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罗非鱼,大口黑鲈入侵珠江40年,悄悄泛滥,吃货能解决吗?

鲈鱼,我们日常餐桌上的一道美味食物,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除了本土鲈鱼外,黑鲈作为一个外来物种,也被人们广泛接受,大量养殖,而就在人们留念它的美味之时,它正悄然无息地开始泛滥,黑鲈也能跟小龙虾一样,吃货们能搞定吗?

01鲈鱼,家常的美味

鲈鱼,又称为花鲈、鲈鲛、鲈板等,我国目前的鲈鱼品种,主要有四个:花鲈(海鲈)、松江鲈鱼、大口黑鲈和河鲈。它们与黄河鲤鱼、黑龙江兴凯湖大白鱼、鳜鱼一起,称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

但是,这里指的四大淡水名鱼中的鲈鱼,主要是以松江鲈为主,个别外来物种:大口黑鲈,可配不上这个称号。

其中,花鲈属于热带性鱼类,分布在近海及入海口的淡水海水交汇处,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已经大量养殖花鲈。

松江鲈鱼也称花鼓鱼,是一类名贵鱼类,因为肉味鲜美而闻名中外,以上海松江县所产的最为著名。

大口黑鲈,俗称加州鲈,它们是一种食肉性的温水鱼类,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生长迅速、抗病力强、适温性广,后被各国引入。

河鲈,也称为赤鲈,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水系,是当地主要的经济鱼类。

由此看来,只有大口黑鲈是个外来物种,不过,与其他外来物种不同的是,黑鲈的味道鲜美,肉质细嫩,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且制作简单,可清蒸、可红烧,被人们广泛接受。

02作为经济鱼类引入国内

大口黑鲈,成熟个体的体长在25-35厘米之间,最大的能长到50厘米,身体为纺锤形,典型的特征就是嘴巴大,身体背部为青灰色,腹部灰白色,背部有排列成带状的黑斑。主要生活在水温比较暖和的湖泊、河流、池塘的浅水处,而且它们对盐度的适应性很广,既能在淡水中生活,也能在含盐量10%以内的水域中生活。

因为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从美国和加拿大,开始向世界各地蔓延,相继被引入到英国、法国、南非、巴西、中国等国家。

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省首次引进大口黑鲈,1983年,黑鲈从台湾又来到了深圳、佛山、惠州等地,在1985年,人工繁育成功,后又被带到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地方,被广泛养殖。

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黑鲈的全国总产量超过47.8万吨,其中广州就达到了28万吨,成为了黑鲈养殖的排头兵,浙江产量为6.5万吨,江苏3.8万吨。

作为一个外来物种,能让人们广泛认可,也需要有一定的特质,从养殖的角度来说,它们体质健壮、不易生病、生长周期短,掠食性广,养殖成功率高,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好吃,价格便宜,现在,黑鲈也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被广泛认可。

03食量惊人的黑鲈正悄悄泛滥

大口黑鲈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不仅是食量惊人,而且非常凶猛。

作为入侵物种,黑鲈在日本产生了一定的后果,日本多个本土的鱼种,被黑鲈吞食干净,它们所到之处,几乎把河流中的虾、鱼杀得片甲不留。

有一些特别能吃的黑鲈,能长成超大个体,2006年,美国迪克逊湖中,钓上来一条80公分长、12公斤重的巨型黑鲈,2009年,日本琵琶湖钓到一条长75公分、重10.1公斤的黑鲈。

从能长成如此硕大的体型来看,也能看出来,黑鲈有多能吃。

黑鲈进入我国南方的野外水体中,也面临着泛滥成灾的威胁,其中珠江流域因为水温条件适宜,最为典型。

作为我国第三大河流,珠江流域鱼类资源丰富,尤其是外来物种罗非鱼数量很多。

黑鲈与罗非鱼相似,喜欢水温较高的水域,黑鲈可能比罗非鱼的适应性更强,它们耐受低温的能力更胜一筹。

在珠江水域,鲫鱼、白条、罗非鱼、翘嘴鱼等等都是黑鲈的囊中之物。

在2013年,科学家已经察觉了黑鲈作为外来物种,有入侵泛滥的潜在危险。

近年来,在广东、贵州、浙江、江苏的野外水体中,都发现了黑鲈的身影,这些大部分都是因为养殖逃逸到野外的,因为其掠食性,它们的出现肯定会带来负面的生态影响。

如果在捕捞时,发现黑鲈鱼,还是应该要及时消灭,千万不要随意放生到其他水域中。

当然,有了中国吃货的加持,我国上亿的人口,足以让大口黑鲈这种外来物种胆寒的,它们再泛滥,可能最后的结果和小龙虾一样,在我国,注定只能是一个“悲剧”。

不过,任何外来物种,都有两面性,就如小龙虾,在湖南、湖北众多养殖户靠它致富,而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的梯田中,却因为小龙虾打洞、挖穴,损失很大,为了控制小龙虾,曾创下两年内,捕捞10万吨的记录。

04结语

如何利用好外来物种,既能为我们所用,也能够维护好生态平衡,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好在,能吃,就能解决一大半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