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来了!石屏这十大学神祝你金榜题名,鱼跃龙门!
高考再临,江湖上又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在这为期两天的四场考试中,新一批考生们将与它展开不响铃不罢休的残酷撕逼。
在所有考生中,只有那些真正的学神,才可以在分数榜上傲视群雄。
其中身处巅峰的MVP就是——
各省高考状元。
每年高考放榜那几天,都是他们牛X闪闪放光芒的时刻。
但其实,相比于今天各省都有的“状元”,古代科举中的学神们才真正是考生中的王者。
作为云南科举考试的头号玩家——石屏人,有云南唯一一位状元、15位翰林、77位进士、667位举人,可谓是文风昌盛!
在高考到来之前,我们来盘点一波石屏学神,
以护佑我石屏学子高考成功!
Top1.全国唯一的经济特科状元
——袁嘉榖
▲袁嘉榖 照片
袁嘉榖(1872-1937)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即经济特科状元)。云南一代名儒、国学大师、诗人、书法家,光绪皇帝称之为“无双国士”。是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教授”。
袁嘉榖先后担任翰林院编修、各省乡试试卷官、云南留日学生监督、国史馆协修、学部编译图书局局长、浙江提学使和布政使等职。辛亥革命后回到云南,任国会议员、省政府高级顾问、参议、省图书馆馆长、云南大学首席教授等。
他首倡保护敦煌文物、统编我国第一部中小学现代教材、将“日曜”改为“星期”;保护进步人士、抢救杭州“文澜阁”和“四库全书”;兴办教育,使浙江当时的新式学校达到四千多所;创办报纸、整理典籍、力荐留美学生、创办石屏图书馆和公米店、女子学堂;促进浙江图书馆与云南图书馆的交流、订正郑和籍属。
作为著名国学家,他在史学、经学、文学等方面造诣颇深,留下力作400多卷;作为诗人,挥洒爱国爱乡之诗作800余首;作为书法家,所创作“袁体”在翰墨之林中博采众长,独树一帜;作为“状元教授”,他乐于耕耘,桃李众多。
袁嘉榖先生之满腹经纶、缱绻乡情,为民之公仆,为人之师表,为世之先驱,以天下之至诚、立天下之大本的精神永远存留于学子心中,勉励学子们奋勇而前。
先生一生忧国忧民,爱国之情晚年益炽。1937年12月,正值日寇全面侵华之际,辗转于病榻之上的先生仍系念祖国安危,病中起草《责倭寇》一文,声讨日寇暴行,然未得完成,就溘然长逝。
Top2.二次翰林——张汉
▲张汉 画像
张汉(1680-1759),字月槎,号莪思,晚号蛰存,石屏张本寨人,后移居石屏城内。张出身书香世家,从小刻苦攻读,博览群书,诗词歌赋无所不通,能诗能文,才华横溢。其祖父张一甲是明末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年)科二甲进士;父亲张景宿是举人。张月槎天资聪颖,又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张月槎在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举,五十二年恩科取进士,殿试后,授翰林院庶吉士,升检讨,出任河南府知府,官居正五品。
