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四国游(44):两河文明
小时候都会唱:“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
其实,人也离不开水。
城市也离不开水。
苏州河、黄浦江哺育了上海。
尼斯河、尼曼河滋养了考纳斯。
昨天,在考纳斯城堡和尼斯河打过招呼了。
今晨,来拜访尼曼河。
这是尼曼河上的大桥。
斜拉索的,
年代不久。
河对岸有一大型建筑。
玻璃墙像一面大镜子,给晨曦照脸。
麦当劳的广告无孔不入。
大片大片的绿地,
小鸟的天堂。
工业躲得远远的。
这幢建筑很奇特。
这样设计,
是为了采光吗?
电车,绿色环保的车。
老房子后面就是老城。
尼曼河,
美丽的河。
尼曼河,
平静的河。
鸟儿在河边
嬉戏,
飞翔。
有人在河边
垂钓,
休闲。
“您早,维陶塔斯大桥!听说您曾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桥?”
“好汉不提当年勇。那是14世纪的往事了。”
“请问,您有多长?”
“256米。”
桥洞下,有人涂鸦。
画的好像是鸭,不是鸦。
立陶宛人就是喜欢艺术。
瞧,河对岸有一块巨大的调色板。
还真有这样的房子!
我看您会成为“网红”的。
这边的白塔是什么建筑?
维尔纽斯大学考纳斯学院在这里。
漂亮!
旁边是维尔纽斯美术学院考纳斯分院。
墙上画的什么?
不是涂鸦,是正规的图案。
“VDA”是维尔纽斯美术学院的缩写。
搞艺术的,光用文字表达当然不够。
那么,夹在中间的这幢房子是维尔纽斯大学的,还是维尔纽斯美术学院的?
上面还画了像猫头鹰的图案。
“我不是猫头鹰,我是钟。看到1-12的罗马数字了吗?"墙上的钟发急了。
仔细看,它只有时针,没有分针。老式的。
猫头鹰还蛮调皮的,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着。
大鼻子上还有拉丁字“光、点、影”。
影证明光?那是日晷,更老式了。
旁边弄堂旧房子墙上有巨幅涂鸦。
是美术学院的学生画的?
这么精彩的线条、色块,不是一般人画得出来的。
比地面低的教堂,一看就知道是老建筑。
果然,是考纳斯最早的哥特式红砖建筑之一,也是最古老的教堂。
1399年,沃尔斯克拉河战役,由立陶宛人、波兰人、蒙古人和条顿骑士组成的联军大败,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只身幸免。为了感谢圣母挽救了他的生命,回来后不久就造了圣母升天大教堂。因为是维陶塔斯命令和资助建的,所以也称“维陶塔斯大教堂”。
立陶宛著名作家Juozas Tumas-Vaižgantas(1869-1933)长眠在教堂的地下室。
绕到教堂后面看看。
临河,故有台基。
台基的石块居然是彩色的。
尼曼河里出彩石?
教堂附近还有一个古建筑——“雷神之屋”。
也是立陶宛最早的哥特式建筑,13世纪由汉萨同盟所建。
19世纪成为异教徒供奉雷神雕像的圣殿。
考纳斯市政厅大楼,
我昨天在城堡上就看到了你的尖顶。
今天终于能一睹全貌了。
市政厅建于1542年,属晚期巴洛克式建筑,并带有早期古典主义和哥特式建筑风格。
市政厅兼职很多,属“斜杠”老人。
在沙皇统治时期,被改为东正教教堂。
1837年,曾作为沙皇的行宫。
1970年,重建后兼市博物馆、陶器博物馆和婚礼宫等。
瞧,地面的石头也是彩色的。
市政厅大楼高53米,
当时已算是“巨人”了。
与市政厅大楼相邻的是耶稣会教堂。
建于1720年。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富丽堂皇,
气势宏大。
圣三一教堂,
建于1634年,
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
广场东侧是考纳斯大教堂,也叫圣彼得和圣保罗使徒大教堂。
立陶宛最大的哥特式建筑。
考纳斯的教堂太多了,在市政厅广场附近就有5个,所以网上张冠李戴的很多。
迈罗尼斯(1862-1932年)的雕像。
他是立陶宛的一位牧师,也是画家。
既是雕塑,
又是水龙头。
既是雕塑,
又是水斗?
一个拄着拐杖,
背着葡萄;
一个拿着小提琴,
戴着礼帽。
两只蚱蜢在看什么?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