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新公与叶蕃公:奕叶载德,奕叶流芳(下)

叶蕃公生五子:荣(光仁公)、烄(光义公)、炯(光裕公)、焌(光礼公)、照(光智公)。第三子早世,其余四子均早早弃学从商。真所谓“孝顺还生孝顺子”,叶蕃公四子在“敬德”上,做到了点点滴滴不差移。他们的好善乐施,成为陈氏家族史上一道耀眼的风景。
简单叙述叶蕃公四子的行状。
光仁公(1765—1846)。叶蕃公长子。“幼读书,明敏过人,塾师甚器重之。”十四岁那年,孝顺的光仁公决计为父亲分挑重担,他“弃书业贾”,走上了与父亲一样的创业之路。他备历艰辛,搏击商海,使得家业隆隆兴起。当年叶蕃公之所以能广大门楣,光仁公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光仁公是长兄,在对待财产问题上,他的表现却是出奇的淡泊。四兄弟分家析产时,光仁公“取寡辞多,谢肥受瘠,始终无争竞”,他的名声因此在乡间传播,人们为他友爱兄弟的品德而折服。他继承了父亲乐善好施的基因,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好施济,遇贫乏辄周恤之”,“性豪迈,见义不馁,善排解,乡邦咸倚赖之”。道光壬辰(1832)至道光甲午(1834),枫桥连年发生饥荒,光仁公“捐粟以救存,出资以济亡”。
宗谱不仅收录了《光仁翁寿章》,在行传中还有这样一段评价:“化居服贾,货殖之英,肯堂肯构,大起家声,彼交匪敖,与物无争,居心作事,淳谨老成。”(意思是:经商为业,商界精英,继承父志,大振家族,不急不躁,不骄不傲,与世无争,良心做事,敦厚谨慎,成熟稳重。)
女婿楼奂为其七十大寿作诗一首。诗曰:“南极有星夜辉煌,瑛山有老晓开堂。雪霁遥峰松析苍,衣冠济济进霞觞。伊余忝列东床选,只聆鸿诲良不浅。欲介眉寿无可介,长歌一曲痴忱展。昆仑墟兮蓬莱岛,麻姑酒兮安期枣。荒唐杳渺事非经,一切虚浮都净扫。七旬齐眉琴瑟谐,四世绕膝芝兰好。眼前便是瑞应图,眼前便是熙朝宝。为问何事炽而昌,阴功积累不寻常。为问何事寿而康,和平温厚抱谦光。始怀投笔慕宗慤,高堂晚景近榆桑。终濯汙泥皭不滓,鹤立鸡群气自昂。植松得苓植竹筍,植德胡不余尔庆。所以万事无歉仄,自然肆志足徜徉。野色青黄兮即上苑之群芳,禽声上下兮即蟾宫之霓裳。浊醪苦茗兮玉液琼浆,梅斋竹轩兮金阙瑶房。素志往来兮仙侣翱翔,家人团栾兮太古羲皇。名利之尽捐兮,何尘氛之得牵。人咸谓出世之高士,我道是地行之神仙。”
光义公(1768—1825),叶蕃公次子。“性诚朴,笑言不苟。有大度,好济施,酷类叶蕃公。”父亲去世后,光义公随即辍学,主持家政。他没有经商,而是“与佣共操作”(与帮工一起劳动)。尽管自己放弃书本多年,但对于读书之事却始终耿耿于怀。晚年,兄弟合力,议建家塾。他对兄弟是这样说的:“我每次路过别人家的私塾,听到孩子的读书声,心里就羡慕不已,但自己又颇感失落,因为我也有建家塾的愿望,只是一直无法如愿。现在我年纪大了,也没能力办这件大事,我只能寄希望于你们几个兄弟了。”(原话是:“吾每过人家塾,闻读书声辄心羡之,已而怅然,以有志未逮也。今行且就衰,无能为矣,所望者二三子弟耳。”)在兄弟们出资相助下,家塾终于落成。光义公给家塾取名“养正书屋”,出自《易经》的“蒙以养正”(从童年开始就培养纯正无邪的崇高品质)。