在云南的科举考试中,有一位曾经两次考入翰林院的进士,这个人就是清朝临安府石屏州的张汉。翰林是我国古代的官名。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张汉两次入选翰林,实属不易。
张汉不仅是一位文化名人,还是位敢于为民请命的清官。他居官清廉平恕,秉性正直无邪,以直书直谏著称。在河南,为破“匿灾案”,他就敢于直书直谏。张月槎到河南上任,得悉自上年来荒旱实情。查明各州、县因灾也曾向巡抚雅某禀报,请求上奏朝廷,给予赈灾。而巡抚匿灾不报,反以假惺惺面目,令州、言设法捐廉俸赈济灾民。受灾面广,历时又长,州、县官员薪杯水车薪,实难补数。因河南荒早越来越凶,卖儿卖女者众,克成人市。黎民百姓难如此,而巡抚雅某反报岁丰民安,欺张月槎查明种种真情,为民请命然上流(请河南荒早疏》。疏中直言抚雅某匿灾不报,对民生疾苦置若同闻:并弹劲贪官等劣迹。不料,张汉所上奏疏被当道从中扣压,河南灾民无法获数,张汉亦因直道难容,被权解组归乡。
乾隆二年(1737年),朝廷开博学鸿安同科,收揽人才。张被召试策论,以“诗精详”为御定二等第三名,第二次入翰林院,复授检讨,迁任山东道御使。张巡察各地,为民请命,有《请疏通江汉水利以济生民疏》等奏。这些奏章被当时及后来的史志编撰者所重视。云南赵州师荔扉收入《滇系)艺文代此外,张月槎还有《西五县纪行》文,结合所到之处,对杜甫诗《石壕吏》写作地点,对韩愈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等作了详恰考证;又有《嵩阳书院敬思碑记》写河南登封太室山麓嵩阳书院的建置、历史及登封人才名士,反映教育出英才,文风兴盛,人才辈出,也足见张汉学识广博,贯古通今。张人品端醇,清介廉洁。他在京为官,自题“留视堂”,意取衣冠尽典唯留观传家。他儿子致书于京,言家中清苦,他复函说尔之所苦,吾之乐电,以“良药口利于病”训子。晚年退官林下。居乡吟咏无纸,取谏稿之旧题茶,民间有“月槎”清节传说。他平生于石屏秀山寺院写:嗜茶无资,以夫人物织之余资购。
张汉的才华,滇省内外享有盛名。至咸丰元年(1851年)两湖总督吴文熔为石屏玉屏书院题联时,在联序中说:“临安山水人物甲于通省,而石屏尤为临安之冠。乾隆丙辰,举翰林而入鸿博者,滇南惟张月槎一人,即州人也。”督学杨世谷也题联说:“宝秀环开,知此地素称材薮;菁莪再造,愿诸生共行薪传“。张还精于书法,为著名书家之一。原北京云南会馆书有“留砚堂”匾联,他的墨迹被地方和民间视为珍品收藏。
Top3.治绩卓异的御史——“许白糖”
▲许鎡 画像
许镃[zī](1530—1602),字国器,之所以大家都叫他“许白糖”是因为他号白塘,人称白塘先生。因他的故事口口相传,乡民多不识字,所以大家误认为他叫做许白糖。许鎡在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乡试中解元(即乡试第一名),次年科进上,授浙江嘉善县知县。任中(1565~1568)以清廉节用严于己。以“治绩卓异”入选御史。
提起“许白糖”,滇南一带老幼皆知,尤其是我们石屏人,几乎每个人都听过“许白糖”的故事。“许白糖吃鸡剥皮,拿人当马骑”、“许白糖罚背磨”、“许白糖吃*”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童年,仿佛“许白糖”已经成为了“diǎo sī”的代名词,但是历史上真正的“许白糖”又是什样子呢?是不是真的如传说中一样顽劣有趣,喜欢恶作剧呢?
