年《青川木牍》写定。可证隶书不始于秦代。

  公元前239以前秦始皇八年天水放马滩秦国《日书》甲、乙两种及其它简策写定。

  公元前242以后始皇五年秦始皇颁行《新郪虎符》。

  公元前237—228始皇十年—十九年楚幽王熊悍作《盦肯盘》。

  公元前278—217秦昭王二十九年—始皇三十年《云梦睡虎地秦简》写(抄)定。其中《日书》乙本最早,《编年纪》最晚,《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封诊式》、《效律》、《法律答问》、《为吏之道》、《语书》等均抄写于秦统一以前。

  秦国玺、印及戳印陶文流行,面目与其通行之篆隶近同。

  秦代公元前221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书同文字。省改史籀大篆而制定新体—小篆,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三种字书,颁行天下。秦权量诏版以小篆急就刻制,颁行天下。秦书有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按,实际上是大篆、小篆、虫书、隶书四种字体。其余四种为不同用途,结构、风格或有不同。传蒙恬以兔豪制笔。

  公元前219始皇二十八年始皇东巡所至,李斯为之书《泰山刻石》、《绎山刻石》、《琅琊台刻石》。

  公元前218始皇二十九年始皇东巡,李斯书《芝罘刻石》。

  公元前210始皇三十七年始皇东巡登会稽山,李斯书《会稽刻石》。

  公元前209二世元年秦权量补刻二世诏辞,此即“两诏权”。

  秦刑徒墓砖刻写于此时。按,此为中国古代墓志之权舆。

  西汉早期公元前206高祖元年“汉兴有草书”。按《说文》所言草书当即隶变中出现之草隶,略见牵索与结构、笔画之省简。汉律,以秦书八体取仕、考课官吏。汉印盛行,面目与战国古玺及秦玺或异。私印中有鸟、虫、鱼书。汉代铜镜铭文均阳文铸就,与铜器阴文刻款可为不同风格之比观。又,镜铭省变小篆,因其中《尚方镜》起首有“尚方作镜”语,后人遂名其字为“尚方篆”。长沙马王堆帛书《五十一病方》、《春秋事语》、《老子》甲本等抄写完成,或早至秦汉之际。江陵张家山汉简《阖庐》等写定。临沂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抄写完成。

  公元前192惠帝三年废秦“挟书律”,先秦古书陆续发现并流行。长沙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抄写完成。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写定。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抄写完成,或晚至文帝时。

  公元前171文帝九年南越王作《文帝九年勾鑺》,铭文为标准秦篆。

  公元前165文帝十五年阜阳汉简《仓颉篇》抄写完成,其字当即通行之标准古隶。

  公元5平帝元始五年诏令说字未央廷中,扬雄采以作《训纂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

  7孺子婴居摄二年刻《居摄两填坛刻石》。大司空甄丰改定古文。时有六书:古文、奇字、篆书(秦小篆)、佐书(隶书)、缪篆、鸟虫书。意在复古,不蹈秦制。古文书法由此逐渐流行。