光义公对教育有独到的认识。他说:“蒙以养正,这是造就圣人的必经之路。但国家自从设立科举制度以来,读书人基本都是奔着功名去的,他们孜孜以求,以金榜题名为目标,反而将读书的根本忘得一干二净。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读书。圣人如果动了妄念就是狂人,狂人如果克制了自己的念头就能进入圣人的境界。读书人最该担心的,不是做不了官,而是成不了圣人。为子不孝,为官不忠,这样的读书人,就算你有高官厚禄,还不如一个普通百姓呢。我之所将家塾取名为'养正书屋’,目的是让子孙牢记'蒙以养正’这句座右铭,明白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求取功名,而在于修炼自己的人品。”光义公的这番话,把教育的目的说得十分透彻,放到现在仍然适用。
光礼公(1774—1822),叶蕃公四子。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这个家族的家风。叶蕃公也不例外,他“性孝友,服劳奉养,能得二人欢。昆季间式好无尤,里党交称之曰:'如某者,真足为一乡之望。’”光礼公以经商为业,后人这样评价他:“其智足以权变,其勇足以决断,其仁足以取予,其强足以自守。”说他具有随机应变的智慧、果敢决断的勇气、正确取舍的仁德、坚持操守的强健,这是他经商致富的成功秘诀。光礼公处己以约,接人以恭,凡事皆退处人后,而遇见义勇为之事,必踊跃先登,故以“见义先登”而成为一乡之望。嘉庆庚辰(1820)年岁不好,民不聊生,光礼公在枫桥率先捐粟赈饥。
成由勤俭败由奢。家庭富裕后,光礼公却教育子孙“戒骄奢,崇节俭”。他有一句始终挂在嘴边的治家格言:“衣取其温也,布帛胜于锦绣;食取其饱也,菽粟胜于珍羞;屋取其蔽风雨也,朴素坚緻胜于丹雘刻镂。”(衣服是用来取暖的,穿粗布衣服胜过穿绫罗绸缎;食物是用来填饱肚子的,吃普通的菽粟胜过吃山珍海味;房屋是用来遮风挡雨的,住朴素坚实的房子胜过住雕梁画栋的豪宅。)
光智公(1783—1853),叶蕃公幼子。叶蕃公去世时,光智公才十二岁,他不得不离开书塾,随兄长外出经商,也操白奎之术。后来光智公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能权弃取贵贱,不出所料,倍获其利,故生业日盛而家道亦饶”。成年后,按照母亲的指令,与三位兄长分家析产,“一一听其所授,绝不争多论少”。分家后,兄弟之间友爱如初。因为子欲养而父不在,光智公对母亲更是百般孝顺,“每膳必供甘脂,先意承颜,克尽子道,族党称之”。其为人则“生平谨慎,寡言笑,重然诺”。光智公虽然没有读过几年书,但对教育却十分重视,他总是这样感慨:“吾髫年弃书,至今犹憾,欲遗子以籯金,何如教子以一经乎?”(我童年就放弃了读书,至今仍觉得遗憾。给子孙留满筐的黄金,不如教子孙读通一本经书。)于是,在宅旁建造书塾,延请严师,朝夕课读。
光智公后来成为陈氏家族德高望重的人物。他的善事有六个方面:一、宗族有纠纷,人家唯恐避之不及,光智公却踊跃调解,不急不徐,侃侃而谈,心中无私,处事公平,故族中子弟对他无不心生敬佩。二、道光庚子(1840),家族重修宗谱,光智公被公推为总理。三、族人创建萃伦堂宗祠,光智公又担任总理。四、岁歉捐资,周恤族贫,告贷必予,见困必拯,不可胜数。五、道光庚寅(1830),重建枫桥大庙台门及戏台,光智公参与其中,费用开支分毫不差,枫桥人无不信服。六、枫桥紫阳宫建有东岳诸殿,因年久失修即将倾颓,光智公带头募捐缮修,使殿宇涣然一新,乡人对光智公赞美有加。
以上是叶蕃公父子的乐善好施。但此文既然取题“奕叶载德,奕叶流芳”,那么仅仅列举叶蕃公父子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以“乐善好施”为主线,在奕新房继续寻找其他可歌可泣的人物。
