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督军府系列报道之六:走进神秘的“自省堂”【一点资讯】
昨天给大家介绍了督军府中轴线上两个新复建的建筑,这两个建筑从目前来看,可能会更多的展示一下与晋商文化相关的东西。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个是地位较高的'自省堂'(后改为'梅山会议厅'),另一个就是人人都能随时看到的督军府标志性建筑梅山及梅山上的钟楼。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MxMTYvMjE5MDUwNTkyXzFfMjAyMTAzMzEwNDU5Mzc5ODg=.jpg)
'自省堂'外景
'自省堂'位于御书楼后,为西式结构,中式装饰。其建于石质基础上,面宽九间,进深八间,平面呈“工”字形。前后檐七间,均上、下两层檐廊,侧面入口为西洋式倚门,尖拱窗。两山墙上、下开有对称的狭长窗户。屋顶为传统的卷棚歇山顶,四角各建一座单层四角攒尖式角楼,琉璃瓦覆盖。厅内部四周建有二层木构围廊,空间宽敞,大门上方挂有晚清变法维新派发起人康有为书“自省堂”堂额,为阎锡山召开重要会议、接待高级宾客之所。堂内有仿颜体'悔过自新'四个大字。可以说是厅外庄重典雅,厅内富丽堂皇,宽阔高大,明敞悦目,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建国后,作为省政府内的一个重要会议场所,对许多人来说那是相当的神秘。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MxMTYvMjE5MDUwNTkyXzJfMjAyMTAzMzEwNDU5Mzg0NTY=.jpg)
维修中的“自省堂”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MxMTYvMjE5MDUwNTkyXzNfMjAyMTAzMzEwNDU5Mzg3ODU=.jpg)
维修中的“自省堂”内部一景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MxMTYvMjE5MDUwNTkyXzRfMjAyMTAzMzEwNDU5MzkxOTE=.jpg)
改造后的“自省堂”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改造后的“自省堂”
而在梅山会议厅的后面, 就是我们的今天的另一个主角——梅山。梅山,原为明代巡抚衙门堆煤的地方,清朝沿用之。清光绪七年(1881),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后,为使衙门形成北高南低有靠山的风水格局,以佑官运旺盛长久,特差派劳役,堆土造山,形成的一座假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通往梅山的门口上方悬挂着时任省委书记胡富国的题词
1919年,阎锡山又对其进行了扩建,并在山上建钟楼一座,上有自鸣钟,每到正点,发出震耳的钟声,久远都听得清晰。并改名为'进山'。其寓意:一是要'改进' 山西,使山西'进步'。二是《论语》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之意。其意义是,比如平地堆土造山,开始只是倒一筐土,但坚持下去,就有成山。借以激励后人努力奋进。而在日军进攻太原城时,由于其过于高大目标明显,且为重要的攻击目标,所以受到了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使其及督军府内外的一些建筑也不同程度受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梅山旧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梅山新貌
1952年,人民政府对进山进行了修整、改造、绿化美化,使其成为省城太原的一大景观。并借用'煤'、'梅'谐音改称'梅山',将山前的'自省堂'改称为梅山会议厅。而在这次改造中,这里又得到了进一步美化,届时,你可沿台阶缓缓而上,居高临下一睹督军府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