  新9年王莽始建国元新莽《嘉量》颁行,其字风格已变秦篆。

  15天凤二年刻《莱子侯刻石》

  9-25王莽始建国元年—东汉建武元年居延《相利善剑刀册》写定。

  东汉早期27光武帝建武三年居延纪年简《建武三年简》写定。居延简草隶《误死马驹册》写定。

  41—49建武十七年—二十五年伏波将军马援上书,奏请正定文字。

  52建武二十八年刻《三老讳字忌日记》。

  63明帝永平六年刻《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

  72永平十五年《武威王杖昭令十简》写定。

  76—78章帝建初元年—章和二年章帝(刘烜)好草书。韦续《五十六种书》称章草因章帝所好得名,张彦远《法书要录》以章草为章帝书而名。传章帝书《颉皇始制文字帖》。

  76建初元年刻《大吉买山记刻石》。

  76—83建初元年—八年传王次仲饰隶为八分。

  章帝时曹喜(仲则)善篆,创悬针、垂露之法。杜度(伯度)善草,章帝爱之,诏使草书奏事。

  88章和二年班固(孟坚)着《汉书》,述“六书”。

  92和帝永元四年立《袁安碑》。

  97永元九年刻《王君平阙》。按,此阙与《王文康阙》(94)同时出土于成都(1980年)。

  105永元十七年刻《幽州书佐秦君石阙》。

  105殇帝改元蔡伦上所造之纸,时称“蔡侯纸”。

  元兴元年刻《王稚子阙》。

  106延平元年刻《阳三老石堂画像题字》。

  东汉中期115安帝元初二年刻《子游残石》。

  117元初四年立《祀三公山碑》、《袁敞碑》。

  118元初五年刻《太室石阙》。按,此阙分东、西。西阙铭刻于元初五年,东阙铭刻于延光四年(125)。又,西阙隶书捺法用双钩,为汉代刻石中仅见。汉隶用双钩捺法者另有二作:一为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墓石题字之一,一为汉代铜器《大官釜》刻款。

  121建光元年许慎(叔重)作《说文解字》,举例叙述六书之旨。刻《冯焕神道阙》。按,此阙宋人着录为永宁二年,不知永宁仅有一年。实则永宁二年即建光元年也。

  123延光二年刻《开母庙石阙铭》、《少室石阙铭》。

  125延光四年刻《延光残石》。

  133顺帝阳嘉二年立《阳嘉残碑》。

  135阳嘉四年刻《延年石室题字》。

  137永和二年立《裴岑纪功碑》。

  140永和五年立《沙南侯获碑》。

  78—143章帝建初三年—顺帝汉安二年崔瑗(子玉)擅名北中,传书《草书帖》。作《草势》。

  143汉安二年立《景君碑》。

  146质帝本初元年立《三公山神碑》。

  东汉晚期147桓帝建和元年东汉碑碣之风大盛,始于桓帝时。

  148建和二年摩崖书《石门颂》刻成。

  151元嘉元年钟繇(元常)生

  153永兴元年立《乙瑛碑》。

  154永兴二年刻《芗他君石祠堂石柱题记》。

  156永寿二年立《礼器碑》。朱书《永寿二年陶瓶题记》。

  157永寿三年刻《安国墓祠题记》。

  158延熹元年刻《郑固碑》、《刘平国摩崖刻石》。

  159延熹二年立《张景碑》。

  164延熹七年立《孔宙碑》、《封龙山碑》。

  165延熹八年立《华山碑》、《鲜于璜碑》 。

  168灵帝建宁元年灵帝(刘宏)好书,自制《皇羲篇》五十章,布衣文吏能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立《衡方碑》。

  169建宁二年立《史晨碑》。

  170建宁三年刻《许阿瞿画像志铭》、《夏承碑》。

  171建宁四年摩崖书《西狭颂》刻成。立《孔彪碑》、《杨叔恭残碑》。

  172建宁五年摩崖书《郙阁颂》刻成。

  173熹平二年摩崖书《杨淮表记》刻成。

  174熹平三年立《娄寿碑》、《樊敏碑》。

  175熹平四年蔡邕(伯喈)、堂溪典、杨赐、马日磾、张训、韩说、单扬等奉诏正定五经文字,刻《熹平石经》。邕等自书丹于碑,使工铸刻。

  175前后熹平四年蔡邕撰《篆势》。传蔡邕创飞白书。传蔡邕作《九势》、《笔论》。刻《韩仁铭》。

  177熹平六年立《尹宙碑》。

  180光和三年立《三老赵宽碑》。

  181光和四年立《三公之碑》、《校官碑》。

  183以前光和六年草书风大盛,赵壹因作《非草书》。

  183光和六年立《白石神君碑》。

  185中平二年立《曹全碑》。

  186中平三年立《张迁碑》。

  189以前中平六年传刘德升(君嗣)创行书。卢植上灵帝书云:“古文蝌斗,近于为实。”按,此系首言古文又名蝌斗且其风格已生变化者。

  189前后中平六年师宜官为能书之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每至酒家饮,辄题壁鬻睹,收取观值以酬酒资。书《耿球碑》。

