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好比啃甘蔗
(畸园老人陈遹声诗集驾到,厚厚一椟)
我感觉读书是甜的。譬如我读枫桥,就好比自己是在啃一枝长长的甘蔗。
甘蔗是一节一节连贯的,枫桥的历史文化也是由一个个枫桥先贤书写接续的。王冕、杨维桢、陈洪绶,这三节,最粗壮,啃起来最费劲,但感觉也最甜,或许是因为他们靠近甘蔗蔀头的缘故。这三节我已啃了多年,至今仍时不时会咀嚼回味一下。三贤之外,从去年开始,我依次啃完了“越中知名士”陈伟,啃完了“朱紫阳之功臣”骆问礼,啃完了“枫桥才子”陈于朝,这三节在枫桥这支甘蔗的中间或接近梢头处,啃起来比较轻脆,味道各有异同。一支甘蔗在啃吃的过程中,不可能是同样的味道,甜的淡的,硬的脆的,全部滋味加起来,才是枫桥文化完整的味道。
我可能真的读古书读上瘾了。上瘾表现为舍得投入: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金钱。我读的多是古籍,虽是复印本,可价格小贵。譬如10万字不到的《苎萝山稿》竟要500元,畸园老人陈遹声的诗稿竟要600元,一套他的会试硃卷都要30元,而最划算的骆问礼《万一楼集》和《续羊枣集》也要436元。我的小金库通常被这种复印纸吞吃。而自我检讨时,又不免暗笑:当我把读古书当成事情后,其余的事情都称不上事情了。譬如今年,我竟然推掉了两桩价值20万元的文字生意,欺骗人家说自己忙得没时间,而实际自己沉浸在古书里。一边将大额的写作进账拒之门外,一边却在跟书店老板锱铢必较。如此强大反差,值得庆贺,说明我的读书已渐入佳境:金钱不能移,诱惑不能屈,我已“君子固穷”矣。
(我低三下四向书店老板讨要来的)
有时候也反躬自问,这条路走到底,自己的精神会否错乱。因为一路上至今没有同行者,也没有交流者,就好比小时候独自摸黑走夜路,半道上为了壮胆,不得不故意大声吆喝或唱歌。诸暨同城有位同样读古书的郑先生,与我偶有交流,他时不时在寂寞中昂起头来,发出“读书必须交流”的呼号声。其实有这种感觉是件好事,说明我们的读书已接近“做学问”的程度。“做学问”是需要安静的。做学问在古代叫“为学”。“为学须闇然!立名目,务张扬,最忌。”这是陈伟在《诲尔录》里说过的一句话,他所说的“闇然”,就是隐晦深远,不易为人所见。我们读书就读书,我们不巧立名目,我们不四处张扬,我们默默坚守在自己一贯的爱好里,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前进,前进进”,这是典型的做学问式的阅读。
两年前我辞去领导职务,内心的真实意图是多出时间来读书。当时并没有详细的未来计划,现在时光一晃,两年就不经意间飘忽而去,我终于看清了前方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一条静静的孤零零的一个人的读书之路。我很庆幸当时的抉择,因为我比别人凭空多出了五六年读书时间,大赚了一把时间。在过去的两年中,我看似悠闲,其实真的忙碌,眼睛忙,脑子忙,双手跟着忙。我将50余万字的古籍,一个个打进了电脑,同时也水到渠成地结出自己的阅读成果。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精耕细作式的阅读,我是一支快乐的蚯蚓,除了在泥土里获得营养,顺便还做了松土的工作。
我的泉溪书房,原本纯属附庸风雅。现在,它慢慢有了自己的主题,也开始酝酿所谓的书房产品。泉溪书房的主题,就是代表枫桥文化的先贤古籍,泉溪书房应该成为枫桥古籍的收藏库,别人有的这里都有,别人没有的这里也有。泉溪书房的产品,就是从先贤古籍衍生出来的阅读札记、诗文点校、枫桥史话、诗画枫桥之类,泉溪书房将以“独家出品”的方式,日积月累,形成一整条买书——读书——出书——养书的读写链条。
(第一个书房产品正在印制中)
《诲尔录》作者陈伟先生这样教诲道:“为学,务须平心易气,以求其是;勿依附以求名,勿凌驾以求高;务使可质天、可质凡民、可质古人、可质来者、可质我。”此言极是,它应该成为泉溪书房的座右。
今天,枫桥第七位名人——畸园老人陈遹声,他的《畸园三次写定诗稿》三十二卷(又名《陈蓉曙观察诗》)和他的《会试硃卷》来到了我的案头。这套古籍是非活字印刷的影印板,辨识与录入难度极大。用一年时间去对付,也未必能如愿。
我似乎见到畸园老人在笑,他笑吟吟地端坐在我眼前,说道:
“有本事把32卷的蝇头小楷,一字不漏录进电脑,你才堪称陈氏子孙。”
我一听,心里暗自得意,然后答非所问地回答畸园老人:
“不就是啃甘蔗嘛,大不了我耐得性心啃,啃两年总啃得完的!”
(影印版,辨识难度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