与可公(奕新公之父):“自幼业儒,温恭谦雅,与物无竞,言不妄发,事不苟为,事亲、守身两无所歉。轻财乐施,周人之急,蒙其泽者甚多。两弟早世,卵翼犹子(养育侄子)。凡户役悉任在己门(按户分派的差役都由自己家负担),无催科之扰,其慰问同气于九原之下者至矣(对死去的两个弟弟做到了仁至义尽)。治家整肃,内外雍和,玉树盈阶,年未六旬而曾孙以诞,岂非德福兼隆者乎?”
心开公(奕新公之祖):“端方持重,悃愊无华(真心实意,毫不虚假),毕力经营,以复旧业,贻谋燕翼(为后代作好打算),动有准绳,言行无愆,允称长者。”
从叶蕃公父祖身上,不难发现奕新房之所以崛起的秘密。正是因为房族子弟多以经商为业,故他们的住宅成为枫桥的风向标;而财富的不断积累,又为他们的见义勇为和乐善好施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富而好德、富而好义,也自然成为奕新房的家风和门风。
在枫桥地盘上,有一个比陈步云(七房陈道全后代)更早的慈善家,他叫陈伊情(字则有)。他可是当时枫桥的名人。但这个名人不是别人,他就是世瑞公(名文鸾)的五世孙,陈奕新的从祖(堂爷爷)。他是枫桥百姓心目中的活菩萨。他晚年独建海角寺刹,且“通衢烧茶汲水,舍施灯烛、草履、箬笠,广储棺木以敛穷尸,备药饵以济疾苦,岁荒赈粥,薪米之费不计浩繁”。当时,诸暨县衙将陈伊情奉为座上宾,还赠予他两块匾额以示褒奖:一块是“为善最乐”,一块是“善声愈著”。奕新房祖上做善事影响最大的,当数陈伊情;奕新房累世行善的基因,也源于陈伊情。(详见《你知道海角寺,一定不知道陈伊情》)陈伊情“为善最乐”的匾额,无疑成了悬在奕新房子孙头上的一面明镜。
以上是奕新公的祖上,那么奕新公的后代呢?这里说说奕新公的玄孙,他叫陈邦甸,人称“禹南公”。陈邦甸“为人沉静,寡言笑,居闲无事,粥粥若无能状”(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但凡族内有义举,始终离不开他。建萃伦堂,建拯婴局,修石壁堰,合葺萃伦堂谱,禹南公是主要掌舵者。而且很奇怪,只要禹南公在众人面前一落座,哪怕他一言不发,七嘴八舌的嘴巴立马就噤声了,其威望由此可见一斑。咸丰丙辰(1856),禹南公倡议修廿板桥,将原桥增高五尺,并补砌南北石道一百多丈,此举令枫桥行人啧啧称道。咸丰戊午(1858)饥荒,米价腾涌,房族内有人出主意,说可以砍伐祖坟的荫样树木,卖掉后用来救饥。禹南公立即阻止族人的不孝动机,首捐三十石大米,又劝邦佐、邦杰、邦本三位兄弟各捐出二十石大米,在房族内进行赈济,然而那时禹南公仅仅属于中产。
禹南公生有八子,长子陈培煐是秀才,幼子陈模是进士,其余六子全部经商。禹南公是叶蕃公的族孙,由此可见,奕新房的经商队伍在不断壮大。而进士陈模的诞生,又成为奕新房重教重读的一个见证。
前后水门、廿板桥的陈氏子孙为感念奕新公的恩德,后来自发地在紫薇村廿板桥附近为奕新公建造了一个祠堂(原址即今枫桥镇教办)。那时候家族有萃伦堂总祠,奕新公的神主供奉在宗祠内,但奕新房子孙仍为奕新公独建祠堂,既说明房族财富的充裕,更说明房族子孙的孝顺。当然,这也是这个房族“奕叶载德”的必然结果。这一段历史,宗谱虽然没有记载,但“奕新公祠”一直留在老辈人的记忆里。
奕新公祠后来改为陈氏私塾,私塾取消后又先后更名最新小学、紫薇小学。这样的演进可谓顺理成章!建祠是不忘祖宗,办学是着眼未来。百年树人,说到底是百年树德。唯有奕叶载德,才能奕叶流芳。
(0)