  约192以前献帝初平三年张芝(伯英)草圣,工夫第一,有池水尽墨之美谈。创今草一笔书。传张书《冠军帖》、《消息帖》。

  205建安十年曹操(孟德)禁碑。

  208建安十三年曹操酷爱梁鹄(孟皇)书,悬诸帐中赏玩。是年破荆州,募得梁鹄。

  219建安二十四年钟繇为楷书之奠基者,以天然胜张芝。是年书《贺捷表》。

  三国时期220魏黄初元年魏文帝曹丕代汉。传钟繇书《公卿上尊号表》、《文帝受禅表》。

  220前后黄初元年邯郸淳(子叔)传古文书法。

  221黄初二年钟繇书《薦季直表》。其《宣示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等书于此前后。

  224黄初五年刻《黄初残碑》。

  230以前太和四年钟繇撰《论书》、《授子会论》。

  230太和四年钟繇卒,时年八十岁。

  162—250东汉桓帝延熹五年—后魏嘉平二年胡昭(孔明)善史书,与钟繇、邯郸淳、卫凯(伯儒)、韦诞(仲将)并有名。

  227—232太和元年—六年韦诞善书,尤精题署。魏明帝起凌云台,使诞身悬索筐于二十五丈而就榜题书。诞惧甚,下,鬢发皆白,诫子孙而绝此楷法。

  231太和五年立《曹真碑》养山堂藏初出土拓本一纸。

  235青龙三年立《范式碑》。

  242正始三年立《丸都山毋丘俭纪功碑》。

  240—248正始元年—九年以古文、小篆、隶书刻《三体石经》,其中古文已“转失淳法”为典型之蝌斗书。

  261景元二年立《王基碑》。

  西晋265—290泰始元年—太熙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即皇帝位。置书博士教习弟子。西北木简中之晋武帝泰始纪年简,已明确向楷书和行书过渡。

  272东吴凤凰元年立《谷朗碑》。

  231—273魏明帝太和五年—晋武帝泰始九年成公绥撰《隶书体》。

  276吴天玺九年立《禅国山碑》。传皇象(休明)书《天发神谶碑》。传皇象书《急就章》、《文武帖》,撰《论草书》。

  280晋太康元年汲郡人不准盗发战国魏襄王(公元前318—296)冢,得古文竹书十余万言,《竹书纪年》即其中之一。

  222—284魏文帝黄初三年—太康五年杜预(元凯)书《十一月帖》。

  284太康五年刻《杨绍买地莂》。

  289太康十年刻《吕望表》。

  220—291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晋惠帝永平元年卫瓘(伯玉)善书,传“柳叶篆”为其所创。

  291以前晋惠帝元康元年卫恒(巨山)作《四体书势》,书《往来帖》。

  300魏明帝太和六年—永康元年张华(茂先)书《得书帖》、《闻时帖》。

  239—303三国蜀后主延熙二年—晋惠帝太安二年索靖《幼安》作《草书状》。索靖书《月仪帖》、《出师颂》。

  261—303三国吴景帝永安四年—晋惠帝太安二年陆机(士衡)书《平复帖》。

  300永康元年刻《左棻墓志》。

  303太安二年王羲之(逸少)生。

  东晋307永嘉元年晋元帝避乱过江、迁都建康,五朝尚文之书风自此始。

  276—322晋武帝咸宁二年—元帝永昌元年王廙(世将)书《上晋元帝表》、《廿四日帖》、《嫂何如帖》。传王廙渡江时藏索靖《七月廿六日帖》于衣中。

  323明帝泰宁元年刻《谢 墓志》。

  266—324晋武帝泰始二年—太宁二年王敦(处仲)书《蜡节帖》。

  276—339晋武帝咸宁二年—成帝咸康五年王导(茂弘)书《省示帖》、《改朔贴》。传王导过江时犹怀钟繇《宣示表》于衣带之内。

  276—339晋武帝泰始五年—咸康五年郗鉴(道徽)书《楷书帖》。

  344建元二年王献之(子敬)生。

  345永和元年刻《颜谦妇刘氏墓志》。

  348永和四年传卫夫人(铄)作《笔阵图》。王羲之书《乐毅论》。刻《王兴之夫妇墓志》。

  约351永和七年王献之开始学书。羲之从后掣笔不脱,叹曰:“此儿书后当有大名”。又献之以泥帚书方丈字,观者如市,羲之见叹美。作书与亲故云:“子敬飞白大有意”。按《晋书》称献之少时书已“咄咄逼人”。

