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正华治疗咳嗽临床经验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咳嗽既是肺系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又是一种独立性的疾患。
《黄帝内经》云:“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辨证施治做了具体的论述,如《伤寒论》治疗伤寒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的小青龙汤,《金匮要略》治表邪夹寒饮咳喘气逆的射干麻黄汤等。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咳嗽分为十类,即风咳、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肺咳、肾咳、胆咳、厥阴咳。金元时期,《儒门事亲》认为外因六气皆可致咳。明代《景岳全书》将咳嗽分外感与内伤两类,认为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犯肺所致,内伤咳嗽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引起。不论邪从外入,或邪自内生,均可致使肺失宣降,而引发咳嗽。
一般而言,外感咳嗽多为新病,属邪实,治以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多为宿病,常反复发作,多属邪实正虚,治当祛邪扶正,标本兼治。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以咳嗽为主症的疾病,皆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颜正华教授推崇《景岳全书》。他对咳嗽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有深刻的认识。认为咳嗽主要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咳嗽可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等。内伤咳嗽又可分痰湿蕴肺、肝火犯肺、肺气亏虚、肺肾阴虚、肾阳不足等,临证主张审因辨证,灵活用药。
分型论治外感咳嗽
风寒咳嗽
风寒咳嗽多以咳嗽痰稀,鼻塞流涕,头疼,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为主症。治以宣肺散风寒。咳吐稀痰者当加燥湿化痰药。
颜正华教授常用杏苏散加减。常用药物:杏仁、苏叶、生甘草、桔梗、前胡、枳壳、法半夏、橘红、茯苓、生姜。
风热咳嗽
风热咳嗽多以咳痰黄稠,口渴咽痛,身热,头疼,恶风,有汗,舌苔薄黄,脉浮数为主症。治以散风热,宣肺。颜正华教授常用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杭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生甘草、芦根;有痰者,常加前胡、瓜蒌皮、浙贝母;发热较重者,常用银翘散加减。
燥热咳嗽
燥热咳嗽以干咳无痰,或痰如线粉,不易咳出,鼻燥咽干,咳甚则胸痛,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为主症。治以清肺润燥。颜正华教授常用桑杏汤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豆豉、杏仁、浙贝母、栀子、沙参、梨皮。燥咳甚者加沙参、麦冬、天花粉;痰多者加浙贝母、瓜蒌。此外,也可以选用清燥救肺汤加减。
外感久咳
颜正华教授临证遇外感咳嗽缠绵不愈者每用止嗽散加减,屡见奇效。
常用药物:荆芥、桔梗、橘红、紫菀、百部、白前。风寒外感者加苏叶、防风;风热外感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久咳不止者加杏仁、大贝母、款冬花;痰多者加半夏、茯苓;肺热者加桑白皮、黄芩、鱼腥草;久咳气虚者酌加党参、白术;阴虚者酌加沙参、麦冬、五味子。
分型论治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
