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路过炮楼未行礼,被直接开枪打死,武工队长取鬼子人头报仇
编辑搜图
▲抗战时期炮楼遗址
小炮楼要求路人行礼方可通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1个月后,日寇出兵上海并迅速占领长江中下游大片土地,由于兵力有限,战线又太长,日寇不得不将防守重点放在铁路、公路沿线,构筑了大大小小的炮楼碉堡,作为屯兵的据点。当时,在苏北的涟水城南面有一条大路直通县城,为了控制这条大路,日寇专门在这里设了一座炮楼。
这座炮楼非常小,加上靠近县城,因此敌人的防守十分敷衍,平时仅有1个鬼子和3个伪军驻扎。即便如此,这座炮楼上的鬼子却非常骄横,竟然要求路过的中国老百姓对其要十分恭敬,他让你通过,你才能通过;他不让你通过,你决不能乱动,否则就有杀身之祸。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买药村民急于赶路无辜惨死
这天,附近村里的一位村民到成立去买药,由于家中的老父亲得了重病急需治疗,心急如焚,因此天刚刚亮就从家里出发,但赶到涟水县城南边这座炮楼跟前时,他依然不得不停下脚步,等炮楼上的鬼子批准示意。但这一天不知什么原因,这个鬼子迟迟没有现身,走这条路的人们一直等到中午,依然不能过去。
那位着急买药的村民实在等不及了,就径直迈步朝前走,谁知紧接着就是一声枪响,村民当场倒在了血泊中,原来是隐身在炮楼上的鬼子开了枪。村民的父亲本来就身患重病,得知儿子的死讯后急火攻心,在床上一命呜呼。充当顶梁柱的两个男人撒手而去,好好的一个家庭也就彻底散了。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孤胆英雄夜袭日寇报仇
消息传开,周围的群众义愤填膺。当时,涟水县城所在的苏北淮安地区是新四军第3师的重要活动区域,3师派出了许多的武装工作队到四乡活动,打击日伪汉奸,开展抗日宣传。在涟水县城附近执行任务的武工队长陆效先为了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决定拿这座作恶多端的炮楼开刀,为无辜惨死的群众报仇。
1942年大年夜,日伪军也大肆吃喝庆祝,明显放松了警惕。卢效先带人悄无声息地摸到炮楼跟前,然后突然冲进炮楼,一手拿枪一手拿着两颗手弹,大喝一声“缴枪不杀!”里面4个日伪军正在大吃大喝,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那个鬼子正要举枪,被当场一枪打死;有个伪军见势不妙,想脚底抹油,也立即被打死;剩下的两个伪军赶紧跪地举枪投降。
编辑搜图
▲新四军3师部分官兵合影
卢效先砍下那个鬼子的脑袋装在布包里,接着用马灯里的煤油点燃了炮楼,然后和战友一起押着俘虏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次年春天反“扫荡”立功授奖英模大会上,新四军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对卢效先赞赏有加,亲手奖励1把驳壳枪。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编辑搜图
▲黄克诚将军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