许鎡高中进士,授浙江嘉善县令。他在考中进士后见到同榜不少人向他人借银两,准备上任后还债。他就说:刚入仕向人借款的,等到一做官,一定是从百姓身上刮来赏还,我不愿这样做。到任后平时穿布衣,吃蔬食过日子,“务祟节俭”,出外从不带厨子,晚上回到衙门中,不点公家蜡烛,将衙门内的空地种菜自给。等到奉命去京都考绩,连川旅费还要筹措告贷。
《石屏县志》杂记中,有《许白塘清操》的记载,引用浙江张大复的话说:“许镃以进士令嘉善,刚介廉直,多惠爱。岁大饥,囊空不能觅肩舆,竟跨驴而去;至邸中,杜门待命,与人绝交无涉。在嘉善历三年,唯知约己爱民,弗习交广廷誉。” 因许镃在嘉善“治绩卓异”升为贵州道御史。隆庆末年(1572年)御史詹仰庇奉旨巡视监局库藏,上奏内官贪赃枉法,不合皇上之意,竟遭到廷杖,被罢黜为民。当时,詹御史几乎被打得昏死,朝堂之上竟无一人敢为其求情。只有许镃上前扶躯大哭。此举得到大司马杨虞坡所称赞,京师纷颂:“詹御史千言,不如许御史一哭。”然而此举却得罪权臣,许镃被贬为江西副宪。在江西任中又顶撞上官,累遭小人妒忌。他为官刚正不阿,看不惯官场上的腐败,深感直道难容,自认“于布衣之荣足以”。于是辞官回蔡营村隐居。
Top4.开风翰林——许贺来
▲许贺来 画像
许贺来(1656~1725年),字燕公,号秀山,汉族,石屏县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科取二甲第三十名进士,五月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改编修,升侍讲。清代云南入翰林院人选,从许贺来开始,故有“开风翰林”之说。
许贺来以诗古文著称,获有“清华首选”、“清华储相”、“纂修秘阁”、“侍幄开先”等赠匾,光耀门庭。大学士陈海龙与许贺来是同科进士,称赞许贺来是“笃学卓行”的君子,是“同榜进士中最少年风流,蕴籍倾倒一座”的“瑰奇岸伟之士”。许贺来的诗古文辞,常获翰林院称誉。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月,御试体仁阁,授编修,皇上除有封赠之外,准他百日假,回乡省亲。许贺来回到家乡, 本想终身侍奉母亲, 不远游做官,而翰林院以“ 词苑多旷员”上书吏部, 催促他回京。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许贺来只好再赴京都补官。
康熙皇帝很注重汉文化,万机之余,常诏命词臣翰班入乾清宫西暖阁试。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七月,诏试许贺来。许贺来文章生辉,讲解确切,众皆赞诵不已,因此获得上恩,擢升任侍讲,望亦重,名亦高,出入馆阁,颇受敬重。在此期间,许贺来曾与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等编纂了类书《古今渊鉴类函》。类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工具书,作为典籍之荟萃、知识之精华,创体两千年来对于文献保存、知识传播和学术研究产生过重要作用。
许贺来侍母至孝,虽置身京都,官居侍讲,却不是攀高趋炎附势之辈,早有急流勇退的准备。老母八十之年,许贺来常在南城望云兴叹。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朝廷欲遣派督学(明清派驻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考试的专职官员),许贺来名列首选,但归乡意决,请求回乡。归乡后,在石屏普陀岩下筑活水园,侍奉老母百年谢世。
至守孝期满,许贺来未赴京补官,终日杜门著述,著有《赐砚堂诗集》、《纪恩集》等15种,今云南省图书馆存有《赐砚堂诗集》、《赐砚堂诗续集》两种。此外, 许贺来为鼓励本州后生求学上进,曾捐租54石,作为童生应试卷金,为本州读书人考取功名提供了方便。
Top5.全世界最伟大的学生
——陈履和
▲陈履和 画像