痰湿蕴肺型以咳嗽痰多,痰白而稀,胸脘作闷,苔白厚,脉濡滑为主症。治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颜正华教授常用二陈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常用药物:半夏、橘红、茯苓、甘草、厚朴、杏仁。如兼外感风寒者,常用杏苏散加减;如寒热错杂者,常用止嗽散加减;如痰湿化热,痰火犯肺者,常用清气化痰汤加减。
肝火犯肺
肝火犯肺型以气逆咳嗽,面红喉干,咳引胁痛,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为主症。治以清肺,平肝,降火。颜正华教授常用泻白散加减。
常用药物:桑白皮、地骨皮、生甘草、粳米。如痰中带血,甚至咯血气急,去粳米,加黛蛤散、黄芩、天花粉等。
肺气亏虚
肺气亏虚型以久咳,气短,自汗,脉虚为主症。治以补肺气,止咳喘。颜正华教授常用人参胡桃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或党参)、胡桃肉、炒白术、茯苓、炙甘草、款冬花、百部、陈皮。如肺肾两虚,久咳、气短、乏力、自汗、腰膝酸软者,用补肺汤加减。常用药物: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炙桑白皮,气阴两虚者用生脉饮。
肺肾阴虚
肺肾阴虚型以咳嗽,咽喉干燥或痛,手足烦热,或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治以滋阴,润肺,止咳。颜正华教授常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药物:生地、熟地、麦冬、玄参、百合、生甘草、当归、白芍、川贝母、桔梗等。
肾阳不足
肾阳不足型以咳嗽反复发作、痰涎清稀,头晕心悸,畏寒肢冷,兼小便不利,舌苔白润,脉沉滑为主症。治以温阳散寒,化气行水。颜正华教授常用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常用药物:茯苓、桂枝、白术、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等。
医案举隅
案一
李某,女,36岁。初诊:2009年2月14日。 主诉:咳嗽1个月。现病史:咳嗽1个月,痰多色白质黏,胸闷。平素喜食,食后易胃胀、反酸、打嗝,口腔有异味,口干,大便偏干,2日1行,小便正常,易急躁,易自汗。末次月经:2月12日,色黑,量可。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痰湿阻肺,肝胃失和。治法:理气化痰,和胃通腑。方药:荆芥穗6g,桔梗6g,陈皮10g,杏仁10g,大贝母10g,全瓜蒌30g,决明子30g,香附10g,神曲12g,生麦谷芽各12g,炒枳壳10g,佛手6g,益母草15g,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09年2月21日。药后情绪改善,仍喜食,纳多,咳嗽,胸闷气短,痰多色灰黄,鼻塞涕黄,咽痒痛,左胁下压痛,大便调,小便黄,舌尖红,脉细滑。 方药:荆芥穗6g,金银花15g,黄芩10g,鱼腥草(后下)30g,桔梗6g,生甘草5g,杏仁10g,大贝母10g,瓜蒌皮12g,陈皮10g,郁金12g,枳壳10g,款冬花10g,竹茹6g。14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2009年3月14日。咳嗽痰多,色白易咳,易怒,咽痒,大便时溏,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滑。 方药:荆芥6g,鱼腥草(后下)30g,桔梗6g,生甘草6g,款冬花10g,百部10g,白前10g,陈皮10g,茯苓30g,生薏苡仁30g,香附10g,益母草20g。14剂,水煎服,日1 剂。四诊:2009年3月28 日。咳嗽胸闷减轻,咽痒红,二便调。末次月经:3月26日。舌红苔薄白,脉细滑。上方去香附、益母草。待月经完,加大贝母10g,金银花12g,连翘 10g。继服10剂,诸症均释。
按
本案患者平素喜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运失健,致痰湿内生,上渍于肺,则咳嗽痰多。痰阻气机,胃失和降,故见胃胀、反酸、打嗝、口腔有异味等。
