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从:远离世俗,寄情于山水
萧云从(1596年——1673年),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梅石道人等,晚年号钟山老人,寓意仰望钟山陵阙(即明陵),姑熟(今安徽当涂)人。萧云从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朝代更迭时局动荡的年代,当时有一批在芜湖、当涂等地的画家群,他们以自然为师,寄情于山水,通过创作山水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逐渐“姑孰画派”在画坛当中崭露头角,萧云从便是“姑熟画派”的创始人。
萧云从的前半生是在明朝度过的,他参与过政治性的团体,曾经也为国家为人民们的幸福生活而斗争过。入清之后,他在江苏高淳避居,到了顺治四年(1647年)的时候他选择返还家乡。从此之后他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闲散逍遥,悠游尘土,专心于诗文书画,寄情于山水之间。他与流寓芜湖的新安画家孙逸交好,在画坛齐名,被称为“孙、萧”。
萧云从的一生都致力于诗歌、书画,其中他的山水画存世量比较大。他的山水画师法倪瓒、黄公望,也学了唐、宋、元、明诸名家。明代灭亡以后,萧云从从心理上认为他的处境和元四家的情况极为相似,都是国家政权更换,社会生活动荡,对故国有着思念之情,在情感上与元代画家产生了共鸣。因此他的作品吸收了不少元人的绘画方法,并加以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
萧云从的山水画具有轻快简淡,隐世逸情的风格,他十分注重笔墨的运用,描摹的回响大多都是他的家乡姑熟一带,从他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出来他淡泊名利,避世归隐,远离世俗的生活态度。他是明朝的遗民,不为清朝工作,不向清朝权贵低头,具有很高的气节和傲骨。他一生布衣,寄情于书画山水之间,借艺术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和对故国的相思之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