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早在嘉靖年间,其实就已经显现出亡国之象

少年嘉靖,被称之为天才皇帝,只因他能够轻松驾驭群臣,在一众老谋深算的内阁大臣的明争暗斗中渔翁得利,并将这一局面持续了近二十年之久。直到严嵩的出现,朝堂风向出现了变故,我们都知道严嵩是大明一代权臣,且身背万世恶名。然而讽刺之处在于,这位遗臭万年的严首辅,跟嘉靖皇帝一样有一个被人赞美的青年时代,年轻时严嵩也曾是一名刚正不阿、意气风发的俊才,只是在多年官场摸爬滚打后,在权欲的侵蚀腐化之下,才逐步沦为了一个左右逢源、深谙心机,最擅长阿谀奉承的老油条,你可见明朝的官场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严嵩令朝廷风向转变指的是,本来嘉靖皇帝拿内阁大臣们当木偶,提着线用一个打倒另一个,可是严嵩在无休止的逢迎溜须与故意装作自己很容易被控制的姿态后,他彻底取得了皇帐幕后的那个道士的信任,而嘉靖就这样由一名提线人无意中成为了自己木偶的傀儡。借着嘉靖的信任,严嵩把刀锋指向了朝中那个正大光明的夏言。
协助他发动这一举措的,是两个不可多得的举世奇才以及一个小人,一个是文武双全的锦衣卫总统领陆炳,一个是严首辅的亲生儿子鬼才严世蕃,小人仇鸾负责这场政治进攻中最致命的那个环节。这四人可以说是各怀鬼胎,有的真是为了权力,有的则仅仅是出于仇恨,但由于他们的目标一致便一拍即合了。
所谓河套兵变,兵部侍郎曾铣无辜负罪,夏言受牵连被拖下水,罪名是结交近侍,结局是杀无赦。然而这二人想做的仅仅是收复国家领土,救赎河套地区在蒙古铁蹄下生存的黎民百姓。夏言原本出身就微寒,性情豪迈又有才,为人正直廉洁,虽然身处大明这等宦海之中,但始终没有被染黑,没有在这种畸形的朝廷里屈服,还抱着他那心系天下、胸怀万民的为官理想,然而最终还是免不了被小人所害。
或许你可以说夏言也有他的缺点,比如他在当首辅时,内阁充满了古板严肃之风气,但总比严嵩上台后要好得多,毕竟古板严肃虽然不令人喜欢,起码值得钦佩。夏言死后严嵩贪污受贿、拉党结派,在他的一手遮天下朝廷内外被搞得乌烟瘴气。
皇帝对此就不闻不问么?是的,一心修道不理政事的嘉靖就是不闻不问,对于明朝皇帝来说,好像只要能控制关键人物,比如锦衣卫头领啊、东西厂厂监啊、内阁首辅啊,至于国家和朝廷发展得怎么样丝毫不关心。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看好朱元璋传下来的权力别丢失就行了,可问题是当国家都快玩完了,你还去哪行使权力?
黑暗时代、强权之下,泱泱大国也从不缺撒血反抗者。沈鍊的直言告状、杨继盛的舍命上疏,在多数人都只求自保的朝廷中显得难能可贵。可世道浑浊哪来的公道?沈鍊死、杨继盛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舍生取义当英雄。嘉靖幔帐里正在飘出烟雾,严嵩端坐在椅子上正在低头算计,严世蕃正在搂着侍女把酒欢歌,此时的泱泱大明,真真颇具一副亡国之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