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讲堂】行人更在春山外,离愁渐远渐无穷

汉字由繁到简的过程中,很多原本附着在字形之上的重要因素都渐渐消失了。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词中不相连的两句:“行人更在春山外”,即便登得再高也是看不到了;离愁别绪则恰如春水,“离愁渐远见无穷”。想到前段时间被调整掉的部分汉字的读音,感慨万千,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总要拼尽全力在当下——因为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或者说没有人的未来会一成不变。恰如汉字中,渐渐消失的“人”。

《说文解字》:“亡,逃也。从入,从乚[yǐn]。”

“乚”即“隐”,隐蔽之义;所从之“入”,其实为“人”。在后来的传写过程中,渐渐演变成“匕”,“人”的字形逐渐消失。

“亡”表示逃跑,暗含着人隐蔽起来的味道;若再加上“心”,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情感表达了。

《说文解字》:“忘,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

从“心”的属性,将其心理活动的性质充分表达出来。

我们常说,这件事你能不能做好,关键在于你用不用“心”,这是态度的问题。对于人和事,我们也会说“记在心里”……想来在古人的世界里,“心”管理着人们的记忆,以及情志。

如此一来,与“亡”有关的汉字,就代表着一种缺失。

《说文解字》:“盲,目无眸子。”

盲,就是眼睛里没有眼眸。

虽说“眼见未必为实”,但眼睛确实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媒介。为此,当我们不能通过眼睛接受外部信息并进行判断时,我们就有可能会变得“盲目”。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前进的路上我们总需要如老师一般的存在来指引我们的缘故吧。

若我们在“亡”之上增添一些“部件”,则其还会有更丰富的表达。

譬如说“惘”。

编写于明代崇祯年间的《正字通》解释道,“惘,怅然失志貌。”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写过一首《锦瑟》,其中便有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外,还有失去亲人、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人……

《说文解字》:“丧,亡也。从哭从亡。会意。”

从甲骨文字形看,像桑树之上有多张嘴,“口”即蚕宝宝。合而言之,表示蚕将桑叶吃光。

字形演变过程中增加了“人”的造型,也就有了“失去亲人”的意味。“从哭从亡”,正表示失去亲人时的痛哭流涕。

严格说起来,“丧”在表示“失去”之义时程度是很重的。譬如《论语》中记录了孔子周游列国但不被接纳、四处碰壁凄凉不堪时,就用来“惶惶如丧家之犬”来形容。

当一个人犯下严重错误时,我们更会说他“丧失了理智”。

其实,与开篇提到的欧阳修诗词最贴近的一个字,当属“望”。

《说文解字》:“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许慎认为,“望”之本义,即盼望出门在外的亲人早日回到家乡。

对现代人而言,科技发达带来的交通便利、通讯快捷,似乎冲淡了我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但在古代,即便没有战争,也还有为讨生计而需要外出奔波的人。

譬如王昌龄《闺怨》中“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两句,表达了深闺少妇对丈夫的怀念。

杜甫《春望》,直接道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毕竟,安史之乱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战乱使家人无法团聚,兄弟之间杳无音信。

此时,一个“望”,像极了人站在地平线上,眺望远方、期待亲朋回归家园的模样。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感叹,“渺沧海之一粟,哀余生之无穷”,时移世易,没有什么会一成不变。在这“渐行渐远”的变化中,很多文字,甚至读音都会改变,但人心与人情又岂会改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