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指针之胸闷、心慌、恶心、腹泻

有些读者也许会问,用指按压或按揉,取穴不够精准有没有关系?

从黄帝内针角度来看,讲究的不是某个特定穴位的功用,穴位精准与否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要在同气相求、有求必应。

需要留意的是指按时能不能心到意到,能不能即时引导患者去感受患处变化。如果能多了解一些黄帝内针的理法,对于提高指针疗效有很大帮助。


患者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如何处理?此时首先可考虑厥阴经,在手部可取内关穴附近,足部可取三阴交穴附近。


除了厥阴经,循行胸口部位的还有哪些经络呢?可以考虑的还有任脉、少阴经、阳明经、太阴经。

任脉在手部可取列缺穴附近,足部可取照海穴附近。


少阴经在手部可取通里穴附近,足部可取三阴交穴附近。


阳明经在手部可取偏历穴附近,足部可取下巨虚穴附近。


太阴经在手部可取经渠穴附近,足部可取三阴交穴附近。


胸闷、心慌等症状往往难以区分左右,可按男左女右取穴求同气。


如果出现恶心、胃口不好、胃胀胃痛等不适症状,可首先考虑阳明经,在手部可取合谷穴附近,足部可取陷谷穴附近。


如果指按后症状缓解或改善不明显,还可考虑太阴经、少阴经以及任脉。

太阴经在手部可取鱼际穴、足部可取公孙穴附近。


少阴经在手部可取少府穴附近,足部可取涌泉穴附近。


任脉在手部可取列缺穴附近,足部可取照海穴附近。


求同气的方法,按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法则不变。如果不适部位在中间,按男左女右取穴。

这里再次提醒,在用指按压或按揉的同时,务须引导患者随即感受患处,并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变化,然后继续随证按(揉)之。


患者出现腹泻症状怎么办呢?循行腹部的经络,主要考虑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以及任脉、带脉。

阳明经在手部可取偏历穴附近,足部可取下巨虚穴附近。


太阴经在手部可取经渠穴附近,足部可取三阴交穴附近。


厥阴经在手部可取内关穴附近,足部可取三阴交穴附近。


少阴经在手可取通里穴附近,足部可取三阴交穴附近。


任脉在手部可取列缺穴附近,足部可取照海穴附近。


带脉在手部可取外关穴附近,足部可取足临泣穴附近。

腹泻等腹部不适按理应考虑下焦同气,怎么会到上焦取穴呢?出于用针安全考虑,黄帝内针明确肘膝以上及整个躯干和头部禁针,涉及肘膝以上的用针,倒换到肘膝以下,也就是到上焦区域用针。用指针时,为方便操作,同样可倒换到上焦区域求同气。

腹泻等腹部不适,还可以考虑前病后治,比如太阳经和督脉,在手部可取后溪穴附近,足部可取申脉穴附近。


也可以考虑下病上治,取头部百会穴附近。


黄帝内针的基本法则是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前面讲了好多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方法,这里就是下病上治的应用。


用指按压或按揉的效果如何呢?
大年初一傍晚,朋友9岁的孩子估计吃多了,下午开始喊肚子疼,吐了两次,晚饭也没怎么吃,整个人软绵绵的,问按哪里可以缓解症状。

肚子疼,呕吐,首选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同时考虑厥阴经内关穴,朋友依言操作。

指按没多久,尤其按揉曲池穴时,小家伙放了几个屁,瞬间觉得肚子舒服不少。按着按着,小家伙睡着了,半夜里又爬起来吐了很多黏糊糊的东西,拉了一次肚子,之后一觉睡到大天亮。第二天,整个人又活蹦乱跳了。

黄帝内针是一个易学难忘的方法,如果明白了其间的法理,确实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在家中医”,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家庭的一些健康问题。
 


