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际音标沟通古汉语和古希腊语顺便了解印欧语常识

汉语拼音在设计时考虑到普通话的特点,用拉丁字母p、t、k对应古典拉丁语的ph、th、ch,古希腊语的φ、θ、χ,对应国际音标的[pʰ]、[tʰ]、[kʰ],其中的h表“送气”;而用拉丁字母b、d、g对应拉丁语的p、t、k,希腊语的π、τ、κ,对应国际音标[p]、[t]、[k]。

汉语普通话注重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而不重视清浊的区别。

事实上,汉语拼音中的b、d、g在读轻声时会浊化,对应国际音标的[b]、[d]、[g],但属于不区分意思的同位音(allophone)。

也就是说,汉语中的[pʰ]、[tʰ]、[kʰ]和[p]、[t]、[k]是区分意思的不同音素(phoneme),而[p]、[t]、[k]和[b]、[d]、[g]是不区分意思的同位音(allophone)。

而现代西方语言正好相反:送气的[pʰ]、[tʰ]、[kʰ]和不送气的[p]、[t]、[k]是不区分意思的同位音,而清辅音[p]、[t]、[k]和浊辅音[b]、[d]、[g]是区分意思的不同音素。

但是,对于古汉语、古希腊语、古拉丁语、梵语来说,[pʰ]、[tʰ]、[kʰ]和[p]、[t]、[k]以及[b]、[d]、[g]都是区分意思的不同音素。

所以说,学习英语时经常遇到的DJ音标和KK音标不太适合会读汉语拼音的中国孩子。盲目地学习,会造成极大的混乱。

家长朋友通过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比较,再帮助孩子学习任何外语的发音都事半功倍。

我们在学习古汉语时,肯定会遇到“古无轻唇音”这样的概念。

古无轻唇音,为清代钱大昕(1728年-1804年)提出之音韵学概念,说明在秦汉时期声母系统中没有轻唇音,唐末出现的轻唇音在上古均属于重唇音。

利用国际音标,我们可以十分轻松地了解:什么是“轻唇音”,什么是“重唇音”。

在唐末宋初前,唇音都读作重唇音。中古末期,即唐末宋初时,三十六字母中的唇音出现重轻之分。重唇音为“帮”[p]、“滂”[pʰ]、“并”[b]、“明”[m],轻唇音为“非”[f]、“敷”[fʰ]、“奉”[v]、“微”[ɱ],两者在发音上有明显分别。

比较重唇音“帮”[p]、“滂”[pʰ]、“并”[b]、“明”[m],轻唇音“非”[f]、“敷”[fʰ]、“奉”[v]、“微”[ɱ],我们可以发现中古汉语中[pʰ]、[p]、[b]是区分意思的不同音素。

梵语中还有清浊2套送气音。

我们可以轻松了解国际音标[m]是研究古汉语时提到的重唇音,而[ɱ]是轻唇音。

中古汉语原来只有[m],在中古汉语末期分化为[m]和[ɱ]。

国际音标的[ɱ],语音学上称之为“唇齿鼻音(英语:Voiced labiodental nasal)”,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是在[m]的右下方加上一个向左的勾。

请顺便了解:国际音标在右下方增加向右的勾表“卷舌(翘舌)”。如汉语拼音的zh(ㄓ)对应国际音标[ʈʂ],ch(ㄔ)对应[ʈʂʰ],sh(ㄕ)对应[ʂ],而r(ㄖ)对应[ʐ]。

相信您现在已经了解右下方的小弯钩是表“翘舌”。

在梵语中,有比汉语更丰富的“翘舌音”。

唇齿鼻音的发音方式和双唇鼻音的十分相似,唯一不同之处是唇齿鼻音发音时下唇不与上唇接触,而与上排牙齿接触。唇齿鼻音中唇和牙齿的位置和其他唇齿音基本一样,如/f/、/v/,但唇齿鼻音中唇和牙齿更合拢。

唇齿鼻音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通常作为双唇鼻音的同位音,在唇齿擦音/f/、/v/前出现。

如英语的comfort(舒适)和circumvent(包围)中的m就读[ɱ]。另外,希腊语中的έμβρυο/émvryo[ˈe̞ɱvrio̞](embryo),希伯来语סימפוניה/simfonya[siɱˈfonja](symphony),俄语的амфора/amfora ['aɱfərə](amphora)中都有此音。

汉语普通话,因为[m]、[f]均只出现在字音开首,不会相连,故无此音。而中古汉语的微母([ɱ])通常被拟作此音。

由于“古无轻唇音”,所以中古汉语中的“佛”和“房”都肯定不是现在的读音。

根据语言学家的重构,我们可以利用国际音标了解“房”在中古汉语读/bʉɐŋ/,在古汉语中读/*baŋ/(或/*paŋ/)。

汉字“佛”是“佛陀(中古汉语读/bɨut̚ dɑ/)”的简称,源自巴利语buddha或梵语的बुद्ध (buddha, “awakened; enlightened”)。源自原始印度-雅利安语*buddʰás,源自PIE(原始印欧语)*bʰudʰtós (“awake醒着的;, aware明白的”)。

也就是说,汉语中的“佛陀”是外语的音译词。

请比较:

【英语】Buddha[ˈbʊdə]n.1. 佛陀,菩萨2. 佛像

【俄语】будда(国际音标 [ˈbudːə])  名词佛,, -ы〔阳〕(第一个字母大写)佛

【希腊语】Βούδας(国际音标/ˈvuðas/)  n. Buddha

希腊字母β(Β)在古希腊语中读[b],现代希腊语读[v]。

बुद्ध在印地语中读/bʊd̪d̪ʱ/,在吠陀梵语中读/bud̪.d̪ʱɐ́/,[bud̪̚.d̪ʱɐ́],在古典梵语中读/ˈbud̪.d̪ʱɐ/,[ˈbud̪̚.d̪ʱɐ]。

可以说,中古汉语的“佛陀”和英语的Buddha,俄语的будда都比较准确地音译了बुद्ध。

根据词源,我们可以了解中古汉语通过梵语和印欧语有相当紧密的联系。

也可以说,中古汉语和印欧语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

根据PIE的*bʰudʰtós (“awake醒着的;, aware明白的”),我们也可以推断出:“佛陀”的原来意思是“明白人”,相当于希腊语中的φιλόσοφος(哲人)。

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语词“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

英语词语Philosophy(拉丁语:philosophia)源于古希腊语中的φιλοσοφία,意思为“爱智慧”,有时也译为“智慧的朋友”,该词由φίλος(philos,爱)的派生词φιλεῖν(Philein,去爱)和σοφία(Sophia,智慧)组合而成。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称“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有人说,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其实是误解。如果我们通过了解词源记单词就不会再有这样的误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