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绪引导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教养技巧可以提升孩子“由内而外”的自控力。孩子是否能学会掌控自己的冲动情绪和行为,关键看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们。
父母如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制止孩子的冲动情绪和行为,只会让孩子恐惧、焦虑和紧张,根本无法帮助孩子发展理性思考能力、培养情绪自控力。
孩子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导致情绪冲动,如玩具掉了一个零件、游乐场的滑梯被别的小朋友抢占、自己捏的泥人掉了一只胳膊,都可能发脾气甚至哭闹不止,怎么哄劝都不好,很令父母头痛。面对孩子强烈的情绪冲动,有的父母会认为孩子是故意的,都是孩子的错,绝不能让他得逞,因此常用立刻叫停、忽视不管、不停说教、进行心理控制等应对方法,甚至采用打骂的方式来强势制止。
其实,父母采用暴力管教方式制止孩子冲动的情绪和行为,用打骂来让孩子听话,与训练动物没有什么区别。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最多只能让孩子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而快速停止哭闹,同时感到担心、恐惧、委屈、痛苦,却不能培养孩子的理性,不能让他从内心接纳自己的情绪,不能培养孩子“由内而外”的自控力。
事实上,由于负责控制情绪和行为冲动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层还没有发育成熟,孩子很难安抚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关于儿童大脑的科学实验证明,让孩子感到恐惧、担心和痛苦的家庭教养方式,如吼叫、恐吓、威胁、打骂等,只会让孩子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层受到抑制,处于工作停滞状态,无法获得有效的刺激和锻炼。这就意味着,任何形式的言语和行为暴力,只会激活负责愤怒、防御和攻击的下层大脑,同时让负责理性思考与控制冲动情绪和行为的上层大脑“停止营业”。
父母如采用接纳、理解、支持、关爱、尊重、共情、情绪引导、鼓励、正确表扬等方式,能够有效刺激、训练和激活孩子的大脑前额叶脑区,促进大脑建立新的神经通路,增加神经元之间更多连结,从而提高孩子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
心理学家提出一种有助于提升孩子“由内而外”自控力的平和教养法,即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冲动情绪和问题行为时,要时刻保持平和与冷静,采用情绪引导的方式,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用强烈的情绪对待孩子。“平和”不是保持沉默,而是尽可能少用说教和讲道理的方式,尽可能压低声音保持冷静,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
情绪引导,即父母通过共情的方式,感受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的情绪逐渐冷静下来。情绪引导是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行为、处理强烈情绪感受的有效工具,能教会孩子掌握一种“情绪语言”,学会用“情绪语言”来表达和接纳自己的感受。当父母用心倾听并试图理解、接纳孩子的感受、体验时,情绪引导就开始了。
安宁和沉静的状态,能帮助父母把控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语言和行为,使其能够站在自身之外觉察情绪而不被情绪所左右。父母尽量不要用发脾气、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让孩子与自己达成一致,此种方式既影响和破坏亲子关系,又没有给孩子做好的榜样。
情绪引导会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连结,让亲子之间建立更亲近和信任的关系。父母首先要做到自我克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孩子才能学会自我控制。
比如孩子很想看动画片,此时他被下层大脑的冲动包围着,妈妈可以采用共情的方式对他说:“我知道你很想看动画片,如果不让你看,你会感到很难过。”“我知道,如果我很想要什么东西却得不到,我也会像你一样很不高兴。”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他的感受和体验是被理解的。共情能够与孩子产生情感的共鸣和连结,让孩子的下层大脑得到安抚,逐渐平息,同时逐渐激活其上层理性的大脑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从而帮助平复孩子的冲动情绪。 做好情绪引导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的情绪冲动忍不住要火冒三丈时,父母可以这样做:控制自己的身体反应,不要出现冲动行为;停顿一下,在头脑中想一想再回应;自我觉察,反问自己“这是我自身的问题吗”“既然不是,我为什么要火冒三丈”;暂时离开一会儿,让自己冷静、平和下来;练习正念,不去评判孩子的好坏;下定决心不发脾气或者回击孩子,不要因为孩子让你心烦意乱而责怪他;保持放松,坚持已经确定的正确想法。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有意识地调控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理性的积极心态面对孩子的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采用“由外而内”的情绪引导法,帮助孩子发展“由内而外”的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