【指针应用注意事项】
1、医者、患者双方保持心平气和,松静自然。

2、根据文中所示常用穴位寻找阿是穴。若无阿是穴可直接取用该常用穴位。按揉时可选取部分穴位,也可全部选用,具体根据症状变化而定。按照黄帝内针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法则,在左手(足)或右手(足)一侧取穴即可。

3、用指按压或按揉时,力度适中,以患者可承受程度为限。

4、按压或按揉的同时,须即引导患者感受患处变化。若患者自我按压或按揉,亦须同时感受自身患处变化。

5、按压或按揉的时间与次数,根据患者症状变化确定。

(0)

相关推荐

  • 内针问答:病性属阳,阳病治阴对吗

    问:患者长期处于恐慌不安,且身上长痘,此病性属阳,阳病治阴,所以选取阴经针刺,这样理解对吗?   病性属阳,阳病治阴,所以选取阴经针刺,这样理解对吗?从这话可以感觉到,这个朋友还应更多地看<黄帝 ...

  • 黄帝内针指针之咽喉疼痛、咳嗽

    最近一段时间,出现咽喉疼痛.咳嗽等不适症状的患者较多,如果用黄帝内针指针的一些方法,也能较好地帮助患者缓解或消除不适症状. 所谓指针,就是以指代针,将针刺方法改为指按,用手指在相应的阿是穴或同气穴位附 ...

  • 黄帝内针指针之发热、乏力

    发热怎么办呢?一般可按不同症状表现分类处理.第一种情形是发热.畏寒:第二类情形是发热.汗出:第三类情形是忽冷忽热.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畏寒症状,可从太阳经入手,手部可取后溪穴附近,足部可取昆仑穴附近. ...

  • 黄帝内针指针之鼻塞、流涕、头痛、眼部不适

    伴随发热.咳嗽.咽喉不适等症状的,往往还有鼻塞.流涕.头晕头痛.眼部不适等现象. 如果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怎么处理呢?在经刺经.在络刺络,鼻部循行的经络可考虑阳明经.太阴经以及督脉.具体可按如下方法取 ...

  • 黄帝内针践行 | 右胸、腋下、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例

    赖梅生医师: 有2018年11月1日下午,我在南方医院出诊时,遇到一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同多数朋友的思路一样,遇到疾病首先是去追溯病因,找到原因再对"因"下药,这是一种常见 ...

  • 黄帝内针治疗心慌、胸闷伴胃脘痛病案一例

    2018年5月24日上午,一个四十多岁女性病人来到我的门诊,走到我跟前说:医生,我胃痛,你能治疗吗?我看了看她,冲她笑了笑,说:你先别问我能不能治疗?你先把你有什么不舒服告诉我,我再回答你,可以吧?她 ...

  • 黄帝内针践行 | 消痰减咳,解除胸闷不适

    一.病情简介 2018年10月18日,我在南方医院出诊时,遇一位患者方某,女,62岁,哮喘三年有余,近半年加重,症见呼吸困难,冬春季节明显,自觉与环境刺激,天气变化有关.活动后觉气紧,间有胸闷,伴咳嗽 ...

  • 炁针治疗胸闷心慌及中医治疗儿童抽动症的医案分享

    炁针治疗胸闷心慌及中医治疗儿童抽动症的医案分享

  • 黄帝内针:手足三阴经之太阴、少阴、厥阴同气

    熟悉了手足三阳经络同气,再来看手足三阴经络同气,那就简单多了.还是先回顾一下<黄帝内针>是怎么谈手足三阴经络同气的. 手足太阴经络同气的对应关系,第一个对应是腕对应踝,手太阴经在腕是太渊穴 ...

  • 黄帝内针 | 经络同气

    黄帝内针 | 经络同气(2)头顶的区域是厥阴所在,头顶厥阴处的同气点在手为劳宫,在足为太冲.这两个同气点不仅是头顶的同气点,两穴之间也互为同气点.初学内针,遇到中风后遗症3年的患者,患肢太冲穴附近酸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