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作家和才子”李尔重逝世

享年96岁,曾任中共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遗体告别仪式后天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原中共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正省级)、老红军、离休干部李尔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2月26日6时38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6岁。1月3日上午9时,李尔重遗体告别仪式将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毛泽东曾赞誉李尔重为“我们的作家和才子”。李尔重生前挚友、省文联胡克庆先生称赞: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学者和一个有灵魂的知识分子。进入古稀之年,李尔重回到他的第二故乡湖北,开始写作500万字的《新战争与和平》。“他笔耕不辍,坚持文学创作的精神令人钦佩,更值得当今许多作家学习。”

朋友眼中的李尔重:

一个有度量、存正气、重感情、爱生活的人

尽管两人相差16岁,却丝毫不影响胡克庆与李尔重之间的交情。作为李尔重的生前挚友,年近80的胡克庆讲述了李尔重生前的点点滴滴。

度量大 :“毙稿”从不生气

与李尔重相识,要多亏鲍昭寿。当时,身为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现为武汉话剧院)总导演的鲍昭寿,既是李尔重的朋友,也是胡克庆的朋友。

“我负责主编《艺术与时代》和《长江戏剧》两份刊物,鲍昭寿偶尔向我推荐李尔重的文章。”胡克庆说,李尔重名气很大,但在发稿上自己还是严格“把关”。“他写的文章有的刊发了,有的没发表。尽管如此,他却从来没有因为“毙稿”而生气。”

一来二往,李尔重和胡克庆成了朋友。为了不受打扰,李尔重家的客厅里贴出告示:“余已年逾古稀,身埋半土,任重道远,秒争寸阴,犹恐心愿未了,抱恨归眠。来访晤谈,应在晚间,额外之求,恕不从命。”从1983年到1993年,这张告示贴了整整10年。

存正气:婉拒500份原始股

用胡克庆的话说,他与李尔重是“益师益友,亦兄亦弟”。“李尔重写的文章许多人不好修改,但他每次都要我给些建议。”除了文学上的交流,两人在生活上也是无话不谈的好友。“当时武汉某商场发行股票,送500份原始股给李尔重,结果被他谢绝。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朗朗正气。”胡克庆说。

2005年8月,李尔重将他创作的《新战争与和平》手稿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

重感情:逢清明都拜祭友人

“他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胡克庆说,鲍昭寿这位好友去世近10年来,每逢清明,李尔重都要前往鲍家上香拜祭。

1947年7月,李尔重与宋晓非结婚,60多年相濡以沫。到晚年,宋老身体不好,住院近10年。“李老每天都到医院探视,风雨无阻。其实他们见面只是手握着手,静静地坐着。”从宋老住院的中南医院到李老位于水果湖茶港的家,来回约5公里。10年下来,李老差不多走了4个“万里长征”。

爱生活:坚持创作 坚持锻炼

在胡克庆的印象中,李尔重生活很有规律。每天8时—11时,他会准时到办公室静心创作。下午他则会出去游泳、打网球锻炼身体。

“生活在于运动,运动要适量;生命在于工作,工作要有方;生命在于精神,精神要开朗。”这曾是李尔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胡克庆说,由他负责整理编辑的《李尔重书法集》即将出版,但李老却没能来得及看上一眼。“这本书法集,是李老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份宝贵精神遗产。”

“他更像学校里的老先生”

“得知李尔重老人仙逝是去年12月26日的傍晚。”原省作协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先霈感到万分痛惜。他说,尽管自己与李老接触并非太多,但李老却给他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他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李老辞谢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回到武汉,潜心从事文学创作。1984年春天,《水浒》研究会在武昌街道口湖北军区礼堂开会,全国各地一百多位古典文学专家参会,邀请李老出席,他做了长篇的富于学理内容的演讲。

“因交通堵塞,电视台记者来晚了,等他们赶到,会议开幕式已过半。”王先霈说,主持会议的是湖北大学的张国光先生,他想借助李尔重同志的声望扩大会议的影响,提出请李尔重同志当场再讲一次,让电视台记者录像。

“我觉得这是强人所难,谁知李老毫不犹豫地上台去又激情地讲了一段,仍然与会议学术议题相关。”这个时候的李尔重,在王先霈看来,一点也不像做过省长的大干部,而像是学校里亲切和蔼的一位老先生。本报记者 姚德春

李尔重,生于1913年1月21日,河北丰润人。1929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薄一波等组织的唐山兵暴,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次受枪伤,三次入国民党监狱。解放后,历任武汉市委第二书记,湖北省委常委、中南局宣传部长,陕西省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河北省委书记兼省长,“文革”中曾受到冲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