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岛第63期活动纪要:哪怕云层再黑再厚,背面也银光闪闪

文澜读书岛2020年第17期

(总第63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书友 王静静

时间:2020年9月19日(周六)下午14:00

地点:浙江图书馆2059室

文澜读书岛钉钉群视频直播

录音整理:海楠

文字编辑:劳月

劳月:各位书友,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文澜读书岛!今天是文澜读书岛今年的第17期活动,总第63期。今天的阅读分享会在浙江图书馆2059室进行,分享日本著名小说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是陪跑诺贝尔文学奖最久的作家。他的《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很多书友读过。《刺杀骑士团长》是他七年磨一剑的超现实主义新作,入选2018年度豆瓣读书最受关注图书前十名。

今天的分享嘉宾是文澜读书岛书友王静静。今年3月,她为我们分享过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今天是她今年第二次为我们做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文澜朗诵团的朗读者会为我们朗读《刺杀骑士团长》精彩片段。

王静静:大家下午好,我是王静静。今天是我第二次来文澜读书岛作分享,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讨论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

如果让你列举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日本作家有哪些?我相信有一个人的名字你肯定不会漏掉,他就是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1949年出生在日本京都,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电影戏剧专业。村上春树获奖无数。迄今为止,他已获得卡夫卡奖、安徒生文学奖、耶路撒冷文学奖等众多奖项,也是众所周知的“诺奖陪跑健将”。尽管商业价值早已得到全球市场的承认,但是村上显然不满足于一般的商业写作。他代表了“二战”后出生的新一代日本人,深受欧美艺术家的影响,爱好爵士乐,创作出了一种独具一格的村上式文体。

这本小说分上下两部,第一部“显形理念篇”和第二部“流变隐喻篇”。中文版将近800页,据说日文版有1000多页。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被悬疑的情节牵着读下去的感觉,反复读了好几遍。但总体来说,这部小说易读但不易懂。

小说以第一人称写成。“我”是一位36岁的肖像画家,因为妻子突然宣布有了外遇,不能和“我”一起生活下去了,“我”备受打击,当天夜里开着一辆二手小破车离家出走,一路北上。一个半月的旅行结束后,无家可归的“我”向大学同学雨田政彦求助。雨田政彦的父亲是著名的日本画家,已经得了认知障碍症住进了护理机构,他在小田原有一处兼画室的房子刚好空在那里。雨田政彦让“我”住到了他父亲的家中,一来帮他看房子,二来安静的环境适合创作。雨田政彦还帮“我”介绍了一份在绘画班教画画的工作。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事件就发生在“我”搬家后的这九个多月。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我”从被妻子抛弃到与妻子重归于好,期间所经历的种种不可思议的冒险。“我”因由一个人和一幅画,被带到了一个非现实世界,之后经过重重考验终于与自身相遇,重获新生。

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男人的故事,再来回顾一下这部小部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三个男人的故事

(一)神秘邻居——免色

这是一个谜一样的邻居,是一个高富帅,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免色仪表堂堂,拥有4辆英国车,独自住在山上豪宅里,优雅度日。值得一提的是,免色这一人物的设定,跟一部著名小说主人公的设定非常相似,那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村上亲自翻译了日文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对这部小说也非常痴迷。村上在采访中谈到免色的出场时也说过:这不就是盖茨比吗?

朗读一:山谷对面的白色豪宅。朗读者:文澜朗诵团 薛梅

免色,人名的字面意思就是免除颜色。免色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白色,满头白发,穿着白衣,连名片都是白色的。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我”却搜索不到任何关于他的信息。“我”从小道消息打听到,免色曾有过蹲拘留所的经历,家里有个“不能打开的房间”,仅此而已。

虽然免色是个不婚主义者,但他曾经有过一个交往了两年半的女友。两人情投意合,免色对他念念不忘,至今白色豪宅里还保留着她的一整套衣服。15年前,女友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以一场颇为主动的性爱结束了两个人的关系。两个月后嫁给他人,结婚7个月后生下一个女孩。因此,免色推断,这个女孩有可能是自己的孩子。不幸的是,这位女友7年前被金环胡蜂蜇死了。她留下的女儿今年13岁了,名叫秋川真理惠。

免色重金买下秋川真理惠家对面的白色豪宅,每天傍晚用望远镜观察真理惠。在“我”搬到小田原之后,免色通过经纪人重金委托“我”画他的肖像画,实际上是把真理惠作为终极目标,因为真理惠恰巧是“我”在绘画班的一个女学生。

