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隧道透水事故,救援难度到底有多大?这两组数据了解一下

珠海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广东的省域副中心、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现在一共是7个,另6个是深圳、厦门、汕头、海南、喀什、霍尔果斯),市域总面积为1736.45平方公里。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珠海处在珠江口西岸、濒临我国的南海,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相当充沛,形成纵横的河网通过虎跳门水道、鸡啼门水道、泥湾门水道、磨刀门水道以及前山水道入海。

除了地表水充沛,珠海的地下水同样也很丰富,主要是属于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总量分别是1.5077亿立方米和1992.8万立方米。

然而珠海的地层环境却不是很“坚硬”,广泛分布着新生代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形成的地层,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珠海的地层含水量非常别大。

近期珠海一在建隧道发生透水事故,至今已有4天了,整个救援还在进行,并且已经派出了25人次“蛙人”搜救,但仍未找到被困人员,为什么此次的搜救难度如此之大呢?

其实上面已经有所介绍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再加上此次的施工段在“吉大水库”下方,可想而知隧道一旦发生透水会有多严重,为了不间断抽取隧道里的水,现场已经投入了5个大型柴油水泵,每小时抽水量达1.5万立方米,另外为了减轻隧道上方的水压,吉大水库配合实施开闸放水,累计放水量近20万方。

并且整个隧道并非是完全平直的,随着大量水体向里透,泥沙淤积量也不小,进一步挤占了隧道内部空间,给救援增加难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