颜老抓住病机之关键,选用桔梗、陈皮、杏仁、大贝母、全瓜蒌以理气化痰。加少许荆芥穗以疏散外邪。针对患者易急躁,又正值经期,故在方中加用佛手、香附、益母草以理气活血调经。用神曲、生麦谷芽、炒枳壳以消食和胃,决明子一药专为便干而设。
二诊时患者仍咳嗽,但为黄痰,提示已化热,且出现鼻塞涕黄,咽痒痛,故在一诊处方的基础上加用金银花、黄芩、鱼腥草、竹茹以疏散、清热,加用款冬花以增强止咳化痰之力。随后在三诊、四诊中根据病情变化,灵活加减药物,最终使疾病痊愈。
案二
邱某,女,31岁。初诊:1998年7月19日。 主诉:咳嗽3个月余,加剧1周。现病史:3个月前感冒,反复发作,伴咳嗽。近日咳嗽加剧,胸闷痛,痰黄量多,牙龈肿痛,发热,体温37.5℃ ,微恶寒,口干喜饮,纳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脉细滑。胸部Χ线检查示:肺纹理增粗。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辨证:风热袭肺,痰热内蕴。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止咳。方药:荆芥6g,金银花12g,连翘10g,杏仁10g,浙贝母10g,生甘草5g,百部10g,白前10g,郁金12g,鱼腥草(后下)30g。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1998年7月25日。服药4剂后,咳嗽等诸症平息。效不更方,在前方的基础上略施调整。 方药:荆芥5g,金银花12g,连翘10g,杏仁10g,浙贝母10g,桔梗5g,生甘草5g,陈皮6g,黄芩10g。7剂,水煎服,日1剂。 随访知,继服7剂,病痊愈,半年咳嗽未见复发。
按
颜正华教授认为,本案患者虽咳嗽3个月余,然发热、恶寒之症犹在,说明表邪尚未祛除,仍在肺卫作祟,故施以疏风清热、化痰止咳之法,以止嗽散合银翘散加减施治。
方中百部为君,味苦,入肺经,性温而不热,润而不寒,对于新久咳嗽均可使用。桔梗味苦辛,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长于降气化痰;杏仁亦为降气止咳之佳品。三者协同,宣降相成,为臣药,以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除在表之余邪,为佐药。甘草既有利咽止咳之功,又有调和诸药之能,为佐使之品。
颜正华教授详知本案患者有牙龈肿痛、痰黄、舌红、苔黄等热象,故而施以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大贝母清热化痰。纵观三诊处方,升降兼备,清散同施,于看似简凡配伍之间,尽显颜正华教授用药之精妙。
案三
方某,女,56岁,初诊:2008年8月8日。
主诉:咳嗽痰多20年。现病史:咳嗽痰多20年。常年大便不成形,排便不畅,1日2~3次,现腰酸背痛,乏力,足跟痛,关节痛,腹胀,鼻干,两目干涩,纳可,眠可,易上火,舌下青紫,舌暗苔薄黄,脉弦滑。 辨证:痰浊阻肺,脾肾两虚。治法:止咳化痰,补脾益气,强筋健骨。方药:杏仁10g,薏苡仁30g,大贝母10g,化橘红10g,百部10g,白前10g,生甘草5g,炒枳壳10g,炒白术12g,茯苓30g,黄芩6g,枇杷叶(去毛)10g,桑枝10g,桑寄生15g,川断15g。14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08年10月18日。药后诸症减轻,效不更方,继服14剂。 三诊:2008年12月6日。现大便成形,每日1次。仍有咳嗽,但痰量减少。于半个月前又感冒,咽红,鼻干,低热,自汗出,舌暗红,苔薄白。 方药:金银花12g,连翘10g,桔梗6g,生甘草5g,大贝母10g,化橘红10g,百部10g,白前10g,制僵蚕10g,炒枳壳10g,炒白术12g,茯苓30g,黄芩6g,生薏苡仁30g,竹茹10g。7剂,水煎服,日1剂。 患者服药后随访,感冒痊愈,其他症状亦明显改善。
按
脾为肺之母,患者咳嗽痰多20年,肺病日久,累及母脏,出现乏力、大便不成形等脾虚之象,久病必穷及肾,肾主骨,则见腰酸背痛、足跟痛等症。 故本案辨为痰浊阻肺,脾肾两虚。颜振华教授综合病情全面考虑,选用了三组药物:用杏仁、大贝母、化橘红、百部、白前、生甘草、枇杷叶止咳化痰;用生甘草、炒枳壳、炒白术、茯苓、薏苡仁理气健脾,其中茯苓、薏苡仁兼能利湿以减少痰湿的生成;用桑枝、桑寄生、川断补肾强骨,通络止痛。药证相合,诸症减轻。
二诊时,针对感冒,用金银花、连翘、制僵蚕以散风,解毒,如此随证灵活选药,终使宿疾得以显著改善。
如何治疗感冒?
