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作在Cell上发表整合蛋白基因组揭示儿童脑瘤背后的通路研究

儿童脑瘤(pediatric brain tumors)是幼儿癌症中致死率较高的癌症,尽管基因组学研究已经揭示了儿童脑瘤的部分机制,但是由于儿童脑瘤的基因组具有低突变性(low mutational burden)等特点,仅仅依靠基因组学,或者转录组学数据,无法准确的定位其背后的生物学通路。

近日,由美国临床肿瘤蛋白质组分析协会(Clinical Proteomic Tumor Analysis Consortium,CPTAC)牵头的多个课题组在Cell上联合发表了整合蛋白基因组数据(Integrated Proteogenomic )对儿童脑瘤的不同病理分型进行研究的论文,该论文为第一篇针对儿童脑瘤进行大规模蛋白基因组表征的论文,为疾病分型,肿瘤微环境研究,潜在的药物靶点研究等提供了新的思路(1)。

在该论文中,作者展示了完整的蛋白基因组工作流程。首先使用全基因组测序,RNA测序,蛋白质TMT定量(完整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蛋白质MRM定量技术对临床上7种基于病理的分型进行分析。这7种分型包括低程度胶质瘤(low-grade glioma, LGG),室管膜瘤(ependymoma, EP),高程度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 HGG), 髓母细胞瘤 (medulloblastoma, MB),神经节胶质瘤(ganglioglioma),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 CP)以及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 rhabdoid tumor, ATRT)。

实验中共收集到7种分型共218例组织样本,由于样品的稀有性和磷酸化修饰的特性,需要有高通量和高准确性的方法快速对样品进行分析,因此作者选择了11标TMT标记技术。在11标TMT技术中,作者选择前10个通道对单个样品进行标记,然后选择第11个通道作为参考通道(Bridge channel),用于保证实验质量,随后一针进样即可完成定性和定量分析。随后进过常规样品制备和磷酸样样品富集后,作者使用11标TMT技术对全蛋白和磷酸化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实验数据经过QC过滤,定性定量分析后,218例样本共鉴定并定量出8802个蛋白质(平均鉴定数5122)和18235个磷酸化位点(平均鉴定数2714)。随后作者使用蛋白质组学数据进行非监督聚类分析,共生成8个分型(C1-C8)。

将基于蛋白质组、转录组与基于病理特征的分型相比(图1.a),部分分型高度重合(EP和MB),其余分型重合度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蛋白质组的分型中的C4和C8,他们大致对应病理分型中的CP分型。根据已有的报道,基因CTNNB1上的突变是CP分型的重要因素,而在该次实验中,CTNNB1突变与C4和C8分型关联不大;根据蛋白组数据,C4分型与病理分型中的LGG分型更为相似。根据蛋白质分型,可以将LGG细分为2个亚型。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基因组学分析结果,CP分型关联至下游的磷酸化激酶(MEK/ERK/AKT)的上调,而根据磷酸化蛋白数据,C4分型的磷酸化激酶也呈上调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次实验中,RNA数据和全蛋白数据的上调因子中,均没有磷酸化激酶;只有磷酸化蛋白质数据中,磷酸化激酶(AKT1)显著上调,提示了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数据的重要性(图1.b)。磷酸化激酶是针对CP分型药物的作用靶点,之前CP分型的针对性药物只针对CTNNB1突变病例,并不推荐给其他病人;而根据磷酸化蛋白质数据,部分C4分型的病例,虽然不存在CTNNB1突变,但磷酸化激酶的表现与CP分型抑制,因此也可适用于针对CP分型的药物。

图1 | a、病理分型与蛋白质组分型与RNA、蛋白质、磷酸化蛋白质的相关性

b、RNA、全蛋白质组、磷酸化蛋白质组中的显著性差异的因子

为了验证该推论,作者选取了磷酸化通路(MEK/ERK)中部分关键蛋白质作为标志物,使用质谱MRM定量方法对样本中的磷酸化蛋白质进行靶向定量(图2)。可以看出,MRM结果验证了C4分型的磷酸化激酶存在显著性变化,而AUC结果则提示,磷酸化蛋白质MRM定量可以作为临床分型的准确依据。

图2 | 部分MEK/ERK通路中关键磷酸化蛋白质的MRM定量结果

随后作者利用整合的数据,对不同亚型的肿瘤微环境进行分型,并与蛋白质组数据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了上游基因突变结果和拷贝数变化(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之间的关系,指出虽然在儿童脑瘤中,体细胞存在突变现象,但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没有导致下游蛋白质的变化。此外,实验还揭示了磷酸化位点丰度与CNV之间的显著关联性,在TCF4, TCF25和CTNNB1基因中,RNA丰度与蛋白质/磷酸化丰度显著相关,提示蛋白质磷酸化变化在儿童脑瘤中的重要作用。

在最后的总结讨论中,作者指出尽管在目前的实际临床实践中,病理分型依然占据主流,但结合不同组学数据的分子分型具有更大的潜力。在该实验中,基于蛋白质组/磷酸化蛋白质组的分子分型,将病理上的CP分型细分为2个亚型,并且指出该亚型可以适用与之前不被推荐的靶向药物,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小鹿推荐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属于基于质谱二级碎片(MS2)的标记定量技术,根据TMT标签的数量,可在一次进样分析中,同时完成6标、8标,甚至11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鹿明生物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鹿明生物一直专注于生命科学和生命技术领域,是国内早期开展以蛋白组和代谢组为基础的多层组学整合实验与分析的团队。

目前,公司建立起了iTRAQ/TMT、DIA、PRM、修饰蛋白组等蛋白组学技术平台和全谱代谢组、靶向代谢组、拟靶向代谢组、脂质组等代谢组学技术平台以及相应的数据整合分析平台,并建立了科学完整的服务流程和精细规范的操作标准。

目前鹿明生物TMT/iTRAQ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可做(4-16标)。欢迎各位老师来咨询~

同时,Nature methods也针对TMTpro 16 plex做了特别报道,详情请戳Nature Methods | 升级技术——强力助推蛋白组学高通量和覆盖深度的利器

参考文献

F. Petralia et al., Integrated Proteo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across Major Histological Types of Pediatric Brain Cancer. Cell,  (2020).

猜你还想看

◆代谢组学样本收集知多少~超全攻略让你轻松get!!!

◆项目文章 | TMT标记定量蛋白组学助力安徽农大乌菜氧化还原稳态与高低温胁迫研究

◆喜报 | 上海师范大学生科院与鹿明生物开展全方位合作

◆4D-DIA技术 | 蛋白质组学领军科学家带您走进4D组学新时代

END

文章来源于鹿明生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