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于2015年关于心率的文章
“ 根据心率来监测每次运动,以及依据它来制定训练计划,是最健康的健身理念。”
无意中翻到自己2015年写的根据心率进行锻炼的文章,那是一篇我在sohu博客上的老文章:
http://williamsong.blog.sohu.com/309919345.html
自从2014年的年中,首次接触到以心率为运动强度衡量手段的概念以来,经过了从开始重视不够,到后来开始尝试和身体力行,不久“心率训练”的理念,就成了我在运动中始终奉行的指南。现在再来读读原来的文章,感觉写这文章时的认识,已经比较到位了。^_^
这可能是最早写心率方面的文章。在随后的2016-2017,运动基本上能够秉持初心,而在再往后的2018-2019,维持得非常不好,这也是促使我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认真恢复到原来的轨道上的原因。
一、当年原文
以下为当年原文,文字不改。因图片不能随文字拷贝过来,故文中所涉及器材如当下还在服役,用同一器材的新拍照片,如器材已经没有的,则用原图。
当年的一条mio fuse使用至今,在已经多了一些其他新出产的设备的前提下,它依然是我冬天作为外出独立心率(让手表戴在袖筒外)的重要伙伴,以及睡眠监测的唯一指定伙伴。不得不说,它的睡眠记录,至今还是我用过的设备中最精确的。
(原文截图)
从去年6月就开始拥有第一只具有心率监测功能的gps跑表,garmin forerunner 15,这是在原来比较入门级的fr10基础上加入了支持心率带功能后的版本,但翻看日记,貌似到12月才开始认真用起来,理由是fr15的同步必须通过电脑连线,不能无线。而即使在入手户外运动旗舰的fenix 2后,运动倒是基本上用fenix2来记录,并且也多有同步到数据库里,但也没有真正按照心率来做,因为心率带比较不习惯,而且也没有认识到通过心率来安排运动强度的意义,直到今年6,7月份,跟我的几个老影友聊起来,他们的成绩那是嘎嘎好,才知道通过有氧跑的积累有多么重要,不能总依赖气喘如牛的蛮干。才下决心从头从maf 180练起。
喜欢跑步的人,多数都遭遇过心率带的问题。跟fenix 2一起配的hrm-run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心率带,(以下图片来自网络),它可以配合garmin 620, fenix 2/3等顶级设备记录跑者的心率(必须的),每一步离地高度,每一脚触地时间,步频等信息,帮助跑者改正姿态。如果用fenix 2配合fr15的原配心率带,就没有这样的数据,同样,用这条专业带子配合fr15这样的低端设备,也无法记录下来离地高度和触底时间这样的专业数据。
这条带子非常软,不会磨破皮啥的,没有明显不适感。此外它还有电力持久(一颗纽扣电池可以用一年还好好的)。但是,胸带的确有它不方便的地方,我自从被小姑娘开玩笑说“宋大哥你这条抹胸有点窄”后,突然不好意思了,而且也在当众系上和除下时明显增加了鬼鬼祟祟的感觉。
正好心率界大腕mio在较早前推出的它家alpha ii中解决了移动中连续监测的腕测技术,还有tomtom牌子的腕测心率跑表,也在我的影友中有人使用,不知道是不是也是用的mio技术,总之,开始琢磨弄一条腕测的带子与现有跑表相连,或者带腕测功能的独立跑表。
一、Garmin 225
garmin 225就是garmin的第一款内置了腕测心率的跑表。它的连续测量心率的技术,嘿嘿,就是来自mio公司。但是garmin 225的前身是低端的220,它就是那类“不具备记录离地高度和触底时间”功能的入门表。但能够抛弃胸带这点,还是令一众跑友对它非常期待,开始都是预约销售的。一直到本周早些时候,因为希望在家人中推广心率跑的缘故,入手了一块,打算给家人用。但因为各种原因,把它退了。其中主要的一条,是我买的这块有点瑕疵(当然应该是个案的),但客观地说,它的做工,跟旗舰的fenix 2有差距。即便如此,应该承认,表是非常好的表,只要你不在乎“离地高度”和“触地时间”那两项----它是有步频的。但225同时也没有vo2max这个指标,我虽然预先知道,也以为可以接受。但当同时觉得做工甚至小处质量有点个案性的瑕疵的时候,我很快倾向于退货。
