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勃朗峰》的教学重心在哪里?
最近备课《登勃朗峰》。
这节课的教学重心,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第一次备这个课的时候,我把重心放在“景物描写”。
一则,这是游记,登勃朗峰,当然要把登勃朗峰一路的景色写下来啊,写景游记么,当然要把“景物”作为重心。
第二次备课,我觉得这篇游记,“写景”是前半部分,“写人”是后半部分,如果只把“景物”作为教学重心,而忽略了“写人”的一半,这似乎说不过去。
所以,我就确定了两个教学重心。
然后,我就迷信“阅读提示”,上面说“写上山,用散文笔法;写下山,用小说笔法。”
仔细推敲,发现上当。首先“散文笔法”是个什么东西?游记本来就是散文一种,不用散文笔法还能用什么笔法?再说,写下山,就是一段旅程,这段旅程因为遇到了一个狂车夫而有了惊险刺激的奇特体验,跟“小说笔法”有啥关系?写了人,写了旅途惊险,就是“小说笔法”?胡扯么。
第三次再推敲这篇课文,是因为省基础教育一个现场会在我们江阴召开,有一节语文展示课,我推荐实验中学杨春方校长上课。
讨论课题的时候,杨校长提出了三个课题备选,其中就有《登勃朗峰》。
我当然怂恿他“登峰”。
试讲的时候,我过去听课。我们团队的另外一位名师,南菁实验的蔡成德校长,自告奋勇当“陪练”,同课异构《登勃朗峰》。
评课的时候,我说,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写人,这样的“一鱼两吃”是可以的,奇景、奇人、奇文,看起来板块是清晰的,且用一个“奇”字贯穿,也还是完整的。
但我当时觉得,还是少了点“味道”,感觉三个环节之间的“生长力”似乎稍稍欠缺了点。
我当时还提了一个建议,“语言形式”方面的学习活动可以加强,可以增加一个“不同翻译版本的语段比读”。
春方的展示课是很成功的。
听课老师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我也很满意。
我最满意的有两点:其一,自读课的课型特征更鲜明;其二,对课文的品读更细腻。
如果说,非要鸡蛋里挑骨头,那就是对于马克吐温“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的体会,做得还不够。
因为参与了磨课,在讨论乃至于争论过程中,我就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我就想着,等空了,我也来再上《登勃朗峰》试试。
正好下一周去顾山中学督导,我就跟顾山中学教导处联系,让他们给我安排一节课。
等到自己真正开始备课的时候,我才深切体会到杨春方校长当初备课的痛苦和艰难。
这个课,上家常课没问题,如果是公开课,要把前后两块内容的学习无痕对接,或者融合,真的很难。
公开课教学,除了“实用性”,还要兼顾“观赏性”。
还有,“诙谐幽默”的语言,能不能作为本课的教学重心?
我念起老蔡的好,“陪练”也是不容易的。
但既然话已出口,顾山中学课已经排定,我也只好硬着头皮上。
我的教学重心,是“游记”怎么读。
结合本文,自由讨论,“游记”里面应该有哪些元素。在此过程中,完成“景物”与“人物”的研读。
重心活动,也是串起这两部分的活动线索,是“心情”。游记,无论写景还是叙事,最主要的目的是“抒发作者的情思”。
所以,我的教学重心,是寻读文中的“乐”,圈点批注,自主交流。这个活动学生的参与度最高,课堂生成也最丰富。
当然,在“写景视角”上纠缠太久,导致最后一个环节“给课文添加副标题”没来得及交流展示。那个给春方校长的建议“比读”环节,更是直接跳过去了。
下课后,我及时调整了教学设计。
我就想,下次再帮老师们磨课,最好的方式,还是“陪练”。
评课指导,毕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