事情似乎正朝着免色计划的那样发生,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免色这个人,直到最后,我们也不太清楚他是怎样一个人。这个人身上有很多优点,也很明显地有自己的阴暗面。但正是免色把所有的故事连在一起,村上也表示,在某种意义上,免色是推动情节的人,是发动机。没有他,故事就转不起来。

(二)《刺杀骑士团长》的作者——雨田具彦

看完这部小说,我对画家雨田具彦的灵魂深夜回到小田原,坐在画室的板凳上聚精会神地看《刺杀骑士团长》那幅画的一幕印象尤为深刻。

住进小田原几个月之后,“我”发现了藏在阁楼里的画作《刺杀骑士团长》。这幅画出自雨田具彦之手,是典型的日本画,却未被公之于众。飞鸟时期的人物,歌剧《唐璜》的场面。村上对画作的描写之细,以至于任何读者在读到此书的时候,都会仿佛亲眼目睹。

让我们再来跟着文澜朗诵团的老师回顾一下这幅画的内容:

朗读二:《刺杀骑士团长》画中的内容。朗读者:文澜朗诵团 海楠 诸海燕

村上很高明的地方,就是巧妙地将问题埋在读者心中,让读者不得不继续跟着他向前探寻答案。面对种种疑团,“我”不知从何处下手。免色、雨田政彦都给“我”提供了部分拼图,“我”得自己把它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雨田具彦年轻时曾经有志于现代主义绘画,去维也纳留学。然而回国后却突如其来地转向日本画。“我”不明白他是何时如何决心大胆转向日本画的。雨田具彦于1936年末到1939年初在维也纳留学,正值希特勒在德国执政时期,奥地利被德国吞并恰好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我”从好友政彦那里得知,雨田具彦有个弟弟名叫雨田继彦。1937年6月,正在东京艺术学校上学的继彦被强征入伍,随后被派往中国战场,直接参与了南京大屠杀。在年轻的上级军官喝令下,继彦本应弹钢琴的手被迫一次次握着军刀砍下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的脑袋。这使继彦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第二年退伍后,在自家阁楼割腕自杀。

也是同一时期,为了反对纳粹的恶行,在维也纳留学的雨田具彦加入了刺杀纳粹高官计划,但刺杀行动失败,他的恋人被纳粹残忍杀害,同伴也无一逃生。只有雨田具彦出于政治考量而勉强保住一条性命。雨田具彦接连失去宝贵的人,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在这幅画中,他将自己未能实际达成的事项换一种形式即改头换面地实现了。

小说中写到,雨田具彦是流着自己的血、削着自己的肉画这幅画的。“那是纯粹从他活的灵魂中析离出来的东西。”雨田具彦临终前对这幅画念念不忘,以至于他的灵魂在夜间回到小田原的画室,最后再看一眼这幅投入精魂的画。

在护理机构,“我”和“骑士团长”在雨田具彦面前重新上演了“刺杀骑士团长”一幕。雨田具彦的灵魂得到超度,几天后安然离世。他去世的时候,嘴角浮现出类似微笑的表情。

这幅画背后的故事正是雨田具彦生涯的再现。我们形容一位画家的技艺高超喜欢用“栩栩如生”这个词。在小说中,雨田具彦这幅画中的人物:骑士团长、长面人、唐娜等一个个从画中走了出来。所有画中人物的出场都在把他不曾诉诸语言的体验加以再生。

(三)肖像画家——“我”

作为一名36岁的肖像画家,“我”身上有两条线索值得特别注意:一是作为画家“我”想在事业上有所突破;二是妹妹的去世给“我”留下的阴影。

关于第一点,作为画家,“我”想为自己画点什么。“我”是美术大学科班出身,在校期间画抽象派油画。毕业后,迫于生存压力,专为各行各业精英人士画定制肖像。但“我”心有不甘,总觉得违背当年的追求。于是,在小田原的这些日子成了“我”寻找自身、实现自我突破的最佳时机。

在这期间,“我”一共画了4幅画,这些画在故事里具有和人物同等的重要性。

1、免色的肖像画。这是免色和“我”结识的契机,成品偏于抽象风格。这幅画是对“我”以往风格的突破,超出了“我”的逻辑和理解范围。那里面偶然描绘了免色自身不愿意承认的某些消极要素。免色对这幅画非常满意,画作被免色带走,挂在他的书房。

2、开白色斯巴鲁森林人的男人。是“我”在旅行途中邂逅的不知名男子,甚至无法确定那人是否实际存在。这幅画也是抽象风格,终未完成。被放在小田原的阁楼里《刺杀骑士团长》那幅画的旁边,最后被大火烧成灰烬。