虽然我碰到了真正属于质量问题的瑕疵,但绝对是个案。无可否认,这是一块非常漂亮的表,而且的确也值得拥有。(以下图片来自网络。我退的与图中同款同色。)
比fr系列先进的是,2系列支持无线同步功能,虽然在我发现那个令我退货的瑕疵之前,我把玩它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我的账户里已经有它同步的记录了,说明还是很好用的。
二、Mio link
在动garmin 225的脑筋之前,我一直用的胸带替代者是Mio link心率带。它是一条单纯的心率带,除了独立测心率,其他动作必须与手机或者跑表联合,所以,也是我认为最值得“非带跑表不可”,或者“非带手机不可”的运动人士拥有。它的运动app叫mio go,我用过还是不错的。最要紧的是,因为它功能单一,所以使用简单。它有一个按钮,真正可以“按下去”的开关,长按2秒开,长按2秒关。用它来配合fenix 2跑步(当然fenix 2还支持跑步外的很多运动项目),即使跑到大汗淋漓,甚至跳绳这种不断会影响到手腕的运动(心率腕带的位置要略高于手腕),测得的数据与胸带也没有什么区别,平均心率更是吻合的。它的好处是简单可靠易用,在app里第一次设置跑者的个人数据,心率带能自动记住你的5个心率分区,并且在跑步时,用一盏小灯闪烁不同的颜色,告诉你现在跑在哪个心率区间----这不正是心率跑的用意所在吗?
mio link的不好地方是,一旦运动结束,戴在手上也几乎没有用处,如果摘下,得找地方摆。当然这是小节,就不动用它但一直戴在手上又咋地?
再重复一遍,如果运动时一定会戴跑表,或者一定会带手机,那么我强烈推荐mio link。现在这条腕带已经落在“运动时一定会带手机”的儿子手里了,希望他运动时也依赖心率来科学锻炼。(以下mio link 图片来自网络)
三、Mio fuse
mio fuse和mio link以及alpha ii的心率测量技术是一样的(garmin 225的心率测量技术也是同一个技术,由mio提供),但是fuse除了可以为外接设备当作心率带用途外,它也可以独立工作和记录。以下mio fuse的图片来自网络。
fuse的做工和包装很漂亮上档次,由于功能多,使用相对复杂,这也是常理。但有几个使用上的事情要明确说一下:
1、第一次我竟然无法启动它:对照说明书,在那个需要touch and hold的位置使劲按,就是没有按出link那种明显有行程的按“下去”的感觉,感觉fuse那个按的地方就是平的,我还在附近位置挨个按,都按不动,也打不开,后来以为没电,就先充电,结果一接上电,就激活了。在说明书中,说启用前要先充电,这句提示,几乎所有电器都这么提示,但即使不充电,开机可以用浮电来开。但这个可爱的fuse,竟然第一次开机就是靠充电来激活的,真是万万没想到。看到我这篇博文的朋友,一定认真记住了,否则你拿到新玩具,死活打不开的心情,真是糟透了,或者暴力按压开关位置,结果损坏。其实你只要先接上电源即可。我也再说一遍,说明书中的A钮的位置是touch and hold,不是press and hold。
2、不能彻底关闭。
之前的link是可以长按关机键来彻底关闭,然后放起来。但fuse是不能彻底关闭的,因为它有两种模式,一是全天监控模式,二是运动模式。如果可以彻底关闭,就不能全天监控了。换言之,它就如同一个普通手环一样(或者一个电子表一样),启动了就一直在那里工作了。如果把其他设备的彻底关闭看作它的最基本状态,那么fuse的最基本状态,就是全天监测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可以进入第二个高一级模式:运动模式。通过长按(应该叫长触)说明书中的a钮,进入心率搜寻状态,心率搜到了,再轻拍一下,会出现一个go的单词,这就是开始记录运动了。这点跟mio go的app里一样的,那里也是显示一个go,就开始运动了。
虽然说明书把“全天候模式”和“运动模式”是并列的,我说是从前者“进入”后者是更高级的模式,因为当你要结束“运动模式”时,手环提示就是exit,是退出到全天候模式。
