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历史沿革
一、丰台区历史沿革
1、历史沿革
北京市丰台区,商朝、西周初期属帝尧之后蓟国(治广安门)。西周中期之后,蓟国被燕国(房山区琉璃河)吞并,属燕国。秦朝时,属广阳郡蓟县(治广安门)。西汉时,属燕国(燕郡、广阳国、广阳郡)蓟县和阴乡县(治今葆台村世界公园)。东汉撤阴乡县入蓟县。 781年,蓟城内的燕州(幽州)旧衙门作为幽都县治所,蓟县西部独立为幽都县,今丰台区中部(卢沟桥乡和花乡)当时属幽都县;东部(南苑乡)属蓟县。
938年,蓟县易名为蓟北县,隶属于辽南京道幽都府。1012,幽都县易名为宛平县,蓟北县又易名为析津县,都隶属于辽燕京道(南京道易名)析津府(幽都府易名)。1125年,金朝将燕京道复名为南京道(后又易名为中都路),将析津府易名为大兴府,将析津县易名为大兴县。
元代,今丰台东部南苑乡属大兴县,西部的北宫以南属良乡县,中间大部分属宛平县,但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都隶属于大都路(金中都路易名)大兴府。
明清,今右安门以东的南苑乡属大兴县,西部王佐北部及大灰厂一带属房山县(明代属顺天府涿州,清代直属顺天府),王庄---怪村以南属良乡县,其他地区属于宛平县。宛平县、大兴县、良乡县、房山县都属于顺天府。
1928年6月,丰台区东部属南郊区,中、西部分属宛平县、房山县和良乡县。1929年宛平县政府从北平城内迁到拱极城(今宛平城),1937年迁到长辛店。
1949年1月,丰台、长辛店、南苑及附近地区划归北平市,并相继建立区级人民政府。同年4月,北平市统一划区,南苑区为第23区,丰台区为第25区[包括宛平县丰台镇、卢沟桥镇(岳各庄桥南)、小屯(郭庄子北)、看丹、老庄子],长辛店为第26区。同年6月原第15区与第23区合并为第14区,原第16区南部(青塔、金家村、南蜂窝)并入第25区成为第15区,原第26区改为第18区。 1950年6月,第18区(长辛店)并入第15区。1950年8月,北京市政府决定郊区名称与城区衔接,原第14区(南苑)改为第11区,第15区(丰台)改为第12区。
1952年,北京市撤销宛平县,成立丰台区(第12区)、南苑区(第11区)、石景山区。1958年,南苑区(槐房、南苑镇、大红门、东铁匠营、右安门)、石景山区大都并入丰台区。1963年,石景山区城区从丰台区分出、成立石景山办事处,北辛安、金顶街、苹果园、广宁坟、新古城等五个街道由丰台区划归石景山办事处,但石景山区的农村地区(叫石景山公社)仍属丰台区。1967年8月,以石景山办事处为基础,石景山区建制恢复,石景山公社从丰台区划出、还给石景山区。
2、1991—2021年内部区划沿革
1991年,北京市丰台区管辖12个街道办事处、2个地区办事处、6个乡,22.3637户、59.5766万人,面积304.2平方公里(其中低山丘陵60平、平原244.2平)。12个街道办是:丰台、卢沟桥、太平桥、新村、南苑、东高地、大红门、右安门、西罗园、东铁匠营、长辛店、云岗;2个地区办是:宛平城、方庄;6个乡是:卢沟桥、花乡、南苑、长辛店、王佐、老庄子。区政府驻丰台街道。
1996年,北京市丰台区人口增至75.6万人。1997年3月27日,丰台区新设马家堡街道办事处。
1995年11月1日,为安置崇文区、宣武区因旧城区改造需要迁出的居民,在大兴县和义地区建造安置房小区。1999年2月14日,大兴县和义地区正式划归丰台区,丰台区在此新设和义街道办事处。丰台区面积增至305.87平方公里。
2001年11月13日,长辛店乡改镇、王佐乡改镇。2001年末,丰台区人口增至83.58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丰台区常住人口增至136.9480万人。
2002年11月14日,老庄子乡并入宛平城地区办事处。2005年末,丰台区户籍人口增至97.4万人。2010年人口普查,丰台区常住人口增至211.2162万人。
2010年,卢沟桥、花乡、南苑三个乡设立地区办事处,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管理体制。同时,调整几个街道辖区范围:①东铁匠营街道南三环路以南、光彩路以西区域划归大红门街道;大红门街道南四环以南区域划归和义街道;②右安门街道菜户营南路以西区域划归太平桥街道,同时将太平桥街道菜户营南路以东区域划归右安门街道;③ 宛平城地区办事处管辖的京周公路以东,京石高速公路以西,南至第二水泵厂,北到杜家坎环岛的区域划归长辛店街道。
南苑乡和辖区内的所有街道办事处(大红门、南苑、和义、方庄、东铁营、马家堡、右安门、西罗园等街道办事处)都是平行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街道管居民,乡管农民,南苑地区办事处管理农转非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