3、秋川真理惠的肖像。这幅画也是受免色之托,是一幅写实风格的画。在画完成之前,秋川真理惠失踪了,最终没有完成。这幅画后来送给了秋川真理惠。

4、杂木林中的洞。这是“我”自己主动画的。这幅画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眼”。由于秋川真理惠的肖像画和杂木林中的洞交替进行,“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秋川真理惠失踪后,“我”在杂木林的洞里找到了她的护身符。这幅画最后送给了免色。

虽然,最后“我”还是回到了画肖像画的职业,但经历种种考验之后,心境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关于第二点:妹妹的去世给“我”留下的阴影。在“我”15岁那年,12岁的妹妹由于心脏病去世。这对“我”的人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我”和妹妹感情非常好,妹妹的死让“我”很失落。

朗读三:十二岁的妹妹去世。朗读者:文澜朗诵团 朱妍

这本小说,未尝不是想方设法挽回和妹妹小径的关系的故事。“我”一直在寻找像妹妹一样的人。最初遇见妻子柚的时候,她让“我”想起了死去的妹妹。妻子柚比“我”小三岁,和妹妹同岁,而且和妹妹的生日只差3天。虽然她俩外表不一样,但表情的变化,尤其眼睛的转动和光闪给“我”的印象近乎神奇地像是一模一样。恰如过往的时间因了魔法或者什么在眼前复苏过来。“我”被妻子吸引也恰恰由于她的眼睛。

然而结婚6周年的前一个月,妻子柚突然宣布有了外遇要和“我”分手。在小田原独居的这些日子,“我”一直在反思两人的关系在哪里出了问题。突然有一天,“我”终于醒悟:“我和妻子之间的问题,也许在于我下意识地希求她来替代我死去的妹妹。”

这里还有小说的另外一个主人公,秋川真理惠。真理惠是位沉默寡言的13岁少女,是“我”在绘画班的学生。真理惠是除了“我”以外第一个看到《刺杀骑士团长》这幅画的人,也是除了“我”以外能看到“骑士团长”形体的人。

她有一双和“我”死去的妹妹神韵相似的眼睛。两个少女的灵魂似乎穿越时空融为了一体。真理惠的出现给了“我”很多慰籍。从某种意义上,“我”把真理惠当成妹妹生命的延续,非常小心地保护她。真理惠在“我”的蜕变之路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真理惠失踪后,“我”为救真理惠,在隐喻通道与妹妹小径“重逢”,妹妹的声音鼓励我“且听风声”。我得以再次直视小径的失去,从而勉强钻出狭窄的洞穴来到石室里面。“我”终于明白,妻子柚对“我”来说不是妹妹的替身,横在“我”和妻子柚之间的问题得以解决,“我”才得以再次同柚完全相遇。

朗读四:穿过地下世界。朗读者:文澜朗诵团 劳月。

回到妻子身边后,妻子生了一个女孩,虽然“我”不知道这是谁的孩子。小说中写到:“出生的孩子是女孩这点让我高兴。由于我和妹妹小径共同度过儿童时代的关系,身边有个小女孩总好像能让我心安理得。”至此,失去妹妹的这个心结也可以说终于解开了。

第二部分 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闭合圆环式的结尾

对于这篇小说的故事结尾,村上春树自称还是比较满意的。村上作品的情节走向,比较常见的模式是从失去到追寻,直到再失去,结尾往往是怅然若失的。而《刺杀骑士团长》这部小说的结尾是一个闭合的圆环,主人公有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人物的肉身仿佛漫游超现实幻境之后又回到了原点,但心灵却在经过一番荡涤之后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这也是读这部小说不一样的体验之一。

(二)将抽象化概念具象化

村上的小说大都是用现实主义文体推进非现实性的故事,这也是村上极其擅长的写作方式。这部小说是村上春树将抽象化概念具象化的一次尝试。理念借用骑士团长的形体,隐喻化身为长面人,构成双重隐喻的是白色斯巴鲁男子,甚至概念性的“刺杀”都仿照歌剧《唐璜》的一幕得以实现。

在小说第二部,特别是刺杀骑士团长的演绎,长面人从地下探出头来,“我”跟着长面人而进入地下世界,在那里遇到了无面人、唐娜,最终回到了杂木林的洞里。这种非现实主义的写法非常耐人寻味。

(三)那些似曾相识的村上元素

我们在这部小说中几乎能看到村上作品中所有的元素,比如:洞、36岁、永恒的美少女、成功男士。有网友评论,这本书里的村上元素似曾相识,读起来没有新意。我想表达一下不同的看法。我们不妨把它看成“旧要素和新组合”。举一个例子,乐高积木的最小要素是零件颗粒,把这些最小的元素重新组合,然后变成一件件新的作品。另一个例子,人类最基本的要素是基因,人类基因的重新组合就是现代文明的不断延续。