治验思想简介
1.风寒感冒型
风寒感冒以恶寒、发热、头痛、四肢酸痛、鼻寒、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为主症。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颜教授常用方药为荆防败毒散,即荆芥6g,防风6g,羌活6g,独活6g,柴胡10g,前胡10g,川芎10g,枳壳10g,桔梗10g,甘草5g,茯苓15g。
体质虚弱者加人参6g,或党参10g,生姜2片,水煎服,每日1剂。而对风寒感冒轻证兼气滞胸脘不舒者,颜教授则用香苏散加味,即紫苏叶10g,生香附10g,陈皮10g,荆芥10g,防风10g,川芎10g,蔓荆子12g,秦艽1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3-5剂。
2.风热感冒型
风热感冒以发热、头痛且胀、喉部焮红作痛,痰黄,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脉浮数为主症。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颜教授常用方药为银翘散,即金银花15g,连翘10g,荆芥10g,薄荷(后下)6g,牛蒡子10g,桔梗10g,生甘草5g,竹叶6g,豆豉12g,芦根30g。如遇发热较重者,颜教授则常加板蓝根30g,贯众12g,水煎服,每日1剂。如遇高热烦渴明显者,颜教授喜加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2g。
3.挟湿型
挟湿型感冒多由脾胃不健,内湿壅盛,又感雨露之邪引起。如湿从外受,病在于表,其症为恶寒、身热、头胀如裹、骨节疼痛、沉重;如脾胃有湿,复感风寒,其症为恶寒、身热、胸闷、呕恶、纳呆、苔腻等。风湿外袭者,治以发汗散风湿。颜教授常用方药为羌活胜湿汤,即羌活10g,独活10g,蔓荆子12g,川芎10g,防风10g,藁本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此外,亦有外感风寒、内有湿邪者,则当治以外散风寒、内化里湿。颜教授常用方药为藿香正气散,即藿香10g,苏叶10g,白芷6g,白术10g(亦可用苍术),厚朴6g,陈皮10g,半夏曲10g,茯苓10g,炙甘草5g,桔梗5g。生姜3片,红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
4.挟暑型
挟暑型感冒多以身热有汗,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为主症。治以解表清暑,芳香化湿。颜教授常用方药为新加香薷饮,即香薷10g,厚朴10g,扁豆花10g,金银花12g,连翘10g。亦可加佩兰10g,藿香10g,滑石15g,生甘草3g,以增强芳香化湿,解表清暑之功。水煎服,每日1剂。
典型医案举隅
医案1:患者某,男,5岁。初诊时间:1998年3月26日。患者家长诉,患儿体弱,感冒发热持续2月余。刻下发热,体温38.5℃,咽部红肿疼痛,颈部淋巴结肿大,尿黄便干,舌红根苔黄腻,脉细滑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6.8×109/L,中性粒细胞76%,淋巴细胞24%。听诊: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西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颜教授辨证此案为风热客表犯肺,热毒蕴结咽喉。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散结。具体处方如下:荆芥穗5g,金银花10g,连翘10g,桔梗5g,甘草3g,牛蒡子8g,青蒿10g,白薇10g,赤芍8g,夏枯草10g,滑石(包)10g,通草6g。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二诊1998年3月30日。患者体温复常,颈部咽部肿痛大减,惟仍咳嗽,鼻流黄涕。颜教授认为此系热毒渐解,余邪未清,仍居上焦之象。治以解表清里、化痰止咳。具体处方如下:荆芥穗5g,金银花10g,连翘6g,杏仁5g,桔梗3g,生甘草3g,浙贝母6g,鱼腥草(后下)10g,冬瓜仁15g,紫菀6g,百部6g,白前6g。4剂,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服上药4剂后,感冒诸症皆释。
