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用10个石碓窝搭成跳墩桥

说起石碓窝,可能只有在农村长大的人才知道这是什么,它是一种石头做的家用工具,锥型,底是平的,中间空的,有一根石头做的棍,可以把芝麻、米之类的敲碎,不停的轮起敲下,在农村比较多。而位于绥阳县风华镇的石碓窝,就是因以十个石碓窝为过田、过溪的跳墩而得名。

风华镇金承一带的田坝,历来是一坝放不干的烂田,当地村民行走往来多有不便。早在清代,金承这一带文风兴盛,文人骚客喜好聚集,由于绕道行走,文人们很是苦恼。于是当地富豪乡绅相商,将他们自家的石碓窝捐献出来,作为搭建跳礅桥用,方便文人,也方便他们自己。后来捐出的石碓窝共有10个,由当地群众按照一定的间隔距离,放置于田坝和溪流中,形成了跨越过田坝和溪流的跳礅桥。

石碓窝是当地用于碓碎陶罐涂料的工具,逐渐成为习惯的地名。后来的人们只记住了石碓窝这个地名,却忘记它原本是由十个石碓窝连成的跳礅桥。贵州著名诗人廖公弦是绥阳人,他的外公家住在石碓窝一带。幼时他经常到外公家去玩耍,且获得写诗的启迪。他在《谈我写诗》一文中写道:“我来自农村,当我刚刚学会走路,便已经是在外祖母家里了。那里的肥田沃野、茂林修竹、平缓的山丘,弯弯的小河,以及那些老实的牛、欢快的羊,从小就给我一种特定的诗的启示。往后学着写诗,便多半从那里出发。”由于廖公弦的诗文里常提到童年的往事,提到石碓窝这个名字,石碓窝也因此声名远播,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田坝上有了木桥,又由木桥变石桥,几经沧桑,石碓窝已被田中和溪流的淤泥所淹没,不见了石碓窝的踪影。如今,金承村已经变成千亩辣椒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展示基地,总面积1000亩,还是首届辣博会的观摩展示基地。但石碓窝这个地名,却一直传承至今。 (记者 王宗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