其实,写作也是一样,不过是文字的重新排列组合。村上为什么要如此全面动员似曾相识的所有村上元素创作这部长篇小说?在读者质疑是不是重复的时候,译者林少华称之为“旋转”。据林少华所言:“村上曾说写小说是用虚假的砖块砌就真实的墙壁,而我此刻的任务是看村上如何用旧的砖块砌就新的墙壁。”

第三部分 对作品的理解

(一)关于善恶的思考

这部小说中的每个人物可以说都有自己的阴暗面。“我”因为对妻子的愤怒,差点失手勒死在海边旅馆偶遇的女子。免色是一个矛盾体。他曾说过,如果换成是“我”在洞底,他有把“我”留在洞里的想法,这是免色身上的恶。但等到这种情况实际发生的时候,听到“我”在洞中摇铃时,免色毫不犹豫地把“我”从洞中救了上来。可以说,这是免色的善最终战胜了恶。

此外,这部小说直言不讳地写到德奥合并和南京大屠杀。如此鲜明的政治立场,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虽然南京大屠杀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村上的作品中,但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着实令人佩服。因此这部小说在日本国内出版的时候受到右翼势力的阻挠。

《刺杀骑士团长》推出前不久,村上春树获得“安徒生文学奖”。在获奖演说中,村上表示:个人、社会和国家都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我们都应直面自己的影子,学会与影子共存,而不是试图强行回避或改写历史。

(二)“把时间拉向自己这边”

“把时间拉向自己这边”是《刺杀骑士团长》这部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每次读到这句话,我都会停下来想一下,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既有时间夺走的东西,又有时间给予的东西。时间夺走了什么?又给予了什么?时间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把时间拉回自己这边,我认为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希望对人生多一些掌控感,可以自己决定人生的走向;另一方面,作为一名画家,大都希望能有传世的作品,希望为自己画画,在艺术的殿堂里永垂不朽。

这也是作家的心声。村上年轻的时候被迫为了商业写作,就像肖像画家迫于生计画商业肖像画一样。现在,他想为自己写些东西,等待作品在时间中慢慢发酵。村上认为,作者非常注重在读者心中的信用。村上说过:“要形成这种信用关系,我也必须尽可能花时间,不怕麻烦,认认真真写好每一部作品。我们务必把时间拉向自己这边。为此就一定要尊重时间,珍惜时间。”

我想,《刺杀骑士团长》这部小说正是村上“把时间拉向自己这边”的实践,他做到了。

第四部分: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

(一)为什么主人公是肖像画家?

画家当主人公在村上的小说中还是第一次。在一次访谈中,村上透露,几年前,他被美国斯坦福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遇到一位叫苏珊·内皮尔的日语老师,和这位老师的先生在宴会上交谈,得知他是一位肖像画家。那时村上和这位画家谈了许多,了解到肖像画家是极有意思的职业。所以这次主人公是肖像画家,和村上那次斯坦福之行有很大关系。

开头那段文字是早就写好了的。因为“我”住在小田原深山里,所以不会是一般上班族,应该是自由职业者。但是,如果职业是小说家,那就太没意思了,所以设定成了画家,而且是有点儿与众不同的肖像画专业画家。

(二)《二世缘》

据村上自己透露,他一直很喜欢上田秋成的《春雨物语》收录的《二世缘》故事,一直想以此为主题写点什么。事实上,《刺杀骑士团长》第一部的第14章确实引用了《二世缘》这个故事。《二世缘》讲的是一个地主的儿子,喜欢研究学问,半夜一个人看书的时候,总是能听到院子角落的石头下面有声音传来。第二天叫人挖开,从石头下面挖出一个即身佛,通俗一点讲是像木乃伊一样的干尸僧人。这个故事也是村上创作这部小说的要素之一。

(三)猫头鹰

小说里出现了猫头鹰,如果没有猫头鹰在阁楼里弄出声响,也许就发现不了这幅画,所以猫头鹰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

村上春树介绍,他的家里确实有猫头鹰。他以前的家房子有阁楼,猫头鹰就住在那里,非常可爱。从那时开始,村上就心想,迟早非让猫头鹰出现在小说里不可。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就用上了猫头鹰这个元素,而且猫头鹰是非常关键的存在。

这个猫头鹰守护画作的设定,其实别有深意。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密涅瓦是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栖息在她身边的猫头鹰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