按语:颜教授认为,本案系风热客于肺卫,热毒蕴结咽喉,故证见发热,咽部红肿疼痛,颈淋巴结肿大。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散结,故用银翘散加减。初诊方中荆芥、金银花、连翘、桔梗、生甘草、牛蒡子共奏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青蒿、白薇以退热降温为用;赤芍、夏枯草功善散结;滑石、通草清利小便。药后效显,患者热退,咽喉肿痛渐消。二诊时,患者体温复常,颈部咽部肿痛大减,故颜教授去退热之青蒿、白薇,散结消肿之牛蒡子、赤芍、夏枯草,清利小便之滑石、通草;针对患者仍见咳嗽,鼻流黄涕,颜教授于方中选加杏仁、浙贝母、紫菀、百部、白前、冬瓜仁、鱼腥草以增清肺止咳化痰之功。纵观此案,颜教授临证变通,组方有据,药证相当,故能速效。
医案2:患者某,男,16岁,学生。初诊时间:1999年8月22日。患者首发日期暑假因感冒发热,入当地医院输液,但发热持续加重,遂转入北京某医院,然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连日发热38-39℃之间,时轻时重。初始怀疑“胆囊炎”,后排除。后又因患者有时小腹痛,怀疑“慢性阑尾炎”,经手术切除阑尾,仍发热如初。遂来颜教授处就诊。初诊,患者发热仍近39℃,除有恶心外,余无不适。脉细滑数,苔质红,苔薄黄,根部略厚。颜教授辨证此案为暑热之邪郁于气分,兼及营分。治以清解暑热。具体处方如下:清豆卷12g,银花15g,连翘10g,青蒿10g,白薇12g,牡丹皮10g,清半夏10g,黄芩10g,茯苓30g,滑石15g,通草6g。3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3剂后,患者发热减,效不更方,原方再服3剂,热尽退。后以益气养阴,清理余热之法以收全功。
按语:本例感冒发热,病程长达近一暑假。西医各项检查均正常。中医辨证:脉数舌红,舌苔薄黄,根部略厚,为暑热之邪郁于气分,兼及营分,舌苔薄黄,根部略厚,又兼湿热内蕴之象。故颜教授用清豆卷清解暑热;用银花、连翘清透气分及营分之热;青蒿、白薇、牡丹皮泄营分之热;半夏、茯苓化湿和胃;茯苓清湿热;滑石、通草清利小便,使湿热从小便出。上药合用,共奏清解暑热之功。全方辨证、立法、用药准确精湛,故收奇效。
医案3:患者某,男,77岁,退休工人,初诊时间:2008年3月29日。患者诉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头痛半月余。刻下恶寒,头痛,鼻塞、流黄浊涕,干咳,偶有黄痰、但不易咳出,夜间喘憋,气粗,口干咽痛,劳累后汗出着风易感,便干,三四日一行,纳差,眠安。舌红苔微黄腻,脉浮滑。颜教授辨证此案为风热犯肺。治以辛凉解表,清肺透邪。具体处方:荆芥穗10g,桔梗6g,前胡6g,杏仁10g,苏子6g,紫菀12g,陈皮10g,冬瓜仁30g,全瓜蒌30g,决明子30g,连翘10g,款冬花10g,枳壳10g,杭白菊10g,生甘草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服上药7剂后,感冒症状基本消失,又继服5剂后痊愈。
按语:本案证属风热犯肺,痰热内蕴。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风热灼液为痰,故痰色黄难咳。鼻为肺窍,肺气失宣,且津液为风热所熏灼,故鼻塞流黄浊涕。风热上犯头咽,灼伤津液,则头痛、口干、咽痛。颜教授在诊治此案时以“辛凉解表,清肺透邪”的银翘散为基本方。方中荆芥、菊花、连翘发散风热;桔梗、杏仁一升一降,宣肃肺气,和谐有序;前胡、苏子、紫菀、陈皮、款冬花止咳化痰;全瓜蒌、冬瓜仁、决明子润肠通便。纵观全方,诸药配伍精巧,组方灵活有序,共奏疏风解表,止咳化痰之效。患者在连服了7剂之后症状大为改善,后又继服5剂则完全病愈。
反酸治验三法
一、疾病概述
反酸是吞酸和吐酸的总称。凡酸水由胃中上泛,若随即咽下者,称为吞酸;不咽下而吐出者,则称吐酸。
一般地说,反酸是泛吐酸水的症状,常与胃痛兼见,但亦可单独出现。常见于西医的消化性溃疡病、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等。