  352以前永和八年刘劭撰《飞白书势铭》。

  353以前永和九年王羲之书《姨母帖》、《寒切帖》、《行穰帖》、《省别帖》《长风帖》、《此事帖》、《初月帖》、《十七帖》、《快雪时晴帖》、《孔帖中帖》、《得示帖》、《喪乱帖》、《频有哀祸帖》等。

  353永和九年三月王羲之书《兰亭集叙》。传王羲之撰《记白云先生书诀》。

  356永和十二年王羲之书《黄庭经》、《东方朔画赞》。

  358升平二年传王羲之书《孝女曹娥碑》。刻《王闽之墓志》。

  323—358明帝太宁元年—升平二年王洽(敬和)书《辱告帖》、《仁爱帖》、《兄示帖》、《向感塞帖》等。

  359升平三年刻《王丹虎墓志》。

  361以前升平五年传王羲之撰《题卫夫人后》、《书论》、《笔势论》、《用笔赋》等。

  361升平五年王羲之卒,时年五十九岁。按,楷书、行书、今草之演进至王羲之始告完成。

  368太和三年立《符秦建元四年产碑》,俗称《广武将军碑》。

  312—373怀帝永嘉六年—孝武帝宁康元年桓温(元子)书《草书帖》。

  378太元三年刻《谢琰墓志》。

  313—384愍帝建兴元年—孝武帝太元九年郗愔(方回)书《草书帖》。

  ??王荟(敬文)书《疖肿帖》。

  320—385元帝太与三年—孝武帝太元十年谢安(安石)书《草书帖》。

  386以前太元十一年王献之书《十二月帖》(按,传世《中秋帖》为米芾从此帖节临)、《地黄汤帖》、《洛神赋》(即《玉版十三行》)、《鹅群帖》、《鸭头凡帖》等。献之行草能为“一笔书”,气息通其隔行。王献之使楷书、行书、今草发扬光大。

  386太元十一年王献之卒,时年四十三岁。

  386以前太元十一年王徽之(子猷)书《新月帖》。

  351—388永和七年—太元十三年王珉(季琰)撰《行书状》。王珉书《行书帖》、《草书帖》。

  399安帝隆安三年刻《枳杨阳神道阙》。

  350—401永和六年—隆安五年王珣(元琳)书《伯远帖》、《三月帖》。

  405晋安帝羲熙元年立《爨宝子碑》。

  345—406永和元年—羲熙二年顾恺之(长康)书《题女史箴图》。

  414羲熙十年立《好大王碑》。

  南北朝425北魏始光二年王愔撰《古今文字志》。

  385—433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宋文帝元嘉十年谢灵运书《王子晋赞》、《古诗帖》、《翻经台记》等。

  439北魏太延五年立《大代华岳庙碑》。

  370—422东晋废帝太和五年—宋文帝元嘉十九年羊欣(敬元)书《笔精帖》。又奉勅进《采古来能书人名》。

  ??薄绍之(敬叔)书《日寒帖》、《千丈帖》等。

  406—455晋安帝羲熙二年—宋孝武帝孝建二年萧思话书《奏事帖》、《一月三日帖》。

  456北魏太安二年寇谦之书《中岳嵩高灵庙碑》。

  457—464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八年宋孝武帝(刘骏)好二王书,诏徐爰等治护臣民所进,以数十纸为卷。

  458大明二年ё立《爨龙颜碑》。

  464大明八年刻《刘怀民墓志》。

  414—466晋安帝羲熙十年—宋明帝泰始二年鲍照撰《飞白书势铭》。

  467泰始三年宋明帝(刘彧)诏使虞和、巢尚之、徐希秀、孙奉伯等检理二王书迹,评其品题。

  470泰始六年虞和奉进《论书表》。

  426—485宋文帝元嘉三年—齐武帝永明三年王僧虔书《王琰帖》、《御史帖》、《陈情帖》等。 王僧虔撰《论书》、《笔意赞》。

  488北魏太和十二年刻《晖福寺 碑》。

  451—491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齐武帝永明九年王慈(伯宝)书《柏酒帖》、《汝比可也帖》、《尊体安和 帖》。

  460—494宋孝武帝大明八年—齐郁林王隆昌元年萧子良(云英)着《古今篆隶文体》。

  494隆昌元年刻《孝文帝吊比干墓文》。

  495以后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行拓拔改元。尚佛教、伽蓝,造龙门石窟佛像,碑、记由是大兴。