我也推荐大家去看一本书叫《猫头鹰在黄昏起飞》,这本书是关于村上春树的访谈,为读者揭秘了很多村上创作《刺杀骑士团长》这部小说背后的故事。

总结:

1、我们介绍了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想要更好地了解这部小说,有两条外部的线和两条内部的线值得关注。两条外部的线是免色和《刺杀骑士团长》这幅画,两条内部的线是“我”作为画家想为自己画点什么和妹妹在12岁时去世对“我”的影响。

2、村上的作品鲜有圆满的结局,但这部小说确实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圆环,结尾充满温情。村上最擅长用现实主义问题来写非现实性故事。这部作品中几乎能找到村上作品的所有元素,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旧元素,新组合”。

3、每个人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就像自己的影子一样,我们要学会与自己的影子共存。

4、主人公一心想在创作中有所突破,想画出传世的作品。这其实也是作者自己的心声。这部小说也是村上春树“把时间拉向自己这边”的实践。

最后用小说里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任何事物都有光明面。哪怕云层再黑再厚,背面也银光闪闪。”

劳月:非常感谢王静静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分享。9月份是文澜读书岛的“悬疑之月”。两个星期前我们分享了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它是村上春树非常崇拜的一部现实主义悬疑小说。今天我们分享的这部《刺杀骑士团长》也是悬疑小说,但它却是超现实主义的作品。

接下来是互动讨论时间,我们先请现场书友发言。之后,我们会留下时间给线上的书友。

书友贾灿园:我想讲的第一点是今天收获很大。这本书我看了之后有一些疑惑,静静老师帮我捋了一下,解决了我的好多问题,非常感谢。通过阅读这本书,实现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就是没有压力,轻轻松松,安安静静地读一本书。过去我做不到,总是忙,这两个礼拜,我每天安排两三个小时,安安静静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真正走进了这本书里。这是一个很享受的事情,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第二点,这本书吸引我的一个点是正面描述了南京大屠杀。我很想看看,作者是怎样以故事的形式来面对父亲的恶行,与遗忘抗争的,所以我读得很认真。

另外,书的上部是“显性理念篇”,下部是“流变隐喻篇”,希望王静静老师能再帮我理一理,怎么理解这两个篇名?还有,“小矮人骑士团长”是否代表日本人脑海中还残存的邪恶军国主义理念?

书友山谷:今天听了分享,我有一些启发,和大家做一个交流。从审美观念来看,现实主义也好,超现实主义也好,不同的风格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启发。说到底,书只是各种不同的工具,训练我们思维的工具。比如说鲁迅的文字,像一把手术刀去解剖那个年代的现实世界,很冷静,很深刻。沈从文、郁达夫的散文,很优雅,看过之后会令我们得到一种安宁。莫泊桑和卡夫卡又给我们另外的享受。而村上春树,他的现实主义和魔幻方式的结合,同样也是一种类型。我们可以在阅读不同作品时得到各种不同的审美能力的训练,使我们能看到作品背后很有深意的东西。那些深意并不一定是作家或编剧的本意,而是我们在经过阅读不同文学类型的作品的训练后从审美角度加上了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从而使我们的阅读显得更深一点,更雅一点,更好一点。这是我的阅读体会,跟大家分享。

王静静:刚才贾老师提到的这本书上下部的篇名“显性理念篇”和“流变隐喻篇”,我谈一点粗浅看法。作者在上部中花了很多笔墨去写“骑士团长”这个重要的人物,意味着理念的彰显。下部更多地是在描写“我”到了地下世界的经历,这就是作者重点琢磨的“隐喻”世界。

另外,贾老师提到“骑士团长”代表了日本残留的军国主义,网上也有很多类似的说法,但我个人不太认同。因为书中每次“骑士团长”现身的时候,他总是会给“我”一些启发。比如当“我”在画免色肖像无法突破的时候,“骑士团长”就提示说“把免色身上有,而你这幅画中没有的东西加上”,这句话点醒了“我”,现在画里面没有什么?免色的白发。“骑士团长”还有预言的能力,跟“我”讲明天一定要接听一个重要电话。后来“骑士团长”主动牺牲自己救了秋川真理惠。这样的“骑士团长”,我没有办法把他跟日本军国主义等同。

劳月:我觉得这部书里有两个“骑士团长”,一个是唐璜那幅画里被刺死的“骑士团长”,他是一个恶的隐喻,跟画家在维也纳的经历有关,是军国主义的隐喻。另一个是小人“骑士团长”,是作为理念的“骑士团长”。我同意贾老师的理解,“画里的骑士团长”和“作为理念的骑士团长”是不同的两个人物。

