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集82篇 岁月倥偬(kǒngzǒng) 自强不息
宋之韵第2集 晏氏父子
原文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曾记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
译文
笋因为外壳层层脱落才逐渐长成竹子,鱼由于经历了奔波才变成蛟龙。还记得少年时骑马游戏的情景,转眼之间现在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注释
①箨(tuò):笋壳。(语出元代戏文《张协状元》第四十八出:“记得少年骑竹马,看看又做白头翁。”
评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间是不知疲惫的机器,人只有马不停蹄才能跟上它的脚步。岁月能给人的时间并不充裕,“曾记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人的生命不能重来,所以要珍惜,活在当下,让自己过得充实。可惜的是,人往往不能及时把握自己,总在蹉跎有限的生命。自古以来,对于短暂的人生存在不同价值取向。人的生命最多不过百年,而百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既然有幸生存在天地之间,岂能不好好地生活,让自己的生命发光发热。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人生要获得更大的发展还需要不断的成长,而成长是需要代价的,竹笋如不层层褪去保护自己的外衣就不能参天,鲤鱼也只有经过长途跋涉才能跳过龙门化身为龙。人也是一样,一个人要学有所成,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就要舍得下一番苦工夫,就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所以,人们应该时刻不忘提醒自己要珍惜光阴,要在有限的人生中去发掘生命的价值与乐趣,让自己拥有无憾的人生。
典例链接
孩子当自强
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告老回乡后,想用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建一座桥。但是子女却反对:“您当了一辈子高官,我们没沾到一点光,好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却如此不顾我们。”刘荫枢很伤心,他觉得自己虽然一身清白,但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于是,他用尽积蓄,历时五年,修成大桥,取名“毓秀桥”。桥修好后,他对子女说:“我之所以用全部积蓄修桥,就想用事实告诉你们,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生活自己刨,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为了彻底消除孩子们依赖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两白银的价钱把桥卖给了官府。刘荫枢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子女。他的孩子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应该说,刘荫枢注重孩子自强精神的培养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而他用毕生的积蓄来教育孩子,可谓用心良苦。古人尚且如此,今日的父母应该怎样看待孩子的自强精神的培养,父母应该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孙康映雪读书
晋朝有一个叫孙康的人,他生性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与人交谈则对答如流。孙康酷爱读书,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常常手不释卷,夜以继日,乐书不疲。尽管家境不好,他也时常面有菜色,但却难掩他目光中发自内心的光辉和热情,可是后来,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对读书沉迷愈深,他的家境却每况愈下,家人说再也供不起他狂读不止、耗费灯油了,也就是说他夜里不能读书了。
孙康不是书呆子,他也不认为书中果然有千钟黍成颜如玉,只是读书实在是一件太快乐的事情,它给他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世界,使他体会到思想的乐趣,让他的心境变得明净高远,完全超脱了眼前困窘的处境,可是眼下没有书读的日子,让他觉得每一个夜晚都令人难以忍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他离开破败冷清的家,来到月华普照的雪原,冥恩苦想,一筹莫展,心里悲苦,不知所从。然而,就在他彷徨复彷徨之际,一个念头击中了他,原来,在这皎洁的月光下,雪原反射着无边的银光,塑成了一个清亮又辉煌的世界,周围的景物十分清晰,似乎是上天悲悯感动干他苦苦向学的挚诚,特意将这天地都化作了他读书的好场所,他欣喜异常,奔回家去,取出书来,映着雪光一看,果然分明异常,他在心中欢喜不止:“我又可以读书了,我又可以读书了!”
从此以后,每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孙康都捧一本书来到雪地,利用香的反光来读书,后来,他成为了一个名重一时的大学者。他的“映雪读书”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成为拗奋好学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