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的最高力量,72岁老者的自述《自书告身帖》高清注释附题跋
颜真卿,大唐官场的清流,书法史上里程碑。
他独创“颜体”,豁达端庄,雍容大方,严谨平稳,体圆方正,几乎每一个后辈都流淌着他的书法血脉。
“二王时代”止于颜体,儒雅端庄开启自学时代
二王之后,影响了数百年,尤其进入唐朝以来,李世民对王羲之的高度崇拜,也使得二王书法风靡一时,故而唐代书家大多还延续着轻盈秀丽的书风。
到颜真卿时,他初学褚遂良,后研究二王,师从草圣张旭,学其笔法,将篆籀(zhou)笔法融入其中,加强腕力,强化中锋用笔,使得颜体气势磅礴、雍容典雅,不仅一改初唐风貌,更是取众人之长。
颜体因儒雅端庄,适合自学,且艺术性强,所以颜书一出,学者不断。
二王风范与颜体相比:
前者侧,后者正;前者妍,后者壮;前者雅,后者直;前者瘦,后者肥,真可谓雄魂铸“颜体”。
官场正身,“颜体”三晋级
自小刚正不阿的颜真卿肯定是被朝内所不容的,更何况是皇帝宠幸杨玉环,贼臣当道的时节呢?
颜真卿一生6次遭贬,并且在平叛安史之乱中,颜氏家族阵亡三十余人,76岁的颜真卿被叛军杀害时,也是受当朝贼臣的算计。
祭侄文稿,颜真卿祭祀安史之乱中为国捐躯的侄子颜季明
而正是在这浮沉间,颜体吸收颜鲁公的雄魂正气,获得了三次晋升:
- 50岁之前,苦练基本功,拜师张旭,悟其笔法,颜体青涩端正;
- 50岁-65岁,颜真卿经历了人生中重要的“安史之乱”,苦痛的人生经历促进了颜体的成熟;
- 65岁之后,洞穿世事,在大彻大悟中随心所欲,颜体加以神奇变化,登峰造极。
自书告白,也许是顶峰颜体的唯一墨迹
日本人是非常喜欢颜真卿的。现在,在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就藏着一本颜真卿墨迹,这本正是颜真卿72岁时所书的《自书告身帖》。
该帖端庄朴厚,苍劲有力,用一种高古气象和庙堂之气,为其晚年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本是清代内府所藏,乾隆在76岁那年还临过此帖,应该是被溥仪偷出,流落日本。
乾隆临《自书告身帖》
这是颜体晚年的正式作品。
在779年,72岁的颜真卿又得罪了时任宰相杨炎,被免去吏部之职,改任皇太子的太子少师。于是颜真卿给自己写了一封委任状,也正是当下的《自书告身帖》。
但启功等学者认为,自己为自己写委任状似乎不合逻辑,所以存在争议,这应该是宋人伪造的作品。
此帖又称《自书太子少师告》,通篇三十三行,二百五十三字,书风苍劲沉稳,严谨雄厚,字里行间蕴含着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
此帖笔画丰肥,巧妙运用藏锋和中锋,起笔雄浑圆润,捺笔结束时顿按再轻挑,有明显的“蚕头燕尾”,字形呈长方形,但并不显得瘦长狭窄,整字结构圆紧浑厚,结体端庄,通篇透露雄浑之美,不论真伪,都散发着独到的艺术感染力。
敕:国储为天下之本,师导乃元良之教。将以本固,必由教先,非求忠贤,何以审谕?
诏曰: 太子是天下之本,太子之师是对他施行教导的。但要想基础牢固, 必须得又好的教导。如果不是忠贤之人,怎能教诲太子呢?
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立德践行, 当四科之首;
颜真卿是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他的品德操行,都是最优秀。
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忠谠罄於臣节,贞规存乎士范。述职中外,服劳社稷。
他的文章学识, 可作众人之师表。作为臣子, 其志忠诚, 其节正直;道德贞正, 可为士之模范。除上述所述的职位外,还曾在中央和地方供职,基层经验丰富,一生为国家辛勤操劳。
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山公启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惟是一有,实贞万国,
由于平时重视修德,沉静专注,气量宽宏,执法办事之时,则能解决难题。晋朝山涛,多有启奏,品评推举他为廉洁高尚的人才。汉初叔孙通, 曾制订礼仪, 以光大帝王法度。这样的人才一旦拥有, 就可以规范天下人的操行。
力乃稽古,则思其人。况太后崇徽,外家联属,顾先勋旧,方睦亲贤。
由于想到古人(之事), 遂念及(颜真卿)其人。况且(正值)为皇太后尊封徽号,连带惠及其亲属。基于关怀故旧的考虑,正要好好照顾亲友、贤人。
俾其调护,以全羽翼,一王之制,咨尔兼之。可令其任太子少师。依前充礼仪使,散官勋封如故。
让他调教维护(太子),以使(太子)羽翼丰满。根据国家法律,(可)让他兼任。可以命他出任太子少师,原礼仪使一职照旧,其散官、勋阶爵位不变。
帖后后有蔡襄、米友仁、 董其昌跋
米友仁跋:“右颜真卿自书告。绍兴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恭览审定。”
蔡襄跋:“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而见也。莆阳蔡襄斋戒以观,至和二 年十月廿三日。”
董其昌跋:“官告世多传本,然唐时如颜平原书者 绝少。平原如此卷之奇古豪荡者又绝少。米元晖、蔡君谟既已赏鉴矣,余何容赞一 言。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