王静静:确实,画里面的人物代表了军国主义,但是我们现在讲的是“显形理念”。“骑士团长”作为一种理念的现身,“我”是可以看到“骑士团长”形体的。他自己也说:“无所谓散落,因人而异”,就是看每个人是怎么理解的。这是第一部书中的“显形理念”,是以这个“可以现形的骑士团长”来作为主要琢磨刻画的形象。第二部的“流变隐喻篇”,重点写的是“我”在地下通道的经历,有很多“隐喻”,读起来更难懂一些,有点儿枯燥。所以这本书分为第一部“显形理念篇”和第二部“流变隐喻篇”,分别描写了“可以现形的骑士团长”和“隐喻通道”,这是我的理解,不一定对。

书友郑玮玮:我一直蛮想看村上春树的书,这次刚好文澜读书岛分享这本《刺杀骑士团长》,我就赶紧找来看。因为之前我有在日本留学的经历,所以在看中文版的时候,我在脑海中会自动翻译为日文。可是看着看着,我觉得有点奇怪,看不出来作者的重点在哪里。因为日本的文学跟中文一样,会有一些潜在的意思,读者需要通过自己的文学修养以及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才能感受到书中那些潜在的含义,尤其是像村上春树这种大作家的作品更是如此,会有很多深意。后来我想干脆看日文吧,但是时间来不及购买,就选择买了台湾版本的,看了之后发现和大陆中文版本的翻译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包括书中的小标题。我觉得两者的翻译其实差距非常大。推荐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去看一下台湾版的《刺杀骑士团长》,真的会对整个故事的深刻性更有体会。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本书的主人公其实没有名字,不知道画家“我”叫什么,但是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很正常,没有任何问题。这有点像书中的无脸男一样,他没有脸,“我”没有名字。我觉得从某方面讲,这本书的主人公,代表着我们每一个人,是我们大家每个人心中的某一部分,所以他没有名字。

王静静: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刺杀骑士团长和救秋川真理惠,这两个情节是在哪个点上交汇在一起的呢?即使“我”不刺杀骑士团长,真理惠还是能从免色的豪宅里出来,那么为什么要刺杀呢?

郑玮玮:看完这本书时,我没有去追究她是怎么从豪宅里出来的,怎么会突然到来,我不会去追究这个问题。我也不会去追究他刺杀骑士团长和小女孩在免色家里度过了4天之间有什么联系,甚至小女孩是不是免色先生的女儿,我都不会去追究。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完全是一个潜意识流的表现。最后大火烧了雨田具彦的家,给我的感觉是这个故事好像戛然而止,突然结束了,像是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画家之前离婚,复婚后还是继续画肖像画,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那个孩子室可以说是一种恩宠,展现在面前的这本书也像另一种形式的恩宠,让我觉得很庆幸我可以把它读完,然后可以解开我心中很多的疑惑,有点像重生一样,去面对这个世界的困扰与纷争,我会更加遵从自己的内心。

王静静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怎样把时间拉向自己这边”,读完全书后我突然理解了这句话。对于每个人来说,其实你真正地去了解自己的内心,不要去害怕那些恐惧、压抑、偏负面的情感,去把那些像麻绳一样的东西梳理、解开,之后你会发现时间会在你这边的。这是我的一个感受,谢谢!

书友wen子哼哼(温州连线):我还没有读完村上春树的这部《刺杀骑士团长》,所以我就结合自己过去读村上春树其他作品的一些感受,谈一谈这部小说带给我的感受:

一是亲切。村上春树的小说带有非常浓重的标签,比如主人公往往是游走于社会边缘的孤独男人,带着《挪威的森林》中招牌式的丧味,被妻子莫名其妙地抛弃后陷入人生危机,而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闯入主人公的日常生活。比如,村上习惯于念叨着主人公听的是普契尼、瓦格纳、德彪西,包括作品的编号、唱片版本、演奏乐器与指挥家的名字,还有播放这些唱片的唱片机和功放的品牌等等。村上春树虽然已经古稀之年,但他还是那个步伐坚定的创作者,永远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写作。虽然《刺杀骑士团长》的开头有点突破他以往的风格,但马上就可以找到村上春树的味道。所以,对于喜欢村上春树的我来说,这部小说读起来很亲切。

