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运动,安全的重要性不亚于极寒天气时

“ 在高温下运动,痉挛、热衰竭、中暑,都有可能出现。规避之法,在于顺势,和适度。”

今年最寒冷的那天,是在1月7日。也是N多年来最寒冷的北京地区的气温记录。

那天,没有户外运动,为了纪念,写了一篇《极寒天气,运动安全性比平时更重要》。那天在零下20度以下。

极寒天气,户外运动对人体形成挑战的,首先就是心血管系统。

转眼间,时光翻到了暑天。

最近是不是“XXX年以来最热”,坦率讲,应该不是。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也堪称高温天气,周末两天也将是高温天气。

眼下这个季节,北极大概是比较好的旅游目的地了

每天都想跳到海里去。

我曾经因为上小学前一年,在水里闯了一次大祸,几乎小命送脱,才被不到上学年龄就关进了学校里。随后的学习生涯中,在任何学习阶段,都是年团里最小的三个学生之一,甚至就是最小,没有之一。

但是,骨子里还是喜欢下水!

我甚至希望以后不在了,也不要跟后人争夺宝贵的土地资源,而把我撒到有水的地方去。这点都已经向后人委托停当了。

一、高温下运动对身体的伤害

高温下运动对健康的影响,似乎比寒冷时运动对健康的影响,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大概人当中,对寒冷的感受,层次分得比较多,有的人真的不怕冷——最典型的如冬泳爱好者。所以,冷对运动有影响,其认识统一程度,远不如热对运动有影响的认识来得统一。可见,“不怕冷”的人很多,不怕热,却不那么多。

高温对运动的影响,从医学的角度,可以写成运动专著,这不是咱们研究和可以发言的范围。

比较为大众所熟知的,高温下运动容易引起的伤害有:

1、痉挛。这是由于通过汗液流失大量电解质而导致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汗出太多。

2、热衰竭。运动时,身体产生大量的热,需要被带走,这时候外界不如冬天那样比身体温度低。甚至地面、环境等的温度比身体还高(夏天水泥地50多度很正常),外界不仅不帮人带走热量,反而还加给人热量,这样,需要散去的热量,超过了人能调节的能力,就出现了热衰竭。当热衰竭时,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用一句话概括,汗出不及。

3、中暑。如果说,热衰竭是调节能力应付不了要调节的工作量导致的,那么中暑则是调节机制失灵了导致的。一句话描述,就是,汗不会出。

在户外,有没有中暑,其实自己都能感觉到:在炎热的环境里,忽然感觉不出汗了。但是身体燥热,这时候如果量体温,可能升至41°C以上。特别是“自己感到不出汗了”这一条,我有过切身感受。

中暑很可怕,有可能导致大脑温度调节中心的损害(相当于空调的芯片坏了),严重时,也会导致挂掉。

二、夏天运动也有好处

夏天运动也有好处:

1、肌肉粘性小。俗话说的容易活动开,不大容易导致肌肉类损伤。

2、着装可以更简单。

3、还有一条,有的观点说高温运动可以提升人的有氧适能。(我觉得跑三区长时间,都能出现“增强有氧适能”的效果)。有今天的评价为证:

此外有两条,是对高温下保持运动所带来”好处“的误解,实际上应该被抛弃:

误区其一,认为高温天气出汗多,因此燃脂效率高,减肥快,这个是错误的。出汗时蒸发的是水分,不是脂肪。实际上,燃脂与否,与流出来多少汗没有任何关系。要是脂肪直接变成液体,难道身体里真的像烧烤一样在“吱吱”冒着青烟地烤肉吗?