陈履和(1760一1825年),字海楼,一字介存,云南石屏人。著有《海楼文集》。是清代著名历史学家崔述的学生。他不仅是一位正直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很有政绩的清正廉洁的官吏。先后在山西太谷、浙江东阳做知县,每到之处,都能以“慈爱为本”,深得当地士民的爱戴。他的政绩分别载入光绪《太谷县志》和道光《东阳县志》中的《名宦传》。官山西太谷、浙江东阳等知县。工诗古文,精训诂、小学、金石考据之业。书法秀健,画梅有别趣。有海楼文集。卒年六十五。
陈履和是一位真正的学者,研究经史,擅长诗文、书法、绘画。他的书法被云南经济特元袁嘉谷先生称之为石屏书家第二;他的著作流传也很广;他的名画《听鸟图》,被公认为难得的佳作;尤其他的书法为后世所珍藏。
嘉庆二十二年(1817),嘉庆皇帝命其到山西省太谷县当县令。太谷这地方,辽阔富裕,有钱人很多,喜欢吸食鸦片的人也很多。陈履和到任后,发现不法商人从沿海运回鸦片牟取暴利,毒害百姓,令他非常激愤,下决心禁止贩运和吸食鸦片。务实聪明的陈履和想出了一个办法,利用老百姓“有神论”的思想,用宗教与政治相结合的手段,来帮助他完成禁烟的使命。陈履和凭着自己的文学才华,撰写了“誓禁鸦片烟”碑文刻于石,然后亲自召集那些贩卖鸦片和吸食鸦片的工商士民,到太谷县的城隍庙里去祭奠,诚恳地告诫大家,讲述贩食大烟之毒害,并当众宣读碑文。此举表明陈履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誓禁鸦片烟的决心和勇气,挽救了不少百姓,严重地打击了贩卖烟毒者,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鸦片弱我国力的阴谋。
林则徐禁烟是在陈履和死后的15年,陈履和早在鸦片战争前20余年就明确指出鸦片的危害,采取措施禁绝烟毒,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成了我国最早的禁烟先行者。
乾隆辛亥(1791年),陈履和进京会试期间,在京城认识了清代经家、史学家、思想家崔述,并有幸读了崔述所著的《上古考信录》、《洙泗考信录》等文,非常敬佩,认为崔述著作“辩古书之真伪,析群言之是非,遵经明道无所淆乱。比于武事,可谓敌忾御侮之师。”于是决心拜崔述为师。当时崔述53岁,陈履和32岁,两人一生只相聚过两个月,以后只有书信往来。虽然相处时间较短,但陈履和的聪明好学、正直品格和诚实守信的人品,深深感动着崔述,崔述认为收了这样一位学生是他一生的荣幸。陈履和没有辜负恩师的希望和信任,他不但理解恩师崔述学术思想的核心,指出了“考信录”在学术史中的重要价值和长远意义。决心把崔述的著作刊刻于世,“为天下后世人存此书”。嘉庆二年(1797)陈履和随父亲之任奔走,在江西南昌开始刊刻恩师著作《东壁先生书钞》、《洙泗考信录》、《三代异同通考》、《三代经卷》、《唐虞考信录》。
1813年由于父亲的病故,家境贫困的陈履和再不能刻书印行于世,但他始终记着恩师,把刊刻恩师的著作视为己任。嘉庆二十一年(1816)为了生计的陈履和赴京应选,并趁此机会去崔述家探望离别多年的恩师,不幸崔述已于当年病故。崔述给家人留有遗书说:“吾平生著书三十四种八十八卷,待滇南陈履和来,亲授之。”可见,崔述对陈履和的信任达到了极点。办完恩师后事的陈履和带着恩师生平遗著入京候选。是年冬,陈履和得选山西太谷知县。为早日将恩师崔述的著作广布天下,公事之余的陈履和致力于刊刻崔氏遗著,积极向在京的友人和同乡募集资金求助帮忙,并向在京有见识的达官们积极推荐,又向礼部尚书山阴汪廷珍求序扩大影响。陈履和在序中说:“以尽吾二十五年事师之职,以慰吾师四十余年著书之心,余愿足矣。”这种难得的师生情义,令人羡慕。后来,陈履和调浙江东阳为官,仍然继续为老师刻印书籍。道光五年(1825年),积劳成疾的陈履和,卒于东阳任内。当时,陈履和除留下尚未付印的20箱崔述遗著刻板外,一贫如洗。遗孀孤子欲发送他的遗骨回乡都无办法,5岁的儿子,穷得连家都回不去。幸得金华知府萧元桂建议:将20箱陈所刻的崔氏著作刻板归公,然后由所属七县共捐银600两,作抵陈履和刻书所欠的公款和护送其遗骨回籍的资用。陈履和为了刊刻、保存和传播崔述的著作竭尽了一生之力,耗尽了一己之财。学史顾雅南感其事,题其墓志铭云:“卅载访经师独传朴学;千秋说循吏仅见斯人。”
