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才能做精益?大错特错!

前几天跟我一个朋友聊到,精益之所以在很多企业难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认为做精益要花钱,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讲,一听要花钱、要花不少钱,就从心里上已经在打退堂鼓了,后面精益推行当然艰难。

今天我们就来聊下,企业为啥总有这样的认识:花钱才能做精益?

01看到别人做精益花了大价钱

这是外界影响的问题。

在推行精益之前,先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结果一看,都是宽敞明亮的车间、高大上的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物流小车。不禁心里嘀咕:“厂房很漂亮、现代化程度也很高,但得花多少钱啊!我们小企业可玩不起。”

这就是很多企业的现状,但他们看到的这个现象对不对呢?当然不对,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

真正的精益并不是拿钱去砸,拿钱去砸的也不是精益,何况哪个老板这么啥。我们看到的高大上的企业。

一方面别人花了足够长时间去做精益改善,才达到现在这个样子,比如丰田从丰田佐吉开始算的话,持续积累了100多年,这也是复利的力量。

另一方面,我们很可能也看到了一些欧美企业的现场,他们确实更强调高大上的设备,主要体现在效率高,因为他们的人工成本高,所有希望靠设备来降低成本,这个好理解。

但我们真正应该向谁学习精益呢?答案不言自明,一定是丰田的精益方式,因为欧美企业也是学丰田,只是还学得还够像。

02自己做过精益,被花了不少钱

这是亲身经历束缚了自己。

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在哪里摔过一跤,要么以后绕开走,要么走到那里就特别注意。这很正常,企业也是这样,当他们经历过一些事情,投入过一些时间和金钱,但结果不满意时,总会有这样的猜测和怀疑,甚至觉得“精益有啥用,只是会花钱!”

但事实情况可能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比如,精益是需要投入,但并不需要巨大的投入;精益能产生巨大的效益,但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赶上丰田(甚至你根本无法赶上,因为丰田还在快速进步)。所以,真实的情况可能是我们弄错了方向,或者我们对短期结果期望太高。

还是拿丰田来讲,丰田佐吉先生当初设计出的改良织布机,解决了径线断裂和纬线用完自动停机报警的问题,并不需要高大上的软件和系统,就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布机;

丰田喜一郎提出的“JIT”,大野先生通过美国超市系统联想到车间的WIP补货,解决了人、机、料的大量浪费,并不需要多大资金投入。

所以,如果你做精益花了不少钱,那是方向走偏了,是你自己没有认清精益。

03精益推行者的偏离

这是推行者的问题。

精益的推行离不开人,尤其是作为精益推行的核心人员——精益推行者。他对整个精益的推行过程和结果将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如果精益推行者自己对精益的理解不够深刻,对精益推行没有清晰的思路,势必会让精益推行走弯路。

典型的问题就是,要提高效率,设备改造上自动线;要提高质量,增加各种高清摄像头检查;要改善5S,请几个阿姨专职打扫。这样你说花不花钱?我说:“不但花钱,且效果还不好!”

因为你没有真正理解精益的本质,你没有建立精益的体系,你没有培训人员,你更没有培养习惯和企业文化,这根本不是精益。

精益的低成本自动化、合理化提案、流程防错、标准化、SMED、5S等等,都不需要多大投入,有的几乎没有投入,是通过改变做事的方法和习惯,来实现结果QCD的更好,这才是精益的内涵所在。

花钱才能做的精益,那不是真正的精益!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