相关推荐

  • 寻湖南石门县拳甫公兄弟湖北荆州府拳珍公支系宗亲

    如您手中有覃氏相关的资料,敬请提供给我们,这些将是我们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据. 声明:图文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拳珍公,居湖北荆州府江陵县,拳甫公兄弟. 始祖权公,又名拳甫,元末由四川迁石门北乡衙基坪 ...

  • 秦少游之子秦湛行实略考

    处度公秦湛,淮海公秦观之子,吾迁常始祖.其幼承家学,工于诗文,擅画山水,事迹散存于文献中,为更好的还原吾宗族史,笔者对其历史行实进行了初步考证.本人才疏学浅,请方家不吝赐教. 秦湛,字处度,号济川,宋 ...

  • 汝南蓝氏

    汝南蓝氏 据<尚书·禹贡>等史籍记述,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南又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为著姓望族的产生与发展提供 ...

  • 许下公卿7│归来遍检登科记,未见年年放弟兄

    联榜状元,宋史惟一 淳化三年,孙何不负众望,高中状元,人们又把期许的目光投向他的弟弟孙仅. 作为发现许田孙氏兄弟的伯乐,王禹偁早在淳化二年(991)就这样预言: 明年再就尧阶试,应被人呼小状元. 孙仅 ...

  • 奕新公与叶蕃公:奕叶载德,奕叶流芳(上)

    一 这里要说的,是枫桥前水门.后水门.歪摆台门.廿板桥一带,陈氏祖宗的那些事,选取两个代表性人物:一个是奕新公,一个是叶蕃公. 这两位人物均属于"维六房".维六房又派分五枝:贞六. ...

  • 新愚公故事征文 ‖ 愚公精神在闪光(吴诚)

    愚公精神在闪光 --下冶乡梦柏河治理工程纪实  吴诚 相传愚公移山时候,大山的脚下就有一泓清泉.清泉蜿蜒而下,沿途汇集了沟沟岔岔的小溪,流至下冶乡境内,就形成了今天的梦柏河. 河名源于河畔的千年普救寺 ...

  • 西红柿竟然有公母之分?5个叶是母的7个叶是公的,母的甜公的酸

    西红柿竟然有公母之分?5个叶是母的7个叶是公的,母的甜公的酸

  • 新愚公故事征文‖愚公精神激励我前进(卢化南)

    愚公精神激励我前进 卢化南 我叫卢化南,现年69岁,系济源市文物局退休职工.在上初中时学习<愚公移山>的文章,至今有的段落会背.会唱,一生深受感染和影响. 我家住在大峪镇的深山区,距离愚公 ...

  • NA(Nirvana)公链“为应用而生” NAC公链领跑公链新格局!

    回顾区块链历史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早期比特币阶段,其次是以以太坊智能合约为代表的区块链应用的探索,再者就是当下DeFi爆发以来的金融变革推进阶段. 其实在2017年后,市面上曾 ...

  • 改善肌肉痠痛,內服、外用齊下 | 新北市藥師公會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中醫治療肌肉痠痛,可針對不同部位.區域,如上肢.下肢.腰背等部位,選擇適合的中藥.另外,可配合熱敷.藥物的薰洗方式調理,促進血液循環作用.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中藥方改善肌肉痠痛,常 ...

  • 重磅!2021年度博新计划拟资助名单公示

    各有关博士后设站单位: 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博管办[2021]10号),经专家评审,遴选出400名拟入选人员,现对其中3 ...

  • “和美沙头杯”楹联征集活动之新征联作匿名公示

    "和美沙头杯"楹联征集活动之 新征联作匿名公示 由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主办.中国楹联学会春联研究院支持.深圳市楹联学会承办的"和美沙头杯"楹联征集暨老联勘 ...

  • 《新愚公移山》重塑愚公精神,移心中的山,移世俗的山

    童年人人必听的经典故事经过国漫神话宇宙的重新构建,终于成长为内涵深刻寓意深远的影像表达,9月10日公映的<新愚公移山>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挖山"精神内核不变,但与时代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