陈履和辞世不到百年,他所刻的崔述“考信录”等书,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日本高等师范曾以他刊布的《三代考信录》、《洙泗考信录》、《孟子事实录》为教科书。光绪元年(1875)有聚珍排印板;五年(1879)被收入《畿辅丛书》;二十九年(1903)日本著名史学家那柯通世将文标点出版,并撰写了《考信录题解》。上海古籍出版社还出版了由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民国年间整理的“考信录”。顾颉刚先生说:“要是没有陈履和一生勤勤恳恳地,忠于表彰他的老师的著作,崔氏虽研究了一世的古代史,也不会发出这样大的影响……”
陈履和为老师的著作刊刻流播而献身的精神,成为尊师美谈。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对陈履和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全世界的学生,没有比他再伟大的了。”
Top6.一家子学神——石屏朱氏家族
▲ 朱氏捐建的玉屏书院(傲娇的表示是本馆没错了)
石屏朱氏始祖朱遇,明朝洪武年间迁居石屏,后居城东朱家寨。自朱煐雍正甲辰(172年)科取进士后,朱家后裔进士如雨后春笋个个争相“冒尖”:道光己丑(1829年)朱淳与朱家学、朱雘俩叔同科取进士,且朱淳点翰林,成为“一家同榜三进士”;光绪庚寅(1890年)朱芬、朱景轼叔侄又同科取进士,侄朱景轼又点翰林。叔侄同科试,又一次叔取进士侄点翰林,“青出于蓝胜于蓝”。此外,还出了朱炜、朱在勤、朱庭珍、朱庭桂、朱庭启等等举人解元、亚元。
朱氏“开风进士”朱煐
县志记载,朱煐于22岁之际的康熙庚子(1720年)中举,为解元。26岁于雍正甲辰(1724年)科取进士。任直隶州知州、大名府、永州知府等职。居官多年,勤政廉平,治洪修水,除暴革弊,使恶绅不敢扰民,所施惠政,京畿称最。在大名府举童子试中,识因漳水泛滥家庭一贫如洗的崔述、崔迈俩兄弟,即收入府扶持读书,得使俩兄弟均取举人,且崔述后来成为著名的经史学家。朱由大名府移任永州之际,“士民攀辕阻道者十余里,涕泣不绝。”足见朱君其人,人品懿德之高尚,施政惠绩之显赫,从政为民之典范。
▲朱煐 画像
一榜同门三进士
清道光己丑(1829年)科,朱淳与朱家学、朱雘两叔同会试、共殿试,三叔侄皆同榜取进士,且朱淳高取二甲第一名“传胪”(全国第四名),钦点翰林。创下一家同科三人考取文进士的云南惟一记录,震惊滇省。自朱煐率先取进士后,朱氏子裔自幼勤学,人才辈出,朱氏大门悬匾“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科甲”,誉满石屏。
▲朱淳 画像
清道光己丑(1829年)科取二甲第一名”传胪”的朱淳,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任国史馆纂修、武英殿纂修。历掌河南湖广道监察御史、巡视西域吏、兵科给事,外任浙江金华府知府以及绍兴、宁波、温州等府知府,所到都颇有政声。喜好书法。乾隆以后,滇中书法都从宗钱南园,惟朱淳直追蔡邕、苏东坡,独树一帜。以劳卒于官。清朝袭明制,科举考试分三甲。殿试定制取一甲三名,第一名即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曰探花;二甲取额无定数,第一名称传胪;三甲取额也无定数。明清,地处南疆的云南,常科考试取最高全国第四名“传胪”的仅二人,明朝、清朝各一人,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楚雄人李启东取“传胪”,清朝科取传胪者即石屏朱淳。他俩,为云南科举史上常科考试最高名次。历史上,各省在北京都建有会馆,并遴选科考优者于各会馆悬匾。位于北京朱巢街的云南会馆,清朝年间共悬匾四块,其中三块为石屏人悬。其中的“传胪”匾,即为朱淳所立。
▲朱家学 画像