记得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长触a钮,寻找心率,找到后,显示心率数,你轻触一下,出现go,就是运动了。运动结束后,轻触一下,出现pause字样,然后长触a钮,提示exit?的字样,再轻触一下,确认退出,后面的心率监测灯就关闭了,数据也随之记录下来。
以下是今天早上在天坛的一次对比记录
这是实际慢跑的轨迹,很乖地进行低心率有氧跑。几乎都是人家超过我,我没有超过人的。
每个周末都要这么耐心地跑跑有氧。
上图是garmin fenix 2记录的距离和时间,10.3公里。下图是mio记录的,哈哈。给记录成了12公里。因为它本身是不带gps功能的,所以距离应该是根据身体状况综合推算出来的。如果在外地出差没有带表,用它做个估算也不错,但总归不能依赖。
统计图表做得很漂亮。
fuse会把你“今天”以来所有活动的热量消耗统计出来(分别为本次“运动模式”下的记录和总量---毕竟你还有的时间不是在“运动模式”下的。所以,它这个“全天模式”真的不需要关闭设备,也不能关闭。
除了距离以外,其他诸如心率,卡路里消耗,经过时间等等都是很准的,如果不在月末统计自己的精确跑量,而更多关心自己在有氧状态运动的时间长度和热量消耗的话,fuse完全可以胜任。
由于它有着自家独门的连续心率监测功能,所以我把fuse看作是市场上目前可能最好的手环,但是它的确也贵,将近1300元的价格,与80-90元的普通手环,相差实在太远了。但它的精确度,它的心率功能(甚至可以作为严肃的跑友们的胸部心率带的替代品),又岂是那些百把块的产品可以同日而语的?
目前mio go的app好像只有英文的,要靠它来统计运动的朋友,英文必须要说得过去。
谨以此文与众运动爱好者共享。
==================原文结束==================
二、一点多年使用的体会
1、运动中以心率作为自己训练强度控制和做计划的依据,是毫无疑问最好的方法。对于有志于认真锻炼身体的人,运动表instead of 运动手环,是起码的配备。更严肃一点的运动者,配备独立心率带,是需要的。尤其对于健身撸铁人士,戴手表,戴手环,都可能影响心率的真实表现,胸式心电心率带,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2、这些年新的运动设备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好的生态,与好的设备同样重要。而好的生态,除了有“更精确的记录”外,还要有更靠谱的分析,和更好的社交环境。在同好们中间进行有益的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坦率讲,这方面我们可能受微信朋友圈的使用习惯影响,单纯晒的文化很流行,但心得共享的氛围不是很浓厚。
3、我一直很可惜MIO在民用运动设备上的停滞不前。我对MIO FUSE的使用,几乎没有抱怨,它在运动中的心率监测(对光电来说,谈精确性的前提是在热身完毕以后)的及时反应和精确性,令我满意。而睡眠监测,由于它是手动打开监测和手动关闭监测,因此它比无论是佳明还是polar这些运动品牌,在睡眠方面的监测,都要精确得多得多。我很长时间(包括现在)都在使用它的次日,对照“昨天睡眠醒来的时间点”进行对照,尚没有发现“醒来”和“浅睡”与实际有不相符合之处。在睡眠这方面,它几乎是唯一令我满意的。
可惜,它的数据不能在网上汇总,只能存在手机里,没有GPS不能用于需要记录轨迹的运动,使得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健康”的伙伴。
4、运动固然有竞技的意义,但是这些年下来,发现用好手中设备,以健康为主线,适当追求竞技,可能是普罗大众最好的运动模式。
# 如果您觉得本篇内容引起了您的共鸣,请点个赞或者在下方留言,以便作者了解来访者的阅读爱好,使互动更加有针对性;
# 如果您觉得本篇内容对您有帮助,请转发给您所关爱的人,让更多的人走入健康生活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