中医对反酸的认识由来已久。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噫醋候》中有:“噫醋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吐酸》中认为反酸是由热邪落于胃经而导致的,云:“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如饮食热则易于酸矣,……。”又云:“酒之味苦而性热,……烦渴呕吐,皆热证也,其必吐酸,为热明矣。”朱丹溪《丹溪心法·吞酸》“附录”一节中对反酸的发病原因做了精辟的阐释,云:“吐酸……,平时津液,随上升之气,郁积而久,湿中生热,故以火化,遂作酸味,非热而何?其有郁积之久,不能自涌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风寒则内热愈郁,而酸吐刺心,肌表温暖,腠理开发,或得香热汤丸,津液得行,亦可暂解,非寒而何?……”。明·秦景明《病因脉治·外感吐酸水·内伤吐酸水》中则认为反酸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云:“呕吐酸水之因,平时郁结,水饮不化,外被风寒所束,上升之气,郁而成积,积之既久,湿能生热,湿甚木荣,肝气太盛,遂成木火之化,停积于胃,遂成酸水浸淫之患矣。”
总之,反酸的发生与饮食、情志等因素有关。如情志不畅,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以致胃气上逆。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失和降,气机阻滞亦可致呃逆反酸。
二、治法概述
1.热证
以吞酸时作,嗳腐气秽,胃脘闷胀,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咽干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为主症。
治以清肝泄火,和胃降逆。常用方剂为左金丸加味。为增加和胃制酸作用,可酌加乌贼骨、瓦楞子。兼食滞,加鸡内金、谷芽、麦芽、山楂等。
2.寒证
以吐酸时作,嗳气酸腐,胸脘胀闷,喜吐涎沫,饮食喜热,四肢不温,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以温中散寒,和胃制酸。常用方剂为香砂六君子汤加吴茱萸为主方。如脾虚不运,湿浊留恋中焦,舌苔白腻不化者,可加藿香、佩兰、苍术、厚朴以化湿醒脾。
颜正华教授强调反酸一病多由肝胃不和诱发,并认为疏肝当与通腑、活血等法并用方可收佳效。他临证治疗反酸一病常根据病证具体情况采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即疏肝和胃法、通腑降胃法和活血治胃法。
三、治验三法
1.疏肝和胃法
反酸所见之胃脘、胸骨后烧灼样疼痛、胀闷不适,常见诱因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逆犯胃。肝主疏泄,以条达为顺,胃主受纳,以通降为和,脾升胃降,肝气条畅, 乃相因相用。肝胃一荣俱荣,一伤俱伤,生理上互相促进,病理则互相影响。
颜教授临床将肝胃失和归纳为三种原因:
一是多数患者先有精神刺激,脘腹不适随即出现。即情志不遂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致脾胃升降失调,出现“木不疏土”。症见脘腹胀痛、烧心、纳差、呃逆。
二是肝气横逆,脾胃失和,浊气上逆,即“木横克土”。症见脘腹胀痛窜及胁肋、反酸、呕逆、嗳腐。
三是饮食失节,脾胃失健,升降失枢致肝失条达,即“土壅木郁”或“土虚木贼”。症见食少纳呆,胃脘隐痛、胀闷,泛酸,呕恶。
因此,反酸的主要病机不外肝胃失和。治疗关键是肝胃同治,各有所重。
颜教授擅用理气疏肝、通降和胃,肝胃同调法。选择药物忌刚宜柔、升降相因,药性以轻灵、流通见长。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柴胡、香附、川楝子、佛手、香橼疏肝解郁,条达肝木;以陈皮、木香、赭石、旋覆花、甘松、绿萼梅、谷芽、麦芽、枳壳降胃逆、通腑气、调脾胃;重用白芍15~30g配甘草,缓肝急,柔胃阴,与理气药相辅相成,缓解肝胃上冲之逆气。此外,可据症调整左金丸之黄连、吴茱萸比例,有效抑制反流。如肝郁化火用黄连、吴茱萸6:1,寒邪盛则1:6,寒热不明显3:3。或以黄连炒吴茱萸,也可用海螵蛸、煅瓦楞子以加强制酸效果。
2.通腑降胃法
颜教授认为反酸现象是胃气夹肝胆浊气上逆所致。胃乃六腑之一,胃气上逆不仅与肝郁密切相关,与腑中浊气不降亦相关。