二是惊喜。上一期读书岛我有幸作为分享嘉宾,和大家分享了村上春树十分喜爱的美国作家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其实我一直很想知道,为什么村上春树会那么喜欢雷蒙德·钱德勒,所以,我特别用心地细读了这部《刺杀骑士团长》。这部小说,让我想起大江健三郎曾经对村上春树十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村上春树在作品中对商品物件和西方文化的迷恋,迎合了日本都市青年一代的时尚饥渴,他的走红代表了日本文学的衰败。虽然我对这个批评并不是十分赞同,但是却解答了我一直以来对于村上春树这种文学风格形成之谜的疑问。不光是《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的其他作品,的确是对美国文学和西方文化的一种迷恋。

三是沉思。过去,读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也好,《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也好,我喜欢的,一直是村上春树所营造的那个文学世界所独有的香气。我喜欢他的形式,但是从来没有因为他的深度而欣喜不已。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我觉得村上春树的小说意境有余,但深度不足。但是我觉得《刺杀骑士团长》算得上是他的一种突破。这部小说我认为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一种无情批判,是那种读了之后会让你产生深思的作品,关于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所以,总的来说,这部小说让人欲罢不能、手不释卷。

书友小苏:怀旧的我今天看到这么多读书岛的老面孔,很开心。关于读书,我有个疑惑,有个理工科研究生的学霸同学跟我说,他不喜欢读书。我就问他,难道你这么多年的学霸都是伪装的吗?他确实是学霸,但他对文字的爱好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热爱。所以非常感谢文澜读书岛这个平台,让我们这些已经毕业这么多年的人又燃起了对文字的热情。

刚才玮玮说,村上春树的书是有一种治愈功能的。我也看到一个例子证明村上的书有精神救赎的效果。有一个高中女孩,因为精神抑郁休学在家,读了《海边的卡夫卡》后,写信给译者林少华交流,然后她就神奇般被治愈了,并考上了浙大,重新开始了正常的生活。所以我觉得阅读的过程,确实有一种治愈功能。

这本《刺杀骑士团长》,有些书评说他具有荣格的“同一性”。前两年,我在读荣格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著,什么是“同一性”呢?比如我们常说:“说曹操,曹操到”,意思是很多东西是在不同的时空中同时存在的。这本书的潜意识可能是你的梦境。很多时候,我们感觉梦境像是无关的,但事实上梦境在时空上又涌进了你的脑海。也就是说,作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但他写的那一瞬间的确是在他的脑海里,他如实地呈现了当时的意境。所以我们在阅读这类书的时候,不能用那种读叙述文散文的读法,而要用精神分析法。

我们读书,可以学习贾老师的方法,静下心来什么也不去想,放下平时生活中的责任和压力,给自己安安静静的阅读时间。一旦进入到这个书里,就进入了作者潜意识里,去捕捉作者想表达的一些东西,也可能会从某种程度上治愈我们。不需要去想逻辑性,阅读的过程就类似睡梦中给自己催眠,进入这个书里面,读作者的心情,读作者的人性,读作者的思想,可能就慢慢地治愈了自己。不需要有功利心,放空自己就可以了。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实用价值。

王静静:我还有个观点,书中表面写的是“我”救了秋川真理惠,但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是秋川真理惠救了“我”。到了隐秘通道之后,“我”经过在地下通道的反思和心灵涤荡,想明白了很多问题。在地下通道里,“我”就想着要回去跟妻子柚好好谈一谈,看有没有重新一起生活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反而得救的是主人公“我”。

关于你的学霸同学不爱读书的问题,我常常用“人丑就要多读书”来勉励自己。去年我开始做读书会,我觉得读书不需要功利性,读书可以让我们生存在一个更大的时空里。我们可以跟古人对话,也可以跟科幻世界中的未来对话。我们可以同时生活在古代、今天和明天,不必拘泥于我们今天的苟且,从而得到一个更大的时空。

读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能让自己进入一种自由的状态。为什么说很多人得了抑郁症之后,通过读书反而治愈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冥想的习惯,如果你有冥想的习惯,你就会发现不管是读书也好,写作也好,它都是一种冥想的方式,而且效果非常好。我爸身体不太好,但他也喜欢写作,经常发表一些文章。我就鼓励他每天都写。我觉得,不管是写作还是读书,其实是可以增强一个人抵抗力的,不知道有没有科学根据。但我觉得通过读书、写作,人的精神状态确实会不一样,这也是一种修炼,一种修行。有读书,有写作,有输入,有输出,形成闭环。

如果你身边有人不喜欢读书,我觉得不用太勉强。读书是一个人的事情,读书也只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面对面和人交流,和某个领域的专家直接沟通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各种各样的方式我觉得都是不用勉强的。而且书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很多我们在书中读到的东西,可能在现实的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得到。比如马云他说自己不爱读书,但是他一眼就能够看透这个世界的本质,这么厉害的人可能就不需要像我们这样每天读书。

