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的世界|马克思与当代欧陆思想短期课程(3)

写在前面:9月1号,儿时记忆里的开学日。欧陆思想联萌想邀大家一起来上课。熟悉的夏莹老师舒服的十分钟阅读时长;碎片机动的课堂;完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构图。30天30讲;每天早晨8点想试试每天都来留言里打个卡吗?提提意见、谈谈感受、或者就一句:嗨,我又来了!都行。你敢坚持,我们就敢给惊喜。月底见喽各位!
——黄竞欧

文|夏莹

物化的世界

德国哲学家施耐德巴赫在《德国哲学1831-1933》中将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1921)与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1927)放在一起,并称为20世纪最富有影响的哲学著作,因为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了对现代性最为彻底的批判。

如果你学过一点哲学史,一定会略有惊讶,为何卢卡奇的这部著作可以和那样两位在哲学史上如此显赫的哲学家放在一起?卢卡奇以及他的这本书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在此我同意施耐德巴赫的看法,卢卡奇在对现代性的批判上的确不输给那两位著名的现象学家,并且就文本的亲民性而言,卢卡奇的书所表达的东西,更容易被我们所理解。

1923年,流亡维也纳时期,卢卡奇将他此前四年内发表的一些论文集结成册,取名《历史与阶级意识》以德文出版。其中包括着对正统马克思主义基本属性的讨论,也包括对于当时同一代思想家罗莎·卢森堡的研究,而最具影响力的一篇,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这篇《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这篇文章在这本书中占据了快200页的篇幅,其中所提出的“物化”概念也成为了主导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范畴,构筑了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

究竟什么是物化呢,物化这一概念的德文表达的是Verdinglichung,就这个德语构词而言,它比较好理解,ding在德语中是“物”的意思,Ver-则是德语中构筑动词的前缀,也就是使……被物“化”了的意思。

就这个概念而言,有两个直接的思想来源,恰好这两个思想来源的主导者的名字里都有一个马克思,一个是卡尔·马克思,一个则是在马克思之后最具有影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他的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着重讨论了资本主义起源的问题,开启了宗教与现代资本主义之间内在关联性的讨论。在西方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正如我们前面已经说到的,当时的卢卡奇并没有看到早期马克思的手稿,他所关注的是晚年马克思的《资本论》,但就在这部看起来特别像一部纯粹经济学的作品当中,卢卡奇却看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时代精神的一种哲学把握方式,其中,商品拜物教,正是以哲学方式把握这个时代的典型概念。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抛开复杂的哲学表述,我们或者可以这样概括它的内涵:商品的普遍化,导致了人们看不到支配商品价值背后的人的劳动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相反,不管是人的劳动,还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现在都表现在作为商品的“物”当中,呈现在物与物的交换当中。

如果大家觉得这种表述还是抽象的话,我们或者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了用一个人的穿戴来判定他或者她在社会中的地位。他究竟是个老板,还是一个白领,我们不需要知道与他的交往的都有哪些人,从他穿什么牌子的衣服,背着什么牌子的包,就可以做出基本的判断。在这一意义上说,今天的人们,有谁不是拜物教徒呢?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物化,我们被装裹我们的服饰所诠释着,我们用商品的逻辑思考着我们自身,由此,诸如身价、颜值这样的概念应运而生,不知大家是否意识到,当我们谈论着一个明星的身价几何,颜值高低的时候,其实已经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抽象为一个可以交换的商品,正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当中所说的那样,当资本逻辑蔓延开来之后,总有一天,所有那些不能交换的东西都将被交换。亲情、友情与爱情无一不是如此。

192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还未如今天欧美国家那般的发达,但卢卡奇却似乎已经如同有了一双慧眼一般,看穿了这个时代可能拥有的逻辑。这是为什么?卢卡奇并不是先知,他不是神,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准确的判断,源于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描述性的分析。

在这里,我们清楚的看到了马克斯·韦伯的影子。韦伯指出了现代社会的特质在于分析合理化的普遍化。卢卡奇用这个观念谈论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生产分工。

在资本对最大化的利润的追求之下,福特制生产普遍展开了。人站在流水线的旁边,成为了一架机器正常运转的零部件。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所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特有的残酷。人原本丰富的各种潜能被原来越精细的分工抽象为一个片面化的发展。由此,人的劳动,这个原本在哲学家眼中,在其理想状态下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现在变成了折磨人的“工作”。因为,正如卢卡奇所看到的那样,劳动者在这样的劳动当中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直观”着劳动的过程。他毫无成就感。当一个人只是单一的生产了一个产品的一小部分,那么这个人不会认为这个产品是他的作品,他不会为它的成功感到兴奋,也不会为它的失败感到的沮丧,这就是现代生产当中,人总是如同逃避瘟疫一般的逃避工作的原因所在。当人的劳动无法在最后的产品当中获得说明的时候,他们就只能在这个片面的劳动所换取的工资当中找寻一种承认。由此,身价成为了人获取成就感的主要渠道,至于这个身价的劳动者创造了怎样的劳动产品,他在劳动中快不快乐,没有人关心,甚至包括劳动者本人,也并不关心。

与物化对立的,是被卢卡奇称之为“总体性“的原则。它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对物化的克服。这个概念的源头来源于黑格尔历史性原则。这个历史性原则教会了马克思,也教会了卢卡奇将直接呈现在眼前的所有事物放到一个过程当中去理解,由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人的物化,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表现,并不具有超历史性。对于卢卡奇而言,克服物化的道路就在于对这种总体性原则的信服,在其中资本主义社会仅被视为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作为阶段性的资本主义决定了它注定要被整体的历史所超越的。否则,颠覆资本主义的行动就变得没有了合理性。

更多意见交流请私信微博:黄竞欧1九76

进入激萌活动群 | 赞赏入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