腑气相通,以降为和,通肠腑降胃气,事半功倍。治宜舒畅肝气,通降腑气。腑气通则胃气降,胃浊降则脾气升,中焦枢转得利,肝胃协调,诸症则消。反之,则影响脾脏升清,且横窜致肝失疏泄。凡肝胃不和、脾胃不和或胆胃不和,均应在疏肝调气中辅以通腑降浊,使中焦气机顺畅,还胃受纳之功。
颜教授治疗反酸伴有便秘者,常用瓜蒌、决明子、当归、郁李仁、枳实、槟榔、大黄、生首乌等,不囿于攻下或润下,辨证灵活,驱浊外出。
3.活血治胃法
颜教授临证善于观察患者气血,他认为反酸一病的治疗效果与气血运行通畅与否直接相关,只注重理气而失察脉络血行,则会延缓病情恢复。
反酸患者病程日久,久病入络,气血失和,瘀血阻滞;又因肝气郁结,气滞血停,血瘀胃络,气血相因相果,使病症加重难愈。临床常见患者胃脘痛持久、顽固,入夜尤甚,均为气滞血瘀所致。
理气勿忘活血,治胃勿忘活血。常配川芎、赤芍、白芍、丹参、延胡索、失笑散、当归、大黄、乳香、没药等,根据瘀血之轻重选用药物。
四、典型病案
医案一
李某,女,60岁,退休干部。
初诊时间:1996年11月18日。
主诉:反酸5年。
现病史:因家中发生变故,近1月来病情加重。胸骨后烧灼感
及疼痛反复发作,食后加重,入夜尤甚,拒按,伴剑突下胀闷,嗳气,泛酸,口干,不欲食,大便不成形,每天1次,体瘦,面色萎黄,乏力,懒言,舌淡、苔白,脉沉弦。西医诊断为反流性食道炎。
辨证:肝胃气滞,瘀血阻络,脾胃失健。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活血。
处方:香附10g,枳壳10g,陈皮10g,焦三仙10g,赤芍10g,丹参10g,醋延胡索10g,白芍20g,当归各20g,太子参30g,黄连1.5g,吴茱萸5g,炙甘草6g。7剂,每天一剂,水煎服。
二诊时间:1996年11月25日。
患者服药后,烧灼感及疼痛、胀满减轻,仍神疲乏力,时有打呃、嗳气。治以活血益气,健脾养胃为法。原方去当归、焦三仙、赤芍、白芍、炙甘草,加白术20g,砂仁(后下)5g,旋覆花(包)10g。调理半月,诸症悉除。
按语:本案证属肝胃气滞,瘀血阻络,且患者疼痛感较重,故颜教授治以疏肝和胃,理气活血。方中香附,枳壳,陈皮为疏肝理气之品,三者合用共奏和胃之功;赤芍,丹参,延胡索为活血化瘀止痛之品,三药配伍以达活血祛瘀之效;白芍,当归,太子参为补气养血佳品,针对患者体瘦,面色萎黄,乏力,懒言等虚症而用;黄连,吴茱萸则为制酸名方左金丸中之固定配伍,然考虑患者具体病症特点,黄连和吴茱萸用量较左金丸原方有较大变动。
纵观全方,攻补兼具,动静相宜,疏肝活血之中亦有补养之意。二诊时,针对患者打呃、嗳气之症较显,酌加旋覆花,砂仁以行气降逆,气逆得止则反酸自消。
医案二
赵某,女,37 岁,中学教师。
初诊时间:2002年1月20日。
主诉:反酸、胀气、烧心1年,加重3月。
现病史:现感脘腹胀满牵及两胁,剑突下及胸骨后灼痛,食后尤甚,自觉时常有食物酸水上冲至咽喉,遇情绪波动时加重,伴纳差、心烦、口干苦、疲乏、睡眠差、舌红、苔白、脉弦滑。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诊为反流性胃炎-食道炎。月经周期正常,色、质无异常,二便调。
辨证:肝胃失和。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
处方:柴胡10g,香附10g,焦三仙10g,苏梗10g,陈皮10g,炒白芍18g,炙甘草6g,枳壳12g,黄连4g,吴茱萸2g。7剂,每天一剂,水煎服。嘱患者忌食生冷、油腻及甘酸之品。
二诊时间:2002年1月27日。
患者服药后胃脘及胸骨后胀痛明显减轻,口苦减,纳食好转,仍有反酸烧心、口干等。守方加海螵蛸20g,改黄连5g,吴茱萸1.5g,以防气郁化热及加强制酸之功。
三诊时间:2002年2月10日。
患者服药后反酸等症明显减轻,依效不更方原则继服10剂,诸症大减,唯乏力、精力不支,以参苓白术散善后而安,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脘腹胀满牵及两胁,且病情遇情绪波动时加重,表明证属肝郁不舒,气滞扰胃。故治疗时方中多用柴胡,香附,苏梗,陈皮,枳壳等疏肝理气之品,并辅以芍药甘草汤,增强柔肝止痛作用,辅以左金丸以求制酸止呕。二诊时,针对患者反酸烧心感明显,颜教授加用海螵蛸以增强制酸止痛之效用,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纵观两诊处方,均精巧合法,简练精致,于平淡之中显奇效,实乃大师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