朱家学,取进士后历任山东海阳、蓬莱、大兴等县知县,易直隶州知州,永平府知府。县志记载,在海阳任职的14年间,“抚穷民、理冤狱、缉海盜、革陋规,邑人无不感戴”。面对扰我海疆的英国军队,朱家学见呈巡抚,亲率士民死守,不惧敌众,英勇抗击,故使敌船不敢入犯。巡抚器之,奏晋同知直隶州知州。后,奉诏承办西陵(道光皇帝陵墓)兼办御道。因据理力争顶撞上司,引疾归屏。著有《篑峰文集》、《经史疑义》等书。实乃,政声赫赫、立地铿锵的伟才君子。
▲朱雘 画像
朱雘,取进士后先在安徽任知县、知州,又赴贵州兴义府任知府,继任江西督粮道、陕西按察使和布政使。不论任何职均有政声。修水利、修书院、兴文风、访节义、开仓赈济、劝富捐资、救护饥民、清理屯军、剔除弊窦、清理冤案、平反释屈其清廉著称、吏才冠极一时。咸丰元年(1851年)引疾归里。官至从二品、引疾归里的朱雘,捐银7000两兴建石屏玉屏书院,又重修石屏文庙。次年书院竣工,本人也病卒昆明,年仅59岁。
此外叔朱芬、侄朱景轼,同于光绪庚寅(1890年)恩科取进士,又为叔侄同科进士。且朱景轼取二甲第三十八名进士,钦点翰林,授编修。朱氏嗣裔载入新编《石屏县志·人物传》者,有朱煐、朱家学、朱雘、朱淳、朱庭珍;载入该志《人物录》者,有朱家学、朱雘、朱淳、朱景轼、朱芬。
Top7.彝族进士——李云程
▲李云程 画像
李云程(生卒不详),字鹏九,又字扶九,云南石屏龙港村人, 彝族,祖辈以农为业。李云程生活于清雍正、乾隆时期,虽是彝家子弟,但自幼习汉文,于乾隆十二年(1747)云南乡试中举;十九年(1754)甲戌科取三甲第41名进士。云程有胞弟二人:一名云汉,是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科举人;一名云璋,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壬午科副举。兄弟三人曾立有“科甲第”匾(今存龙港旧宅)。
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政策迅速瓦解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垦屯制,由此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尤其科举取士的主流文化对当时的学子影响极大。
考取进士后,李云程仅做了一任广西(今云南沪西)府教授。后因贫困流落他乡,借寓于四川大竹,被聘主顺庆、懋修书院。李云程虽然没有做官,但任广西府教授和流寓四川期间,却做了两件千古不朽的事,编著了《古文笔法百篇》20卷,写下了《寓川草诗文》30卷。这两部著作,后来被他的门生刻印行世,通行全国。尤其是《古文笔法百篇》,古今翻刻无数,影响甚大。
袁嘉榖先生编纂的《石屏县志》,卷十二云:“李云程,字鹏九(应是扶九),家世务农,崛起力学,枕籍经史,无间寒暑。五经四子讲义,皆研精覃思,手自抄录,以五经卷中。丁卯乡试,甲戍进士。选广西府教授,著有《寓川草诗文三十二卷》,其门人代梓行世。谨案,云程著有《古文笔法百篇》一书行世。李元度称之,海内翻刻无数。”袁嘉榖还说:“李进士云程,土人之能文者,所著《古文快笔》一书,几乎全国通行,今(公元1936年)尚有翻印者。” 《古文笔法百篇》,又称《古文笔法》、《古文快笔》、《精校古文笔法百篇》,最早刻印于乾隆二十九年(即公元1761年),作为竹阳振文书院的教材刊刻行世。
李云程编此教材的目的,针对性非常明确,当时青年学子把古文和时文视为二种文体,而李云程认为“时文原从古文出者也”,“古文之法可为时文之法”,“古文即时文,时文亦古文矣。”倡导读者从古文之法中领略时文的写法。李云程认为,只要掌握这二十种写法,那么写古文和写八股文、时文是相同的。
李云程又针对初学青年自暴自弃,读书不得要领,不得法,甚至死读书之弊端,告诫初学青年。“或曰子言高矣、妙矣,奈学者质钝不能学。何今读许多时文,尚不能为时文,况读古文而能化为时文乎?曰:昔人有观斗蛇,而字法进,观舞剑而画事工。盖人之性灵不一,往往见绝不相类之物,而忽焉悟入,其技遂超一时。如予前文多沽滞,后观戏而活泼。今古文与时文犹相类,岂有见之而不悟入者哉!”不能死读书,不能以天资迟钝为借口,从舞剑、斗蛇等等的社会生活中有所领悟,活学习、活读书、古文与时文相通、相类,是可以掌握的,是不难攻克的。
