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国际化最新洞察:新标签、新势能、新前景

题图 / 图源:网络
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赵平最新发表观点称,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生产别人的品牌产品,卖给自己;生产别人的品牌产品,卖给别人;做自己的品牌产品,卖给别人。
可见,中国品牌已经成为市场主旋律,越来越多的市场信息显示,在世界的认知中,中国正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品牌”,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品牌强劲的向上生命力。
01

“中国制造”正跨步迈向“中国品牌”

近期《财富》杂志和里斯战略定位共同发布了一份《全球战略定位报告:国家心智资源中的万亿机会》中国版(以下简称:报告)。
这份报告从“国家心智资源”角度,通过对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印度全球六大核心市场的消费者进行调研和分析研究,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最新认知。
心智资源是指消费者通过长期积累对一个品牌或一家企业的认知资源,代表着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可。
报告调查显示,现在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印象高于中国制造,这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中国制造强于中国品牌”的印象截然相反。整体上看,报告有以下三个核心观点及结论:
第一,世界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在世界的认知中,中国正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品牌”,中国品牌正逐渐摘去“低端”帽子,而且收入越高的群体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越高,心智资源越好。
这反映出一个积极信号:中国从过去的传统制造业的形象,正在高端人群心目中开始潜移默化地逐步改善。
第二,科技创新成为中国品牌的第一标签
中国品牌在过去是性价比的“代名词”,而如今科技和创新已经超过性价比,成为中国品牌的第一标签。我们从智能手机、短视频应用、无人机等领域的中国品牌风靡世界就能看出这一点。
特别是全球新一代年轻人更看好中国品牌,这为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品牌被贴上了科技创新的新标签,乃至各行业领域的中国品牌国际认知度都明显提升,说明中国品牌的标签呈现多元化。
第三,中国品牌和中国企业正在不断走向世界
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数量达到124家,首次超过美国(121家),实现历史性跨越。
商业历史证明,20世纪造就了众多美国品牌走向全球,诞生了可口可乐、宝洁等无数千亿级乃至万亿级市值的全球品牌,而21世纪是中国品牌打造全球品牌的绝佳机遇。
02

中国品牌向上新势能

一直以来,中国品牌加速全球化,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品牌形象、品牌价值各方面都逐年明显提升。
从全球角度来看,虽然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造成了经济、社会和个人健康方面的巨大冲击,但全球强大的100个品牌的总价值仍实现了5.9%的增长,而中国品牌的增长更是领跑全球。
《2020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排行榜显示,今年有创纪录的17个中国品牌上榜,是上榜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排名第一的美国。
然而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国上榜品牌的合计价值增长了16%,几乎是全球增速的三倍。
市场数据显示,华为、联想、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小米、海尔、海信、一加手机、中国国际航空、青岛啤酒等是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代表中国品牌。
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以寻求突破并赢得更大的成功。更可以看出,中国品牌正展现出强劲势能。
03

中国品牌国际化新前景

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会走向世界,随着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国际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也会改善。
特别是全球新一代年轻人更看好中国品牌,这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从全球化品牌发展战略角度来看,中国品牌通过以下几种策略可以进一步推动全球品牌打造。
第一,中国品牌加速走向全球化。品牌全球化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会进一步加速布局全球市场。
第二,中国品牌在打造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应该从全球品牌角度实现品牌本土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积极实行本土化的策略,品牌理念、品牌形象、品牌营销及品牌传播等都进行本土化,直接触达区域市场的客户心智。
第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化品牌体系,中国品牌具有中国的特色,应该全球化和本地化并举,从全球品牌形象、品牌产品服务、品牌传播及企业社会责任多角度构建整套系统。
尽管目前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知名度和认可度明显提升,但在诸多方面与国际老品牌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和提升自身品牌形象。
150多年前,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50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相信曲折和发展并存,变局与机遇同在。
21世纪的今天,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品牌也迎来打造万亿级品牌的绝佳机会,相信,中国企业应该拥有长远眼光、坚定地、长期的塑造全球品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