误区其二,通过“战高温,夺高产”的热情来磨练自己的意志。我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人的确要有吃苦的品质——你每天能坚持运动,已经比一般人够能吃苦的了,实在不应该冒险在可能伤害身体的模式下去磨练所谓的意志。

我历来认为,做事情的合理模式是:在正确认知的前提下,用科学的方法,分步骤达成理性的目标,而不是靠蛮苦,甚至以蛮苦的过程为目的。

佛陀当年在雪山苦修六年以后,始终未能悟道。他发现苦修不是修行之道,才来到恒河边上,洗了个澡,受了牧羊女的食物供奉,然后在菩提树下敷座而坐,静修,而得证无上正等正觉之道的。

发心普渡众生的大觉者尚且认为苦修不是正道,我们普罗大众,保持个健康,有必要上升到“磨练意志”而去“战天斗地”吗?

不好意思,我这有点扯远了。

三、实在要外出跑步,应该有应对措施

现在越来越多的跑者,明白了一个道理:

即使连跑步这样的健身手段,也不是光跑就能提高能力和水平的,需要配以核心和腿部力量的训练。所以,酷暑时节,在家练核心,并不算浪费,相反,这是正经事情。如果实在有“必跑”的习惯,给点建议。

1、晨跑。跟冬天晨跑和夜跑都很寒冷不一样,在北半球,夏天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是下午2-4点,最凉快的是清晨4-6点。所以,能够在早上4、5点钟去跑步的人,就是享受了一天中最凉快的时节。

我国的北方比南方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昼夜温差大。以北京为例,日间最高气温37度,夜间最低温度,也就20来度。而夏天的一天最凉快的时候,是在凌晨到清晨这一段,在日出时间为5点不到的季节,早上5点出门跑步,意味着是在最适合运动的气温下。

这是今天的日出日落时间,5点出门,已经有太阳了,4:30出门,刚刚好。

2、适量补水。因为早晨气温低,事实上属于舒适气温,所以跑步时,我不带水,回来喝。

因为失水比较少,所以,回来也不是一通猛灌。一般我必然会等洗完、刷完牙,才去喝水——我从外面回到家里,一定会漱口或者刷牙后才进水进食,这是疫情培养出来的好习惯。这样一来,喝水就自然被推迟了,不会发生刚运动完,就一通牛饮的现象。一般有三四个不大的杯子,一次喝一杯,大概半斤的样子。

但如果跑超过半马的,如果已经热了,建议还是要带水——事实上,热的天气,建议也别跑那么远了,10公里或者90分钟算了。

像今天早上,本来是一个55分钟的中强度课表,但是天气凉爽,实属难得,因此临时决定在结束阶段的5分钟收尾跑基础上,继续延长了25分钟,变成了常规的80分钟(下图中蓝色画圈的部分,就是课表结束后延申出来的时间)。

因为是中强度,所以,心率最高也就到3区,速度也不快,属于“快乐地跑”。

3、戴帽子或者带手巾。帽子除了遮阳,我觉得主要还是吸汗。如果不喜欢戴帽子,则带条手巾随时擦汗,也是个好措施。有助于降温。

4、预计出汗量大的时候,可以在跑前喝点运动饮料,或者盐水,蜂蜜水。无论是回来后喝水,还是途中带水,建议用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回家来后喝水,尤其防止(甚至禁止)大量喝白开水,那会使电解质缺乏的症状更加明显。如果不喜欢运动饮料,可以喝小杯子盐水,或者蜂蜜水,吃根香蕉——香蕉富含钾,是防止抽筋的神器。

5、夏天着装虽然简单,但同样要透气散热,绝对不要穿棉质的运动衣衫。这点凡是有跑步经验的人,都懂。现在穿着棉质衣服在运动的,大概也不多见了。

6、控制运动量。控制运动量分两个方面:一是时间,具体什么时间合适,因人而异,但是大热天的个人运动,不要超过2小时吧,或者就控制在1小时内。第二个方面,控制强度。这时候,心率2-3区真的是很不错的选择。

7、一旦感觉不妥,立马停止。听从身体的声音。这点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

8、夏天和秋冬天一样,甚至更要提醒,“练后避风如避箭”。冬天时,人本能地能做到练后避风,可是在夏天,贪凉的习性,会使人忽略,一身大汗时,同样经不起风邪侵蚀。

祝大家科学运动,健康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