《古文笔法百篇》奠定了李云程作为清代优秀教育家、优秀文论家的地位。 黔南何亮清先生、杜瑞微先生,竭力支持,且写有赞许的序言。李云程忠厚、洁身自好的品格跃然纸上。万里云南,地处偏僻边疆的石屏县,出现这样一位彝族文艺理论家,在中国文学史和文艺理论界应予重新肯定,给予一席之位。
Top8.实业救国、教育兴邦
——陈鹤亭
▲石屏一中内陈鹤亭塑像
陈钧(1874-1931),字鹤亭,云南石屏宝秀郑营人,与清光绪庚子辛丑恩正并科(1900-1901年)中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赴京参加葵丑科考试,云南7个举子应试,有3个中进士既袁嘉榖、陈钧、胡商彝。因同籍石屏,史称“石屏末科三进士”。被派往日本考察回国后,陈钧曾任湖北天门、黄陂县令等职,颇得民心。后曾任黎元洪总统秘书。
陈鹤亭一生劝学兴学,心系教育。光绪三十二年(1906),当时云南区乡一级正规学校一片空白。他将百年的神祠资产移拨兴学,并创建郑营两等小学。村中子弟悉数劝导入学,成为石屏全县楷模。他又亲赴各乡,反复宣传兴学办学,石屏全境成立学校者众多。滇督蔡锷闻其名,征为省参事,旋升内务司长。1922年,他又首倡兴建石屏中学,培养造就了如李乔、杨春洲等有名人士。
1912年,以陈鹤亭为首的滇南48位名士上书省督议请修建个碧石铁路,蔡锷准予照办。旋因蔡被袁世凯软禁,未能开工。1914年,滇督唐继尧任命陈鹤亭为个碧石铁路总理,陈将公司改为民营商办,成为全国民营铁路之首创,并果断决定实施轨距为600毫米的寸轨,既扼制了外国势力又节约了民脂民膏。1936年个碧石铁路全线通车,成为中国当时第一条主权最为完整的民营铁路,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1913年,陈鹤亭任省府内务司长后,廉政勤政、禁娼查腐,为云南社会稳定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年,个旧县长为筹集警察经费,向内务司呈请准予开放公娼,抽取捐税。陈鹤亭认为开办公娼有伤风化,违反人伦,何况个旧乃大矿区,设娼不利民生民权,因此严辞驳回。
1915年护国战争中云南组建了三个护国军,军费猛增。滇督唐继尧调任陈鹤亭为省财政司长兼盐运司长筹措军饷。他上任即厉行清理税厘盐课、点滴归公,呕心沥血扩展财源,终于筹齐军饷,保证了护国军所需。
1922年,陈鹤亭被任命为个旧锡业公司总理,不到三年,不仅还清所有债务,还盈余200余万元,使负债累累、濒于破产的中国最大的锡业公司奇迹般起死回生,开创了中国民族锡工业融资经营开发的新局面。
其后,于1925年陈鹤亭被调任蒙自道尹,解除了当时匪患。1928年龙云上台后,陈鹤亭辞去蒙自道尹,被举为省政府委员。1929年任满,聘任省府高等顾问官。1931年7月,病逝昆明,享年58岁。
陈鹤亭生平廉洁自持,居要职30年,除薪俸外一无所取;公益事业,无不乐于提倡,倾囊资助修将有个旧石屏会馆,省城石屏会馆等。
1993年,云南省内外人士成立“陈鹤亭先生塑像筹委会”,精制了一尊青铜胸像,至今仍立于其倡建的石屏一中“企鹤楼”前,供后人瞻仰。其于20世纪20年代修建的“陈氏宗祠”,已成为重要的滇南旅游胜地,并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op9.第一位留学生——丁兆冠
▲丁兆冠 照片
丁兆冠(1881-1955),字又秋,石屏城关人。自幼好学、天资敏慧的丁兆冠清光绪廿九年(1903)参加乡试取第二十四名举人。次年,丁兆冠又参加全国会试,被选送到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科,成为了石屏的第一个留洋学生。
