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讲堂】玉皇大帝的姓名

提起中国人的姓氏,第一时间闯入我们脑海的莫过于张王李赵,孙钱刘杨……细数中国古代史上的大小朝代,不得不说,这些姓氏几乎都曾有过“九五至尊”的命:

杨,隋朝开国之君,即为杨坚;

刘,大汉王朝,就是刘邦奠定的基础;

钱,五代十国期间,吴越国的第一任君王就是钱镠[liú];

赵,风流文雅的大宋朝,开创者却是武功更胜一筹的赵匡胤;

李,盛世王朝的大唐,国姓正是“李”;

即便连“王”姓,也有西汉末年短暂的“王莽篡汉”,建立了新王朝……

仔细想想,似乎只有“张”,在历史上很难找到曾经做过君王的痕迹。至于原因,自然不会有“官宣”的理由,坊间倒是流传着一个说法:因为玉皇大帝姓了“张”。如此一来,其他姓“张”的人自然就不可能再享受更多“福利”了……说法虽然荒诞不经,但道理却是深刻的:

福不能享尽,便宜不能占尽

《说文解字》:“张,施弓弦也。从弓,长声。”

虽然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尚未发现“张”之古字形,但先秦文字——诅楚文中却已经出现了“张”。“从弓”,表示武器的属性;从“长”,表示距离。合二为一,表示张弓搭箭的状态,也就是《说文解字》中所说的:将弦系在弓上。

传说,张姓的始祖为黄帝之子挥,正是他发明了弓箭。

“弓”的字形与含义无可厚非,“长”则还有另外的说法。

《说文解字》:“长,久远也。”

从甲骨文字形看,像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增加了手持拐杖的造型。故其本义因为:年长者。后逐渐有时代久远等含义。

除了张弓搭箭,人可拿的东西还有很多。

《说文解字》:“肄,习也。从聿,

[yì]声。

据甲骨文字形而言,像回头询问的人形与握笔记录的样子,故其本义为:学习,练习。

除此之外,人形还可以与动植物进行组合。

《说文解字》:“休,息止也。从人依木。

据甲骨文字形而言,像弯腰的人形,倚靠在树木上;合而言之,表示休息、歇息、止息。

随着词义引申,“休”逐渐有了美好、吉庆、喜悦等含义。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中有两句,“既见君子,我心则喜”……“既见君子,我心则休”,其中“休”与“喜”同义,即喜悦。

“伏”,即为人与动物的组合。

《说文解字》:“伏,司也。从人,从犬。”

据金文字形而言:人在前猎犬在后的趴伏状,表示隐藏行踪,相机而动。故其本义为:伺机行动。

后逐渐引申,而有藏匿、隐蔽等含义。

《道德经》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此处的“伏”正是藏匿隐蔽之义。

此外,“伏”还有保持之义。

屈原在《离骚》中就有“伏清白以死直兮”之句,保持清白,正是屈原至死不悔的信念。

人生短短长长,虽不必追求青史留名,但总要不虚此行。或许有所坚持,才会更加饱满。正如孔子在《论语·泰伯》篇中所言,“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坚定信念并坚持真理,想来当得起俯仰不愧天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