  496太和二十年刻《姚伯多兄弟造像记》。

  498太和二十二年刻《始平公造像记》。

  501景明二年刻《郑长猷造像记》、《元澄妃李氏墓志》。

  502景明三年刻《孙秋生造像记》。

  502—536南朝梁天监元年—大同二年梁武帝(萧衍)即位,与陶宏景信启往远论书。着《观钟繇笔法十二意》、《草书状》、《与陶隐居论书》。

  456—536宋孝武帝孝建三年—梁大同二年陶宏景(通明)撰《与梁武帝论书启》。

  507北魏正始四年刻《元鉴墓志》、《元思墓志》。

  508永平元年刻《元祥墓志》、《元继妃石婉墓志》。

  509永平二年王远书摩崖《石门铭》。

  511永平四年刻《司马绍墓志》、《杨范墓志》、《元悦墓志》。郑道昭(僖伯)书《郑羲摩崖》(上、下)、《论经书诗》。

  512北魏延昌元年刻《元诠墓志》。

  441—513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八年—梁武帝天监十二年沈约(休文)书《草书帖》。

  514天监十三年传陶宏景书《瘗鹤铭》。

  515北魏延昌四年刻《王祯墓志》。

  516北魏熙平元年刻《刘颜墓志》。郑道昭卒。生前尚有《云峰》、《大基》其它刻石书迹名之于世。

  517熙平二年刻《元怀墓志》、《刁遵墓志》、《崔敬邕墓志》。

  519神龟二年刻《元佑墓志》。

  522正光三年立《张猛龙碑》。

  523正光四年刻《马鸣寺碑》、《姬伯度墓志》、《王基墓志》、《鞠彦云墓志》、《高贞碑》、《元秀墓志》。

  523梁武帝普通四年袁昻(千里)奉敕撰《古今书评》,首以意象批评论及书家风格。

  525北魏孝昌元年刻《李超墓志》。

  526孝昌二年刻《元朗墓志》。

  531普泰元年刻《元弼墓志》、《张黑女墓志》。

  533永熙二年刻《贾景等七人造玉像记》、《元爽墓志》。

  535东魏天平二年刻《司马升墓志》。

  539元象二年刻《高湛墓志》。

  540兴和二年刻《刘懿墓志》。

  541兴和三年立《李仲璇修孔子庙碑》。

  543武定元年刻《道俗九十人造像记》。

  486—548南朝齐武帝永明四年—梁武帝太清二年萧子云(景乔)书草书《千字文》、章草《史孝山出师颂》、正书《进写古启》、《颜回问孝》等。

  481—549南朝齐高帝建元三年—梁武帝太清三年王筠(元礼)书《至节帖》。

  487—551南朝齐武帝永明五年—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庚肩吾(子慎)撰《书品》,次第书家高下。

  ?梁武帝时贝羲渊书《梁始兴忠武王萧憺碑》

  550东魏武定八年穆子容书《太公吕望表》。

  552梁元帝承圣元年梁元帝(萧绎)撰《碑英》。

  555北齐天保六年刻《王怜妻赵氏墓志》。

  557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欧阳询(信本)生。

  558永定二年虞世南(伯施)生。

  560北齐皇建元年立《乡老举孝羲隽敬碑》。

  562北齐太宁二年刻《法勤禅师墓铭》。

  ?南朝陈陈伯智(策之)书《习读帖》。

  564北齐河清三年摩崖书《重登云峰山记》刻成。

  北周保定四年刻《贺屯植墓志》。

  560—565南朝陈天嘉年间传人盗郗昙墓,获王羲之及诸名贤书迹,文帝以赐始兴王伯茂。有得《乐毅论》献文帝,后归余杭公主。

  567北周天和二年刻《华岳颂》。

  568北齐天统四年刻《法朗造像》。

  571北齐武平二年刻《僧道略等三百余人造神碑记》,《刘忻墓志》。

  573武平四年刻《高僧护墓志》。

  514—577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王褒(子渊)于西魏灭梁之时(554)被掠入长安,为周太祖所重,贵游等翕然并学褒书。此为南北书风汇合之始。刻《马天祥造像记》。

  578北周宣政元年刻《高妙仪墓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