丁兆冠毕业回国时,由于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废除了科举制度,在朝廷中设学部,尽管丁兆冠是留学回国的学士,但还是要经过学部的考试后方能授予职务。丁兆冠经过学部的考试后名列二等,被清政府授“法政科举人”;殿试一等,被光绪皇帝点为内阁中书,掌管朝廷中的撰拟记载、翻译等工作,官阶七品。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数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宣告结束。丁兆冠回到云南,被云南当局任命为云南政法专科学校校长,为云南培养了许多政法专业人才。后又任云南高等审判厅厅长、云南司法厅厅长、云南政务厅厅长等职。在任中,丁兆冠秉公执政,不谋私利,光明正大,作风踏实。“决狱民恕,人咸称颂。”
Top10.云大校长、小火车头设计者
——何瑶
▲何瑶 照片
何瑶,字元良,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于石屏城中,其家系石屏书香门第。何瑶从小受家庭影响,学习勤奋,成绩优良。1908年14岁时考入云南方言学堂,1914年20岁时被云南保送到青岛德华高等学校读书,不久便转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一年。1915年又到上海同济大学语言科学习。因成绩突出,两年后即1917年到美国留学,在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获工程学士。后在费城巴尔温火车头厂实习,并在美国各地学习考察生活4年。1925年毅然回到相国,直奔落后的云南家乡。回到云南后,何瑶到云南大学工作,担任理工学院院长。1932年到1937年期间,代理云南大学校长职务,为云南的高等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何瑶担任云大校长期间,正式中国抗战爆发,云南大学师生反帝反封建、反法西斯、反抗日本侵略的爱国民主运动日益高涨,何瑶也激发起爱国热忱,积极支持广大师生的爱国运动。
为发展云南的工业,1938年,当局把何瑶调到云南五金厂任厂长兼工程师。中国首家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建成后,原火车头动力小,速度慢,负载量低,不能适应滇南高原铁路运输的需要,铁路公司打算另行设计火车头。当时,铁路公司在国内找不到设计人才,只好去函美国有关权威公司,想高价请美国派人来云南设计。不久美国方面复函说:设计火车头的人,就出在你们中国云南,即何瑶先生,不必我们来设计了。铁路公司万分高兴,立即寻访到何瑶。拜访后,方知何瑶先生忠厚和蔼,平易近人,而且不擅夸张,对火车设计有很专业的学识。于是决定聘请何瑶设计新火车头。
何瑶以家乡建设为重,欣然应聘,他深入铁路考察,根据滇南山高路险弯多的特点来考虑设计方案。经过何瑶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一套全新的火车头设计图纸完成。按照此图纸设计数据,不仅可以改善原车头动力的不足,而且可以大量节省资金。火车头图纸经铁路公司寄到美国。美国对设计赞不绝口,马上按图纸生产制造。全新火车头制造完毕运回滇南,经过在个碧石铁路实际运营,新火车头大大超越了旧车头,不仅动力强,车速快,运载量大,而且节煤节水,降低消耗。个碧石铁路改用新车头后,提高了运输能力,使铁路公司盈利大增。何瑶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开拓发展滇南铁路运输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小火车头
石屏的高考学子们,这么多“学神”们用他们自己的故事激励着大家,相信各位一定能够金榜题名!
所以,高考成绩优秀当然可喜,但没发挥好也并不意味着前途无望。
毕竟,人生本就有无限可能,路上的风光要慢慢收获。
最后——
宝秀环开知此地素称材薮,
菁莪再造愿诸生共衍薪传!
文章部分选自《话说红河》、《石屏县志》等,配图:石屏文献楼资料、部分来源网络;
编辑:石屏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