劳月:我还是刚才的观点,读书可以让人摆脱抑郁,但也有可能让人疯狂。有的人通过读书可以从抑郁症里走出来,有的人读着读着就读成抑郁症了。所以有人喜欢读书,有人不喜欢读书,这才是世界本来的面目,繁花似锦。我们不需要所有的人都认同我们的读书理念,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人生,同样伟大的人生。现在我们读书岛有三五十个人同类相聚,因缘聚会,我们开心地一起读书就足够了。

书友周大彬:今天是2020年文澜读书岛正式开放线下活动的第一场,看到大家都这么安好,非常开心。我觉得今天的读书会我自己的收获特别大。我特别赞同刚才山谷老师的观点,我把他的分享简称为“工具说”。劳月老师的观点也是一个意思。无论读书还是写作,都像工具一样,有服务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作用。

玮玮读的是竖排文字的台湾版,给我一个启发,就是我们读书应该尽量去找原文,找好的译文,更经典一些。就像读《论语》,可能有1000本解读《论语》的书,但是我们一定要回到源头,回到《论语》的本文上去读,这样就会离真理,离作品的本意更近。“工具说”的功能也会发挥得更好一些。

劳月:时间关系,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文澜读书岛的下一次活动是国庆特别活动,安排在10月3日下午,在新远国际影城西湖文化广场店举行《我和我的家乡》电影分享会。此次活动由文澜读书岛、钱江晚报瞄电影平台、浙江民生资讯广播“一起来听书”节目和星光电影院线联合主办。将在下周六(9月26日)晚18:00准时开启报名。请书友们及时关注和报名。

(0)

相关推荐

  • 荐书 | 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将出简体版, 能否再创《1Q84》的火热?

    村上春树火了几十年,可以说一直热度不减.而且每年诺贝尔文字奖公布之前,村上都会跟着火一把,成为热门人选,但每年都不如愿,也是醉了. 星看过村上春树一些作品,比如<且听风吟>和<挪威的 ...

  • 村上春树,离诺贝尔文学奖有多近?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新作<杀死骑士团长>(上下部),于2月24日上市.作为时隔4年的长篇小说,此次的作品,初版发行量达到每部50万册,与村上自己发行量最多的<1Q84>不相 ...

  • 《刺杀骑士团长》随感

    上周看完了村上春树最新的小说<刺杀骑士团长>,本想在看完后趁着记忆还清晰,就着手写下来,但是读完后发现自己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很好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地读懂了,因此就搁置了.到了今天,其实该不 ...

  • 读书岛第77期活动纪要:劳动节里的阅读分享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7期 (总第77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工人作家 邹元辉 分享时间:2021年5月1日(周六)下午 分享地点:镇海培菊图书馆 镇海图书馆云直播 录 ...

  • 读书岛第75期活动纪要:如果我们生活在宋朝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5期 (总第75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历史文化作家 陈华胜 分享时间:2021年4月10日(周六)下午14:00 分享地点:南宋书房.文澜读书岛 ...

  • 读书岛第78期活动纪要:重新认识工人和诗歌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8期 (总第78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阅读推广人 劳月 工人诗人 刘景洋 分享时间:2021年5月15日(周六)下午 分享地点:杭州市职工文化中 ...

  • 读书岛第76期活动纪要:从书里走进宋朝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6期 (总第76期)活动纪要 分享嘉宾:南宋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姜青青 分享时间:2021年4月24日(周六)下午14:00 分享地点:浙江图书馆2059室 录音整理:郑轩 文字 ...

  • 读书岛第74期活动纪要:自然就在你的脚下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4期 (总第74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浙江理工大学教师 杨小峰 分享时间:2021年3月20日(周六)下午14:00 分享地点:浙江图书馆集体视 ...

  • 读书岛第73期活动纪要:植物学是一门令人愉悦的学问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3期 (总第73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自然爱好者 林捷  圆蜗牛艺花园创始人 圆蜗牛 分享时间:2021年3月6日(周六)下午14:00 分享地 ...

  • 读书岛第83期活动纪要:在新昌认识梁柏台

    迎建党百年 <人民司法开拓者梁柏台传> 走读分享会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13期 (总第83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党史专家 陈煜忠 分享时间:2021年7 ...

  • 读书岛第84期活动纪要:追忆先生之风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14期 (总第84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嘉宾:汤洵.唯敏.徐涛.张海龙   分享时间:2021年7月10日下午 分享地点: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录音整理: ...

  • 读书岛第72期活动纪要:敦煌和它的守护人们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2期 (总第72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张涌泉           浙江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刘进宝 分享时间:2021年1月 ...